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21-2009.4.7澳大利亞18日自由行-第一天悉尼

作者: 牛牛的家

導讀2009.3.21 悉尼 周六 概述: 悉尼給我的印像就是一個大城市,沒有一點出國的感覺,但這裡的人的生活狀態給我的印像很深,慢、悠閑和快樂是這裡的主旋律。在澳洲的10幾天裡,沒有想過工作,沒有任何煩惱,因為在那種舒適安逸的環境下,想工作好像是一種犯罪,和那種快樂的環境完全衝突。這裡的美食比我想像中要好的多,也許移民國家的原因,在這裡什麼樣的餐都能找 ...

2009.3.21 悉尼 周六

概述:

悉尼給我的印像就是一個大城市,沒有一點出國的感覺,但這裡的人的生活狀態給我的印像很深,慢、悠閑和快樂是這裡的主旋律。在澳洲的10幾天裡,沒有想過工作,沒有任何煩惱,因為在那種舒適安逸的環境下,想工作好像是一種犯罪,和那種快樂的環境完全衝突。這裡的美食比我想像中要好的多,也許移民國家的原因,在這裡什麼樣的餐都能找到,且口味純正。

飛機上看了兩個片子,都是和度假有關的,心情巨好,睡覺、吃飯、聽聽相聲,13個小時後就落到南半球了。

出關蓋章時,一個長得黑黑的凶神惡煞樣子的女人衝著我的櫃台走過來,一看那架勢就是給我找麻煩來了,果真蓋過章後,她把我的護照連同我本人交給了一個長得還算帥的東西方混血小伙。小伙子把我帶到一個沒人的櫃台,面帶笑容的問了一堆的問題,看來移民國家還真是事多,還好我准備充分,把我的功略,各地機票訂單、住處預訂單一沓材料拿出來給他看,小伙子抽走幾張去復印才算是了事。耽誤了我10分鐘的時間,再出關時就排了很長的隊了。

澳洲入境很嚴格,很多東西都需要申報,尤其是食品,為了節省時間,我提前做好了功課,需要申報的東西我都沒帶,可沒想到連沾了泥土的鞋也需要申報,就帶了雙人字拖,也得乖乖的排隊。有個中國妹妹挺倒霉,手裡拿著桶裝方便面,愣是被檢查的人把上面的紙劃開,看來是必須馬上吃了。到我了,告訴他們我申報的是鞋,也沒讓我開箱就過了,真是耽誤時間。

出了機場,聞到了南半球澳洲的味道,剛剛下過小雨,潮潮的空氣中帶著清新,沒有北京空氣中的厚重感。打車去h家,司機是個上海移民,聊了會兒天,天下中國移民都一樣,想家,可又回不去家,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個是家了,心中的家已經不熟悉了,熟悉的家卻永遠不能讓他們有歸屬感。

在h家梳洗一番,估摸著同樣移民到悉尼的y同學也該起床了,去city找y。

悉尼train的車票分為單程票和往返票,需要在指定起始和終點站,往返略微便宜,還有就是daily pass,可以坐所有的train,bus和游船,17aud,對於游客來說,這種票最簡單且實用。

悉尼的train都是雙層的,像北京到天津的旅游列車,不喜歡這裡的train,線路很多,總的地圖很清楚,可從哪個通道去哪個站台上的標識卻不是特別清楚,而且大多數車都不報站,也沒有顯示屏顯示下一站是哪,剛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總是站在門口,以防坐過站。

在city的museum站與y回合,出了站,在liverpool st和elizabeth st的交界處等y的時候,看到鋪著綠色“草毯”的海德公園(hyde park),路上來來往往的黃種人很多,沒有一點出國的感覺,像是呆在沒有空氣污染的北京,只是太陽很毒,沒有污染的壞處就是紫外線完全被人體吸收,好在陰涼地很舒服。

好多年沒見了,y同學變化不少,打扮的很入時,南太平洋的陽光把他的皮膚弄得黑黑的,說話的那種勁還在。路上,y補過一次防曬霜,也提醒過我,我沒在意,只是出門時淡淡的抹了層防曬霜,晚上回家後才發現只短短的半天,臉和身上已經完全兩個顏色了,看著自己,第一反應就是小學課本“挑山工”。

在悉尼沒有啥特別的感覺,就是一個人頭篡動,到處都是高樓的大城市。市中心不大,沿著liverpool st走了兩個路口,到了george st,一路上就是寫字樓和商場,再過一個路口就到了china town,y給我指了那個地標式的樹,告訴我這是china town的明顯標志,china town一如各個國家的china town,亂七八糟,大大小小的中國飯館和小商品,不管悉尼的china town相對還算整齊和干淨。

y推薦了個廣式茶餐廳,據說是某界香港小姐開的,裡面基本全是中國人,服務員說的也都是中文,一點國外的感覺都沒有,吃過飯,閑逛。在china town附近有個中國友誼花園,從外面典型的中國特色,有點杭州的味道,繼續前行,到了darling harbour,很小的一個港口,被各色的餐廳和高大建築物包圍著,景色沒有什麼特殊的,但是在這裡的人臉上寫都是悠閑和快樂,這是澳洲給我的極深的印像。

溜達到著名的qvb (queen victoria building,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古老的建築,下面幾層是店中店形式的購物場所,買了個冰淇淋,味道一般,和意大利的比還是有些差距。

繼續往北,進入the rock區,先是看到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對面就是很藝術的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街邊看到一個賣藝的,其實內容和我們的雜技類似,但比雜技的技術含量要差很多很多,老外的本事是煽動性很強,招來很多人駐足,且駐足後就不易離開,因為賣藝者說的話讓你實在不好意思走,術業有專攻吧,人家也算是很敬業了。比起我們很多穿著破破爛爛的“工服”,伸手管你要錢的人來說還是可愛些的,畢竟付出了勞動,給路人帶來了歡樂。

從環行碼頭(circular quay)坐船出海去曼利海灘(manly),船行進過程中看到很多帆船,腦子裡想的就是同樣是生活,差別真是大啊。

對曼利的印像不錯,沒有高樓大廈,因為是周末,很多當地人來這裡享受日光浴,所有的人臉上寫的都是輕松、度假,沙灘邊上躺滿了愛曬太陽的老外,一個有著東方面孔的大肚子准媽媽也穿著比基尼拉著老公的手在海水裡站著享受著慵懶的下午的陽光。。。

在一個y同學推薦的小小的半地下的露天pizza館裡吃了頓豐盛的“下午茶”,兩個半張的不同口味的pizza,味道比pizza之鄉意大利的要更合我口味,沒有那麼多膩膩的拉著絲的cheese,很不錯。

在manly閑逛消食,為的是一個小時後再去吃y極力推薦的mussel,豁出去了,怎麼也對得起自己的胃啊。五點多,來到了那家德國“大館”,好多好多的桌子,室內的室外的,真的稱得上是大館子了,這麼大的館子愣是沒位子,一個個都是喝著啤酒曬太陽、聊天,也太資了吧?!一圈圈的轉,終於轉走了一桌,落座後,實在沒有肚子吃太多東西,兩個人只點了一扎啤酒加一份mussel(貽貝)。上來後再一次印證了我對y同學吃和玩方面品味的肯定,微微有點酸加辣,實在是好吃,我就那麼吃著吃著忘了我其實肚子已經很撐了,對悉尼的印像越來越好,絕對因為東西太好吃了(最後幾天再回到悉尼後,吃了更多的讓我現在想著都流口水的東西,我忘不了悉尼,讓我帶了好幾斤肉回來的地方)。

7點鐘,頂著個圓圓的肚子踏上回悉尼的船,酒足飯飽,再加上船晃晃悠悠的,一會就睡著了,還做了個小夢,夢見自己坐在帆船上吃海鮮,哈哈,這叫一個沒出息啊。。。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