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天氣晴朗,氣溫23-31°c,有點悶熱,我整裝待發,隨同老公及同事一起前往杭州山溝溝。我們此行主要以半工作半休閑為主,吃住都在阿湯生態農業觀光園,感受農家的樂趣。
早上8:30三輛車准時從上海出發,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時間很快過去,中午11:30我們順利到達目的地,入住了當地新建成的一家酒店——阿湯樓酒店,據說老板姓湯,而且這裡的景點之一就叫湯坑。酒店為四層樓建築,外牆是用灰色磚塊砌成,不扎眼但很有特色,和這裡的風格融為一體。走上木制階梯,左邊設計了個小池子,裡面好多金魚游來游去,歡快無比;右邊是一個大大的露台,放著幾張圓桌和椅子,供客人們聚會、燒烤、聊天。走進大廳,鮮艷明快的色彩頓時讓我眼前一亮,與外面古樸的風格截然不同,每一層樓都是按四季的名字和顏色來設計。我們住在二層,以“夏”為名,綠色為主色調,使人感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白色的牆,白色的紗簾,白色的櫃子,白色的桌子,白色的床縟,外加黑色的台燈和黑色的椅子點綴,很有現代簡約風格;走入房間,發現洗手間是用玻璃隔開,不過店家貼心地在玻璃外面裝上了白色的活動百葉簾,方便客人隨心所欲,房間裡唯有帶色彩的就是床頭那堵被刷上了綠色的牆,與二層的意境相呼應。因為新開張的緣故,所以酒店特別奉送了楊梅和荔枝。
午餐就在酒店對面的飯莊吃,點了一些家常菜,吃完飯抹抹嘴回酒店。老公他們下午要開會,我們自由活動,本打算去湯坑或者毛塘景區游玩,但在陽光灼熱的威懾下,我們幾個退縮了,灰溜溜地回了各自的房間,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
美美地睡了一個下午覺,晚上一起去生態休閑園吃飯,隨著一排高高掛著的紅燈籠,我們來到了休閑園,園區依山傍溝而建,園內木橋、小溪、水車、涼棚、木屋,自成一體。晚餐點了好多菜,都是些農家菜,這裡的本雞和炸石板魚是必點的,你一筷我一筷,很快就被消滅掉了,老實說菜的味道一般,就是圖個意境吧。晚飯後,我們圍坐在酒店的露台上,嗑瓜子的嗑瓜子,喝酒的喝酒,喝茶的喝茶,大家乘著興頭天南地北地瞎聊。夜深了,話少了,山裡的夜有點涼,有些人熬不住回房間了,四周十分寂靜,我靠在躺椅上,閉著眼睛,用力地聞著山裡特有的清新氣味,思緒慢慢地飄忽起來,若不是老公把我拉起來,恐怕當晚就要以天為被了。
第二天仍是個好天氣,一早醒來,神清氣爽,來到昨天吃飯的地方,在一個大涼棚下吃早飯,早餐非常簡單,一杯奶,一碗粥,兩個花卷,一個雞蛋,填飽肚子後,商量接下來的行程,大伙兒都不喜爬山,在鎖定雙溪漂流後,立馬回酒店收拾行李,拔營出發。我們一行浩浩蕩蕩來到余杭區雙溪鎮雙溪竹海漂流景區,買好門票和水槍,乘上老牛車,欣賞沿途的竹林,不一會兒就來到皮筏艇的上船處,我們穿上救生衣,取過劃槳,帶上水槍,分坐兩艘皮筏艇,順著水流而行,一路風平浪靜,有驚無險,我們一直領先,不知誰說了句,劃過去,襲擊他們。這句話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共鳴,精神抖擻,奮力劃向另一艘船,用水槍對他們進行射擊,他們立刻進行了反擊,對方的火力太猛,我們不得不撤退,等待更好的進攻時機,只見湖面上兩艘皮筏艇,忽而追趕,忽而逃跑,笑聲和叫喊聲傳遍了整個湖面,給單調的行程增添了無比的樂趣,盡管衣服濕了,但大家都覺得意猶未盡。上岸後,我們乘坐大篷車返回停車場,途經陸羽山莊,從外望去,整個山莊處於漫山遍野的翠竹懷抱中,猶顯得清新雅致。
中午找了家大酒店就餐,同伴們的臉上已顯疲態,午飯後,大家稍作休整,就乘上座駕返滬,車上已沒有來時的歡笑聲,有的只是呼嚕聲,醒著的人也不說話,恐怕這時的心裡都想著快點回家吧。

(我們入住的酒店外觀)

(往二樓去——綠色,以“夏”為名)

(房間內部)

(生態休閑園)

(生態農業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