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游歐洲

作者: 農耕

導讀第一天羅馬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終於下了飛機,到達目的地羅馬。汽車直奔羅馬的餐廳,羅馬的中餐真是太糙了。5菜一湯尚可管飽。要是和後面的團餐比較還算老板有良心。當時十分火冒,只是剛到不想發作,未和導游計較。領隊十分木訥,從上海出發後竟未和大家說過話。 晚餐去了意大利餐廳,,但意像不到的是餐館是一棟臨時建築,搭建在兩座房子中間,但位置好 ...

第一天羅馬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終於下了飛機,到達目的地羅馬。汽車直奔羅馬的餐廳,羅馬的中餐真是太糙了。5菜一湯尚可管飽。要是和後面的團餐比較還算老板有良心。當時十分火冒,只是剛到不想發作,未和導游計較。領隊十分木訥,從上海出發後竟未和大家說過話。

晚餐去了意大利餐廳,,但意像不到的是餐館是一棟臨時建築,搭建在兩座房子中間,但位置好到讓你想不到,就在赫赫有名的羅馬火車站背後。且不說味道奇差,烤豬排是火腿腸冒充的。看到玻璃上貼了“火鍋”,真不知,老板是否又是同胞,當然服務員全是意大利人。菜不好吃,上菜也十分慢,幾位性急的年輕夫婦就跑開到外面去吃piza了。

梵蒂岡與鬥獸場均為開創性建築,是許多其它地方此類建築的原創與典範。但2處的飲料也高出其它地方,普通白水要2歐,可樂和果汁要4-5歐元,而在超市裡只要0。2歐,果汁只要1。2-1。5歐元。許願池和威尼斯廣場以及西班牙廣場雖然沒有鬥獸場有名,但確絕對值得一游!

美食變惡食不禁大倒胃口,加上去梵蒂岡昏暗的教堂產生的不舒適,本已疲憊不堪的人碰到導游收消費,真是不爽!

晚間,我提出2餐很差,問導游如何解決?他只好說大家要先提出來。酒店安排很不合理,在羅馬郊外,到達酒店已是夜裡10點多鐘。

第二天 佛羅倫薩

先到了古鎮佩魯甲,原本安排的中餐變自理,這個深山裡的小鎮,寧靜而祥和。這裡竟是意大利第二個有外國語學院的地方。聖母教堂十分壯觀,市政廳的門口就是人民聚集喝咖啡休閑的地方,真是不可想像!

偉大的佛羅倫薩是另一個激動人心的地方,office 來自意大利語ufize。無論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還是美術館都是劃時代的傑作。近代文化的精髓發源於此,自由與開放的公共概念來源於此。意大利的這些文化再經由聯姻傳播到法國,再經由自由女神傳到美國,成為今天美國宣傳的普世價值的基礎。歷史上羅馬雖也滅亡了埃及,掠奪了許多珍寶。佛羅倫薩是在古羅馬和古希腊文明的基礎之上,開創了現代文明的先河,並由此引發了超越東方文明的現代西方文明。此時的中國皇帝還再追求500年不死的個人終極享樂!此後幾百年西方一步一步走到了東方的前列。

廣場上的所有雕塑可謂價值連城,但任何人都可以接近。廣場北側的教堂是米開朗基羅洗禮的地方,也是啟發他設計梵蒂岡大教堂的福地,是他試水之地!只有站到巨人的肩上才可能成為新一代巨人。

教堂的周圍各色人等雜處,警察小偷在各種膚色人群中穿行。馬車,自行車,奔馳跑車齊聚,但卻沒有喇叭聲。跟上海的hagendaz比那是物超所值,引人垂涎,才2歐元啊!

晚上在一家新式的意大利餐廳,導游彌補了前面的團餐,廚師很友好,廚房居然是開放方式,晚餐居然上了rosso 2007的紅酒。晚上入住tuscany inn hotel,邊上開了家美式酒吧,只是太累了,沒有興趣享用。

第二天比薩和托斯卡納



原本不想去看比薩斜塔的,如同長城一樣,“不去真遺憾,看了更遺憾”。沒想導游一定堅持我們一起去,這樣我們就不能在酒店休息了。到了比薩我們可以選擇在加油站等待,與其等待不如去看看,到此一游。這樣我們只好接收強迫消費非行程景點了。不過確實也就那樣,名聲太過了。

去完比薩,一路穿行後深入到托斯卡納的中小一個叫蒙特卡尼的小城,這個小城建於公元前500年。由於司機導游都不熟悉,一路上又是插了行李箱又是弄破輪胎,萬幸沒有大礙。這一天我們都餓的,加了4個菜和水果才吃飽,美食指數從天而降。當然這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

去百塔之城前面,先去了一個位於小山頭頂部的酒莊,可以遠眺古城。酒莊附有酒店和游泳池,一對老年夫婦在看書曬太陽。酒莊的酒一般,下酒的點心更差。我們參觀了酒窖,只有很少的酒使用橡木桶,這裡的酒據說很有名,是歐美人心中的“香格裡拉”。

百塔之城雖說風光十分秀麗,但如同中國的麗江一般,開發程度遠不如其它地區,街上沒有什麼知名的店鋪,只有本地的手工制品,如皮革,手繡之類。東西設計不錯,但工藝粗糙。

第四天 法拉利和威尼斯



一早去了法拉利博物館。那裡是意大利的平原地帶,是最富有的地區之一。到處別墅成片,家家戶戶房前開滿鮮花。也許是這個賽車產業帶動的吧。博物館剛開門就進去了,法拉利的紅色讓人興奮不已,入口處就擺放了一部全真的賽車,車上安裝了仿真駕駛器,5歐元可以玩5分鐘。兒子在這裡居然模擬超過了一名賽手。我也大飽眼福,法拉利保留了創業時期的辦公室,到處散發出質樸與充滿鬥志的氣息。

中午到了威尼斯邊上,在一家東北人開的餐廳,衛生間排隊時間超長,樓上有衛生間,但只對房客開放。餐廳裡一副vinice廣場的繪畫相當吸引人,只是沒有綠色蔬菜,太遺憾了。

下午去了亞德利亞海濱的威尼斯,這裡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和高速公路,水上有巨型郵輪和豪華游艇世界各地彙聚到這6平方公裡德地方!小小威尼斯一年能接納1800萬的游客,港口同事停泊著4艘豪華油輪,這在亞洲的任何城市都無法想像,無論東京,香港還是新加坡。

威尼斯是移民城市,沒有什麼特產,唯一的“特產”是世界文明的威尼斯商人。但他們海納百川的氣概,創造了地中海的商業奇跡。他們吸收了羅馬文化,酷愛白色大理石,但這在海邊歷經鹽霧腐蝕就會變黑,現代建築已改用紅色大理石,希望可以改變石頭的命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我們到過的廣場,曾經一片一片汪洋,水沒過腰。威尼斯全城一樓禁止住人。整個島上沒有汽車,馬車,甚至自行車。街上到處人來人往,仿佛南京路一般。據傳此地沒有強盜,但小偷很多。一般常被推薦的貢多啦,其實就是在臭水上坐半小時。我們去了水上bus,6.5歐,2小時之內有效。我們由於時間不夠只坐了一站就上岸。往回走的路上見到了歐洲王室的游艇,大飽眼福,有的游艇上居然還有2艘小游艇,奢侈啊!此處幾乎沒有游客,邊上的公園也幾乎沒人。晚餐品嘗了有名的墨魚面,的確與眾不同,吃完後滿嘴看不到牙,都被墨魚汁染黑了。據說這裡的面條之所以好吃,是威尼斯的水幫的忙!

夜晚入住ramada酒店,雖然陳舊,四星風範依舊,推窗見景,只是離高速公路稍近。裡面散客為主,我們團隊倒成了另類,早餐時,我們的面包限量供應,每人2只,一位團友順帶多拿了一個,被眼尖的意大利服務員發現,被數落得臉紅到耳根,尷尬不已。只好回去吃方便面,我兒子乘機跟人家要了一個,因為我剛才幫她,用英文仗義執言,“沒有人告訴我們,只有2個面包,沒有說明,沒有中文”。

第五天 米蘭

離開富麗壯觀的威尼斯,去了米蘭。一路上越來越像中國得長三角地區,工業越來越多。高速公路旁到處都是工廠,很多意大利得品牌都能看到。空氣也比長三角好不到哪裡。

先去了聖西羅體育場,外觀了著名的米蘭大教堂。看到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很容易想到中國的南京。有商業氣息但管理跟不上,地鐵裡如同發展中國家的開羅一般。

晚上入住了一間全新的現代派酒店-大堂下沉式的,完全顛覆了傳統。

第六和七天 科莫湖和瑞士

一早前往意大利的最後一站,科慕湖。這是一個高山湖泊,水面上居然有飛翼艇和水上飛機。意大利的夫人真有錢啊。經過意瑞兩國邊界,海關官員不經意地揮揮手,我們就進了日夜神往的瑞士。

這個山野裡的美麗國度,是離仙境最近的地方。剛如瑞士,雖還在意大利語區,就已經比意大利干淨,整潔很多。一路上心情指數達到了6星。拍了無數的湖光山色,森林草場,藍天白雲。所有的湖水都像寶石般,純淨而透明。

第一站到了titlis,要坐三此纜車才能到達山頂。山腳陽光明媚,山腰雲霧繚繞,山頭確冰天雪地。如果說美麗雪山是世界上最壯美的雪山之一,那這裡一定是世界上最秀美的雪山之一。一陣大風,我的帽子被吹到懸崖的邊緣,虧得有塊小石頭擋住,不然就永遠留在山頂了。

傍晚,我們到了傳說中仙境般的獅城-盧塞恩。小鎮上的行人表情和睦,到處是祥和的景像,人們的笑容中洋溢著嚴謹與高貴。我們很難在別的地方看到這麼多揮灑著大智慧的人群。他們富而且貴,街上沒有太多的敞蓬跑車,甚至比意大利街上都少。

盧塞恩有名的小橋也許是重建的原因,遠沒有附件的另一座古橋氣派,古橋上的繪畫記錄了黑死病曾經在歐洲有多麼的恐怖。河上的天鵝非常可愛,吸引我們去為了2次。她們大膽地與人親近,但是要記得帶面包給他們哦!夜宿grand europe 酒店,非常好,古老而有韻味。下午到晚上,走廊裡坐滿了和咖啡,賞風景的人們。晚餐很差,瑞士也有一個叫長城飯店的地方,廁所居然在地下2層,飯菜無法吃,服務員整個一個北京老爺們像根京蔥豎在那裡,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虧得第2天的早餐還不錯,真正的自助早餐。

清晨,我們一家去了我和太太曾經服務過的shindler電梯公司,公司位於山谷中間的平地上,那是一個小鎮,離市區只有20分鐘左右的車程,但要花十幾歐。但車好得讓人難忘,是超級大奔馳,座位和火車的軟座一樣寬大。無論出發還是停靠都准時得更是不差一分。

第八至第十天 巴黎

跨過basel的萊茵河,在第戎休息一晚就直奔巴黎。趕上塞車,但還算能緩緩前進。餐廳位於榮軍院附件,名字也叫金茂。飯店的老板是北京人,但卻愛用上海話和人打招呼。據說廚師是上海人,但菜鹹得無法多吃,估計是上海附近海邊長大的廚師。比起昨天的晚餐已是天上人間了。

餐廳門口就是成片的大樹林,一看就是幾十年的大樹。樹林的下面是黃沙,黃沙的下面才是泥土。在城市的中心地帶能聞到泥土的芬芳真是奇妙無比。站在泥土上,遠望亞歷山大橋上那華麗的鍍金人馬像,不禁想到法國就是這般集老土,奢華與藝術為一體。

本來印像中的鐵塔是黑色,近看才知是米黃色的。想到中國100多年前連輸電的幾十米鐵塔都沒有,法國人已經能構建300多米的龐然大物。這一當今最上照的建築,在當時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這樣的創舉,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也只有法國能夠將兩者結合體發展到如此極致,自由女神和蓬皮杜都是同類建築。法國近代的成就都是圍繞建築和建造(飛機,汽車,火車等)和生活藝術(繪畫,雕塑,服飾,香水等)。法國的成就是埃及,羅馬,希腊和意大利的文明成就的繼承和光大。也許是法國有太多靠掠奪得來的財富,所以法國作為世界文明中心的時間遠比意大利短。法國終因一戰後欺負德國而為二次世界大戰留下隱患。

法國欺負了中國,在遙遠的東方,因凡爾賽協議引發中國的五四運動。世界文明的中心迅速轉移到德國。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文明的中心很快轉移美國,而與中國擦肩而過。現在中國再次面臨歷史性機遇,希望我們能夠以奧運為鍥機接過人類文明的薪火。

埃菲爾塔背後就是蜿蜒的塞納河。河濱的建造完全繼承了意大利的做法,大河兩邊是寬闊的大堤,但巴黎進一步在大堤下面修建地鐵。大堤與河水直接建有寬闊的輔道,足夠2輛汽車並行。人們在水邊垂釣,散步,甚至曬日光浴。坐在河濱的咖啡吧裡喝上一杯咖啡,吃上一頓冰激凌,仰望藍天,任由微風吹拂,恰似生活在天堂!相比之下上海浦東的濱江就太喧鬧了。

盧浮宮的改建是由一位出生在蘇州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完成的。中國和法國的藝術交流卻是不可思議。盧浮宮的金字塔形的玻璃出口,最初引發了無數質疑,但終究被法國和世界人民接受了。盧浮宮通過擴大地下建築的方式,擴大了建築,但卻沒有改變建築的外觀真是聰明的做法!外面不顯山露水,裡面確別有洞天,正符合蘇州人的理念。但美國風格的蒙帕納斯這個巴黎最高高層建築卻至今無法讓世人接受。

盧浮宮40余萬件展品是無法一下看完的,蒙娜麗莎,維納斯女神,勝利女神和月亮女神都是女性和美的化身。法國對母性的尊崇由此可見。也許是太多追求美,就會引發太多的奢侈。從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法國其興也速,其亡也速。講解員是一位英俊的法國人,中文字正腔圓,完全不輸“大山”。

沿著塞納河兩岸有許多世界文化遺產,無數風格迥異的橋梁更加與普通游人接近,展現了各個時期橋梁建築的理念,並結合了當時的科技。兩岸的建築無論外表還是內涵都是各個時代的傑作。金色代表奢侈,綠色代表生命,白色意味堅定的意志與法律的尊嚴。

香榭麗舍大街頭上的凱旋門是拿破侖征服歐洲和非洲的驕傲,聖母院則是他們的精神家園,奧塞博物館則代表了他們自己的藝術成就。法國高等學院則是法國文官制度-現代公務員制度的原創,他們把精英教育與國家治理做了很好的探索。

在法國我們到處可以看到白人,黑人和阿拉伯人自由,平等地交流。就算是號稱繼承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美國也很難看到這樣的景像。而我們中國,沒有獲得法國捐贈的女神,就算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百年前提出這樣的口號,也要付出極大的勇氣。

恰逢奧運開幕之際在巴黎的川外樓吃飯,當地的華商熱情地招待所有的中國人,大家一起分享,氣氛熱烈得如同過年一般。法國電視二台,三台現場全程轉播。華人,華僑們濟濟一堂,當國歌響起的時候,我已熱淚盈眶,哽咽得無法大聲歌唱。這樣的場景真是永生難忘。當我和法國揮手再見的時候,沒想到,留在腦海裡最深的記憶是竟是在國外看奧運的場景,這才是最美的畫面,永遠無法重來的美妙時光。

tips:旅行箱最好要到迪卡龍買最大號的,不然東西一定裝不下。

太陽帽比不可少,白天歐洲的陽光可是很厲害,特別是意大利。

意大利,無論是羅馬機場還是威尼斯,都缺少安全感,人多的地方一定小心錢包!

瑞士如果有時間,參加音樂會而不是casino會更有意思。

蓬皮杜就在巴黎聖母院的附件,步行就可到達,喜歡現代藝術的人不可錯過。

巴黎大劇院,離老佛爺不遠,附件的romania咖啡館很好,是觀賞普通巴黎市民生活的最佳場景之一。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