麗江->香格裡拉->梅裡(八日游)

作者: SallyYang815

導讀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本次行程八天 (5.22-5.30),一行三人,路線,行程,定車,我完全沒有做過任何功課,還好本次旅行我有兩位旅行師傅. 小陳,一個任勞任怨的小伙子, 姐姐的小同事, 我們的領隊,負責設計路線,聯系旅社,聯系包車,導游,記帳......時時刻刻想這著下一站的安排,明天的行程,總在為將來自己的自駕游收集信息.一 ...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本次行程八天 (5.22-5.30),一行三人,路線,行程,定車,我完全沒有做過任何功課,還好本次旅行我有兩位旅行師傅.

小陳,一個任勞任怨的小伙子, 姐姐的小同事, 我們的領隊,負責設計路線,聯系旅社,聯系包車,導游,記帳......時時刻刻想這著下一站的安排,明天的行程,總在為將來自己的自駕游收集信息.一路上坐副駕駛位,叨念著自駕游應該開什麼樣的車,拿什麼樣的相機器,哪些線路可以考慮......總之是一位心要游遍祖國的山山水水的驢友

李司機,我們請的司機+導游,麗江納西族人,他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少數民族.雖然年過半百身體狀況不好,但是為一家人的生計他還在跑長途帶客人.他總是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非常健談.一路上為我們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他年輕時的經歷,中學時正好是文化大革命開始,當年響應號召,徒步從雲南去了北京,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是個資深驢友,前輩前輩.

第一天:廣州 11:50->麗江 15:40, 到古城的旅店,一人閑逛,等重慶的同伴到了麗江啦,住在安居客棧,一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在他們家的院子的搖椅中躺下,院子挺大,動植物井然有序,

-一只小狗(名叫渣渣)跟在客人身後跑來跑去,4只小鳥,兩只小龜,一只兔子,十幾條金魚在各自的區域內悠然自得.

-桃樹,海棠,月季,蘭花,三葉梅有的開著花,有的接著果, 好幾種不知名的爬藤植物在秋千椅和涼亭上為我們搭起了涼棚.

-樓上四個客人在走廊上打拖拉機,成都口音,一人在一旁看書.不時向樓下張望

-一對情侶占了秋千,擺了各種pose照相

一個人出門去,在古城小街閑逛,累了坐在大石頭石板街上看美女,打扮各有千秋.比較精典(或者常見)的打扮如下.

-披肩長發(也可以隨意挽起)

-吊帶小背心

-拖地長裙

-大耳環+寬沿太陽帽+草編包+人字拖

-最重要的是要批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圍巾

吃過晚飯,太陽下山,華燈初上,天上竟然下起了小雨,突然發現我找不到回客棧的路了.

還朦朧記得下午老板娘接我進古城時不斷地嘮叨了客棧和五一街的關系,趕快去買了張古城地圖(牛皮紙的那種),邊走邊看.半小時後終於找到了那個胡同,而在回客棧的路上,有一兩次,我聽到有人在電話中向旅店咨詢如何回去.看來我不是唯一迷路的人.

10:00pm同伴來到.

第二天,三人一起又逛了古城.

昨晚朦朧聽到兩只貓在窗外打架, 早上被客店老板家的幾只小鳥給吵醒了.

沒到八點就出門,到處尋食,街上沒店鋪開門,古城似乎還生活在顧彼德的年代,居民們按照太陽而不是時鐘在生活.

走到小石橋才見有路邊早餐攤,有麗江粑粑,三個人買了一塊來嘗嘗,吃起來有點像酥餅,還不錯就是油了點;點的雞蛋餅似乎更合我們的口味.

吃過早餐,開始一天的逛街活動,順著五一路,到四方街,一路向山上走,我們來到了古城市高處---萬古樓.

眺望古城,似乎剛剛醒來. 由於逆光人物照得不好,建議大家在下午或者晚上再上萬古樓去.

下了萬古樓,已經十一點過了,一致認為應該去一家有本地特色的店去吃午飯,看看地圖, 地圖上推薦聚興樓(地圖有好幾個版本),於是我們開始尋找聚興樓,找了一兩個小時都沒見到,最後發現我們誤解了地圖的標識,但是太餓了,看到吃早餐的小胡同裡有一個叫”阿媽意”的餐館,進去看看還不錯,就在二樓坐下來.點了雞豆涼粉,豬血灌腸,本地土豆……菜端上來, 給它們一一來了一個定妝照,然後就風卷殘雲,大家正埋頭苦干,正出太陽的天上竟然下起了陣雨,看看遠處的地方似乎還在艷陽高照,東邊日出西邊雨.

還好只是陣雨,吃完飯後雨就停了.

吃完飯, 買了些新鮮的草梅, 回到客棧休息,到院子中的涼棚下坐下來, 討論接下來幾天的安排和行程.逛街累了,下午就呆在院子裡聊天,最懂得享受陽光的小狗渣渣, 是我們好的玩伴.

晚上去酒吧看看,經過酒吧一條街,太吵了. 快趕上廣州的上下九了.

進了大石橋旁的布拉格咖啡館,上二樓, 三人要了一壺花茶, 坐在窗邊, 打望. 看小橋流水,看過往行人,看對面餐館推杯換盞的那群人…..晚風吹進來,看了幾本旅游的舊雜志,不知不覺,我們就過了一天….

第三天:玉龍雪山

我們的李司機把玉龍雪山比喻成美麗可愛的姑娘,今天我們就去拜訪這位美人.

天氣好時, 萬古樓或者玉泉公園, 都是觀看雪山的好地方.

7:30從古城出發向北, 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到了雪山腳下, 准備乘坐纜車上山. 雖然出發很早,卻發現前面已經有旅行團的人排在纜車道下. 等得不久,還算幸運,

乘坐纜車來到4506米的高度.就像見到明星一樣, 大家都抱著那棵寫有4506的柱子照相. 山上風大,一分鐘前還藍天白雲,下一分鐘就是雲遮霧繞.

順著棧道,我們爬到了4680高度,空氣稀薄,累得不行,山上溫度挺低,還有積雪,路上遭遇幾大強人,有穿著短褲和t桖的男女若干. 更見到三個狂人赤裸上身照相, 哎, 真是唐突玉龍大美人啊.

下山後導游+司機的小和向我們強力推薦看歌舞劇<印像麗江>,回頭看看猶抱琵芭半遮面的玉龍,實在有點舍不得,真好能在1小時的演出中看到好好看看風雲變幻下玉龍的不同面目吧.

演出一開始,我就被演出吸引了,雪山倒真的成了背景, 伴著<回家>的主題曲,男女演員,各個民族走上紅色的舞台.

他們用舞蹈和歌聲感謝上天賜與的美麗雪山, 炙熱陽光, 綠草藍天…..認為自己是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幸福人群, 呵呵, 跟我們這種被大自然遺棄 (或者我們遺棄的大自然)的城裡人觀念倒了個.羨慕如果能這樣淳樸地生活……

演出完了後坐景區的車去南月谷看看,有點九寨的感覺.導游講解了當地的徇情傳統,覺得好遙遠啊, 就像他們的玉龍第三國那樣遙不可及. 後來聽李司機說他年輕時聽民歌, 聽著聽著時也有過徇情的想法,哎,流行歌曲害死年輕人啊.

兩天中大家照了好多照片, 晚飯後在客棧的電腦上選照片, 笑壞了.

第四天:麗江->虎跳峽->香格裡拉

麗江到香格裡拉大概300公裡的山路,中間經過虎跳峽

李司機照顧我們接下來幾天的行程.我們剛上越野車他就問我們是不是醫生啊,我們有點諤然. 原來由於跑了二十多年的長途,司機各種各樣的職業病開始纏身,他對自己身體上各種各樣的毛病非常擔心, 我們勸他跑完這趟就趕快去醫院做次全面檢查.

去虎跳峽都是山路,上上下下的之字行山路,路況還行.下山的路上還看到一個50-60的老外一個人騎自行車吭吃吭吃地向山上去.

虎跳峽在麗江一邊有棧道,可以徒步,從上虎跳經中虎跳到下虎跳有兩條路可走,大概二十公裡. 對於我們這種休閑觀光型游客,徒步太累了,我們選擇開車走香格裡拉一邊的馬路,去到下虎跳,下車到江邊照了幾張相.

從金沙江這邊看對面的棧道,選擇徒步的人很少,多數是老外,而在這邊,旅游大巴都快停不下了,多數人像我們一樣,選擇到下虎跳照相. 如果在冬天,在明媚陽關下徒步走上20公裡也許不錯,現在這種天氣對於我們這三株空調室裡的花草可不行.

按了幾張照片,我們就向香格裡拉出發,山路越來越險, 路況也不太好, 途徑中甸的牧場,牧場上閑閑地散著犛牛,羊,豬;建築漸漸呈現藏式風格,上小下大的兩三層樓,小窗戶,雪白的外牆,可屋頂還是納西風格的飛檐.現在是旱季的末尾,雨水漸漸增多,但草原上的還有點荒涼.李司機說牧場在10月份最漂亮,那時牧草繁茂,四處鮮花.

在中甸我們參觀了松贊林寺, 寺院處前面是一塊小盆地, 寺院坐落在盆地邊的一個小山頭上, 其他的小山頭都修有天葬台, 盆地的濕地中修有一個麻裡堆, 寺院的主殿正在維修中. 和漢族的佛教寺廟很不同, 基本像一個小村莊,喇嘛們圍著海拔最高的主殿修建自己的房屋, 格局就像布達拉宮(照片上看到的). 進去參觀,有很多壁畫,由於對藏傳佛教沒有了解,所以走馬觀花. 進主殿,看到一個年齡大的喇嘛正在准備下午茶,面前擺了酥油茶,青稞面,用手在小碗中捏著粘粑. 看到一個女老外, 還用英文和對方聊天.寺廟周圍沒有人家, 但有海鷗般大小的黑鳥在寺廟上方盤旋,估計是幫助天葬的那種鳥.

下午17:30到了香格裡拉縣城,我們住在古城外,走了好久才去到古城.一路上看到幾乎所有的廣場上都有人在跳舞.古城比麗江古城小,似乎更安靜.在大街上看到讓我們發笑的一幕.一個拿這長槍的游人爬在地上照下古城的街道,在一旁拿著傻瓜相機的我們真的很好奇,是否這個的視角就好到可以讓我們”獻身”.其中一個人就叫到”你照的啥,能讓我們看看嗎?”

本來擔心吃不慣藏區的食物,進古鎮中一家藏式餐廳,要了酥油茶, 火鍋, 暖呼呼的吃下, 不錯. 老板是一個漂亮的藏族姑娘, 忙得腳不沾地, 還老跑來問我們覺得茶怎麼樣, 火鍋怎麼樣, 能吃得慣嗎.

3個人73元,吃得很飽.

第五天: 香格裡拉->梅裡雪山

早上九點出發下午四點才到梅裡, 只是坐在車裡幾小時,我都覺得有點累, 真同情李司機. 當然在一路上景色優美..

在路上經常看到黑黑的小豬跟在身材高大的犛牛後,身手敏捷地穿過馬路.

路上看見了杜鵑花谷,鮮花開得正歡.

到了白馬雪山埡口處停下來照相,竟然看到有三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在翻越雪山. 高人,4280米啊,我走幾步都揣.

過了白馬雪山, 梅裡雪山迎面而來, 就像李司機說的,梅裡雪山是一群威武的小伙子, 主峰6740多米,但小伙子們似乎有點害羞,老是躲在雲中.

我們的旅店就在雪山的正對面, 旅店老板是個四川人,她說我們到的前兩天都是陰天,今天的天氣還算不錯了, 明永冰川都露出來了, 也許明天卡瓦格博峰就有機會出來呢, 打開窗戶,呆呆看著對面山上的風雲變幻直到太陽下山,

在旅店裡看到了一家韓國三口之家,看車牌, 大概是從拉薩過來的, 帶了導游一名, 司機四名.

梅裡還是處女峰,經常有老外慕名而來, 旅店老板說經常有日本人,韓國人來, 李司機說當地有個傳說, 十幾年前, 有日本登山對攀登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時突然天降大雪,登山隊員全體遇難, 11名日本隊員,從此以後只要有日本人來參觀, 梅裡雪山都是雲霧繚繞, 前兩天就有日本人在旅店裡,所以造成我們今天看不到山峰.

看著對面的山峰,我倒希望他能保持這樣的神秘感. 一覽無余, 最初可能是驚嘆, 接著久了是索然無味.

晚上風很大,呼呼地吹了一晚.

第六天: 梅裡雪山明永冰川

起了一大早, 出發去明永冰川公園,到公園門口,管理員還在刷牙.

明永冰川下是一個小村莊,大概50戶人家,靠旅游收入, 家裡種葡萄, 釀酒賣給游客, 家裡養騾子, 帶游客上山.

我們租了三頭騾子, 兩個當地人跟我們一起上山. 上山時還沒有游人, 森林裡空氣很好, 一路上還看到松鼠在路邊跳過.各種各樣的野花正在路邊綻放.

一個多小時,三頭騾子就帶我們到了太子廟,再往前,我們就要自己爬了. 20分鐘,我們爬上了冰川旁的棧道, 近距離看冰川只是滿足了我們的好奇, 冰川已經有被破壞的痕跡, 好大一個黑洞真在腐蝕著這條淡藍色的玉帶. 也許我們並不應該上來如此親近它. 只怕過幾年,我們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景色了.

下山時, 碰到不少徒步的旅客, 在高原地區爬山很辛苦, 看到他們才知道選擇騎騾子上山是明智的.

據當地人說,每頭騾子每天就爬一次山,多了它們受不了, 而村民會來回兩次.

吃過飯,我們就向香格裡拉趕,終於在下午6點多到了旅館, 由於冷熱變幻和旅途勞累二姐倒下了.

我們剩下的兩個去吃飯,也干掉了一鍋火鍋. 回來的路上聽出租車司機說明天是本地的最大節日---端午賽馬節.

第七天: 香格裡拉端午賽馬節

早上又去那美女家吃飯,發現她一人在忙, 不見她家叔叔阿姨, 她說阿姨要參加今天的賽馬節演出,六點就起來打扮, 穿上傳統服裝. 吃過飯出門,看小鎮上的人都往體育館方向走. 我們也決定去湊熱鬧.

路上看到一邊是喜氣洋洋的當地人,一邊是荷槍實彈的軍人. 氣氛有點奇觀. 不過看當地人都很習以為常.

進體育場, 我們找到三樓坐下, 前一個小時都是領導致辭之類的例行公事, 十點才開始節目表演. 什麼民族健身操, 太極拳, 唱了幾首歌, 挺好. 最後的民族舞有點自由散漫, 不過這才是原生態嘛.

比賽下午才開始,不過我們決定往麗江趕了.

下午回到麗江.

第八天:麗江->回家

今天我理了購物清單

-桌布,客棧老板推薦小石橋附近的那家布店

-本地旅游地圖(牛皮紙)

-本地的特產

-寄明信片

辦完各項購物活動,我們又去游了黑龍潭, 麗江古城的水都是從那裡的泉眼中冒出來的. 黑龍潭的水很清, 由幾個小湖構成, 雖然下雨,但游人也不少, 一下雨, 就有點冷嗖嗖的, 游人中不管男女都批上了麗江的大圍巾, 很有民族風.

下雨, 我們又到布拉格咖啡館去. 拿出地圖冊翻了翻, 我們開始各自看我們買的那兩本有關麗江和香格裡拉的書.

正翻開<消失的王國>,講一個俄國人在麗江的經歷, 聽到鄰桌傳來不流利的中文對話, 一個韓國小伙子正在搭訕一位中國女子. 我倒不是故意要偷聽,但他們的聲音在窄窄的咖啡館裡回蕩,韓國小伙會英文/中文, 中國女子學日文, 有時眼看他們快有溝通不下去了,但往往能峰回路轉……

下午六點乘麗江到昆明的臥鋪大巴車,第二天早上才到昆明,從沒坐過臥鋪大巴車,原以為會很辛苦, 一夜下來倒睡得很香.

從昆明轉飛機到達廣州已經是5月30日的中午.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