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至的五月,正愁著節日無趣,朋友來電說,紹興會稽山景區在舉辦風箏節,還專門請了山東濰坊的風箏師傅帶來享譽世界的濰坊風箏,現場放飛展示。呵呵,從小喜歡風箏,雖然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卻總覺得飄舞在空中的風箏靈動飄逸,有如一只只精靈。一小時後,來到了景區,看活動介紹說:風箏起源於中國,歷史悠久。最初,它被用於測量、傳遞信息和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隨著制作工藝的不斷加強,風箏變得越來越精致和美麗,詩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飛彩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制作和放飛風箏成為人們春日游玩的一大樂趣。風箏活動分為展覽、放飛和比賽三部分。進入景區,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風箏節活動主場地,一個好大的廣場,四周掛滿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風箏,讓人眼前一亮。風箏師傅組裝起了超大風箏,五十米長的蜈蚣風箏隨著他嫻熟的掌控,慢慢飛向天空,在朵朵白雲的映襯下份外醒目。小朋友歡呼雀躍,拿著各色小風箏也紛紛玩了起來,一時間,廣場上彩蝶翻飛,好不熱鬧。此情此景,我們也不禁心癢難耐,趕緊去工作人員那裡報名參加放飛比賽,只可惜技術不佳,風箏只作超低空飛行,哈哈。
愉快的一天,讓我們重溫了孩童時的意趣。

(50米的蜈蚣風箏)

(翩翩彩蝶)

(展翅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