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最憶是西湖

作者: 寶貝牛牛911

導讀憶江南--最憶是西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自古有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綿綿細雨固然很有浪漫情調。可是小妮子我偏不愛這種情調,不喜歡躲在傘下避著蒙蒙細雨,也不喜歡漫步在這不痛不養的雨中欣賞憂傷的景致,而鐘情於艷陽天下的驕陽美景,及風和日麗的無拘無束, 揚州不曾去過,杭州卻是每年必去。有山有 ...

憶江南--最憶是西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自古有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綿綿細雨固然很有浪漫情調。可是小妮子我偏不愛這種情調,不喜歡躲在傘下避著蒙蒙細雨,也不喜歡漫步在這不痛不養的雨中欣賞憂傷的景致,而鐘情於艷陽天下的驕陽美景,及風和日麗的無拘無束,

揚州不曾去過,杭州卻是每年必去。有山有水有寺廟,是我尤為歡喜的去處。詩人白居易在長慶二年赴杭州任職時,正是遠離京城紛紛擾擾的是非之地,充滿愉悅的來到這座天堂城市。想來此地有忘卻煩惱,讓人輕松的魔力。只是每次前往,感覺卻截然不同,不知是何道理?

這次下杭州與以往不同,選在5月份。3月雨太多,4月人太多,5月初顏色絢麗,五一一過人又相對少些。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濺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與金剛牽手慢步在西湖邊,微風習習,各式花卉妝點西湖,大有“滿目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味道,當然探出來的可不是一枝紅杏那麼單調啊!綠地蔭蔭,仔細看會發現整片的三葉草鑽出花壇,探頭張望,不知是否在尋找有緣人來帶走隱居其中的四葉草呢?蝴蝶飛舞空中,偶爾會跟迎面走來的行人碰撞,不知是否是蝴蝶在回望美景時,忘記掌握方向了呢?陽光明媚,金光撒向湖面,風兒卻調皮地在湖面跳起了巴蕾,引得湖面隨著高低起伏,如綢帶輕輕滑動。調皮的水浪迎風輕柔拍打床堤,陣陣“沙沙”聲回響於耳,仔細聽來倒像是新娘走動時那婚紗摩擦的節奏。鳥兒或在枝頭喃喃細語,述說衷情,或展翅空中追逐,悠然自得!只是不見了秋冬日那在樹枝間游走的松鼠,那時他們在忙碌的采集年貨,而此時是否在小窩裡曬著太陽講著故事呢?西湖大道邊擺放著好幾排椅子,據說是供游人晚上觀看音樂噴泉的時候用的,想得真是周到!杭州好多人都是騎車的,年紀大的慢吞吞地騎著自己那老式自行車,有時還哼著小調,而統一的紅色自行車尤其鮮艷,襯托著周圍的綠色,年輕人一族一族的談笑風聲從身邊騎過,我恨不能立馬加入他們的隊伍,感受那大學時代的歡快。那是此等充滿盎然生機意境怎是關在那了無生氣的辦公樓裡的人們所能感受的啊!

西湖游船很多,大小不一,性能不同。不挑手劃船是因為範圍太小,只顧用力搖,卻會忽視周遍美景,不挑大船是因為短短幾分鐘在西湖上哄哄而過,打破這裡應有的平靜。於是坐上了由紹興師傅手劃的木船,這樣似乎最符合西湖的特質,平緩而思緒不斷。劃一葉扁舟,搖曳在湖中,如同置身於千百年前,遠離城市的喧囂,靜靜地聽著槳身劃破那絲綢的湖面,看著那湖水在劃破的瞬間變成無數白色水珠纏繞著木槳,尤如婀娜的美人兒變換著舞姿,又似依依不舍不忍船只離去。真是“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啊!說到青天,湖面上的天空不是湛藍的,沒有一朵朵棉花糖似的雲朵漂浮著,而是那種被白色的雲調得淡淡的藍,我喜歡這種不張揚的藍。湖面跳躍著想去渲染那淡淡的藍,我不由地探身把手放進水中,清清涼涼的湖水從我指尖滑過,我拽了拽手想把它抓住,它又如同玩樂的小孩,在我手中轉了一圈又跳進湖裡,留下手中那絲絲清涼。小姨跟紹興師傅講著不地道的紹興話,師傅也格外健談,用宜興的紫沙湖剩著濃濃的香茶不時地抿著,想必在湖中慢慢悠悠品著茶要比喝著小酒舒服吧!

船只隨波起伏,感覺像坐在搖籃那般舒服,抽離了俗塵煩擾,只是靜靜地閉著雙眸,感受那頭發自由飛翔,風從身體中穿過。正在愜意時,仿佛傳來師傅的一句:“呶,那就是平湖秋月!”順聲望去,那亭子亦在湖中搖曳,頓時搞不清是船在搖,還是亭子在搖,或是船和亭子都沒動,只是湖在搖,心在動?難道這就是“蓬萊宮在海中央”?以前曾從這亭子旁走過幾次,卻從沒發現這亭子居然在湖面上看才那麼有意境,看來什麼事情時間長了還是要換種心情,換種方式來看的呀!

一個小時的搖搖晃晃,讓我沉醉其中,以致於師傅把我們送回岸邊時,身體像紅酒瓶塞被狠狠地拔起一般。一臉無奈地回頭望著讓我依依不舍,流連忘返的湖,“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怪不得白大詩人在杭州任期滿後對西湖是這般的留戀啊!

江南無限好,最憶是西湖!



(不知許仙和白娘子是否也是這般牽手戀西湖?)



(這種綠,綠得讓人心疼)



(遠處的扁舟依舊搖曳)



(這種淡淡的藍是我最喜歡的)



(夕陽無限好)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