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幸福不在路上,那麼一定在路的盡頭...這是在鼓浪嶼的娜雅看到的一句十分喜歡的話,趁在鳳凰花開時節,去了一趟廈門海濱行.
05年看<<選美中國>>那一整頁的最美老城區中,鼓浪嶼像個魔方般吸引人.
關於廈門大學
下了火車,未見紅火的鳳凰木,只見人潮湧湧,頂著大大的太陽,忙著找去廈大的公交車,有點暈頭轉向了,車到廈大醫院站下,才發現之前想住的招待所已關閉了,提著行李在廈大附近轉悠找住處,累並熱,最後上網找出那家驢友推薦的旅友之家,原來就在我們歇腳的旁邊的恆達大廈,有個阿姨來接,住8樓,他家共有三十多間房,是公寓式旅館,價不高,環境不錯,還帶有廚房與陽台,沒有了海景房,但住的這間也能望見廈大的正大門,放下行李,就直奔了廈大去,藍天下也可以望見飛機劃過的痕跡,校園很美,可以感受到魯迅與陳嘉庚受到學生的愛戴程度,慢慢在校園裡轉悠,有一隊海軍打扮的隊伍走過,這裡也有航海學院嗎?足球場很大,正有一隊正在熱身的球員,都是老外多,邊上坐了很多觀看的人,校區的建築有些年頭,有些外牆因為爬牆虎而感覺更有意境,轉到芙蓉隧道,也不知是能通向哪,一頭扎了進去,因為看見了那裡有學生在作畫,真好,好在進去看了,都是美院的學生作品,色澤鮮艷奪目的古怪動漫,線條簡單寓意明白的畫作,最感動的,是幾副512的作品,在隧道的另一頭,
走回隧道,出西門去了南普陀,不知從前魯迅是不是也這麼出此門呢,佛門清靜地,見到朝聖的人無數,門前的大小池中,都有很多被放生的龜,觀音的仙花,蓮池綠意,也開了幾朵蓮,買了門票,上了五老峰,廈大就在眼下,紅頂綠樹,在這兒真好.
關於集美:
集美好像是個顧名思義的地方,風景很美,這個教育根據地無論建築或是風景,或是條件,都是很好的,真是太羨慕這裡的人了.去的時候,剛好遇上灌口美食節,與海峽兩岸龍舟比賽,大飽口福,大朵快頤,大飽眼福,大快人心.
關於環島路
去廈門之前,也有看功略,而環島路就是其中一個必去的地方,說是一條路,其實已經繞廈門一周了,走完也就等於把廈門了解了個大概。不想太累,於是沒有租自行車,而是去湖濱路坐了環島的旅游觀光巴士,這是可以選擇上下站的觀光車,車外景物盡觀眼前,也是一種享受。
在木棧道站下車,海灘沒有多少游人,天空在這時越發放晴了,白雲藍天下,海岸靜靜的,只有我們,海灘上留有別人的一些文字,喜歡他畫的那只貓與他的影。沿著棧道往前行去,對於胡裡山,並不感興趣,無非就跟澳門那一些炮無兩樣,只是一個景點罷。珍珠灣這邊的別墅區真讓我有掉進電視劇的背景之感,細白沙灘,臨海美景,詩意棧道,直嘆喟有米真養人。海風撲面而來,濤聲如琴,有點醉人了。
沒有呆太久,於是再次起行去了會展中心,那個國際會議中心很形像,建在廈門,外形是一只要起航的船。地方很大,周邊的草地寬如小片草原,榕樹也已成林,有些附近工作的民工在樹下休息,涼風陣陣,很是舒服。沒有租望眼鏡去觀金門,實在沒有興趣,不是應該那地方的人向祖國靠攏嗎?經過馬拉松路道,這是一條很有意思的雕像跑道,有國人,也有老外,表情栩栩如生。
在五緣大橋下的海面,有一群帆船發燒友聚在一片滑行,像一只只低飛的海鷗,場面有點壯觀。回程的時候,突然發現鳳凰木紅了一片,讓這個城市添色不少,這是廈門的市花,鳳凰涅槃,不知又有幾人由此參透。
中山路是購物與小吃的天堂。喜歡土筍凍與八婆婆的燒仙草,燒仙草才2。5元,超值又美味。中山路的建築都是騎樓,路面兩車道,並不寬,但整體看完,這個商業街的房子仍保存得不錯,小吃都是在小巷子間,只要用心去找,就能得到很多驚喜。
海上花園,鼓浪嶼
這是個很迷人的海島,不大,但若在其中慢慢的轉悠,能把你走到腳抽筋罷。坡道彎曲,有點窄有點多彎道,被稱為海上花園是顧名思義的,樹林成林,老宅安立,花香鳥語。到鼓浪嶼的時候已是近黃昏了,沒逛多久,天色已黑,沒有之前找好住處,重復前一天的行為,找房間去也。都是人滿或是房間不滿意,最後住在原西班牙領事館的逸康苑,一般,但環境近碼頭,也挺清靜。相鄰就是日本領事館,待白天時一瞧,才發現這裡原來是設有地下監獄,bs小日本。
在鼓浪嶼呆了兩個晚上,與白天的喧鬧相比,晚上卻是很幽靜的,不時有幾對情侶牽著手慢慢地踱步,不時傳來鋼琴的音樂,琴島之名並非浪得虛名。海風習習,倒也很浪漫。
因為找住處,幾乎把全島出門或不出名的旅館都逛了個遍了,各有千秋呀,走到腳都罷工了,但回想,也收獲了很多路上的風景。最喜歡琴島莊園,位於雞山路,位置較高,也較陡,但樓上陽台可以望見日落與海景。花堂的前院也挺漂亮的,但沒有房間了,也就沒有進去看看。船屋的老板很好玩,會問你從哪來,說是廣東來的,就用白話搭腔,有點炫耀自己的白話哦,他家的外牆因為勒杜鵑盛開使這個外型如船的房子很是漂亮。房間很溫馨,可惜也是只有一間不夠大的。而那個悠庭小築較小,房間也較窄,不太喜歡,老板是個帥哥,呵呵。喜林閣原來有個名字叫姑娘樓,環境不錯,可惜也是不夠房間了,因為我們三個人。青年旅舍竟只剩三個床位,要與一個老外女人共一間,馬上放棄了,李家莊與海上花園都是腐敗級的,偶們不住,留點米吃海鮮,呵呵。安獻堂現在是一家為老年人設立的療養院,相鄰墓地,有不少當地人與牧師在此安息,但不遠處有孔雀的聲音叫的很怪,讓人心裡發怵,有點怕怕。在鼓聲路的石板路上,刻有盧戇章創立的拼音字母,有好多路面也有五線音樂字符出現,很有意思。到漳州路44號想找到林語堂舊居,但到了一個路口,卻找不著了,裡面是民宅,有字條寫著請勿入內,住在此處真好,但游客也多,有時難免會遇上些好奇心重的人,這也應該是挺頭疼的事吧。路過一些已成危房的故居,雖然窗破門倒,但是從院落與主宅的結構看,原來也是富饒之家,故事遠去,故人不已,空留舊宅嘆喟舊日時光呀。
菽莊花園臨海而建,“藏海,補山”真是獨一無二,裡面有個鋼琴博物館,有幾十台鋼琴,有些是在偶爺爺那個年代從德國運回國的,很是珍貴,有的鋼琴還是自動的,現在還能發揮功用。進去參觀,美妙的鋼琴有耳邊縈繞,很享受。
沒有上去日光岩,在門口轉過,發現島上的體育館還有個足球場,這個大概是馬約翰至力於體育的成果了。
鼓浪嶼真美,一覺自然醒來,很悅耳的鳥叫聲,陽光又那麼的燦爛。又是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