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紀行

作者: duzhikai

導讀虎跳峽紀行金沙江經石鼓長江第一彎後進入橋頭,衝進玉龍雪山(海拔5598米)和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因為受到玉龍和哈巴的擠壓,原本開闊的江面一下子被壓縮至30米左右的峽谷,傳說有猛虎借江中巨石一躍而過,因而得名虎跳峽。虎跳峽長17公裡,分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共有18個險灘,江面落差200米,山頂至江面落差將近40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在� ...

虎跳峽紀行金沙江經石鼓長江第一彎後進入橋頭,衝進玉龍雪山(海拔5598米)和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因為受到玉龍和哈巴的擠壓,原本開闊的江面一下子被壓縮至30米左右的峽谷,傳說有猛虎借江中巨石一躍而過,因而得名虎跳峽。虎跳峽長17公裡,分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共有18個險灘,江面落差200米,山頂至江面落差將近40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在麗江時早已耳聞它的大名,作為國際聞名的一條徒步線路,不走走虎跳那實在是太遺憾了。

8月29日,見天氣有所好轉,忙向客棧老板打聽徒步虎跳峽的線路。徒步虎跳共有三條線路:一條是從橋頭——28道拐——本地灣——中虎跳——下虎跳——大具;另一條走相反方向:大具——下虎跳——中虎跳——本地灣——28道拐——橋頭。 這兩條是背包旅行者的傳統路徑,全程都是盤山道,風光不錯。還有一條是順著新開的碎石公路走,又叫Low Path,好走一些,又是直路,還可以坐車,但風景差了許多,也大大減少了徒步穿越的樂趣。橋頭到大具的路多是上坡路,要難走的多,而大具到橋頭則多下坡路。越是艱苦越有味,理所當然的我選擇了第一條。

早就聽說虎跳之行多為洋人而鮮有國人,並且聽客棧老板娘說虎跳峽沿途多民居客棧,不必多帶行李,連洋鬼子都只帶一點,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比鬼老差,我決定帶上我所有的行李(共四十多斤)徒步虎跳。我這個人現來有些倔也有些賤,認准了就是一個理。只可惜不能和那個與我同居三日的加拿大的美女同行,說不定路上來個英雄救美也說不定。(果然如此,後來在路上看到的洋龜子都是背著小包,決不超過十五斤)

8月30日,早上起的很早,六點半,天還蒙蒙亮,洗刷完畢,吃過飯後我就背上包帶著從客棧拿過來的手繪地圖踏上去虎跳峽的車(26元)。車沿著盤山公路緩緩前進,兩旁載滿玉米瓜果,煙霧飄渺,一派田園風光。

一路顛簸,11點終於到了橋頭,買了票(30元)也不吃飯就上山去。路上遇到三個驢友(一個西安的,一個英國的,還有一個是新西蘭的)一起結伴而行。起先走的是土路,也有稀稀落落的幾戶農舍,兩旁栽著的玉米向日葵核桃還有梨一路延展開來。見那沉甸甸的梨子,心裡不免癢癢的,爬上樹載了四個,見者有份,一人一個。有點酸,但味道不錯。路越走越窄,因為下過雨顯得特別泥濘,一腳下去陷進一半。

上山的路都是些羊腸小道,有許多岔路,但一路都畫有標記,想必是沿途客棧老板畫的。一路走來,開始見著三三兩兩的徒步者,或中或洋,或來或往,遠遠過來不停的打招呼。因為背著大包,我開始有點落後了,同行的幾個走在了前面,後來的追上一個深圳的MM和一個當地的向導及一個很肥的鬼老。鬼老挺慘的,走的快脫虛了,包上還掛著一條被汗水打濕的毛衣,走一步滴幾滴汗水。慘吶。

走了三個時辰後就到了著名中外的28道拐,28道拐可想而知就是上山頂的28道拐彎。要想一口氣上去是不可能的,此時真恨我媽不能生我兩張嘴來喘氣。停停歇歇終於到了山頂,站在28道拐處,不遠突立著雄壯的玉龍雪山一下子印在眼中,而山下金色的金沙江猶如蛇行。面對如此美景,我一下子驚呆了。所有的勞累也瞬間消失地無影無蹤了。瞬間,關於對旅行的感悟也明明白白了——旅行的意義,其實就是經歷一種磨難經歷千辛萬苦之後所看到的美景時的那種感覺,那種來自心來自靈魂的感覺和感悟。

在28道拐歇了一會兒,又開始朝Halfway前進,一路上觀賞著沿途風光,玉龍雪山和金沙江相伴左右倒也美極。和深圳MM還有那個向導走走聊聊停停歇歇,不覺已是下午六點,傳說中旅行者的天堂Halfway客棧到了。

現在還沒吃午飯呢,又累又餓的我衝進院子。天下第一陽台上,原先和我結伴的那幾個人早在享受豐盛的晚餐和酒了。Half Way旅店馮老板趕快拉開八仙桌、長條凳,一人一杯熱茶供上,接著拿上一卷竹簡,我差點以為是秦漢古物,一看上面居然還有洋文才知道是菜單,在竹片上刻上中英文的菜單,卻也別具匠心。真沒想到這窮鄉僻壤之地不但可以喝到啤酒居然還可以吃到西餐(因為穿越虎跳峽多鬼老的緣故),更沒想到這裡價格還挺實惠的,一晚通鋪10元,一盤堆尖的蛋炒飯才5元(這裡僻處深山,絕大多數原料都得從山外用背簍背進來,不開出天價才怪)。狼吞虎咽的吃完,又叫了瓶啤酒,坐在這號稱天下第一陽台上一邊飲酒一邊聽著金沙江滔滔江水聲一邊看日落西山月出玉龍,那感覺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天下第一陽台當之無愧!一直坐到深夜12點才戀戀不舍的回房間,是夜,枕著滔滔江水聲入眠,一夜神仙!

Halfway客棧還有另一個馳名中外的景點——天下第一廁,所謂“天下第一廁”,是因為這個廁所臨山而建,窗外正對著玉龍雪山和奔流於虎跳峽的金沙江,景色非常優美,因此得名。蹲在天下第一廁上,邊阿邊看窗外絕世風光,呵呵,那感覺決非一般,不是在家的衛生間或者某個酒店賓館的洗手間裡能享受到的。

晨雞兼滔聲報曉,第二日大早就起床了。Halfway客棧的院子裡還有一面“驢牆”挺有特色的:大概是五月吧,幾個旅行者從大具出發,渡過金沙江,穿過下虎跳、大深溝、中虎跳,走到了這個旅店,馮老板帶著他們從Half Way出發上哈巴雪山,路上碰到壞天氣,晚上宿在彝族牧人遺棄的石屋裡,幾乎沒東西可吃,半夜還下起雪來,次日他們四個人又冷又餓,踩著雪好不容易才回到旅店。有人寫了一篇經典游記,為了紀念“驢友”(旅友)的這次探險,馮老板搞了這樣一個刻著全部路線和驢文的驢牆以及後續活動,即旅行者重走這條線路,第一天從大具走High Path到Half Way,次日上哈巴雪山,完成者可以在驢牆上留下一塊刻著名字的竹簡並得到紀念品——驢掌。馮老板希望把這個活動做大並借以向更多的人介紹這條旅游線路,在此我祝願他成功,只可惜我等裝備不夠,不然就可以踏足哈巴了。

結完帳告別了馮老板也不等那幾個路上相識的人我一個人又朝中虎跳出發了。正應了雲南十八怪的一怪——十裡不同天,老天一會兒下雨一會又出太陽。也因為如此,風光才顯得獨特。因為今天走的都是下坡路,雖然路滑,但不到二小時就到了Tina’s,再順著碎石土路就到了張老師家。張老師家有只藏獒,看上去虎虎生威,但很溫順。張老師家就在虎跳峽上面的碎石路上,從張老師家到中虎跳的路是一段兩三百米高的山崖,坡度基本上呈七八十度,很險。原先這裡是沒有路的,後來張老師開辟了一條,在險要的地方搭起鐵鏈什麼的,所以要收費,10元,權當買路錢。

下中虎跳的路果不使其然,險!下過雨小道更是泥濘濕滑,小心翼翼地爬下去,過了半個小時終於下到峽谷底。在峽底,金沙江滾滾洪流從七八十米寬的江面擠進玉龍雪山與哈巴雪山之間30米的空隙處奔騰、咆哮,濤聲如雷,因江中心的虎跳石的阻攔,大浪打在虎跳石上擊起陣陣高達5.6米的浪花,其情其景,真可謂是驚濤拍岸,浪擊千尺,絕非一般的峽谷能有的。面對如此波瀾壯闊的景色,我們不禁浮想聯翩,吁吁不已。

在峽谷裡逗留了一會兒,又開始往上爬。向上的路好走點,但是累人,回到碎石土路時已經累的不行了,那個很肥的鬼老更慘,當場虛脫,當即包了一輛車由深圳MM送到醫院。

聽人說前面大深溝的路已經被水衝短了,過去實地勘查了一下,的確如此:碎石公路被激流衝斷,架著一根原木,淹在水中,勉強可以單人通過,山上斷斷續續的掉下石塊。為了走完全程,不得不冒險踩水而過,還好,沒出事,只是濕了鞋子。和我同行的只剩下一個西安的背包客了。

走了一個小時,終於到了核桃園山白臉旅館。旅館老板也算是個傳奇人物,曾做過一些風風火火的事,在這裡開了一家旅館,四十多歲時喪妻後娶了一個澳大利亞的女人。在網上早就聽說過旅館老板的故事,很想拜訪一下,只是人不在,倒是他的兩個女兒在打理旅館的生意。兩個孩子挺乖巧的,熱忱且客氣,還請我們吃美味的鮮核桃。

旅館一帶風景不錯,我和西安的趙大哥算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和,決定在此逗留一夜,當即在此要了兩個床位,丟下包,到在周圍觀賞了異域風光。是夜,再次枕著金沙江的濤聲又做了一回神仙。

9月1日,起的很早,背上行囊又開始了一天的旅程。因為前天的暴曬,再經過背包的摩擦,肩膀開始蛻皮,背上沉重的包更是又疼又辣。但面對虎跳峽的風光,這些苦痛實在算不了什麼。

余下的路程已經不多,走的都是碎石土路,比較著名的景點就是下虎跳和滑石板。下虎跳沒有中虎跳的氣勢,景色要遜色的多。滑石板是一塊近二百米高的斜石板,很光滑,若在頂上放在小石塊定能滑到底,故稱滑石板。站在滑石板底下,感覺那麼大一塊石板真要滑下來似的。

雖然肩膀疼的厲害,但仍能堅持走下去。四個小時後終於到了金沙江的渡口,過了江就是終點站大具了。站在渡船上,回身面對後面的虎跳峽,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虎跳峽,我終於成功了,我終於腳踏實地地踏足你了!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