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廈風情(5)--胡裡巨炮

作者: SnowScorpio

導讀胡裡山名為“山”,其實只不過是海邊的一個小土包。大約當年的軍艦吃水較淺、噸位也小,艦炮的射程也不遠,必須靠近岸邊才能發動攻擊,所以用來還擊的岸炮也就不需要架設在太高的地方。再說了,海岸線上也沒有什麼高山,要是架在現在的炮台那兒,估計炮彈都得落在廈門市區了(胡裡山的克虜伯巨炮的極限射程也就一萬米)。 整個景區有很多東西是後來造的,比如 ...

胡裡山名為“山”,其實只不過是海邊的一個小土包。大約當年的軍艦吃水較淺、噸位也小,艦炮的射程也不遠,必須靠近岸邊才能發動攻擊,所以用來還擊的岸炮也就不需要架設在太高的地方。再說了,海岸線上也沒有什麼高山,要是架在現在的炮台那兒,估計炮彈都得落在廈門市區了(胡裡山的克虜伯巨炮的極限射程也就一萬米)。

整個景區有很多東西是後來造的,比如據說是最大的黃龍旗。比較特別的其實是旗杆用的是中國特有的“旗鬥”的設計(就是三國裡典韋單人豎旗鬥的那個東東)。這附近還有一片“硃批折(片)”的雕刻區,把光緒年間所有關於胡裡山炮台的奏折、附片都刻了出來,每件都有“硃批”,名為皇帝御筆,其實都是“秉筆太監”代勞的。

重頭戲當然是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現存口徑最大的岸炮:


(胡裡炮王)

另外每天炮台還有兩場防清軍的炮兵操練表演,下午的是4點鐘,有興趣的可以掐著點兒去。

總的來說,這個炮台景區建設得不太好,主題不夠突出,軍事歷史和風景園藝摻雜在一起。新加坡的聖淘沙島上的西樂索炮台(fort siloso)雖然名氣沒有胡裡山大,但勤勤懇懇地收集了很多與東南亞地區要塞炮台有關的史料、照片甚至實物,展廳布置得也好得多。胡裡山的一些展廳看起來很像是學西樂索的(比如都有會說話的蠟像向游客作介紹),但學得顯然還不到家。

(完整版:http://***/s/blog_540d06ba0100dq0j.html)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