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端午之張家界鳳凰游歷
中篇 神游張家界念了許久的張家界,因為請不到假而從三月底延了兩個月,直至端午終於成行。
春秋的特價票和往常一樣捉著迷藏,若隱若現,只在早些時候訂了回程的,而去程則是從“去哪兒”網站淘了張南航的,雖然比春秋晚了近三個小時於凌晨到達張家界機場,但南航上香甜的小蜜棕和好吃的小點,安靜周到的舒服,讓我感到些許溫馨,也彌補了當天沒吃棕子的遺憾。而陳導也一如行前所約半夜裡打車奔機場接我至市區賓館安頓。
端午(5月28日)前兩天據說是中雨陣雨,當我抵達時迎來的只是微雨的清新,真有些慶幸!天氣預報說29日陰有陣雨,入睡前內心掙扎了許久,決定放棄茅岩河飄流而美美睡上一覺,以便有足夠的體力穿行於群山之中體驗超大氧吧中深呼吸的快樂。
張家界很大,也很美。有人說它只是個巨大的盆景,但一個旅人若僅以賞盆景之心態來觀賞,那麼它的峰奇石秀,或秀美或雄壯,或傲然挺立或延綿不斷,便是無法為自己所深深體會。而於我而言,幾天下來,關於景的最大感觸便是它或秀或奇或雄偉的包容性的氣質。
張家界有四大景區:張家界森林公園、楊家界、天子山、索溪峪。張家界森林公園包含了黃石寨、腰子寨,以及極受贊譽的袁家界、金鞭溪。
黃石寨據說是旅游開發之初用以廣而告之的一個景點,實景很一般,不值勞力費時,但卻是旅行社的定點行程;腰子寨是剛開發的景點,據說景色一般,也是不值一去。
袁家界中尤以天金鞭溪、天下第一橋、後花園、迷魂台為美。
金鞭溪,82年開發93年竣工,全長7.6公裡,落差最高處約2米,溪流沿途形成多處漂亮水灘,山清水秀,運氣極度好時還能一見“娃娃魚”芳蹤。金鞭溪景點較集中,如母子峰、豬八戒照鏡子、老鷹喂子、金鞭岩、神鷹護鞭、師徒取經、蠟燭峰、文星岩、劈山救母、豬八戒背媳婦、雙龜探溪、秀才藏書、千裡相會等,多數可稱得上是神形兼具,惟妙惟肖。水是山的靈性,山是水的眼睛,金鞭溪是張家界中山水結合得最完美的一處,是絕對不可不去的一處(水繞四門既可歸於金鞭溪,亦可歸於索溪峪,按上述精華線路放在索溪峪裡簡介更妥)。
天下第一橋橋身雄偉壯觀,橋頂蒼翠逼人,渾然天成的一段巨大跨峰橋,橋高350米,跨度約50米,長12米,橋面厚5米,橋面寬2米。橋面做了人工修葺可行於上方,當地人有傳“橋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我貪心,想活到198歲,所以走了個來回,哈!
後花園與迷魂台所觀的為同一處大景,峰巒層層疊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景致因觀賞角度不同而顯差異,但兩處均值得長時駐足奢侈閃拍,只是千萬不要被迷得把魂都失了。因為這裡固然美不勝收,接下來的景點一樣讓你贊賞油然心生。
《上篇 攻略》曾提過,袁家界裡還一處景點叫“聖龜問天”:一塊大石頭上趴著一只母龜,它旁邊幾米遠是一個酣睡的小兔子,不遠處一個小山頭上蹲著它的伴侶公龜(聖龜),一棵綠色小小樹緊貼著它的腦袋生長著。聖龜為何要問天呢?原來有個關乎“綠帽子”的有趣傳說:小兔子其實是母龜的兒子,聖龜覺得很納悶,為什麼別的龜生出來的都是龜,它和母龜生的卻是一只兔子呢?怎麼也想不通啊!郁悶之極便頂著綠帽(那棵小小樹)爬上對面山頭去問天。
楊家界最負盛名是烏龍寨和天波府,空中走廊、一步登天、五郎拜佛也是不錯的,尤其是空中走廊。
進烏龍寨前,迎接游人的是金雞報曉和牛頭馬面,若無提示,可能一下子就錯過了。
解放前湘西多土匪,而烏龍寨曾經就是個實實在在的土匪窩,山形險峻,三道鬼站關(一步難行、誰敢不低頭、減肥谷)一道狠過一道,實是易守難攻。有個游人胖小伙半途中在小亭裡坐下,喘著粗氣感慨著疲憊說:“一行有一行的難啊,這當土匪也太難了!怎麼著我都不干!”而他的導游則指著身邊石壁的小孔說那就是彈眼。倚著烏龍寨沿途城牆及石壁向下望,那景色也是令人心曠神怡。昔日土匪比起我們這些鋼筋水泥裡夾縫生存的人來,還是快樂得很哪,景色養眼!
烏龍寨再往上走一點便是天波府了。天波府的第一道關不是那傾斜度高達七八十度的十幾級小天梯,而是幾只“壞”猴子。它們有時乖巧地端視游人,有時津津有味吃著游人賞與的零食(絕的是對於部分個頭相對大而整的零食,它們會撿起置於兩掌之間搓上好幾下再吃,似是抖落灰塵),有時專心致致互相撓癢抓虱,有時伸臂攔住游人索食,有時見游人行近了會突然呲牙咧嘴。我在橋上見一只很乖巧,便小心翼翼挪近一米想與它合個影,卻突遭翻臉陡露凶相給嚇了一大跳。第二道關就是那十幾級陡梯,行前導游曾說爬天波府最險處莫過於此,近九十度的梯最後還需原路往返,讓我行前心下畏懼許久,結果到了一看,呵,小菜!因為雖陡卻短,且範護欄杆左右上下全包圍得極充分了,徑直上下好了,除非你的恐高症特別嚴重。
“天波府”之稱源於楊家將,它是宋朝楊家將與敵抗戰後的殘兵和部分後裔留下久居之所。視野所能及處甚廣,景觀獨特,似道道城牆,氣勢恢宏。當然,如此方配得上忠烈的楊家將士,方守得住這一方淨土。
空中走廊比較漂亮,有棒槌峰、直升機和蝸牛峰。這條線路,很可惜,我未成行,只在從其他游人相機中領略了它的好風光。郭mm說那裡有兩顆巨大的“大白菜”,她在同為游人(卻是二次瀏覽)的“野導”帶領下,一路追尋著“五郎拜佛”卻未見蹤影便已到了終點。也就是在那,我把她撿到了。
天子山,是四個景區中精華景點線路最多的一個。
天子山第一線:大觀台、仙人橋、天子峰、天子座、神雞啄食、一步難行……印像最深的是仙人橋和天子座。
仙人橋其實是架在兩山之間的天然石段,橋面寬1米多些,長約16米,高80多米,橋遠處的一頭是幾級不規則石階,僅30公分左右的寬度,再向前望去便不知小徑伸往何處。陳導笑問有無膽量做一次仙人,我看著窄窄的橋面和更可怕的石階,看著兩側空蕩蕩的深淵,怯從心來,只是舉起了相機。陳導說,天子座,比起仙人橋那是更險的了,料你不敢上。然而……
天子座,一處台面較平單側深淵(深100多米)的高台(台寬約70-80公分),我,卻勇敢地爬了上去!站得高高走向另一頭?當然不是!是坐著挪過去!卻還是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快像江姐一樣勇敢了,昂首凝視遠方長舒一口氣。
天子山第二線:空中田園與神兵聚會、鴛鴦瀑布與六月飄雪神兵聚會是我所認為的張家界中最美的一處景,慶幸沒有因為另行包車和路途艱難而舍棄它!去神兵聚會途經空中田園。與別處不同,這條線路較遠,又無足夠指示牌,通常需包車前往,最好還得有導游或司機帶著(包車費在80-120元之間,就看當時車主心情和你的議價水平了)。半途中遙望了空中田園,一面靠山三面臨淵,卻在那小小一處平台上展示著田園景像,那裡勞作的農人該是即艱辛又愉悅的吧?上蒼賜予如此的恩典,名副其實的“空中田園”!繼續前行,車停在山裡一家獨戶農舍前,然後需沿著泥濘小路下行,中間還有三兩次無標識叉路。才走了幾步,陳導便遞給我一支拐杖,我問何用,陳導笑笑說再走一小段你就知道它的用處了。果真前面的路陡而滑,每一處都得小心翼翼。小夫妻走在前頭,還算利索,後面一對高大的情侶可就麻煩了,漂亮mm帶著墨鏡連摔兩跤,直嚷著要回去,當然最後還是堅持到底。拐杖其實是根結實的樹枝,枝丫上還長著一朵淺紫色的小花,有它支撐重心穩多了。真是多謝陳導的周到細致,無怪乎後來遇見的郭mm說他哪止是導游還兼了管家。神兵聚會的山峰與眾不同,每座都圓柱型地挺拔,威武中不失秀麗,各自獨立卻又似48個神兵般共同把守重地,景像壯美得令人久久佇立不舍離去。
鴛鴦瀑布高20多米,寬3-5米,是張家界中最大的瀑布。瀑布往下走十分鐘左右即至六月飄雪,它是空中田園的水流至山下飛濺而成的景觀,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此處可見彩虹的絢爛。鴛鴦瀑布與六月飄雪是張家界中最難行進的路線。陳導的侄兒誇張地說它的難度是神兵聚會的十倍,陳導糾正說三倍。這兩個數字都嚇不倒我。陳導對這兩處景觀甚為推崇,表示雖然幾年都不曾去過但只要我願意他還是很樂意帶我去,是否要多留一天,但憑我的決定了。由於只剩半天就得出山,經過一晚的考慮我還是決定按原計劃,而只是遠遠地懷想與假設著那銀河般飛流直下的壯觀以及水似彈珠飛花四濺如飄雪六月天的美麗。對自己說,這叫“缺憾美”。所以,如果你想要的是“完美”,則需多留一天一夜的時間在山裡,還需幸運地找到一位肯遠行苦行的優秀自助導游。
天子山第三線: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雲青岩、畫中游、石船出海、龜王化石〉……這是我d3上午出山的線路。
神堂灣,是明朝農業起義領袖向大坤兵敗之地,向兵敗後便是在此縱身躍下。傳說中其時天地黑暗一片直至修了上中下三座天子廟以後方才亮起,而至今還有人說每當下雨天便隱約可聞鑼鼓聲,仿佛再現著當年兵敗的慘烈。
點將台,立於觀景處,望山中成百上千大小林立的峰,大峰如將小峰似兵,頗具大戰前點將迎兵之氣勢,此處稱為點將台實是貼切。描述它的言語雖不多,但它卻是我特別喜歡的景點之一。如果有足夠的軍事胸懷和文學素養,此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再合適不過了。
賀龍公園是一定要去的。公園中心的元帥雕像令我再次想起小時候便深印腦海的電影片斷,賀龍被囚於牢房中飢渴之至卻無人理會,只能在雨天裡將手伸出鐵柵欄接捧檐間滴水來潤唇。悲慘而嚴酷的年代啊!如果說這是人文景觀,那麼向左向右各十幾級台階,山中所望的便是秀色可餐的雲青岩和畫中游,張家界共有三千多座山峰,於雲青岩處便有三分之一即一千多座山峰盡收眼底,視野之廣可想而知。而愛拍照的mm取畫中游為背景亦是相當漂亮的。還有充滿傳說意味的石船出海和龜王化石,景致迷人。
天子山第四線:將軍岩、野豬林此線未涉足,聽聞亦不多,終是錯過了這一處絕境了。
索溪峪,一條峽長幽深的山谷,悠遠地穿越著“十裡畫廊”
曾在一處高山上,陳導說,那移動的白點就是小火車,往返於十裡畫廊,那就是索溪峪,張家甼的一大景區,是我第三天出山時要經過的。記得行前查攻略,有人說十裡畫廊除了缺水,其它景致與金鞭溪酷似,游過金鞭溪則十裡畫廊就不是非去不可的了。我還是很想去的,卻因留連於天子山的點將台畫中游等地而不得不錯過,也因此無緣一見逼真的“老人采藥”。十裡畫廊的盡頭,一篇攻略稱之為“抹殺膠卷”的水繞四門,是金鞭溪、龍尾溪、鴛鴦溪和索溪四水彙合之處,也只能聽憑於幻想了。
我的行程是三天兩夜,每日起得又晚,所以無緣鴛鴦瀑布六月飄雪與索溪峪水繞四門,或許這將成為我今後再會張家界的一個動因吧。以下簡附我的行程。
d1 11:00從市區賓館出發 --- 張家界森林公園門口 --- 金鞭溪(前半段精華)-- 亂竄坡--- 袁家界 --- 回楊家界烏龍寨區宿
d2 am:天子山第一線--- pm:楊家界烏龍寨與天波府 --- 天子山的第二線(空中田園與神兵聚會)
d3 am:天子山的第三線(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雲青岩、畫中游〉、御筆峰、仙女散花)-- 午後出山前往鳳凰
關於張家界 “十大絕景”,因著各人欣賞角度不同而略有差異,導游陳克齊眼中的“十大絕景”是:金鞭溪、第下第一橋、迷魂台、天波府、神兵聚會、仙人橋、將軍岩、點將台、御筆峰、采藥老人。很多很多漂亮的相片,可惜只能上傳五張,於是只好挑了又選,選了又挑,最後才有了以下幾張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可惜我的相機是個傻傻的老古董,拍不出張家界的精髓,這樣也好,留下些想像的空間好讓未曾一睹其風采的眾位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金邊溪,張家界最完美的山水結合線。水是山的靈性,山是水的眼睛。)

(天子峰,張家界最高峰,悠遠地蒼翠著,靜靜地述說著所有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歷史……)

(神兵聚會,張家界中最震撼並留下最深刻印像的一處。48位天神就是在這裡守護著這片美麗的山谷。)

(天波府,因楊家將的忠勇將士久居而聞名。獨特的道道城牆,似乎再現了遠久的抗爭也期盼著安寧的時光。)

(御筆峰,張家界的標志性景點,不得不讓人感慨:怎一個秀字了得?!又怎一個奇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