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5月25日,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酒店——莫高窟)——嘉峪關
早晨6:30分,司機准時來接我們去鳴沙山月牙泉。這裡離市區很近,只開了十幾分鐘就到了。進景區前有租借沙套的,10圓一雙,就是一種長筒鞋套,避免沙子進到鞋子裡。在買票進門後其實也有沙套可以租的。不知道兩者的價錢有何區別。
鳴沙山是一個活動的沙丘,連綿幾十公裡,這個公園主要以月牙泉為主,月牙泉存在於鳴沙山的一個山窩中,一小塊綠地很是獨特。首先登沙山,有3種方式,步行,租沙地車,騎駱駝。一般來到此地總是要體驗一下騎駱駝的感覺吧!80元每人,有點貴。駱駝是拴在一起的,騎上後有人牽著走。我們一行駝隊正沿著一條斜斜的山脊緩步向上爬,駱駝的每一個腳印都幾乎踩在脊椎上,駝鈴叮叮當當,人騎在背上搖搖晃晃,隨著重心的提升,沙山的全貌漸漸浮現在眼前。沙嶺連著沙嶺,茫茫的沙山,在風的作用下形成一條條線條明快的山脊,山脊交錯連綿不斷向遠處,向高處延伸,晨日剛出,在沙山上形成明暗相應的光影。在駝隊的陰面,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坐在駱駝上的剪影,被拉得長長的駱駝的四肢在光影中不斷交替,儼然一副風景畫。到了半山腰駱駝就爬不上了。上沙頂需要親自爬一段。看上去也就百來米的沙坡,可爬起來還真困難,原因是爬一步滑下半步。還好,公園在沙坡上搭建了木質台階,這會省些力氣。上了沙頂自然是風景獨好,即能看到敦煌市的全貌,又能一覽眾沙小。從山頂返回可以通過滑沙的方式,就是坐在木質小板上靠重力順沙而下,兩個手當剎車,一溜沙煙而下,只恨時間太短。另外,有時間可以玩沙地摩托車的項目。登山返回我們再次騎上駱駝下山,這時候人已經開始多起來了,一對對駱駝在山脊上連成了一排,蔚為壯觀。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走另一個支路沒多久就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月牙泉。這月牙泉坐落於沙丘環抱之中,從古至今一直受到鳴沙山的威脅而不干。背靠陡峭的沙山,不單建有樓台廟宇,而且綠樹環抱,樓台之下的月牙泉,一汪泉水如月牙般而得名,湖邊蘆葦叢生,可咫尺就是沙漠,真乃奇觀載!想古代,有多少風塵僕僕飢渴難耐的商人在此得到稍些的調整,攢精竭勁去面對前面更加艱苦的路程呢?月牙泉不啻為沙漠中的綠洲,為過往大眾提供無私的服務。然而,現如今卻落得了圈地為牢,只能為滿足少數人好奇的觀賞而服務了,有些可惜。
這樣一早玩鳴沙山很有好處,還有時間回賓館洗漱一下,吃個中飯再退房。退房後直接去莫高窟。莫高窟,坐落於好像叫黑山的山脈上,沿著石壁鑿出了一個個洞穴,洞穴內主要參觀的是佛文化,來自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傳說,代表著延綿而來的中國歷史文化。這裡是最重要的景區,因此服務設置都很好,導游講解含在門票內。沒有導游講解在這裡游玩幾乎等於白來。一般導游都會帶10幾個人挑10個洞左右進行講解,一個時期內,所有導游講解的都是相同的洞穴,內容也大體一樣。這樣全程大約需要2~3個小時左右。早就聽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這是中國一部傷心史。原來,敦煌莫高窟的絕大部分文物都已經流逝到海外。有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還有可恨的小日本。一些沒有被帶走的也曾經遭到國人的破壞,不過現在已經改觀了,盡管價值所剩不多,但遺址畢竟已經完好保存。聽說敦煌研究院院長是個上海女人,畢業至今一直在這裡看護著敦煌,在這煩躁的社會畢竟還是需要這些耐得住寂寞的仁者的奉獻,值得尊敬。莫高窟出來後還可以去博物館看看,這也是含在票裡的。預留了半小時,我們就直接奔火車站,和司機接了帳,回想一下還是很值得的。
這裡要重點推薦一下我們的司機:整個行程中,其實是一對出租車夫婦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司機老婆比較外向,能說話,善於攬客,會幫助你安排出行線路或計劃建議,司機丈夫則比較靦腆,有蠻多的景點知識,也肯介紹,車開得又快又穩,而且有耐心。兩夫妻兩部車交錯為我們服務,即不耽誤他們攬生意,也不耽誤我們游玩,很靈活。在此強烈推薦。雷春燕,15009482179,甘f-32349。
從敦煌到嘉峪關我們乘坐的是7528次列車。這是個慢車,做的人不多,但車況太差了,沒有空調,電風扇也不開,整個行程悶熱的很。個別窗可以打開來,這一開窗可不得了,這個車廂到處都是灰,等到嘉峪關的時候我們每人都灰頭土臉的。記得,下次千萬不能做這樣綠皮慢車了,至少要k字開頭的列車。
事先lp大人就聯系好了當地的一個司機來火車站接我們。這個司機有點歲數了,看上去也比較老實,半路上想起沒買下一站的火車票就有掉頭返回陪我們買好到張掖的車票,當晚也由司機介紹了一個市區的八一酒店入住的。這個司機也值得推薦,包車100圓。王海,13299348218,甘b-12372。
感謝您讀完本文,文中信息僅供參考!本文對您若有幫助,請不要忘了給我個“頂”呦!若還有任何意見或咨詢請與電子信箱:sliangces@gmail.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