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廈風情(6)--南方普陀與開元盛寺

作者: SnowScorpio

導讀“南普陀”之名,一說是源自佛經中觀音駐錫之地的普陀山位於南海,一說是因為它位於著名的浙江普陀山以南。但無論如何,南普陀寺都是廈門第一佛寺。 (天王殿) 注意一下屋脊和檐下的裝飾細節,無不踵事繁華,這在其他地方的大乘教寺廟中比較少見,大約此地的信眾多富商巨賈的緣故。 (完整版:http://***/s/blog_540d06ba0100drsa.html) 從廈門到泉州的長途大巴幾乎每半個 ...

“南普陀”之名,一說是源自佛經中觀音駐錫之地的普陀山位於南海,一說是因為它位於著名的浙江普陀山以南。但無論如何,南普陀寺都是廈門第一佛寺。


(天王殿)

注意一下屋脊和檐下的裝飾細節,無不踵事繁華,這在其他地方的大乘教寺廟中比較少見,大約此地的信眾多富商巨賈的緣故。

(完整版:http://***/s/blog_540d06ba0100drsa.html)

從廈門到泉州的長途大巴幾乎每半個小時就有一班,從廈門的松柏汽車站開出(從市中心打車過去大概十幾塊吧),平時到了車站現買票就可以了。車程接近兩個小時。(注意泉州市有三個長途汽車站,廈門到泉州的建議買到“泉州新站”的,比較靠近市中心的主要景點。)

泉州旅游現在喜歡用來宣傳的一句話是朱熹寫在開元寺天王殿上的一副對聯:

此地古稱佛國

滿街皆是聖人

其實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帶來的各自的宗教,使得這裡被稱為“滿天神佛”可能更恰當一些。只不過朱老夫子一向標榜為“理學正宗”,當然對除了儒、釋、道以外的東西都看不上眼了。

開元寺的地方很大,而且頗有花木之盛,就算不為禮佛,花10塊錢門票進來走走也挺不錯的。

正殿裡面是偏印度風格的“五身如來”,而不是常見的“三世如來”,佛像旁邊還有“供養人”的小造像,再加上殿內的柱頭、房梁處處都有飛天舞俑的造型,充滿了濃郁的盛唐風格,可惜不能拍照。殿內大多數人都只顧埋頭燒香磕頭,讓我不禁想起最近從《csi》裡看來的一句話:people never look up.

開元寺的鎮寺之寶就是兩座建於宋代的石塔:仁壽塔和鎮國塔,也叫“東塔”、“西塔”。從最開始的木塔(被焚)、磚塔(毀於地震)到最後“定稿”的石塔,光修這兩座塔就花了前後幾十年的功夫。但自宋代石塔建成後便一直屹立不倒,八級地震都只把底座的蓮花座震壞了一個小角,某些地方建學校的時候是不是該來這裡學習一下?

開元寺內一隅是泉州灣古船博物館,主要陳列七、八十年代從泉州灣的淤泥中挖出來的兩艘宋代古帆船上的文物,尤其是一樓大廳裡直接就是一艘船的船體,龍骨和大的結構都在,只是少了桅杆等上層部分,看著相當震撼。博物館大概建於八十年代早期,之後恐怕從來沒有翻修過,建築結構、裝潢甚至介紹圖片、文字都是那個年代的風格,外面也是破破爛爛的,跟金碧輝煌的菩薩金身形成鮮明對比。

(圖片版:http://***/s/blog_540d06ba0100dsa3.html)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