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坐落於什剎海西南角,東依前海,背靠後海,如今在北京最繁華的鬧市,能找到這樣一處幽靜宅院實屬難得。之前只知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宅子,後來恭親王“鬼子六”成為這所宅子的主人,所以更名恭王府,其他典故一概不知。正巧碰到旅行團導游講解,我們也蹭了人家的講解,對府內的建築陳設等故事才略知一二。
恭王府有三絕:後罩樓、西洋門、福字碑
後罩樓:據說共有房屋99間半,傳說牆壁之間有夾層,和珅的財寶大多藏在這裡,嘉慶年間從這裡抄出的銀兩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收入,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首富,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這後罩樓從後面看每扇窗的形狀都不同,很是別致。又有傳說是和珅為了區分每間房子所藏的寶貝種類而特別設計的,我覺得不可信,還不如拿個本兒記著方便。
(後罩樓)

(後罩樓)
西洋門:
圓明園也有一個這樣的西洋門,被八國聯軍所毀,因此這是唯一現存的了。

(西洋門)
福字碑:
“恭王府的『福』字碑為康熙御筆之寶,隱於密雲洞中,謂之『洞天福地』,縱觀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具氣勢,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有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更為珍貴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璽以鎮福,因此此“福”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福。”
和珅極其喜歡“福”,他家後花園處處可見“蝙蝠”形像,因此也被稱為“福地”。

(福地)
出了恭王府,我們溜到了後海。吃了南門涮肉。爸爸、媽媽跟老公共用一個大銅鍋。下面的這個小鍋鍋是我的,因為我不吃羊肉,所以自己用一個不串味兒,吃了很多肥牛,肉很嫩,好吃!:?

(南門涮肉)
更多圖片和詳細內容請點擊下面鏈接:
http://***/s/blog_4944d6d50100dj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