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一大早起來又開始了新一天的行程。早餐又去了那家包點鋪,吃了水晶蒸餃、喝了杯豆漿、還吃了一個叫蟹棒紫菜卷的小點心,都還不錯。從陳家祠廣場對面的公交站坐了旅游1線去雲台花園。上午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個沒停,不過這種天氣反而讓我能在游人稀少的雲台花園慢慢參觀。雲台花園在白雲山下,旁邊就是上白雲山的索道。一進大門就被裡面的景色迷住了,門口有一個圓形的小瀑布,裡面有許多小圓形的小柱圍著一個大水柱。前方就是很多的台階,台階又分為三部分,左右兩邊是對稱的大理石階梯,中間則是特制玻璃鋪砌而成的。有清澈的流水沿著玻璃台階緩緩流下。沿著台階向上走來到了一個大平台,那裡有一個小湖,湖中間有一個小型的噴泉。在雨中看這些流水、噴泉,真是蠻有趣。站湖邊的這個小廣場上視野很開闊,整個花園都盡收眼底:湖的前面是一個羅馬柱廊,望向它的前方,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遠處應該就是白雲山吧。右邊有一個花鐘,就是由植物修剪成的時鐘,還有兩個棕色的植物米老鼠耳朵,很是可愛。時間的鐘面、數字等都是植物組成的,可時針分針都是真的,整個花鐘還是可以計時的呢。左邊望去是一大片的綠草坡,上面有很多轉動的小風車,各種卡通人物塑像,比如:功夫熊貓、蜘蛛俠、小魚尼莫、hello kitte、孫悟空、還有我最喜歡的叮鐺貓等等。沿羅馬柱廊往上走,不久就來到了玫瑰園。玫瑰園裡當然會有很多盛開的玫瑰花啦。這裡的玫瑰品種很豐富,有:金徽章、彩雲、聖誕白、黑玫瑰等等。因為雨下得很大,撐著傘,不方便看這些艷麗的花,而且還有不時有雨滴飄到身上來,只得盡快躲到玻璃溫室去。從玫瑰園到溫室的路上還見到了許多的圖騰柱。圖騰柱形態各不相同,讓人仿佛置身某個非洲土著部落。玻璃溫室其實是一個小小的室內花園,裡面有三大類的植物,分布在花園中的不同區域。其中一個區有許多的棕櫚植物,看這些植物的名牌很有趣,比如有些植物以貌取名,如酒瓶椰子、三角椰子、老人葵、帝王椰子、狐尾椰子等;有的則以地取名,如海南椰子、台灣海棗、荷威棕、也門鐵等。溫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個品種的蘭花了。見到了許多吊掛在花格中的蘭花,據說有種蝴蝶蘭當花梗上的花全部盛開時,宛如一群蝴蝶在翩翩飛舞。可惜那些吊蘭都掛在比較高的空中,沒辦法細看。我只能拍了些地面擺放的盆載蘭花,像我很喜歡的具有茹雅氣質的英國蘭、名字很有湖南特色的辣子黃花、比較名貴的石斛蘭等等。溫室中還有一小塊種滿了各式仙人掌的沙坪,看那麼多的仙人掌仙人球集聚在一起很好玩。從溫室中出來後去了另外一邊的草坪看那些卡通塑像,還去了一個有許多卡通玩偶的小展館,裡面有一個大大的阿童木的塑像,還有一些展櫃擺滿了小小的卡通玩偶,大多是日本漫畫裡的,可我認識的只有美少女和偵探柯南。依依不舍地從雲台花園出來後又坐公交旅游2線回到了陳家祠,然後坐了旅游公交1線去了傳說中廣州的富人區——二沙島。下車後就到了廣東美術館,裡面有許多人參觀美術展,15元的門票。本來想去看看的,只是恰巧雨停了,就趕緊跑到旁邊的星海音樂廳去逛去了,因為臨近六一,音樂廳裡剛好有喜羊羊與大灰狼的舞台劇在表演,見到很多看完演出剛出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在音樂廳旁的江邊吹了一會風,又沿著公交車來的路線往回走。二沙島上綠草茵茵,樹影婆娑,島上分布了很多的高檔住房,不過這些小區的周圍都修了圍欄,圍欄上要麼載種了植物要麼用塑料的草坪覆蓋,竟像是藏在深閨的大家閨秀般難尋真容呢。經過一個體育場後就沒走一會就離開了二沙島,本想繼續搭公交車,可無意中發現在公交停車點的對面就是東山湖公園,於是進去走了走,門票3元,覺得沒有很大特色,就在公園裡的湖邊呆坐了一會,看了看那一小片的荷花就離開了。從沿江東路繼續搭旅游公交2線到了天河城。一下車就見到人聲鼎沸的宏場廣場。在宏場廣場上的美食小店解決了我的中餐,沒來得及細逛天河城就去尋來時車上見到的南方報社了。途中經過了南方人才市場,還去二樓瞄了幾眼,裡面的招聘單位和應聘人員都不是很多,很多檔位都是空的。從南方人才市場出來,一路上一邊欣賞路邊的芒果樹,一邊在想:樹上結滿的這些青青的芒果到底可不可以吃呢?。走了兩站路就見到馬路對面的南方報社,因為每周都必買周方周末看,很喜歡這個敢講真話的報社,想見見它的真容。猶豫半天還是沒去裡面參觀,只是在街對面拍了拍報社的外景就離開了。從南方報社坐204路公交車到了中山紀念堂。下車後一眼就見到了那座恢宏壯美、富麗堂皇的八角建築。中山紀念堂前矗立了中山先生的銅像。銅像前面是一個大草坪,草坪外面圍著一盆盆爭奇鬥艷的鮮花。紀念堂呈八角形,正面矗立八根柱子,讓紀念堂顯得更加雄偉。在紀念堂正門上方寫著中山先生的手跡“天下為公”。字跡蒼勁有力,使人對中山先生為公天的高貴品質不禁肅然起敬。走到中山紀念堂左側面後,一在道門外見到街對面就是越秀公園,只是鐵門把我們鎖在紀念堂這邊無法出去,只能望公園興嘆了。不過柳暗花明的是,沿紀念堂後面走到紀念堂的的右側就有一個門是開著的,於是我興奮的從側門過馬路到了越秀公園南門。花5元買了門票後就開始了漫長的爬山,爬了一小會在一個山腰上又見到一處孫先生的紀念建築——孫總理讀書治理處。沿著長長的石階又繼續往山上的另一處孫先生紀念建築—中山紀念碑走。因為今天已經逛了半天了,所以爬這些台階對於我來說實在是非常的辛苦,並沒走到頂去參觀中山紀念碑。在一個指標牌上見到往明古城牆和五羊塑像的路口,就去尋五羊去了。走到一處小平台前,有一個旅行團聚集在一起聽講解,停下來看看,是一處被樹根占滿了的一面牆,沒聽清導游在講解些什麼,所以最後也沒搞明白那面幾乎全被樹根覆蓋的牆是不是明代的古城牆。繼續往前不遠終於見到了這座城市的標志—五羊雕像。雕像前拍照留影的人絡繹不絕,想拍一張正面的全景都很難,於是圍著雕像轉了一圈,領略一下五羊的優美造型。從五羊雕像前出來後又走到了鎮海樓,這是一座降紅色的五層建築,據說它是廣州現存最完好、最具氣勢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築。可惜我爬山爬得實在有點累,就放棄了登樓遠眺珠江、俯看廣州城的好機會,同時也節約了10元的登樓門票費用哦。不過在鎮海樓門前剛好可以看到越秀體育場,裡面設施雖說不是特別新,但能容納3萬人的體育場看上去還是蠻令上震撼的。沿路又見到了紀念辛亥革命勝利而建的光復亭和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的海員亭。印像最特別的是在公園裡見到許多標注長2、長9之類的很隱蔽的鐵門,看這些鐵門都在山腳下,猜測是山內防空洞的各個出口吧。果不其然,在公園內還見到了防空辦之類的機構,猜想當年戰爭時期,越秀公園內的防空設施應該是廣州市民避難的好場所吧。准備出公園時,在一塊景點提示牌前見到前面有一個韓國園,又參觀了一下。在越秀公園的這個小小的園中園的庭院裡,見到了韓式樓台、雕花矮牆、翠竹方池,也算領略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異國風情。韓國園內除了栗谷齋、茶山亭之類的庭院和一些不知道含義的種石雕像外,還有兩組仿古天文儀器:“仰釜日晷”和“測雨台”。 日晷是在一個下球形石頭上安裝一個銅指針,可測出一天的時間和一年的季節變化。這個儀器讓我想起在故宮中見到日晷,那是根據太陽照射的陰影變化來測量時間的儀器,好像還沒有這個功能多吧。另一個“測雨器”顧名思義就是測降雨量的儀器,結構更為簡單,在一塊方形的石頭上裝上一個竹筒樣的鑄鐵容器,就可以用來測雨量了。參觀完這兩組儀器,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代朝鮮人的智慧。總體來說越秀公園5元的門票挺值的,公園很大,著名的景點非常多,可是門票上沒印上簡單的景點地圖,害我一番好找,這是唯一覺得有點一遺憾的地方。從越秀公園正門出來,想著西漢南越王墓就在旁邊應該順便去參觀一下。博物館要在下午5:30半門,而我到那時已經是下午4:30了。一個小時時間要參觀完,帶著這個信念匆匆地瀏覽了二、三樓的展館,就直奔樓頂的墓原址陳列區。見到原址後才覺得它是博物館裡最沒意思的展區了。墓室分前後兩部分,由石門隔開,共7室。見到的全部都是矮小的泥土房間而已,裡面的棺木和出土文物全部移走,沒有什麼可參觀的。於是匆匆觀看一番又趕緊下來細看展室的展品,除了在這個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外,展館中有許多其他地方出土的西漢文物,比如一些彩塑的木俑,木頭做的耳杯呀、勺呀等等,還有一個六博棋,不知道西漢人閑時是怎麼玩這個小游戲的呢。在博物館的二樓還有一個瓷枕專題陳列展,裡面的的展品全部是一對夫婦捐贈出來的,他們的無私精神真是值得敬佩。裡面的展品很豐富,各個時間的瓷枕,釉色五彩紛呈,造型多式多樣。可是我很納悶的是:古人真是枕在這個上面安睡的麼?這些枕頭再珍罕難得,都是瓷做的呀,那麼硬睡在上面怎麼會舒服呢。逛完博物館就坐105路公交車回酒店。下車後在路上見到了一塊介紹彩虹橋的石牌,這才知道彩虹橋原來就是跨過酒店門口臭水溝的那座橋呀。真希望這個臭水溝能夠盡快整治好,讓溝上的橋成為令人舒心的彩虹橋。在酒店休息了一會後又出去吃晚餐,在陳家祠廣場前的一家店吃了正宗的西關瀨粉,我要的是小份的瀨粉,6元,大份是是8元。裡面有冬菇,蝦米同豬糕榨,還可以按自己喜好配上辣或不辣的鹹菜。我沒配鹹菜而是在老板的推薦下點了份魚皮(3元)。瀨粉的味道還不錯,只是那個榨魚皮實在是不對我的胃口。吃完正宗的西關小吃,又去附近逛了新光百貨和家樂福超市,臨近9點才回到了酒店休息。

(雲台花園的台階)

(雲台花園)

(中山紀念堂)

(越秀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