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亞就一定要去蜈支州看看,這個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臨行前朋友就小聲告訴我要小心,因為在海南旅游經常會有不愉快。我做足了心理准備後,出發~
三亞很美,亞龍灣很漂亮,酒店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我找了天氣最好的一天去了蜈支州,決不讓自己的假期有一點遺憾。
我們是衝著潛水去的,據說水下很美,我覺得怎麼也要在自己家的地盤上潛一次吧,以前都是在東南亞,我就不信自己家的不如別人的。
蜈支州就一個特點:貴!船潛580一個人,我們倆人就花了一千多呀。如果用公用咬嘴就免費,想用一次性的咬嘴要花20元。(公用咬嘴的使用方法:前一個潛水者從水裡上來,潛水設備及氧氣瓶等會脫下來直接留在海裡,由教練拿著等下一個潛水者下水直接給穿上,咬嘴呢,就在海水裡涮一下)交完錢換衣服,租更衣櫃一個人10塊,當然也可以兩個人都放一起,除了不方便也到沒什麼。到了發放潛水衣的地方,被人從頭到腳打量一番,然後扔過來一個濕嗒嗒的潛水衣和鞋,穿在身上可真難受,又熱又不透氣。
接下來就要等著培訓了,當然所謂的培訓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告訴你幾個手勢:上去,下去,難受,沒了。
從穿上潛水衣到開始培訓等了20分鐘,從培訓後等待上船又是20分鐘,上船後等待下水又是20分鐘,這段時間一直穿著又濕又厚的潛水衣。
從攻略裡得知在蜈支州潛水有時會被人晃點,例如強行推銷拍照啊,推銷水下攝像啊,時間不夠就讓你上來啊,對於這些我也有足夠的心理准備。
終於輪到我下水了,有一個教練浮在海面上等我下去,下水後馬上被套上了潛水設備,從這一分起就算計時開始了,教練開始跟我聊天,問我潛過沒有,從哪裡來什麼的,主要為了消除緊張情緒,說實話,我還真挺緊張的。後來我套上面罩,准備把頭探到水下試一下,忽然耳邊傳來:小姐,要不要請一個攝影師,咱們找個漂亮的地方拍照片啊?我堅決的說:不要。他又問,那要不要攝像啊?“不要!”............. 轉念一想,不拍照是不是就看不到漂亮地方啦?
“那咱們開始吧!”教練說。我暗自慶幸這種推銷好像例行公事一般。
下水了,水裡很渾濁,什麼都看不見,我反正也是先適應一下,不想那麼多。忽然面罩開始漏水,我豎起大拇哥,告訴他我要上去,衝到水面後,我告訴教練,漏水了。 他說不應該啊,我把水倒出來重新帶好,又下水,幾秒鐘後又漏水,我又對教練豎起大拇哥。後來教練看我實在是漏得嚴重,就幫我緊了一下潛水鏡。還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說不錯,就是水裡太渾濁,什麼都看不見,他說,深一點就好了。然後我們再次下去。
這一次下去的比較深,果真沒潛多久耳朵就開始疼了,很疼很疼,我用力捏鼻子調整水壓,很成功,馬上就舒服了。水下有一些珊瑚,很少能見到魚,水裡不算清澈,由於教練告訴我下水後不要亂動,於是我就像一只死魚一般被教練拉著跑。在水下看了有3-5分鐘,我們浮上去,當然在這當中也要調整耳壓。上去後教練問我如何,我說還可以吧,其實有點失望,他說等一下帶我去更深的地方還有漂亮的。於是又下去了,這次也是非常完美的調整了耳壓,能感覺到這次潛的比較深,但是看到的東西其實也差不多,也沒有什麼魚,而且潛水鏡也在漏水,只是我一直用手按著才沒有進很多水。
大概3-5分鐘後,再次浮上水面,教練說時間差不多了,還有1-2分鐘吧,我沒有任何計時工具,整個船上也沒有任何計時工具,我無法計算時間的准確性。既然說還有一點時間,那就再下去看一下吧,教練說:“還要下去嗎?那好吧!”我們就下去了。3秒鐘後,我的耳朵開始劇痛,我不停的用力捏鼻子調整耳壓,但是不行,無論怎麼捏都是劇痛,感覺耳朵要流血了。我再次要求上去,接著就被送到台階處上岸了。
雖然我沒有計時,但我非常清楚時間不夠半小時。但是耳朵太疼了,我也就不計較了,誰讓自己的耳朵不爭氣呢!卸下氧氣後我忽然感覺天旋地轉的暈,只能扶著欄杆找地方坐下,坐下後也是暈,像喝醉了一樣,天和地都在轉。惡心,想吐,拼命找垃圾桶但是找不到。天吶,不會讓我當著這麼多人吐在大海裡面吧。這也太丟人了。我忍著,閉著眼睛忍著。
直到bf也回來了,我有氣無力的告訴他,我惡心,暈,耳朵疼,需要休息一下........快艇把我們接上岸以後,我休息了好久才緩過來。我把水下的經歷告訴bf,跟他說實在是自己不爭氣,最後一次機會給浪費掉了,好可惜。他聽完後告訴我,他的經歷也我一樣,包括後來他上來後聽別人說的都是一模一樣的經歷,都是最後一次因為耳朵劇痛才上來的。
其實是因為教練在最後一次下潛的太快了,導致我們沒時間調整耳壓而導致劇痛。
因為我們後面還有幾十個人在那裡排隊等著。
因為這些教練在下水前會從客人手裡拿一個牌子,這個牌子就是他們的工作量,按件取酬。
我恍然大悟,我失望到底。
回來後的第二天因為耳朵持續疼痛我去了醫院,醫生說是急性中耳炎,有明顯的充血。
本來我和bf說好有空去三亞考一個潛水證的。
有中耳炎的人是不能潛水的。
只因為這一次的蜈支州之行,也許我再也不能潛水了。
蜈支州,為了這點利益,你們情何以堪呢?!
ps.
為了搞清楚導致眩暈的原因,我找到了以下資料。
1.潛水減壓病:
是潛水員在水下(高氣壓)停留一定時間後,回到水面(常壓)過程中,因上升(減壓)幅度過大、速度過快,溶解於肌體的氣體來不及隨呼吸排出體外,而在組織和血液中形成氣泡引起的一種疾病。病狀有:皮膚瘙癢,有時皮膚出現癍疹或“大理石”樣斑塊,嚴重的可出現氣哽,引起心血管機能障礙和低血溶量性休克。甚至會突然喪失知覺、心跳驟停、造成猝死。
2.反向中耳氣壓傷
如果當潛水上升出水咽鼓管被堵塞,鼓室內壓超過周圍環境壓,可導致鼓膜向外彭出。如果內外壓差繼續增大,也可以造成鼓膜破裂。其表現與中耳氣壓傷導致的鼓膜破裂類似。如果在潛水上升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和眩暈等表現。
3.中耳氣壓傷
中耳氣壓傷這是最常見的潛水氣壓傷類型。當潛水員下潛時,隨著周圍環境壓升高,鼓室內壓力也升高,在波義耳定律作用下,鼓室內氣體體積縮小。當然,如果咽鼓管是開放的,氣體可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體積能保持不變。如果咽鼓管不通,鼓室內就會出現負壓,導致鼓膜內陷。一般情況下,只要內外壓差超過60 mmhg(1.2 m水深),鼓膜內陷就可立刻造成劇烈刺痛。此時,如果繼續下潛,鼓室內外壓差超過100 mmhg(1.5 m水深),將會出現以下一或兩種後果:一是鼓膜上血管破裂,血液流入鼓室,血液使鼓室內負壓得到緩解;另一是鼓膜破裂。破裂發生後,疼痛將會緩解。但是,如果水溫很低,冷水通過鼓膜破裂孔進入鼓室,將會造成眩暈。這種情況通常首先發生在6-9 m深度。
當別人無法對我們的身體負責時,我們要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