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雙飛廈門自由行詳細游記之三

作者: 冰涵

導讀2009.05.27(周三):廈門天氣:小雨轉大雨,18~22℃ 今日行程:南靖土樓1日游 在鼓浪嶼的灣景旅店報名參加土樓散客1日游(早8:00~晚17:30) 永定土樓1日游198元(含午餐、導游),主要景點:洪坑民俗文化村包括振成樓、如升樓等 南靖土樓1日游238元(含午餐、導游),主要景點:田螺坑土樓群、東倒西歪樓裕昌樓、塔下村 早在來廈門之前,我就考慮要去土樓,所以事先 ...

2009.05.27(周三):廈門天氣:小雨轉大雨,18~22℃

今日行程:南靖土樓1日游

在鼓浪嶼的灣景旅店報名參加土樓散客1日游(早8:00~晚17:30)

永定土樓1日游198元(含午餐、導游),主要景點:洪坑民俗文化村包括振成樓、如升樓等

南靖土樓1日游238元(含午餐、導游),主要景點:田螺坑土樓群、東倒西歪樓裕昌樓、塔下村

早在來廈門之前,我就考慮要去土樓,所以事先做好功課,比較永定土樓和南靖土樓的性價比,到廈門的當天5月24日就在灣景旅店預定好了南靖土樓1日游。其實很多賓館都有土樓散客預定的服務,最後旅行社會像人口販子一樣,將廈門所有去土樓的散客集中起來,早上8點鷺江賓館門口集合,因為當天去土樓的散客很多哦,所以旅行社安排的是輛很干淨的大巴。

1、輝煌五重奏:田螺坑土樓群

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爬行,兩邊的坡地上和小溪邊,土樓星星點點的……田螺坑土樓群簡稱“四菜一湯”,也許你已經在電視上看過,可是當你站在山坡公路的上觀景台俯瞰,心中仍然是洶湧澎湃的激動。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璀燦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礡的五重奏交響曲,在青山秀水之間激越地奏響。側面的田螺坑土樓群仿佛掩映在青山梯田的氤煙中,含羞而笑。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景觀魔術般地不斷變幻,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後,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來到坡底的下觀景台,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小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莊嚴肅穆。 田螺坑由1座方樓(步雲樓)3座圓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1座橢圓形樓(文昌樓)組成。第一座土樓叫步雲樓,就是那位於“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樓,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部樓梯。取名步雲,寓意子孫後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雲直上。果然,步雲樓還在興建,族人又有了財力,隨即在它的右上方動工夯建新一座圓樓,叫和昌樓,也是三層高,每層22個房間,設兩部樓梯(可惜步雲樓與和昌樓在1936年被土匪燒毀,1953年原址原樣重新修建)。1930年,步雲樓的左上方又建起了一座圓樓——振昌樓,還是三層高,每層26個房間,1936年,一座叫作瑞雲樓的圓樓又在步雲樓的右下方拔地而起,高還是三層,每層26個房間,最後一座文昌樓建於1966年,准確地說它是一座橢圓形樓,仍舊是三層,每層有32個房間。

2、東倒西歪樓:裕昌樓

從田螺坑往下3公裡,就來到了下阪村,這裡是一片群山削開的平地,溪流歡暢,茶園層層遞進,12座土樓井然有序地散布在溪流兩岸。這裡面名氣最大的土樓當屬裕昌樓。

裕昌樓一般被人叫作東倒西歪樓、歪歪斜斜樓,顧名思義,它是歪斜的,不過這從外面看不出來,當你一腳踏進樓門,猛然看到全樓回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15度。七百多年來,裕昌樓就是這樣,有驚無險,風雨不動安如山。 裕昌樓始建於元朝中期(1308——1338年間),為劉、羅、張、唐、範五姓合建,高5層,每層54個房間,全樓分成五大單元,每一單元有一部樓梯,五個家族各居一個單元,後半樓的每家每戶的一樓灶間,都有一口清洌水旺的井,拿起水桶伸手即可打水,天井中心還建了一座單層小圓樓,作為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鋪成一個大圓圈,根據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狀各異,煞是好看。

3、江南水鄉:塔下村

從河坑往東行4公裡,就是塔下村,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一座蜿蜒而來的大山,被劈開一道寬闊的峽谷,一支彎彎曲曲的山溪,精靈般從峽谷中瀉出。溪水流過全村,從土樓門前流淌而過,給古老的土樓們平添了一份生機。塔下村有一處奇觀,這就是張氏祖祠的德遠堂,前面一口池塘邊聳立著二十幾根石旗杆,如一片石林,這是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文科頂端是筆,武科頂端便是刀戟。如此密集的石旗杆,在閩西南土樓鄉村首推塔下,由此可見塔下人傑地靈。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德遠堂梁上雕刻的紅衛兵像,也正是因為這左右兩個小小的紅衛兵像,使德遠堂躲過了那個瘋狂年代的浩劫。

17:30~18:30鼓浪嶼買特產

買了些鼓浪嶼上超有名的黃勝記肉干,衝著老板那麼大方的發肉脯,你就肯定會買,等上了飛機啊,滿眼都是黃勝記紅色的包包,哈搞笑,宣傳功效很強大啊。baby—cat餡餅(綠茶味),餡很細膩很清口,我覺得比南普陀寺的素餅好吃。還有個好玩的事情哦,因為廈門下雨降溫10度,一下子好冷好冷,冷到什麼程度呢,只見2個小姑娘披著**賓館的白色大浴巾在外面閑逛,我在一邊悶笑,想來她們和我一樣咒罵廈門的天氣,“忽冷忽熱,天氣預報沒有一天是准的”,連當地人都說“預報晴天,肯定下雨;預報多雲,肯定晴天;預報下雨,肯定多雲”, 我們在廈門的幾天天氣情況倒真驗證了這點。

19:00浮嶼鴨肉粥

一位廈門出租車司機向我們推薦了位於大同小學對面的“浮嶼鴨肉粥”,當地人喜歡根據個人愛好加不同的料例如鴨心,鴨肉,鴨肝等。我們倆從來沒有吃過啊,要了好多料哦,裝了滿滿一大碗,再看旁邊,其他人都只是一小碗,只加1樣料,襯托的我們2個小姑娘老傻的,嘿嘿。


2009.05.28(周四):廈門天氣:陰轉多雲,20~26℃

今日行程:集美——廈門高崎機場

09:00~10:30睡覺睡到自然醒,整理打包,退房

10:45~12:00 輪渡27路終點站前往廈門高崎機場,寄存行李

12:00~12:30 打車35元經集美大橋到達集美學村

雖然打車走集美大橋有點繞路,但是可以近距離的感受一座橫跨3公裡的大橋,橋面寬闊,超漂亮啊,對廈門的大橋再贊一個!我看見集美大橋的引橋處,有人在釣魚,偶就奇了怪了,那麼高的橋面這魚怎麼釣?高人,實在是高人!

12:30~15:00 游玩集美(嘉庚公園、嘉庚故居二個景點聯票20元)

我和flora從嘉庚路1號航海學院開始向前走,而嘉庚路貫穿整個集美學村吧,游玩路線是航海學院→華僑大學→水產學院→集美小學→少年宮→陳嘉庚故居→歸來堂→鱷魚園→集美中學→嘉庚公園(鰲園)。集美學村既是鐘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哦。

龍舟池:陳嘉庚先生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

陳嘉庚故居坐落於集美鎮後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並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故居西側的一座三層樓房為“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跡陳列館”,共以“經商南洋,情深鄉國”,“傾資興學,百折不撓”,“赤誠愛國,鞠躬盡瘁”三部分陳列,展現出陳嘉庚先生經營實業的聰明才智,勤勞儉樸、傾資興學的高尚品德和赤誠的愛國情懷。

鰲園原為集美東南海濱的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小廟,叫鰲頭宮,又名千裡宮,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摧毀;1950年,陳嘉庚先生在廢墟上興建了鰲園。 鰲園裡主要有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的陵墓,陵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碑上有15幅陳嘉庚先生前半生重要經歷的浮雕圖像,雅樸莊重。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鰲園的主體建築。正面是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毛主席為一個鎮題寫解放紀念碑碑名是僅有的一次。 鰲園園內短牆、欄杆、亭柱處刻有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題贈的詩詞對聯50余幅。 園內的眾多雕刻是福建石雕藝術的魂寶。

我們也就是走馬觀花的看看而已,悠閑的晃悠。我很欽佩陳嘉庚先生傾資辦學,建了這麼多環境優美具有閩南風格的學校,很感嘆啊……特別喜歡的建築是集美中學,就咱們這種門外漢,光欣賞建築的外表就已經覺得很有特色啦。

15:00~16:00 返回廈門高崎機場

本著節約的原則,我們乘坐公交18路從集美出來,打算過了大橋再打車去廈門高崎機場,也可以省點啊。途中看見火車,當時我就覺得莫名:集美大橋雖然橫跨海面,但不是公路鐵路兩用橋呀?火車怎麼開呢?公交18路一路向前,我們一直在等著過那座美麗的大橋,忽然出現路名“嘉禾路”, 發現不對嘍,這可是廈門本島的一條路呀,我和flora慌忙下車。隨即上了輛出租車,通過詢問才知道原來廈門與集美之間還有廈門大橋聯接,雖說是大橋,卻是陸地橋,所以可以通火車,18路走的就是廈門大橋。汗……可憐兩個女人還在傻傻得等待過大橋,真是,汗……

17:15~18:30 春秋航班:廈門高崎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提前1小時辦理登機手續)

費用總結:往返機票520元 + 住宿332元 + 門票130元 + 土樓238元 + 其他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