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汽車,買了一份地圖。第一站是位於塘口鎮的自立村。從開平坐車到塘口鎮,在離自立村還有2公裡左右的地方下車。步行一段距離,遠遠看見位於一個山丘上的方氏燈塔。這裡自立村不遠了。沿著燈塔的岔路繼續前行1公裡左右,終於抵達自立村。這裡是開平碉樓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村中最高大精美的“銘石樓”共五層,底下四層樸實無華,第五層富麗堂皇,前部是一寬敞的柱廊,八根柱子為愛奧立克柱式,四周平台為變形的羅馬欄杆,正面正中巴洛克曲線山花,下為“銘石樓”匾額,頂部有一個愛奧立克立柱中式琉璃頂的小亭子。後來主人離去,門窗封得極為堅固,即使十年浩劫,造反派也無法打開,也許是碩果僅存的幾個保存完整的碉樓。
“銘石樓”左首的四層碉樓“葉生居廬”主人廣寬,據說當年是為廣仁打工的,後來發財也建樓,其規模僅次於老東家。“葉生居廬”被打開過一次,能看到的家財被洗劫一空,但據說夾牆中還藏了不少金子,後來被雷劈了兩次(小伙子帶我們去看的),就是因為金子引雷。
本地的碉樓大多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最老的“龍勝樓”建成於1917年,是一座低矮樸實的眾樓,在抗戰時期起了大作用。它是本村為數不多的眾樓,日寇打過來,那些私家豪宅窮人是進不去的,於是全村的窮人逃到了“龍勝樓”,日寇久攻不下,把村子洗劫一空離去,大家因這座破舊的小樓躲過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