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後(順便說一下我的自然醒絕對不會超過7點),又在床上發了5分鐘的呆後,起床、漱洗、退房、寄存行李,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總花時不超過30分鐘,夠神速吧。下樓後正打算打的去旅游汽車站,突然有輛taxi停在了我們的面前(前排已經做了一個小伙子),問我是不是准備去張家界玩,在得到了確定的答復後,報價50元,雖然旅游專線車只要10元/人,但現在卻可以省卻我們等候和倒車的麻煩,想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也不是很習慣於討價還價,於是成交。經過大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來到了景區的大門口,順便說一句,司機很熱情,說起話來很有條理也很斯文,一路上都在給我們介紹張家界的情況,我不是很喜歡口若懸河的司機,一來有安全隱患,二來耳根沒法清靜,但老媽似乎和司機聊得很愉快,於是只能隨它去了。
在景區外的小吃店點了綠豆粉和米線,填飽肚子後向景區出發。:?
(米線)
:?
(綠豆粉)
今天是個多雲的天氣,沒有太陽,很適合旅游和拍照。
按原計劃,從張家界森林公園進入,先游玩金鞭溪。反正我們要在張家界裡面住上2天,時間上面很是寬裕,於是慢慢走,慢慢欣賞,慢慢拍照。一路上游覽了母子情深、豬八戒背媳婦、神鷹護鞭、師徒取經、劈山救母、文星岩、紫草潭、雙龜探溪、秀才藏書、千裡相會等,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那條健康道,道路中間有各種各樣的布局,什麼梅花狀,金元寶,銅錢,鵝卵石等,再加上山澗旁樹叢散發出來的濕潤清新的空氣,真是一條名符其實的“健康道”。
:?
落花
:?
小橋
:?
小溪
游覽玩金鞭溪,乘坐環保車來到了白龍天梯,打算體驗一下據說是室外最高的垂直電梯,反正我們也沒打算從亂竄坡爬到袁家界,呵呵......
進了電梯在發現,雖然落差高,可樓層按鈕只有1和2,想想也沒錯,眨眼間,電梯就將我們送到了2層,除了電梯才發現,仰視和俯瞰絕對是2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
(這是出電梯以後拍的)
到了車站,問調度怎麼才能去望橋台,被告知需要先坐車到天下第一橋,然後換車去望橋台,想想雙肩包也不沉,再說來懶得走回頭路,於是決定還是先去天下第一橋。
除了天下第一橋,這裡還有迷魂台和後花園2個景點,好在都在一個地方,全部玩下來也不過1個小時。後來我才知道,在張家界游玩,其實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同一片風景。
游覽完後,看看雖然只有3點鐘,但是老媽似乎有點累了,於是決定直接去望橋台現住下,然後再作打算。
:?
環保車還沒停呢,我就遠遠的看到了yha藍色的三角標志,下車後直接辦理入住。
:?
(入口處,問了老板這個“攝影美術基地”都有什麼活動啊,老板告訴我們,每活動,就是提供照片的打印、刻錄等服務,所以才叫“基地”的。汗......)
:?
(房間)
:?
(衛生間,同樣很干淨,面積沒有中天市區的大,當然啦,這是在山裡,我能理解。)

(活動室)

(玩游戲的客人,遠端的那個老外,自從我們入住的時候起,已經在那裡窩了挺長一段時間了,不是看他相機裡面的照片,就是一個人發呆。)

(桌上足球,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看到fortis的標志,只是不知道這個標志還能存在多久。)

(吧台+總台,是能光線有點暗,於是增加了曝光時間,可是又沒有三腳架,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湖了。)

(餐廳)
安頓好之後,看看時間還早,便去和老板閑聊,也許來張家界的人們更多的還是以旅游為目的,難得看到我們這麼悠閑的可能有些不習慣,於是建議我們去望橋台轉轉,說那裡其實只有幾分鐘的路程。
哈哈哈,無心插柳柳成行,計劃中明天的景點就這樣在不經意間,被我們輕輕一筆帶過了,不過話說回來,靜觀和遠眺也是不同的感覺。
所謂望橋台,望的就是我們剛才去過的天下第一橋,似乎這裡的風景要比剛才好,也難怪,天下第一橋看的是遠處的群山,而這裡,它卻成了主角。


晚餐自然是在yha解決的,這裡放眼望去,也沒有看到有其他的。25元/人,可以點2葷1素,算是不錯了。餐廳有2張桌子,我們占了其中一張,不一會兒,另一張便被4個品茶打牌的年輕人占據了。最後進來的老外,左顧右盼,最後選擇和我們同桌。當然啦,友好的中國人民也請他一同品嘗了中國的功夫茶,老外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腊肉炒豆干,網上有人推薦一定要嘗嘗山裡的腊肉,吃過之後我覺得太一般了,可能腊肉切得比較薄,再經過高溫爆炒,吃起來簡直形同嚼蠟。)

(很好吃,這可是用土雞蛋的哦,真正綠色食品啊。)

(酸辣白菜,很我們通常吃到的不同,他用的是淹過的酸白菜,我覺得味道不錯,老媽似乎有點受不了它的酸。)
填飽了肚子後本打算回房看看電視,誰知道這裡的電視頻道少得可憐,只有區區幾個,連cctv5都沒有,於是只得作罷。
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整理完照片,再研究一下第二天的行程,看看時間也不早了。因為擔心yha的隔音效果(本人睡覺極差,聽不得一點動靜),所以吃了一顆安眠藥,早早睡下了。
另外,覺得山裡有這麼個干淨的地方也難的,所以打算再住一天,誰知道被告知第二天的房間全滿了,只能作罷,決定還是去原計劃的天子山住一個晚上。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接下來的經歷,正好驗證了這句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