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至23日我和老婆游玩了雲南,謹以此游記作為同道中人的參考攻略。
原本計劃路線:北京-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裡拉-昆明-北京,在每個地方玩兩天,但實際根本不可能,麗江至少得四天才能玩個大概,故取消了香格裡拉。感覺香格裡拉很神秘,我和老婆都很向往,但此次時間實在不夠,留個念想,只好以後專門再去玩香格裡拉了。路線說明以下是實際游玩路線:北京-昆明-大理-麗江-昆明-北京。第一天(20090516):昆明(過橋米線、滇池、金馬坊、特色小吃)早上一大早乘8:25的飛機從北京到昆明,到時12點。一下飛機,看著“藍藍的天上,朵朵的白雲”,感覺天空離頭頂好近啊,空氣也非常的清新,後來發現大理、麗江全是這樣,甚至比昆明感覺還要好。昆明的機場和市區非常的近,打車15元就到了市中心,入住我們在網上提前預定的賓館(雲之旅,特價118元),放好行李後,去賓館對面的建新園吃過橋米線。點了一個經典的和一個標准的,米線一上來,很大兩“盆”,其實在北京也吃過,但是好像沒這麼大。我讓服務員幫我拌一下,但她沒聽懂,結果對面兩個大姐很熱情的幫我們兩個拌了(第一印像:雲南人很熱情。那兩個大姐是個舊的,也是來昆明游玩,跟我們講了講雲南的風土人情,並歡迎我們有時間到個舊去逛逛,說那裡風景也很美),趕快吃米線了,一個字:香。還送了幾樣小菜,還有一個小份的汽鍋雞,味道相當不錯。
此處需誇一下建新園,不管是在市中心、金馬坊還是火車站,到處都能看見建新園,價格不貴,並且吃飯時都有一包免費的紙巾(印有廣告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吃飽喝足後,打車去滇池。滇池門票到不貴,8元,打車費35元,看了滇池後,覺得打車真不值,門口就有44路,一塊錢直達。進了滇池,那水啊,相當的綠啊;那污染啊,相當的大啊。湖邊上漂浮著一堆惡綠色的東西,還有一點異味,逛了20多分鐘就出來了,實在沒有雅興和耐性。接著走到雲南民族村,在門口玩了一會兒,就坐車
到昆明火車站買了第二天晚上到大理的火車票,中鋪90元,下鋪93元。
買完票順便看了看火車站附近的石林一日游,中北汽車站和長途客運站的一日游都極其的熱情,40元往返,可惜我們不感冒,不想到時候在路上進購物店消磨時間,最後找到了火車站存包處旁邊的國營一日游班車,打聽好出發時間(最早8點半)和價格(單程25元)然後坐車到金馬坊,又餓了,再去建新園吃飯,吃了個餌絲,不好吃,沒吃完。感覺餌絲可能是把過橋米線的下角料炒了炒(雲南的朋友不要罵我奧),不習慣吃這東西。吃完飯到步行街去逛,在“忠愛”牌坊下看到一個殘疾人,好像是軟骨病骨骼退化什麼的(用嘴咬著一支筆在用手機發短信),覺得他很堅強,買了他一支花,送給了老婆。在步行街上一直逛到8點半多,昆明天才黑下了,比北京要晚一個半小時左右。
晚上在金馬坊的一個小吃城開吃雲南特色小吃,小吃城什麼名字忘記了,反正就在金馬坊那一帶。我們點了炸乳扇、麂子干巴、雜拌炸蟲、雞樅湯和雞腳筋,合計160元。吃飯前記得要砍價,本來每份都標價68元的,我們全要的小份,最後還讓他們送了個竹筒飯。
以下是廣告時間,不喜歡的可以換台或跳到下一節:
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制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干而成。應是一種特形干酪。乳扇可作各種菜肴,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我們要的這個太多了,上了整一盤,最後沒吃完。
麂子干巴是麂的肉干。雲南把北方人所說的肉干叫做干巴。麂是中國的保護動物,跟鹿長得比較像,據老板說這是從緬甸運過來的,那裡可以捕獵,再作成肉干運到中國來,不知是真是假,味道到挺好吃的。
雞樅湯是雞樅菌燉的湯。雞樅又名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是一種美味山珍,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味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媲美,故名雞樅。它含有鈣、磷、鐵、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份。據說新鮮雞樅已經很少了,要500塊一斤,現在基本上是用雞樅干燉的。我們讓老板在這個湯做得時候有加入了其它的蘑菇,燉出來確實挺香的。
雜拌炸蟲本來沒這道菜,有炸竹蟲、炸螞蚱、炸知了、炸蜂蛹、炸蜻蜓等,我讓老板把好幾樣混到一起要了一份,第一次吃還真有點不習慣,不過蟲子都炸酥了,吃著也沒覺得有什麼一樣。
雞腳筋是雞爪子的腳心帶著一點脆骨,味道也不錯。
廣告播放完畢。
吃飽回賓館休息,一覺到天亮。第二天(20090517):昆明(石林)一大早打車到火車站存包處,存好包,然後在距車站50米的汽車站買了去石林的車票,開始等著出發。說起買車票,需要注意了,頭一天下午我們就到火車站打聽到石林的車票在哪買,火車站周圍有很多一日游的車站(如中北汽車站和昆明長途汽車站),往返車票一共才40元,而且很熱情的給你套近乎,但就是不告訴你正規的車票在哪賣,還說去石林只有一日游的票,告訴你買票要提前訂,要不然就沒票了。其實一日游價格比直達的國營旅游車價格(單程25元)便宜多了,只是他們會帶你到旅游景點購物,很耽誤時間,所以我們沒跟一日游,而是百轉千回的找啊找,最後在緊挨著火車站旁邊的汽車站買直達石林的車票。
坐車大概2個小時左右,便到站了,一下車,便有身著少數民族的美少女來“引導”你坐電瓶車,說從車站到石林門口要很長時間,走過去會很累的,其實步行過去也就5、6分鐘,慢點走10分鐘也到了。我們順著坡路一直朝上走,不多會就到了傳說中的石林門口,買了門票,140元/人,你還別嫌貴,還不打折,團體票也不優惠,就是導游帶著也不行,不過60(or 70)歲以上老人免票,軍人、學生半價。等進了石林,這一看,簡直是“pepo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各種各樣的旅行社旗幟四處飄揚,全國各地n多漢族的游人和各式各樣的“阿詩瑪”和“阿黑哥”齊聚一堂,景觀蔚為壯觀。
石林的確堪稱天下第一奇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在石林景區內,遍布著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占地數十畝,上百畝不等,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乍一看,真是:“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我們沒有雇導游,也不知道價格,但是我們會“蹭”,跟著其它的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偷聽”,就這樣,我們看到了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像距石台、犀牛望月、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詩瑪、良心石、刀山火海等等無數像生石。有的一看上去的確“名如其人”,有的則需要你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確如其人”。石林裡的“刀山火海”傳說是當年“阿黑哥”為了追求和贏取“阿詩瑪”而經過的艱難險阻(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女生叫阿詩瑪,男生叫阿黑哥。頭帽頂上左右有兩個角的是阿詩瑪,訂了婚的頭上只有一個角,結婚後頭上沒有角了,稱“阿詩婆”。面色黑亮、為人忠厚、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男生叫阿黑哥,在過去比較受歡迎;面如敷粉、為人虛偽、對愛情三心二意的花花公子叫“阿白哥”,在現在比較受歡迎;吃喝嫖賭類型的男生叫“阿花哥”),導游幽默的告訴大家,在這裡只要拍景,不要拍人,否則以後你就得“上刀山,下火海”。
根據劇情需要,進一段廣告和科普知識:
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的石林風景區。坐落在昆明南邊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城86公裡。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公裡,是一個以岩溶地貌為主體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
所謂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 澱、崩塌、陷落、堆積等現像,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鬥、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這些現像總稱喀斯特(因 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都有分布,其中發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當屬昆明路南石林首屈 一指。1966年,中國第2次喀斯特學術會議建議將“喀斯特地貌”改為“岩溶地貌”,故在中國又叫岩溶地貌。
石林風景名勝區範圍寬,石林集中。其像生石之多,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周圍還有九鄉、阿廬 古洞、白龍洞等已開發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加之氣候四季如春,舒適宜人,是一個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地方。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路南一帶還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約二億八千萬年前的石炭紀,石林才開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經過海水流動時不斷衝刷,留下了無數的溶溝和溶柱。後來,這裡的地殼不斷上升和長時間的積澱,才逐漸變滄海為陸地。海水退去後,又歷經了億萬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衝蝕、風化、地震,就留下了這一童話世界般的壯麗奇景。遠遠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廣告完畢,請繼續欣賞。。。
逛完了石林(大約3個小時左右),在出口處看了會彝族的歌舞,然後回到出發點的車站,買票回昆明。
到了昆明才4點多的樣子,時間尚早,便浪跡於火車站附近的北京路,這裡人很多,並且有很多專賣緬甸玉石的商鋪,我們隨便進去問了一下價格,都不便宜,看著不錯的動輒好幾千,據說“黃金有價玉無價”,我們在多家“踩完點”後,打算最後一天回北京的時候再買。北京路上有很多賣小吃的,煮花生、櫻桃、楊梅等,他們一般都說多少錢一公兩,讓人算起帳來要多動一番腦筋。有個賣花生的說1塊錢1公兩,你買了1市斤,一共5塊錢,一會“公”一會“市”的還真讓人挺不好轉換得,看來昆明的小商小販的數學都學得不錯。
在這順便說一下昆明兩個不太好的地方,其一:走在路上,會突然“蹦”出一個小孩,伸著手問你要錢,不注意的話,你還以為要撞上什麼東西了呢,嚇得人胸中小鹿“嘭嘭嘭”的狂跳,待看清了,又恢復平靜,這種對心髒的“摧殘”是很不利於身體和身心健康滴;其二:在昆明上廁所要收費,讓人不太適應,收費也不來個全市統一價格,有1塊的,有5毛的,還有2毛的;但也有一點好,在長途車站坐車,憑車票可以免費上廁所,但是好像僅限當日當次始發站有效,因為我們最後一天從麗江坐臥鋪大巴到昆明後,憑車票不能上廁所了j,說是麗江的始發車票在昆明不能免費上廁所,看來還是有很多規章制度的;而且廁所的收費人員非常的敬業,我們的大巴是早上4點多快5點的時候到的,昆明還是“天黑黑”,他就專門起來上班收費,也不知道這樣加班給幾倍工資,等車上的人都上完廁所了,他又關燈回去休息了,我打心眼裡無比得佩服這位敬崗敬業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人員,以後我也要把這種“螺絲釘”精神發揮到我的工作之中。
晚上在一家重慶風味的小店吃完飯,就上火車了。這個火車是雙層的,除了接縫處的臥鋪是6個人以外,其它的臥鋪都是4人的,價格也都一樣。火車開動後,睡覺ing…第三天(20090518):大理(一日游)早上6點左右就到了大理火車站,一出站,還感覺有點冷,小風颼颼的。緊接著就有很多各種拉客的那女老少潮水般湧到你的面前歡迎你,希望你跟他們走。我們覺得簡直是受寵若驚啊,但是對他們的各種說辭置若罔聞,先去火車站對面的一個飯店吃早飯,在去吃早飯的路上,有一個白族大姐一直不離不棄、堅定不移得跟著我們,盡管路邊的出租車一直喊“大理,6塊”,但她一直說坐公交車1.5元就可到大理古城,可以去住她家的客棧,在我停下來跟她了解時,出租車裡的司機對我老婆比劃說她是騙子,要相信政府,這下我更不知道該相信誰了,不管它了,填飽肚子是正事,我們進了小飯店吃早飯,那個白族大姐就坐隔壁桌子等我們。吃完飯,我借口出去買煙,在一個小賣部問6塊能否到大理古城,被告知得10幾塊,看來是黑車,暫且相信這個白族大姐。付過飯前,跟她到火車站前的公交車站坐車,並跟她約法三章,我們只是去她家看看,滿意就住,不滿意走人;不能強買強賣;要是有欺騙我們的地方,我們會投訴的;她一一答應。在路上,她給我們講了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並在路上給我們指了指感受“下關風”的地方。
一個小時左右後,到達大理古城,我們從最遠一個門“洱海門”“慢步”走到了“大理”古城門,她家就緊挨著古城門,一看環境比預想的要好,有獨立衛生間,有電視,樓下有電腦可上網,長途電話隨便打,免費,一切條件都還不錯,40元一晚(後來在路上從其他人那裡得知,多住幾晚可以30,不過我們是大床房,他們是2個單人床,hoho),那就住下了。把行李什麼得都收拾了,她拿出一個一日游的單子,上面有一系列的游玩地方,大概6個景點,324元每人,我和老婆都覺得很貴,跟她砍價,最後砍到兩個人一共320元(其實我們不會砍價,在玩得路上遇到2個雲南人,他們砍得更低),由於我們在大理就待一天,也就這樣了。隨後又讓她幫忙買第二天大理到麗江的車票,把錢交給她,就坐上一日游的車出發了。
導游是個白族人,但是長得有點黑,有點名不副實。其實雲南整個地區海拔都比較高,日照強,紫外線更強,當地人都曬得黑黑的,比古天樂還要黑,來這裡游玩的人一定得作好防曬准備,准備好防曬霜、防紫外線的太陽傘,太陽鏡和遮陽帽,而且麗江比大理更曬,最好能准備超薄的長袖衣服,否則幾天下來,胳膊就會曬脫皮了,在寫本文的時候,我的胳膊已經有點輕微脫皮了,我可是全程穿著長袖的,不過我老婆沒脫皮,她是長袖+防曬霜,比我多了一層防護。導游介紹說,大理有三多:雕民多(雕刻大理石的),賣銀的多(銀飾),石頭多(大理石),僅從聽覺上感覺,比較刺激和頗具吸引力,把一部分看窗外的和走神的游客都吸引住了,解釋以後就恍然大悟了。說著說著就到了第一站:蒼山。金庸小說裡的點蒼派的革命根據地即在此處。領了門票,坐纜車到山頂,進了溶洞,看到了“神仙姐姐”並留影紀念,觀賞了“天龍八部”的8塊鐘乳石,除了溶洞,居高遠眺,洱海還真像個耳朵。返回車裡接著去了一個玉石加工廠,什麼也不買又出來。緊跟著去洱海,在路上看到了白族人插秧活動完成後的載歌載舞和敲鑼打鼓,邊上還有110在把守。看到了正在修建的大理到麗江的鐵路。到達湖邊,坐船去洱海中的一個小島(名字忘了),看到了楊麗萍極其母親的故居。又上了另一個島,走了一段原生態的崎嶇道路,看到了大理名人(一個當地很出名的字畫水墨大師)的玻璃別墅,然後坐船返回。聽導游說,洱海原來清澈見底,湖水直接可以引用,湖裡盛產鏢魚(又名青脊梁,學名洱海四須鲃,中國特有物種),營養豐富,吃了可以延年益壽,後來小日本在這裡養殖銀魚,破壞了生態環境,現在那種魚已經找不到了,吃不著了,當地人比較憎恨日本人,我也憎恨。接著去一個白族大戶人家,先在門口教我們怎麼識別這家人是男人當家還是女人當家(通過大門上雕琢的龍鳳的多少),又告訴我們進門時不能踩在門檻上(白族的禁忌),進到大院後,看到了什麼是“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然後在裡邊喝了三道茶(三道茶原汁原味的衝泡程序說來繁復,現在演變為民俗表演,不過是三杯茶湯一一敬過。所謂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被選作當天最白最帥的人,說是可以入贅白族,聘禮18萬,後來趁講解員給大家推銷茶葉的時候,和老婆偷偷地溜之大吉,又是什麼也不買。大理是白族的故鄉。男生叫阿鵬哥,女生叫金花。女生按美麗程度不同,分為金花、銀花、銅花、茶花,最醜的稱之為狗尾巴花,一種生命力強,漫山遍野不起眼的小花。金花的頭帽:風花雪月,潔白的繩墜過肩。剪一半:說明已經結婚,是男方到女方家。沒有:說明她嫁出去的。值得注意的是,阿哥、阿妹在這裡可叫不得,只有情侶間才這樣互相稱呼,要是來旅游的哪位阿鵬哥叫了人家阿妹,就得嫁給人家了(這裡是女娶男嫁),首先得無償地砍一年柴,再種一年地,最後再放一年牧,之後就可以享受琴棋書畫煙酒茶的天堂生活了,女主外種田掙錢,男主內帶孩子享清福。接下來是看白族民俗表演,在一個比較大的白族莊園裡,裡邊有戲台和n多排座位,表演白族的民族舞蹈和特色的娶親表演,據說可以掐新娘,掐她是給她祝福,不過我們這一波人比較斯文,沒有人去掐。在表演過程中,又喝了三道茶,還有糖吃。順便提一句,這裡的茶和剛才的茶一模一樣包裝的,上一個地方100塊4包,這裡只要80塊就行,不過我們依然什麼也不買。看完表演,導游在路上開始哭窮,說今天的游客買的東西太少,有的人什麼也沒買,大家都知道游玩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她沒有底薪的,希望大家能買點東西,讓她拿點提成,下一站帶大家到雲南特色藥材店購物。到了購物點,裡面有很多藏藥和雲南特有的藥,有一部分游客買了蘑菇和特產天麻等名貴藥材,導游臉上綻放出了比較燦爛的花朵。由於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要去玩,沒法帶,依然什麼也沒有買。那個著名的崇聖寺三塔,導游稍微提了一下,說是很多東西是新建的,沒帶我們去看,估計導游的門票提成太少,所以沒帶我們去,白天的游玩到此結束。
回到客棧,休息一會,接著出去逛大理古城的夜景。進入大理古城,先去四方街和護國路的交界處吃了一個當地很出名的“砂鍋魚火鍋”,味道的確非常鮮美,就是等待的時間太長了,本來不餓,等都等餓了。後來又嘗了烤乳扇,比在昆明吃的好吃。大理的超市裡有一種混合奶,什麼牌子忘了,是黑豆、芝麻等做得,味道是甜的,挺好喝。
然後走到“洋人街”,其實應該就叫護國路,也是酒吧一條街,有很多老外來光顧,由於我和老婆對酒吧沒什麼興趣,我們就在穿插於酒吧之間的各種民族特色小店裡逛來逛去,最後買了很多蠟染和扎染的絲巾、披肩等東西後,打道回府,洗洗睡了。
順便給大理的那家客棧做個廣告:那家客棧叫“大理古城茶花公寓”,就在大理古城門外50米左右,聯系人:楊溢萍,聯系電話:13988555739,可以到車站接送。住宿和游玩費用記得要跟他們砍價。第四天(20090519):麗江(木府 束河古鎮)一大早7點起來洗漱完畢,老婆還在睡,估計是玩累了。我去樓下買了早點,吃完早點大約8點,茶花公寓的司機(還是個mm奧)開車送我們到大理古城的一個專門等車的地方(大巴的始發車站在大理新城)等車。8點40多坐上車後,一路駛向麗江。到麗江大約12點,麗江新城和古城在一起,由一條街相隔。麗江拉客的人比大理文明而有秩序,大理采用的是“群起而攻之”一堆人圍著你,你即使有意於哪個,其他人還會來挖牆腳;麗江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雲彩”逐個上來說服介紹,其他人等著,如果你定了哪個,其他人會迅速離開。我們在麗江大研古城門口外(有大水車的那個門口)的kfc簡單吃了一點,出來選了一個納西族的大姐(和秀紅:13150662859)當導游,後來的事實證明,我們選對了,這個納西族的大姐服務很周到,在麗江剩下的幾天時間裡,給我們聯系價格優惠的賓館,包車游玩,幫我們購買去瀘沽湖的車票和返回昆明的車票等等。和大姐(和她一起的還有個納西族大姐,也姓和,以後的導游服務都是她倆一起陪我們的)先是帶我們找客棧,七拐八拐的到了小石橋附近,我們覺得太遠了,怕晚上回來找不到歸宿,不要這個,讓她重找,後來選定了在古城邊上的一家客棧“古城一號客棧(0888-6687511,5166448,13988878121)”,據說這個客棧老板是她同學,給我們搞到了最低價(標間¥160,特價¥60),而且又是大床房,hoho。放下東西後,開始游大研古城。
首先去木府,門票45,木府門口有徐霞客的題詞,另外還有一塊牌坊,上書“天雨流芳”,感覺意境不錯,後來聽導游(木府的導游是免費的,已含在門票裡)介紹才知道這是納西語“讀書去吧”的意思。木府裡盡是“忠義”、“誠心報國”、“勵精圖治”等牌匾,看來全是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領導干部,就像楊家將。瞻仰了二十四孝裡“割股奉親”的木高土司畫像,還看到了官及二品的木憎土司畫像和那棵在其旁得道成仙的倒長的古柏,樹上纏有一些顏色發黃的布,開始以為是約束固定樹型用的,後來才知道是哈達(自己鄙視自己一下)。木憎土司升仙之前曾經說過“四百年後,玉龍雪山崩塌,金沙江水斷流,那時我將回來重建我的家園”。四百年後的1996年,麗江發生了七點二級的大地震,震中就在大研古城。地震造成玉龍十三峰中的一座山峰崩塌,滑落的石塊和山體阻塞了金沙江,使其斷流四十分鐘,後來聯合國撥款億元用於古城和木府的修復。一切都一一驗證,不得不令人稱奇。麗江是中國古代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這是因為麗江納西族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之故。古城型如一塊硯,俗稱大研鎮;但這裡的納西人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鞏本芝”,意為“倉廩集市”。“木”姓和“和”姓是納西族的兩大姓,在麗江,凡是這兩個姓肯定是納西族人,木為貴族,和為平民。在這裡,男生叫“胖金哥”,女生叫“胖金妹”。納西族以黑以胖為美。胖金妹的頭巾是蘭天白雲,在蘭天白雲間有一根很長的紅頭繩繞365圈,代表365天天天紅紅火火。結婚後,在蘭天白雲間加一塊灰布以示。導游介紹完之後,自由活動,無意間看到一個胡子和頭發都灰白的人坐在那裡喝茶,後來才知道那便是麗江的名人宣科。逛完木府出來,兩位和大姐一直在門口等著我們,覺得她們挺不容易的,給他們買了2瓶綠茶,她們不要,強塞給她們,然後帶我們去束河古鎮。
我們是跟著和大姐從後門進入束河的,沒有買門票(門票好像是50),走了很長一段路,太陽暴曬,比昆明和大理的太陽還要毒三分,所以一定要作好防曬措施。進入束河古鎮,先喝了一瓶當地產的一種“犛牛酸奶”,味道很濃,比北京那種瓷瓶裝得味道還要好,然後一路逛著,感覺和大研古城差不多,是其精簡版,一路步行到“一米陽光”的橋上,拍了幾張照片,又看了看“千裡走單騎”的拍攝地點,還看到了“三眼井”,是一種科學的飲水設置,依水流設三口井眼,第一眼取水飲用;第二眼洗菜、飲馬;第三眼洗衣。最後從束河古鎮直接去像山市場吃“腊排骨火鍋”。68元一鍋,味道好極了,好吃不貴,點了不少素菜,其中有一種叫“水性楊花”,綠葉菜開小白花,據說是長在水裡的,後來去瀘沽湖看到了“真人版”,其實就是一種長在高原湖泊裡的特有水草。吃完飯,在像山市場看到一種水果,好像是叫“金沙果”,外形和顏色像紫色的茄子,果殼堅硬,鑿開一個洞用吸管吸,吃法像椰子,味道有點像椰子,又有點像甘蔗汁。回到客棧,稍事休息,和大姐們還提議繼續陪我們去逛四方街和看酒吧對歌比賽,看她們跟我們一起跑了一下午,實在不好意思,就婉言謝絕了。很多人到麗江來,都會泡吧,體驗酒吧文化,我們倆沒泡,一是感覺和北京的後海差不多,二是實在沒什麼太大興趣,三是更吸引我們的東西是特色小店。我們倆在古城的小店裡瞎溜達,看了不少東巴文化的東西。麗江大研古城很大,而且很容易迷路,我們不知道怎麼走的,居然走到了獅子山、萬古樓,不過晚上不開門,只好又原路返回,路上吃了幾個煮玉米,很像我老家那種煮玉米,嫩甜嫩甜的,不是北京的那種粘玉米,又吃了一些其它小吃,喝了當地的一種酸梅湯,味道也不錯,肚子吃的鼓鼓的回到客棧洗漱休息。
臨睡前的科普知識,東拼西湊而得之,看不看自便:
麗江是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國唯一一個納西族自治縣,她是雲南省獨具特色的旅游景區,這裡美絕人寰的自然景觀以及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麗江古城,吸引著日益增多的國內外游客,獨特而豐富的納西族東巴文化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東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樣,也是一種 宗教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意譯為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多數集歌、舞、經、書、史、 畫、醫為一身。
東巴文化包括圖畫像形文字,包括東巴經還有東巴畫,東巴舞蹈、東巴音樂,還有東巴的各種道場就是祭祀活動,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質的很多內涵在裡頭,所謂東巴文化就是指的這麼一個文化體系。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像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 後來有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由於東巴才掌握這種文字,故稱為東巴文。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像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 活化石”。
東巴經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活著的像形文字,它現在被統稱為是納西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因為它牽涉到歷史,政治,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宗教,人類學,甚至於醫藥等的方方面面,還有生產生活方面的許許多多知識和神話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東巴像形文字共有2200多個,它集書畫於一體,線條流暢,筆法簡練,色彩鮮艷,而且目前很多東巴仍然在使用這些文字。納西族還有一種標音文字,共有2400多個符號,多半是重復的異體字,較常用的有500多字,這種字也只是東巴掌握,有少量的東巴經是用標音字寫的。
納西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目前廣泛在民 間流傳和新發掘整理的舞蹈,有原始舞蹈、東巴古典舞蹈、組舞和新歌舞等幾類。“麥達蹉”和“熱熱蹉”等是詩、歌、舞三者合一的原始舞蹈。其特點是邊唱邊 舞,以唱促舞,以舞助唱,唱完舞止;沒有樂器伴奏,人數、地點和場合不受限制,男女皆可參加。舞步簡單,一般是以右手搭左肩或手挽手,從右行進,漸成圓圈。
東巴舞是納西族的古典舞蹈,也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東巴舞從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驅鬼之類的動作,但實際上,大部分內容是表現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鬥爭。東巴舞蹈根據祭祀的內容有區別,祭天有祭天時候跳的舞蹈,祭風有祭風時候跳的舞蹈,送葬又有送葬時候跳的舞蹈,它是有區別的。
東巴舞蹈素材的來源主要從民間,因為從民間舞蹈裡面把它吸收過來了以後,用在它祭祀的時候來跳,又加上有東巴教神韻的一些風格後,就變為東巴的舞蹈,它又有非常濃郁的民間性,本來東巴也是在民間,因為它沒有脫離他家庭,生產、生活一切跟民間的勞動者是一樣的,所以有很濃的民間性。
在東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形成的。據《東巴舞譜》記載,納西最古老的舞蹈源於金色青蛙的跳躍。如今在麗江西北部山區仍然保留著一種古老 舞蹈《勒巴舞》。據《呂氏春秋》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而《勒巴舞》最顯著的特點也是拿著牛尾巴跳的,它分別模仿大像、鷹、 猴、蛙及虎,並使之形成了一套連貫的舞蹈動作。
東巴畫亦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木牌畫、紙牌畫、布卷畫和經文畫幾大類,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傳統東巴畫主要是東巴在做法事時制作和使用的,有布軸的神佛像畫、經書畫、木牌畫上的神、鬼、鳥、獸畫,以及大型布卷畫,民間還有反映生產和生活的裝飾畫,這些畫筆調粗獷、色彩濃艷、形像樸實生動。
傳統東巴畫的內容主要表現了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東巴畫中的布卷畫《神路圖》它一般長達14米多,寬26釐米左右,主要用於喪葬時超 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雖然傳統東巴畫也受到周邊民族文 化,特別是漢藏文化的影響,但它仍然比較系統地保持了自己整體的風格和特點。
納西古樂據考證起源於公元14世紀,它是雲南省最為古老的音樂,也是中國或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 納西古樂是納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響下而創建的藝術結晶。
納西古有三個特點:一是曲目(音樂)古老,二是樂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但近年也有少數青年知識分子熱衷於納西古樂)。聽過這種三老古樂的人們不僅會感到納西古東的古老和文明,而且還能體味到西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納西古樂雖然古老,但500多年來卻久盛不衰。其原因是它莊重黃雅,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對此,它不僅深受納西族人民的喜愛,而且也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青睞。
1995年10月,麗江納西古樂隊應邀赴美國、比利時、荷蘭訪問演出,一度轟動了西歐,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其廣播公司在黃金時間大量播放了麗江納西古樂;荷蘭、日本等國專家或考察團還專程到麗江考察古樂,並著有專著。納西古樂由《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現已失傳),融入了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的詞、曲牌音樂,形成了它獨特的靈韻,被譽為“音樂化石”。第五天(20090520):麗江(玉龍雪山)早上7點天剛亮(雲南和北京的時差大約1個半小時,晚上8點半左右天才黑),准時起床,在樓下吃了點早點回到客棧,看到兩個和大姐已經坐在那裡等著我們了。不一會,一輛“王寶強做廣告”的小面就來接我們了。頭一天說好包車一天120,免費拉我們去趟拉市海,再去玉龍雪山。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裡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一行5人坐上車先到拉市海,下車一看,真應了一句話“看景不如聽景”,拉市海的門口是一堆亂石子鋪的路,整個湖是用籬笆圍起來,門口和裡面都有很多馬,散發著“清新”的馬糞味,裡邊的景色到是看著不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但是騎馬的價格讓人覺得無法接受,有個男人走過來介紹路線,收費牌上一共7、8條路線,有貴的有便宜的,最低180,就繞湖到可以劃船的地方(含劃船費用),最貴的1680,可以到香格裡拉,需要四天三夜。然後極力推薦380的,可以到茶馬古道,我們利用大理的砍價經驗說380兩個人,他不願意,我們又說兩個人騎一匹馬,他說是“滇馬”,坐不了倆人,最後說260一個人,我們還是覺得不值,就要走。拉我們來的司機有點不高興,應該是沒拿到提成,我就說,你要是這樣,那我給你從古城到這裡的車費,我們自己打車回古城,再自己找車去玉龍雪山,不用你了,我就不信還玩不了了。司機最終妥協了,又拉上我們開赴玉龍雪山。(進一段廣告,廣告之後,馬上回來。據說目前在拉市海濕地共有鳥類5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鳥類有3萬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瀕危鳥類9種,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鳥類斑頭雁,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黑頸鶴、黑鶴等。因此雲南省政府於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雲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包括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庫、文筆水庫等4個片區,總面積6523公頃,其主體部分拉市海片區,面積5330公頃,成為候鳥的棲息樂園。)只不過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只能騎馬和劃船,啥也看不到。
開車大約1個小時左右,進入玉龍雪山景區,在路邊看到租羽絨服和賣氧氣的,氧氣一瓶60(真黑,大研古城10塊),羽絨服我們來得時候自己帶了,但考慮到老婆一會爬山可能會冷,就又租了條褲子,“人冷腿,狗冷嘴”嘛,順便讓他們也拿點提成。到了景區外的收費處,那兩個納西族的大姐下車走了,我們按人頭收費(不算司機),進山費80元一個人,古城維護費80元一個人(萬惡的古城維護費!),又開了10多分鐘,到了景區內的售票處,玉龍雪山索道費150元一個人,索道觀光車20元一個人(這個票必須買,千萬別省錢),多少銀子啊,自己算算。買票只能付現,不能像石林一樣刷卡。拿到票後,我們直接跑到等候大廳裡去了,好多人在等,後來發現還得排號,只好又到售票處重新排號,浪費額的時間和體力(你們就不能在票上直接打出順序啊,不夠人性化)。從10點等到11點多,總算等到了,坐上索道觀光車,走著盤山的羊腸小路,大概10多分鐘到了乘坐索道的地方(感覺路線好復雜啊,我自己看著都暈),此處海拔3356,又是n多的那女老少,我們邊吃隨身帶的干糧邊等,又等了半個多小時,總算到我們了。總算坐上索道了。總算可以上山了。(好多總算啊,好不容易啊),坐著索道纜車慢慢悠悠的“升”上山,感覺時間很長(可能實際也就20分鐘),總算到了(又一次總算),海拔4506,可以看到真實的雪了。我們很慶幸,來麗江的前一天剛下了雨,山上才會有積雪,否則來了,什麼也看不見。開始在地標4506拍照,拍完照,接著爬山。玉龍雪山的索道還在修,看樣子,要直通山頂。爬山覺得有點供氧不足了,老婆已經開始吸氧了,她有點頭暈,我只是覺得有些胸悶,每爬一段,需要休息一下。歇歇停停,停停爬爬,大約40分鐘後,總算到了某個主峰的山頂了(又一次總算,希望是最後一次,我在給“總算”做廣告嗎?),海拔4680,此處再往上已經沒路了,有管理人員不讓往上爬了,我們脫了衣服(別亂想奧,穿著短袖)拍照,覺得一點也不冷。此處有很多的雪山祈福哈達,我們站在跟前合影的時候,有一哥們叫道:“帥哥美女,麻煩先別擺pose,我這真跪拜山神呢”,原來還有人給我倆下跪,不過我們已經拍完了,趕快閃人。在山頂看到有拍婚紗照的,新娘是露肩的婚紗,還披著個外套,好像挺冷,可是我倆感覺真的不冷。作山頂上抽了個煙,打火機打了n多次才打著,看來的確缺氧。開始下山,途中看到好幾個喇嘛上山拜神,都穿著拖鞋,不知道怎麼爬上山的,是不是必須得穿拖鞋才顯得虔誠,不得而知。坐索道下了山,又坐索道觀光車返回,回到了另一個出口,打電話叫司機趕過來,坐上車,開拔。
這裡需要誇一下司機(李虎:15912230007),這個司機一共等了我們約莫4個多小時,中午只吃了一包方便面,感覺挺敬業的。在路上,司機問我們還去不去其它景點(景點的進山費裡還包含雲杉坪、甘海子、虎跳峽、犛牛坪等幾個景點),我們實在太累了,說不去了,直接回去吧。
(插播一段廣告: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礡,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還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裡無雲,群峰像玉液刷洗,晶瑩的銀光,耀目晃眼;有時一條雲帶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崗巒碧翠。東方欲曉,峰頂早染晨曦,多彩的朝霞映上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霞光掩映閃爍;傍晚余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雲朵帶著晚霞奇彩,飛歸峰間谷壑,一彈 之頃,變態無窮。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 身, 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麗江時,曾封玉龍雪山為“大聖雪石北岳安邦景帝”。玉龍雪山以險、秀、奇著稱,其內主 要有“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點,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游為一體的具有多功能的旅游勝地。)
到了大研古鎮,找到了兩位和大姐,付了錢,由於才4點多,我們趕快去買前一天晚上看好的木雕,希望能在5點半前從郵局郵回去,後來得知郵局晚上10點才停止營業,我們就精挑細選,又從客棧裡把在大理買的扎染蠟染順同我們多帶的衣物,一起打了一個大包郵回去。和大姐說郵局的一個人也是她同學,要是在既定的時間收不到,就打電話給她,她來幫我們解決。這個和大姐認識的人還真多。一切辦完了叫他們一起吃飯,結果司機有事,去不了,只好和兩個和大姐一起去吃了。這次吃的是黑山羊火鍋,味道更香,當然價格也稍貴一些,吃了不到200塊,羊肉50一斤,還有羊腳(50一斤)、驢肉(50一斤),羊雜(25一盤)和很多素菜,這裡的羊肉是一塊一塊的,不是切片的,我本身就愛吃肉,真是大快朵頤。吃完飯,又在古鎮逛了一遍,看了看酒吧,但覺得都太吵,就沒進去,然後瞎逛,迷路了,到了一個什麼北門,一路問人問回去,還在路上買了不少第二天的干糧,有一種餅,很好吃,形狀像小月餅,好像是叫“栗子餅”,不管甜的鹹的味道都很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倆都已經上火了,嘴裡有潰瘍,但還是想吃好吃的,晚上回去睡覺的時候居然還夢到在吃各種特色小吃,第二天早上起來,嘴角還有哈喇子。第六、七天(20090521-22):麗江(瀘沽湖)早上吃完早點,告別兩位和大姐後,坐上了去瀘沽湖的大巴。
廣告開始: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裡,意即山溝裡的湖。是國家4a級景區,摩梭族“男不婚,女不嫁”走婚的人類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的活化石。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北部永寧鄉和四川省鹽源縣左側的萬山叢中,距寧蒗縣城有73公裡,距麗江縣城280公裡。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為四川雲南兩省共有,四川約占總面積的2/3,雲南占總面積的1/3。四川一側湖岸線要比雲南的湖岸線長得多。瀘沽湖面積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透明度高達11米,最大能見度為12米,湖水清澈蔚藍,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中有5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形態各異,翠綠如玉。
“摩梭人”主要分布在瀘沽湖周圍,約一萬余人。“摩梭人”以母系血源為核心,祖母為家庭最高長輩。母屋火塘是一家最尊貴的地方。男女孩13歲時舉行隆重的成年禮,昭示已長大成年。女孩成年後可單獨居住。男孩成年後仍在母屋火塘邊居住。男女成年後可單獨去參加篝火晚會,繼而開始走婚。一般女孩走婚在16歲以後。好像沒聽說有女孩出嫁的習慣,也沒有結婚形式。“文化大革命”時期,革舊俗實行一夫一妻制,政府強制發了一批結婚證,但後來又再沒人去領結婚證了。
“摩梭人”流行走婚風俗。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裡,男方晚上“摩”到女方偶居,次晨“梭”回自己家中,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走婚並非雜亂無章,更不是亂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親戚血緣關系的嚴禁走婚;不能同時結交多個阿夏;男女雙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標志走婚關系的結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關系就穩定下來。無論哪一種婚姻,它們的核心一樣: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是一種男女在性選擇上平等的反映。女方懷孕至生育,一般不再走婚。孩子出生後由母親全家撫養,父親可以送去些營養補品。孩子滿月,由女方家舉行較為隆重的滿月認父儀式。父親可以經常去看望子女。子女為女方家庭成員。“摩梭人”家庭成員中沒有“父親”職務。“摩梭人”十分重視嬰孩的誕生,生女孩表示家族有後,人丁興旺,摩梭女孩是傳後人。因此,外人又稱居住摩梭人的瀘沽湖畔為“女兒國”。
特別要說明的是其實在摩梭地區走婚制和結婚制是並存的,但走婚占絕大部分,摩梭人可以自由選擇走婚或結婚,可以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形式,但選擇結婚就不能再走婚;結婚的有幾種情況:以前的土司階層實行結婚制;經調查統計,在永寧的摩梭人與摩梭人之間都是走婚的,與外族通婚或在外工作的摩梭人才結婚,還有文化大革命時政府強迫實行一夫一妻制,造成的結婚;永寧壩子及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根"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有的母系家庭兩種形式並存;現在政策鼓勵摩梭人的走婚風俗,大多數摩梭人願意走婚不願結婚,"走婚"占70%,"同居結婚"只占30%;無論哪一種婚姻,這裡從未產生過情殺,情鬥及社會,家庭的婚姻紛爭,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的核心是一樣的: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約,不論是走婚還是結婚的每一個摩梭人,在他們的心中,只有母親家才是自己真正和永遠的家,母親的家門對兒女永遠是敞開的。
摩梭人的稱謂:阿斯是曾祖母、曾祖父,阿依是祖母,阿普是祖父,阿咪是母親、舅母,阿烏是舅父、父親、岳父,阿木是哥哥、姐姐,格日是弟弟,各咪是妹妹,阿夏是女朋友,阿注是男朋友。嗎達咪是我愛你,九百歲是謝謝你。
廣告結束。
坐車大約三個多小時後(出麗江後一路都是懸崖峭壁,遠處還有梯田),看到了“這裡的山路十八彎”,司機停下來,專門讓大家下車照相留念。又開車大約一個小時,過了“寧蒗縣”的政府所在地後,來到了一個“寧蒗縣衛生局指定衛生合格”的農家院吃飯,灶台看著油乎乎的,沒敢跟老婆吃,我們在那吃的自帶干糧,同時看到一大盆米飯上有蒼蠅在“群魔亂舞”。等大家吃完飯,又前進,路已經是石子路了,沿途有學生見到車就敬禮,看到了傳說中的“中國移動手機卡,一邊耕田一邊打”廣告,還看到了“槍支:150×××××××”(這裡可以買賣槍支嗎?),總計6個多小時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瀘沽湖收費處,票價78,大家下車排隊買票。基本上都是倆倆的買,給200,然後找錢,我前面一個人給了160,結果也按200找錢了,羨慕ing+嫉妒ing。買完票,返回車上,又開了大約半個小時,才到洛水,終於看到傳說中的瀘沽湖了,景色真美,抱歉,實在不知道怎麼形容,這裡“看景勝似聽景”了。然後坐摩梭人劃的船到裡務比島,每人30。在劃船的過程中,看到了曾經涮過火鍋的“水性楊花”。
舉目遠眺了一下“蓬萊三島”,神女峰。劃船的小阿弟說,他們每戶每天輪流劃船,大家所得費用上交再共同分配,他們村一共130戶,只有人口增加,不會再分戶,他家20幾口人,共同賺錢共同花,(共產主義呀,這是)。他們都不喜歡楊二車娜姆,問及楊二車就轉義話題了。然後問我們要不要繞過小島去趟四川,征得大家同意,每人多掏10元,去了趟四川,然後登島。一上島,就有一條臥著的黃狗站起來,跟著我們,我們走到哪,它跟到哪,在裡務比寺門口,照相,它也看著,直到下了島,它又臥到上島的入口那裡了,挺好玩的。劃船回去的路上,逆風,湖水經過船槳的拍擊,朵朵小小的浪花不時的親密接觸我們的臉頰,感覺無比的愜意舒服。回到洛水,住進司機介紹的客棧,標間,可洗澡,50一晚,又見大床房,hoho再hoho。放下行李,跟司機去吃本地的一種魚火鍋,自己在水池撈魚,挺好玩的。可惜這裡沒有豬膘肉,到走也沒吃上,遺憾。大家自己拼桌吃飯,我們一桌除了我們倆,還有一對上海的新婚夫妻和兩個成都大姐,人居消費25,吃的飽飽的。晚上去看歌舞表演,每人35。先是請一個外來的駐軍領導座位特邀嘉賓,點起了篝火,接著是摩梭舞蹈,繞著篝火一直轉圈跳。感覺風格似曾相識,有點像蒙古的。跳到一半,開始邀請觀眾上來跳,很多人都跑上去,我老婆和那個上海mm也上去跳了一會。跳完民族舞蹈,又來了一會對歌。然後是拍照留念,那麼多的摩梭人,好像只有一個mm長得比較白,大家不分男女老少排隊輪流和那個mm照相,我們當然也照了,當然還有其他人和摩梭族的帥哥照相。照完像,出了演出的地方,外面一團漆黑,這裡10點以後街燈就要熄掉,我們和上海的那對年輕夫妻公用他們的手電指路,並相約第二天早上7點一起去看日出。
第二天一大早7點整,還在洗漱,他倆就來敲門了,他們起得真早,也真守時。遂一起步行了大約10分鐘,來到了湖邊。太陽剛出來,很好看,就像所有作家所描述的那樣:開始像個蛋黃,漸漸變大,變成橘紅色,一跳一跳的出來,最後變成白色的一片刺眼光芒。我們抓緊時間拍照,擺出各種pose,左拍拍,右拍拍。拍出了n多的良辰美景。拍完照,沿著湖邊走,他倆又去其它島拍照去了,我倆返回,結果發現,有一條更近的小路可以回客棧,早上出來不知道,繞路了。回到客棧,要了一大桶酥油茶、一種雞蛋做得“耙耙”和一小蝶鹹菜,這裡的衛生條件明顯比路上的那個餐館好,沒有“群蠅亂舞”。我們自己也學著打了幾下酥油茶,等打好了,倒入一個銅質的壺中再端到飯桌上吃。酥油茶的味道甜甜的鹹鹹的,比較爽口,那個“耙耙”味道也蠻不錯的,我們還看到了作酥油茶的原料,看著像牛油,一整塊的,白色的,但主人介紹說是牛奶的油脂和奶酪的混合體。我們吃了一半,他倆也回來了,要了和我們一樣的東西(要想要其它的也沒有),開吃。
大巴司機和我們住一個客棧,吃完飯後,他過來招呼我們說去裡格島接台灣的一撥包車客人,順便把我們拉過去,5塊一位,比正常價格10塊便宜,於是我們坐上他的車從洛水趕往裡格。他的車是10點出發回麗江的,我們和上海夫妻是11點的票,所以可以在裡格島上玩一會。又是曲裡拐彎的盤山公路。快到裡格的時候,前方在修路,車不能開下去,我們只好下車。他給台灣人打電話,讓他們自己沿坡路上來。台灣人挺有秩序的,有點像小日本,他們一字排開,從湖邊到公路的高度大概有100-150米,坡度大概也在45度,均勻分散,先把行李從最低處傳上來,接著是老人、婦女和孩子,最後是青壯年。我們本想順著這裡下去,發現太陡了,只好作罷。這時候大巴司機幫我們攔了一輛當地的小面,把我們拉到了裡格,免費滴。下了裡格島,拍了拍風光,然後又上觀景台,差不多10點半的時候,打電話給大巴司機提前幫我們聯系好的小面司機,送我們到車站,搭乘回麗江的大巴。在等車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了給我們劃船的摩梭小阿弟,跟他有聊了聊,老婆還和他和了影。大巴要出發了,我們和上海夫妻換了一下座位,這樣來去看到的風景就不一樣了。
在回麗江的路上,看到了來的時候翻倒的一個大貨車,還沒被處理,不過旁邊已經有一個更大的吊車停在那裡了。一路上醒了睡,睡了醒,中途停車還買了點水果補充能量。經過7個多小時的車馬勞頓和顛簸,總算到了麗江古城。
我們一起打車去吃腊排骨火鍋,本來給司機說去像山市場,救國司機給我們推薦一家叫“溢香苑”的,說是這家是發明腊排骨的,味道正宗,就在像山市場旁邊,我們輕信了司機的話。到了店裡,裝潢到是不錯,價格也還行,比像山市場的貴20塊,但覺得量不夠,味道也不如第一次吃得香,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吧。像山市場那家的火鍋,腊排骨都堆得冒尖了,這家鍋比較大,看不到腊排骨,全都是“潛水”,隱藏在下面。而且要得涼菜老是不上來,實在沒法,就喊“買單”,每喊一次,就上來一道菜,最終勉強吃完了飯,然後大家分道揚鑣。他倆回大研古鎮,我們則去長途車站等車回昆明。
在長途車站旁邊有個超市,買東西可以,我們就買了一些路上吃得和特色零食,老板見我們買的多,還送了一包雲南咖啡,歐嘢。
開始下雨了,希望他倆明天能看到玉龍雪山的新雪。我們睡上了臥鋪車,兩個司機輪流開,駛往昆明。第八天(20090523):昆明(購物)早上4點多,到了昆明西站,在這領會到了廁所收費員的敬業敬崗精神(前文提到過)。等到六點多,天剛麻麻亮,坐上公交車前往火車站,存包。又吃了一次建新園。本打算白天去西山森林公園,但老婆要給同事買玉鐲,於是取消計劃,逛了好幾個玉石專賣,經過反復的砍價,最後以5折的價格買了幾個玉鐲。接著去金馬碧雞坊吃午飯。吃完午飯亂逛,找到了第一天在昆明買面膜的地方,5塊一張,好便宜奧,他們正在打市場,價格非常之公道。我們又買了20張,然後打車去火車站拿包。這一路真堵,沒到火車站的時候,我就下車,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取了包,再接著上這輛出租車,前往機場。
到了機場,拿身份證領了登機牌,又去攜程的點拿了電子客票,開始等著上飛機。昆明的機場大廳沒有乘客休息的座位,只有經過安檢以後才有,或許是我們沒找著?很多人都坐在大花盆的邊上。看到賣干花的,很好看,可惜太長了,沒法帶。等啊等啊等啊等,總算上飛機了,結果飛機有點故障,在飛機上又等了半個多小時才起飛。當時還真有點怕,我們為了省錢,沒買保險,這萬一出事就全完了。還好,最後起飛後,一路平安,到達北京已經夜裡12點多了,不對應該是凌晨了。回到北京,吃了點夜宵(飛機上沒吃飽),就回家休息了。over。
最後,對攜程提點建議:
1.正文處要是能提供html模板,由用戶自己設定字體和顏色,效果會更好一些。
2.上傳圖片限制過多,只能5張,還不能超過300k,我們沿途拍了很多風景照,都太大,轉換太麻煩,所以沒上圖片。現在的上載組件早都突破4m限制了。
以下是全程費用(以2人計,買東西的費用不包含在內)
打車、機場大巴42大理魚火鍋100瀘沽湖魚火鍋50北京-昆明機票1180大理到麗江車票130摩梭族表演70打車到雲之旅15麗江古城一號賓館100瀘沽湖早餐40早餐35麗江零食50瀘沽湖內部車費30打車到滇池35麗江木府90瀘沽湖到麗江140滇池門票16腊排骨火鍋(像山)80腊排骨火鍋(溢香苑)70金馬坊祥和小吃城160玉龍雪山包車120麗江到昆明(夜臥)380打車回雲之旅20古城維護費160昆明早點30雲之旅住宿118玉龍雪山進山費160昆明打車到金馬坊20昆明家樂福購物112.2玉龍雪山索道340昆明午餐51昆明其它吃飯(合計)50租褲子、買氧氣100火車站存包6打車到客運站15麗江打車、坐車40昆明家樂福購物40.9石林坐車往返120麗江買零食89.4買面膜150石林門票280黑山羊火鍋180打車到機場35昆明到大理火車183麗江到瀘沽湖140昆明到北京機票1000大理住店40瀘沽湖門票160北京機場大巴32大理零食(合計)50瀘沽湖住宿50大理一日游(蒼山洱海)320瀘沽湖劃船80合計7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