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游記之前
蘇州,這個城市是我和lg一直都很喜歡的城市,小而精致,而且也算是保護地比較好的古城,加上離上海又近,去過許多次了。剛開始是衝著著名的園林景點去的(第一階段),之後把重心放在新加坡工業園區金雞湖畔(第二階段),現在慢慢地轉變為古城區休閑游(第三階段)。第一階段的時候,剛剛認識lg,那時去蘇州,純粹是為了旅游而旅游的,獅子林,拙政園等景點都是“只聞其聲,未見其人”,所以非常想親眼看看。第二階段,我畢業工作,與lg結婚,我們的小家初具規模,後來又買了車,就開始自駕游。金雞湖李公堤左岸一帶成為我們的首選,那邊也有奧特萊斯可以消費,住的旅館也由如家快捷換成度假型酒店(例如和喬麗晶)。這一階段極大地滿足了我們的物質需求,但是在感覺上卻與蘇州越離越遠。第三階段,也就是現在,和lg結婚五年多了,在他的影響下,我們都變成中國傳統文化的追隨者,寺廟、民居等古建築是我們的最愛,同時我們也養成了喝茶的愛好(最喜歡的是在北京泡茶館,氛圍比較好。而在上海只能買茶回來,自己在家喝了)。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發覺感官上的滿足不足以成為心靈上的享受。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旅游對我們而言,不僅僅是增長見識,而是一種人生的體驗,特別是當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不能滿足人生需求的時候。所以,有了空閑就去旅游,有了煩惱就去旅游,有了閑錢也去旅游吧。
關鍵詞:地圖,建築,街道,餐館(茶館),博物館
游記正文
這次去蘇州,是因為在上海呆久了,最近去了上海的茶館和書店(紹興路一帶),覺得非常地不盡興,遂誕生了出去走走的念頭。lg翻閱地圖冊的時候(lg有收藏地圖的愛好),翻出一張蘇州手繪地圖,去年買的,一直沒用過。主意一定,去蘇州吧!立馬就買了周末早去晚回的動車票。
由於周日有事,所以這次行程定為一天,花了點時間做功課,安排了以下線路。
(1)早上9:30半左右到蘇州,出火車站,步行至桃塢巷,傳說這裡有木刻年畫博物館和唐寅故居
(2)之後去文廟,參觀碑刻博物館
(3)步行至十全街,慢慢逛至中午,在鳳凰街吃飯,然後去藍色書店(在這,可以買到新版的蘇州手繪地圖)
(4)和茶館喝茶,休息,躲避炎熱的中午時分
(5)下午先去定慧寺巷看雙塔
(6)然後步行游覽平江路,晚飯,去火車站,搭乘20:30的動車回上海
以下聽我慢慢敘來(按照以上數字順序介紹):
(1)由於集郵的關系,lg對年畫也特有喜愛。國家郵政局每年在春節前都會發行一套年畫的郵票,如天津的楊柳青,河北的武強,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四川的綿竹,河南的朱仙鎮,福建的漳州等等。天津的楊柳青年畫和蘇州的桃花塢年畫,代表了中國年畫的頂峰之作。這次既然來蘇州,就想去木刻年畫博物館看看,說不定還能買上一些年畫。按照地圖上的指示,很容易就到了桃塢巷,沿路看見了蘇州昆劇院和蘇州市文化館,可就是不見木刻年畫博物館。問了幾個人才知道,原來就在蘇州市文化館內,周六周日休息,平時也並不對外開放(看門的老大爺說的,他還告訴我們,年畫在山塘街可以買到)。沒辦法,我們只能繼續沿著荷花池,唐寅墳,廖家巷走下去,可惜,唐寅故居也沒找到,按照地圖上的位置,應該在那個什麼創業園區內(門口有警衛),估計尚未開發。第一個景點以遺憾收尾,我們往外走到桃花塢大街,叫出租車去下一個目的地,文廟。
(2)文廟(孔廟),是我和lg必去的地方,源自對古建築的愛好。現在,大一點的城市還能看見鐘鼓樓,小一點的城市就只剩下一些比如天後宮,城隍廟,關帝廟,文廟等歷史遺跡。文廟作為一種古建築的代表,也是這座城市具有歷史的證明。已經去過的文廟有:北京的,天津的,烏魯木齊的,上海的和南京的。當然,去蘇州文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看看宋代的平江府圖等四大名刻。可惜的是,當天有個“八小時速寫”考試,把石刻的參觀室給“戒嚴”了,沒看成,很是遺憾,不過也讓我們有了想頭,以後一定還會再來。文廟後面有個古玩市場,既然來了文廟,當然不能錯過啦。lg在北京的時候,經常去潘家園逛,還曾買了一對門墩回來,大老遠地從北京運回上海,真是佩服!蘇州的古玩市場規模雖然沒有北京的大,但是就蘇州城看來,已算是相當的壯觀了,很多新疆人在此進行玉石交易,儼然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集散地。我們也沒空手而歸,不過限於資金有限,只挑選了幾個橄欖核雕,心滿意足地走了。
(3)走出古玩市場,沒走幾步就到十全街。這裡既有餐飲又有創意小店(最主要有衣服店,哈哈)。一路走一路逛,隨心所欲,lg時不時的取出相機拍下河上的小橋。街道,就是城市的經絡,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活力,不僅要簡潔干淨,還要富於特色。中國城市的街道,大多數都很平庸,一般只打造一兩條作為標本。如果一個城市能有五、六條具有特色的街道,那麼這座城市的面貌就很豐富多彩啦。蘇州就是這樣一座城市,觀前街,十全街,鳳凰街,三塘街,平江路,干將路,學士街等等等等。我們漫步在蘇州的街道上,在行動上看似漫無目的,但在精神上的追求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因為只有逛過了這個城市的街道,才算真正地游覽了這個城市,這個城市在腦海中才能有一個完整的印像,而不是孤零零的幾個點。中午時分,我們選在鳳凰街的潤記粵菜館吃午飯,這家飯館也是手繪地圖上標明的。菜做得很精致,豬頸肉非常好吃,喜歡肉食的人評價粵菜正宗不正宗,就看燒味好吃不好吃啦!飽餐後,沿鳳凰街往北走,不一會兒就到了民治路上的藍色書屋,這家書店是lg在網上查來的,想去一探究竟。藍色書屋一共三層,文史書籍比較全,而且是經過挑選的,可謂全而不雜,蘇州能有這樣一座文史書店,真是蘇州學子的一大幸事。我們在這又買了一張蘇州手繪地圖,順便還買了一張英文版的。可惜,新版的地圖已全無“手繪”的痕跡,雖然版面擴大了,但卻給人以工業化的感覺。
(4)走出書店,已是午後最熱的時分,本想去茶人村喝茶(杭州也有一家茶人村,茶葉相當的不錯),但是打電話得知變成茶餐廳了,就臨時改變主意去和茶館(這家之前也是去過的)。我們坐三輪車,不一會就到了和茶館,還好人不算多,挑了一個臨窗的位置坐下來休息。由於蘇州出產碧螺春,lg特地點了碧螺春。和茶館的碧螺春,比其他一般茶館要強一些,但是,和茶館作為頂級茶館(據某書推薦的全國七家頂級特色茶館),這個碧螺春可不敢恭維。因為並沒有給人帶來驚喜,沒有為“頂級茶館”增色。在休息時分,我隨手給手繪地圖贈送的蘇州明信片進行了添彩之作,准備寄回家,讓老爸老媽也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在這休息到15:30左右,我們又繼續出發。
(5)定慧寺巷之前就曾來過,不過當時還在裝修,看不到羅漢院雙塔。這條小巷上有一家蘇州旅游服務中心,lg從裡面拿了一些免費的蘇州旅游資料,並給於很高的評價。這次來,吳作人美術館免費對方開放,定慧寺和雙塔也已裝修完畢,門票8元每人(定慧寺免費)。雙塔是後來修復的,羅漢院只剩遺址了,石柱子還在。碑廊的牆壁上有一個石刻,上面有羅漢院的原貌圖。在這裡拍照很漂亮呢,好幾張不錯的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哦!lg對塔有特殊的感情,因為塔是lg故鄉的標志嘛!
(6)平江路,離雙塔不遠,步行就可以到。平江路歷史街區改造是同濟大學阮教授的得意之作,我和lg是第一次來。之前都是去的山塘街,可以說,我和lg見證了山塘街從剛開始開發,到逐漸名聲在外,直至今天全面繁榮的整個過程。街道的興衰交替就如生命的起落輪回一樣耐人尋味。平江路南起干將路(路口有平江府圖石刻的復制品),北至東北街,我和lg一路走去。平江路南段開發得還不錯,有典型的蘇州古城的韻味,靜靜的小河伴著白牆、灰瓦、人家。有時尚的漂亮mm在這拍藝術照呢!按照手繪地圖上的描繪,我們一一拜訪了築園咖啡,彼岸茶館,老書蟲書吧和評彈博物館,都是不錯的地方。lg最喜歡的就是築園,這裡的建築類書籍絕對一流,我們在此處看了會書,休息了大約一個多鐘頭。lg又特意點了碧螺春,想看看他家的茶怎麼樣。說實話,築園的碧螺春味道還不錯,就是外形差了一點,顯得品味不高,築園的茶如果能像他家做咖啡那樣精心就好了。等到走出築園已傍晚六點多,想在魚香飯稻吃晚飯,無奈沒有位子,lg怕耽誤了火車,遂決定去吃點特色的快餐算了。之後沿著平江路一路晃到東北街,又到西北街,在路口發現朱鴻興面館,就在這吃了晚飯。晚飯過後,我們就一直朝著火車站的方向走,看見游2的公交車就上了車,直奔火車站。
忙碌又開心的蘇州一日游到此結束,在回去的火車上,和lg商量好下次來蘇州要去的地方,比如參觀蘇州大學,文廟(因為這次沒看到平江府圖石刻),聽聽昆曲...還有那些等待發現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