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祭後的映秀鎮,由於高速的開通,多了許多人。最近十天,去了三次映秀,見證了這個最後的板房小鎮。
自己開車去映秀,是因為高速的開通。新的高速由三個隧道和一座廟子坪大橋組成,查看了一下打出來的收費發票,從上成灌高速到出映秀收費站只用了38分鐘,這包括其間還在廟子坪大橋上面照相耽誤的幾分鐘。交通的便捷一掃4月份在老路上堵車11個小時的恐怖陰影。只是,在穿越了第二個隧道後,垮塌的山體逐漸替代眼前的蔥蘢,灰塵漫天,隨處可見的工地和廢墟,告訴自己,映秀鎮到了。
一個多月前在做周年回訪節目的時候,映秀小學六年級的那堂班會課深深感動了我,就一直想為這些孩子們做點什麼。最後還是選擇了一種大眾而俗套的方式,給他們買了六一禮物。那幾天,冒著烈日在成都大街小巷買這些東西,但是心裡一點都不覺得辛苦。終於端午節前的這一天,我用我的黃色小q拉了一車禮物,還有送給蘇老師的粽子和鹽蛋,和同事一起,誠惶誠恐奔向這裡。在這個每天幾乎都有各種捐贈、采訪活動的學校,我的這份愛心根本微不足道,但對於我,這個熱情來了攔都攔不住,熱情沒了冷得比誰都快的人來說,得趕緊把這樁心願給了了,免得留下白鹿上書院、蘿蔔寨一樣的遺憾。
一切都很順利,在教室裡,記得好像我給孩子們說了幾句話:你們可能不記得我,因為很多記者都采訪過你們,但是我記得你們每個人的夢想,有當飛行員的,有當女武警的(說到這裡的時候,那個想當女武警的女孩兒捂著嘴偷笑),有當記者的,還有當志願者的……希望你們能快樂成長,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更讓人高興的是,這幾次來到映秀,看到了譚校長開玩笑,看到了蘇老師的笑容。後來碰到六年級的王xx,問他同學錄(前一天送給他們的禮物)寫完沒有?他說早就寫完了,女生在教師裡練舞,我去打籃球了。這個右手截肢的男孩兒夢想是當一名飛行員,好帶大家都來看看他的家鄉映秀。前幾次采訪我都沒看出他的殘疾,只發現這孩子是左撇子。後來才發現他的右手臂一直是空的。在震後他學會了用左手寫字畫畫,還用左手打籃球。說話時,他總是要笑場,一臉稚氣可愛的壞笑。如果我是一個攝影家,我一定要記錄下這些笑臉,燦爛的,快樂的,陽光的,令人溫暖的笑臉。只可惜我不是,我不過是一個很懶的偽記錄者,以把一切留在心底為借口,當時銘刻一切,最後忘卻大半。
走上漁子溪公墓的時候,見到了無數媒體都描寫過的賣花婆婆,不知道她給多少人說過,我家裡誰誰遇難了,只有我一個人來賣點花掙點生活費……趕緊花了兩元錢買了兩束野花,走上公墓,卻不知道放在哪裡。隨便走走,一眼就看到了蘇老師妻子的墓碑,於是把兩束小花放上了她的墓碑上,默默的祝福她在天堂過的快樂。
漁子溪背靠的這一面山,始終郁郁蔥蔥絲毫沒有受到破壞,而其他山體,依然滿身傷痕,不過比起去年來也漸漸透出綠意。水流湍急的魚子溪,把小鎮劈成兩半。一邊是等待重建的廢墟,一邊是藍白相間的板房。河東河西,是映秀的前世今生。映秀小學對面漩口中學的遺址,總是小鎮上最熱鬧的地方,這裡的表盤、紅旗、以及那排已經枯萎的菊花,都證明著,這裡曾經是舉行過隆重紀念儀式。那一刻,我在會議室裡看直播,聽著委婉的《思念曲》回蕩在這片廢墟的上空,禁不住淚流滿面。映秀小學的板房坐落在整個板房小鎮的正中,這裡永遠都是最有生氣的地方,不管每次到這裡有多麼的沉重和壓抑,只要看看這裡的孩子,聽聽校園裡回蕩的歌聲和讀書聲,一切都覺得有希望起來。
走下公墓,仿佛又回到世俗的人間。拉客的面包車吆喝著“都江堰,都江堰”,那位好心給我指路的警察叔叔永遠都站在映秀大道的一端忙碌著。映秀大道的兩邊一溜煙的“震後旅游經濟”,賣得的最多的,是地震碟子、紀念t恤,黃白菊花,和誘人的車釐子。這裡每個人都找到了向前走的方式,生活始終是要繼續的。6月2號,封鎮前的一天。映秀游客依然如織,本地人卻少了許多。因為重建,很多人都暫時搬離了這個小鎮,繼續顛沛流離。漩口中學前貼著一紙政府的公告:“震中映秀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已經批復,大規模的恢復重建即將全面展開。汶川縣決定從2009年6月3日至2010年1月31日對該鎮建設區域實行封閉施工,時間長達近8個月……我們堅信,不久以後一個嶄新的映秀鎮將屹立在岷江畔。”對於映秀人,這紙公告讓人熱血沸騰,或許也讓人悵然若失。看著未來映秀的規劃圖,我們也都微笑著著堅信,未來的這裡將是一個美麗新世界。只是,那一場地動山搖,讓這一切的到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那個已成為廢墟的映秀,會永遠封存在人們的心底。

(廢墟和板房,小鎮的前世今生。)

(漩口中學的祭奠)

(漩口中學門口得封鎮公告)

(映秀小學廢墟,最後只剩一杆紅旗。)

表盤
p.s:其實這個不能算是游記,只是自己屢次去映秀的一些記錄。更多圖片可來小博
http://txj7859.blo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