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23)素叻他尼是泰南的一個有名的府城,由於大量華人居住在這裡,所以就像在國內的一個小城市,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我們乘坐的亞航3182航班要下午1:10起飛,約好tutu車市9:30到飯店來接,還有時間可以上街去逛逛,了解一下當地民風,順便吃早餐和買些食物當午餐。
出去不遠就看見一家幼兒園,有家長來送孩子來上學。這個幼兒園的條件不是太好,就是利用街面房開設的,沒有操場,看上去空氣也不流通,燈光很昏暗,有幾個小朋友看見我們在拍照就走過來看了,老師叫他們進去。

(幼兒園)
我們先到素叻他尼府城的越拍育佛寺。因為素叻他尼又有個名字叫“萬崘”,所以在它的寺名下面注明“素叻府萬崘埠”。這個寺廟是華人建造的,所以在門口有華文和泰文兩塊牌子。從進寺廟的小路兩邊都是很簡陋的民居,其中有不少是華人,就像上海有的棚戶區。

(越拍育佛寺)
這個寺廟規模比較大,大殿造得很高敞,裝飾也非常漂亮,和進寺廟看到的棚戶區形成鮮明的對照。門口的大佛相比我們的身高已經高出一個身段,而大殿的高度至少是我們身高的9-10倍,可見大殿的雄偉。大殿裡牆上都是壁畫,講述的是如何成佛的故事。 旁邊還有一個偏殿,沒有開門,只能在外面看看。
寺廟的路上到處是狗,進寺廟的路中趴的狗少說也有十幾只。這些都是流浪狗,是寺廟裡的和尚收留它們,它們就把寺廟當成它們的家了。寺廟的廣場上已經搭好了涼棚,好像寺廟有什麼活動,桌子上放著捐款箱和各種供品,等著善男信女來捐款。

(搭好了涼棚等著善男信女來捐款)
從越拍育佛寺出來經過一個菜市場。
菜市場和我們國內的菜市場一樣,裡面有各種蔬菜、肉類等等。還有各種泰國菜所用特有的香料、輔料,以及水果。並且還有各種小吃排擋。我們在菜場裡轉了一圈,買了些水果帶在路上吃。在菜場對面有一家粥店,有廣式的牛肉粥、海鮮粥等,我們要了海鮮粥,趁老板娘在熬粥,我們在旁邊看見有攤在炸油條,我們欣喜地買了一堆油條解饞。吃了粥過去菜場旁邊的菜場尾巴,那裡有椰子賣,10泰銖一個,有買椰子喝。
寺廟邊上的街面房住有很多華人,其中有一對華人姐妹,她們年紀已經很大了,當她們知道我們是中國來的,顯得十分親熱,高興地講述她們所了解的中國和家鄉。
她們的房子旁邊就是華人建的天後聖母廟。
天後聖母就是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菩薩。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托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在這裡的華人絕大部分當年乘船下南洋的,他們能夠安全到達是媽祖保佑,所以他們他們對媽祖有特殊的感情。 走近大殿,中間供奉著馬祖的像,上方一塊紅色大匾,上書四個金色大字“保我黎民”。裡面還陳列了很多已故華人的遺像,這些人估計是這座廟宇的建造人、捐款人,後代為了不忘他們的功德,把他們的像掛出了,讓大家紀念他們。湄洲島上的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擴建,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如今台灣及東南亞各地的眾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及泉州天後宮等“分神”而立。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泉州天後宮,天津的天後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以及泰國的天後聖母廟都是紀念我國天後的大廟。
素叻他尼這個廟的工程很大,廟門口高聳的盤龍大柱上盤龍栩栩如生,漢白玉的石圍欄雕刻非常精細。 廟門兩邊的柱子上也有兩條鎏金的飛龍,門楣上有雕刻的圖案,兩邊的牆上是兩幅彩繪泥塑,整座廟宇無處不透露出當地華人對中國才有的天後娘娘的崇拜,同時也顯示了在素叻他尼華人的經濟實力的雄厚。天後聖母廟兩邊都是中國華人的會館,一邊是海南會館,另一邊是福建會館,福建會館的另一邊還有一座叫“順福宮”的廟。

(素叻他尼天後聖母廟)
時間差不多,趕緊回到飯店,tutu車已經等在門口了,大家上樓拿好行李就出發。從素叻他尼市區到機場tutu車要開近一個小時。素叻他尼機場的保安工作非常嚴格,車輛進出一律由衛兵檢查車輛並且留下行車證,等車輛出來時再取。在候機樓門口全部有衛兵站崗。

(候機樓門口全部有衛兵站崗)
素叻他尼機場不大,但是它也是國際機場。素叻他尼機場起降航班不多,候機樓人也不多。飛機按時降落,待我們上機後准時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