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通祠,石榴花B

作者: 小指左

導讀看過了御碑亭,再往東是渾儀和簡儀。 渾儀是中國傳統的天文儀器,得名於我國古代的宇宙觀“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渾儀有觀測天像和演示天像的功能,上部圓環表示天道,下部四方基座表示大地。早在漢代的文獻中就已經有關於渾儀的記載,到了唐宋則基本完善。 郭守敬最讓世人稱道的是他在水利方面的貢獻,其實他還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和 ...

看過了御碑亭,再往東是渾儀和簡儀。


渾儀是中國傳統的天文儀器,得名於我國古代的宇宙觀“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渾儀有觀測天像和演示天像的功能,上部圓環表示天道,下部四方基座表示大地。早在漢代的文獻中就已經有關於渾儀的記載,到了唐宋則基本完善。



郭守敬最讓世人稱道的是他在水利方面的貢獻,其實他還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和儀器制造專家,他的其中一項貢獻是將結構繁復的唐宋渾儀加以革新簡化制成簡儀。簡儀的運轉裝置在結構上與近代天文望遠鏡的赤道裝置幾乎完全一樣,比歐洲的同類裝置早了300多年。



從渾儀、簡儀處往山上走,是彙通祠的後樓北牆,牆上是一塊吳良鏞撰寫的《重修彙通祠記》石碑。



看完石碑下山,繞回南面去看彙通祠的正門。小徑蜿蜒,高低錯落。



彙通祠原來是建在西海最北側的一座四面環水的隆起的小島上,不過現在北面已經是車水馬龍的德勝門西大街,只能是在小山的東西兩面挖道小水溝示意性地還原歷史面貌。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