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有一個流浪的夢想。總是想一個人雲游四方,交好多好多的朋友,看各個地方的風景,像當地人一樣的生活。然而,年輕的時候身上往往連一百塊錢也拿不出,況且自己也有著穩定的工作,畢竟還是俗人,所以夢想還只能停留在夢的階段。
今年,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了,經濟上雖不富有,但也能為我在外的衣食住行提供不錯的保障了。我就有了把夢想變為現實的想法。
我夢想中的第一站是七彩雲南。無數次,在電視裡、在雜志中,在數不勝數的媒體轟炸中:大理的風花雪月,麗江的濃情香艷,瀘沽湖的摩梭情節,香格裡拉的牛馬草甸,梅裡雪山的神聖莊嚴,騰衝的火山激烈,都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我決定,就去雲南,然後再視身體等各方面情況再決定去哪裡。
2009年4月2日,我登上了飛往昆明的飛機,開始了一個人的夢想之旅。
昆明的巫家壩機場位於昆明市區的東南部分,現在機場在市區的真不多了,好處就是打車方便,我從機場出來就隨便跳上了一輛出租車,到教場東路的一家部隊招待所入住(已事先和昆明的同學聯系了,他們幫訂的),車資只有二十幾元。
下午無事,就准備在市區轉轉,在招待所門口挑了一班公交車就往翠湖去了。昆明的公交大都沒有空調(春城嘛,沒必要),班次我看也不少,可能不是高峰期,所以也不擠,人人有座。路上經過雲南大學,古樸的校門,青翠欲滴的植物圍牆,讓我對這所學校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神秘的感覺,可直到我離開雲南都沒進去看一下,有點遺憾。
翠湖是個公園,以每年大量來此過冬的紅嘴鷗出名,現在自然是沒有什麼鳥了。其實,這個公園挺小的,所謂的湖稱之為池塘我看更合適,我一點也沒有貶低的意思,確實很迷你。公園是免費的,所以盡管還是下午,人也挺多的。我只用了五分鐘就把公園轉了一圈,覺得湖邊的楊柳倒是風姿綽約,如果在月夜,還真是有點“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意思。
翠湖的外面是錢局街,全是各種小吃火鍋店,聞著味道還挺香。我沿著來時公交的反方向走著,看見一家菜場門口的枇杷,那個頭大呀,我好久沒見這麼誘人的枇杷了,可又怕它淡而無味,放棄了買點嘗嘗的想法。一路走來,感覺中國的大城市好像是相似的,同樣的街道、同樣的店鋪,同樣的房子,某些當地獨有的韻味都隱藏在深街小巷中,需要自己去尋找。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圓通寺,街道上開滿了各種香火店,地上的乞丐成群結隊,圓通寺似乎還在搞建設,我沒了興致,就過寺門而不入了。
下午最大的感受是高原的陽光,曬得我臉癢癢的,看來防曬霜是必須准備了。
晚上和大學裡的同學相聚,大家多年未見,自然是興奮異常,吃飯是免不了的。我提議吃當地特色,大家別喝酒。就在一家家樂福樓下的橋香園吃雲南的過橋米線,同學們幫我點了一個舉人米線,東西一上我就樂了,一大碗滾湯加米線不說,菜足有八盤,品種大概有二十個以上,還有每人一個小汽鍋雞,反正我真是吃不了。不敢想像狀元米線是怎樣一種場面。
第二天,我先來到了金殿,在門口檢票員告訴我,想去世博園就看完後原路返回,纜車挺貴的,而且也不省路程,從金殿出來後就有17路,坐著就到世博園了。事實證明他的建議是正確的,金殿在一座小山上,一般人十分鐘就上去了,有幾座銅鑄的宮殿,這些宮殿我看像微縮景觀,還有吳三桂大刀什麼之類的,沒什麼看頭。中國所謂的很多景點都是如此,不去後悔,去了更後悔。倒是在下山的路上看到一只松鼠,平添不少樂趣。
坐上17路到了世博園,門票好像要100元,我可以買到半價優惠。門口有不少人爭著為我導游,還有散傳單的。我進門後就有點摸不著北了,和一位園內搞攝像的小伙子談妥100元幫我導游。先看了中國館,裡面放滿了各地祝賀世博園開幕的禮物,印像最深的是內蒙古送的羊毛掛毯,繡的長城真是栩栩如生。又看了各地建的景觀園林,各個國家的展館,覺得就是一個微縮景觀公園,如果沒有導游的講解,我可能轉不到十分鐘就出來了。所以建議崇尚自然的人不必去這個地方,但是園內的管理非常到位,據說沒有購物回扣之說,所以旅行社的導游基本不進園,帶隊講解的事都由園內的導游負責。
從世博園出來後,我就坐上a1路車去滇池,a1路是到民族村,下車後走一站路左右到海埂公園,門票8元,進去就是滇池了。滇池很大,一眼望去,非常開闊,水面上有點風,湖水不停拍打堤岸,也帶來了陣陣異味,滇池的污染治理真是刻不容緩了。我一個人在岸邊散步,在長椅上歇息、發呆,為這池水惋惜。
晚飯在同學的安排下,吃了傣味菜,菜裡都要放版納特有的香料,我是很吃不慣,總覺得有點臭味。
晚上就坐火車去大理了,在火車站候車室,我看見三位美女氣質高雅,精神為之一振。一個多小時的等候時間很容易就打發過去了。昆明到大理的火車全部是臥鋪,還是雙層的,這倒是我第一次見到。同行的都是外出旅游的年輕人,大家也沒什麼隔閡,很快就打成一片,交流各自的心得。第二天一早六點多就到大理了。其實我們所說的大理特指大理古城,現在的地名大理市也就是下關,是新城。我們從火車站坐3路公交到古城下,我直奔同學幫我訂的文獻酒店住下。本想在古城裡到處看看,但那天正逢趕集日,路上擠滿了人不說,還擠滿了雞、鴨、雜貨等,滿地的雞糞讓人下不去腳,只能到另外一條街上。看見有乳扇,就想嘗嘗,要了一個烤乳扇,還是吃不慣,有種酸奶的味道,可能有人喜歡吧。聯想起早餐吃的耙肉餌絲,一點也沒有別人誇得那麼好,也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但好吃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古城內有好多中老年婦女在拉人旅游,我原本不想理她們,可我的功課做得不扎實,又有一位面相不錯的婦女不停地游說我,“阿鵬阿鵬”的叫著,我也就聽她介紹了。她表示,包車一天是50元,先去喜洲白族民居村,再去蒼山的一個上關花景區,其它的像蝴蝶泉、三塔你願進就進,司機還能幫你拍照等等。我被說的心動了,反正一天也是沒事,就答應了。一位白族司機開著一輛夏利先送我去了喜洲白族民居村,門票50元,沒有優惠。進去後先看演出,老實說,演的還是不錯的,體現了少數民族奔放、潑辣的性格,對愛情的自由向往,幾個金花也長的不錯,和觀眾的交流也很好,中間還有白族的三道茶。看完演出後,有一位金花導游帶我們參觀了這座白族的民居,當地有名的嚴家大院,這時候我才發現,所謂的民居村不過是一座白族大院而已,所有的游覽都在這座大院裡。如果說這個地方還算值得一去的話,那個上關花景區就騙人了,門票70元,要坐纜車上去,當然是小纜車。到上面後有一個山洞,據說《天龍八部》中的神仙姐姐的雕像在裡面,我坐纜車還排了好一陣子隊,全是被野雞旅行社忽悠來的,我很慚愧,自己也上當了。那個山洞裡什麼也沒有,就是對人的體罰,好不容易出來了,看見遠處的洱海,才覺得心情好了一些。路上遇見三位從貴州來的美女學生,相互幫忙拍照,也讓這段乏味的路程有些生氣。下纜車後,我直接找到司機要回去,路上還有人說:阿鵬哥,還有景點呢,還有九道茶沒喝呢!我沒好氣的回答:不去,都是騙人的。司機的神色有點尷尬,我其實心裡也知道,現在哪個旅游景點都這樣,圈個地方就是景點了,導游、司機都有回扣。我讓司機帶我去蝴蝶泉,這個公園的環境還是很干淨的,畢竟是出名的景點,我找到《五朵金花》中的那個蝴蝶泉邊拍了幾張照片就出來了,現在早就沒有蝴蝶了。我不禁回想起我中學時學的課文《瀾滄江邊蝴蝶會》,作者我忘了,但那時作者就說在蝴蝶泉邊已沒有蝴蝶盛會了。出來後去洱海的游船碼頭邊上照了個近景,就往大理古城返回了。
到了崇聖寺三塔,我決定進去看看,司機說起碼要兩個小時,他就先回了,我出來後打電話給他,再來接我。三塔在外面也能看到,很多網上的攻略說門票太貴了,在外面照個相就行了。門票對我不是問題,在檢票口,看見對學生證等優惠查得很嚴,有個女孩就給檢查出來了,畢竟門票要121元啊。我剛走進大門,看見三塔的全貌,就感覺自己這一次是來對了。三座乳黃色的佛塔背靠蒼山,面向洱海,展現著不可一世的古大理國的皇家氣勢,我從心裡感到了一種震撼,油然而生一種神聖的感覺。不自覺的,我的腳步放慢放輕,從各個角度欣賞著三塔的雄偉氣勢。慢慢往上走,就到了崇聖寺,裡面的五百羅漢神態各異,每個佛殿也是氣勢恢宏,我在全國各地見多了那些打著佛教的幌子行騙錢之實的所謂寺廟,使我對中國的佛教產生了很多迷惑。但在這裡,我第一次感到佛教的博大精深,每個殿堂裡都有圖文並茂的佛教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佛教的精深教義,請香許願也是明碼標價,最高沒超過98元,比起某些寺廟裡動輒幾千元的所謂高香,我覺得這裡更看重的是人心向佛的精神寄托。當然,殿門外面也有一些地方出售佛器或攝影的商業點。等我到達最高處時,已是三個小時之後了,我匆匆游覽後就出門了,如果要認真的玩,請大家准備一天的時間吧。
晚上,我去了有名的洋人街,在一家唐朝酒吧坐下,要上一瓶啤酒,聽著音樂,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裡想著有點艷遇什麼的,不過告訴大家,沒有。可能是正值清明假期,來大理游玩的雲南本地人不少,耳邊聽到的雲南話挺多。坐了一個多小時,就起身回酒店了,本來想在大理呆上兩三天,但見面不如聞名,那金庸筆下段公子的大理離我太遠了,風花雪月只是紙上的詩篇,蒼山洱海已被滿街的商業味掩去了青翠。走吧,繼續我的旅程吧。當晚我就訂了第二天去麗江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