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完了就出門直奔雲錦成,離得不遠,南大街轉個彎就到,很大一幢宅子,但倒不顯眼。門口有個穿馬褂、帶瓜皮帽的老伙計在知堂,態度不卑不亢,還要負責和客人留影。進門就見一個超級加長版的算盤,寓意生意興隆,不過真要從頭打到底,先得練好金剛指啊。店堂裝修依舊是最具平遙特色的明清風格,小橋流水,宮燈高掛,隱約綽兮間,晃如時光倒轉。大廳裡都是八仙桌,挑了張沿街面的坐下,隨著夜幕降臨,路上行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只見當地人騎著自行車在匆匆趕路,不知是回家做飯,還是去張羅擺攤?對的,是擺攤,擺夜攤,夜晚的平遙將更加熱鬧,現在只是夜市前的寧靜罷了。一手旋著農家飯莊常用的茶杯,一手翻看著印有五星標記的菜譜,兩個人的精彩唯獨點菜難啊!

菜價不是很離譜,但絕對符合五星的身份,一路山西菜吃來,只見菜名都似曾相識。平遙牛肉是萬萬少不得的,根據之後兩天對牛肉的考察,可以判定——這盤是正宗的。“腰纏萬貫”,竟然是蓨面和碗禿的奇妙組合,不但形似,而且符合平遙曾經彙通天下的背景。飲料點的是長山藥熬的汁,以為大夏天的,會是冰鎮解渴的,哪知卻是溫熱有余。不過這種類似粥一樣的飲料,卻也是要像喝粥一樣,趁熱加入蜂蜜、白糖飲之,才有功效。長山藥是當地特產,自然開發出很多菜式,這道脆炸長山藥倒是做出了天婦羅的品相。佐以椒鹽和煉乳,出了感到小巧可愛、一口消滅之外,只能拼命想像長山藥的營養價值了。

不知道當時怎麼會點了這道菌菇超肉片的,反正是一點印像都沒有了。這個是炒撮魚還是撥爛子忘了,只記得還能入口,然後就是挑裡面的炒雞蛋吃。肉丸子湯麼還行,倒是文思豆腐湯,雖然其貌不揚,不過吃口相當鮮美爽口,值得一喝。

兩個人吃了200元不到,反正是大貴不貴,小貴難免。走出店來,已是燈火通明,流光溢彩,路邊小吃攤擺將開來,也許這才是地道的平遙美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