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捫紀行

作者: duzhikai

導讀地捫紀行被劫之後摸著空空的口袋,沮喪萬分,我從沒想到過一出門就是這樣的結局。 沒錢,沒照相機,寸步難行,沒辦法,只好跟著朋友去了他家。漫步在這個小鎮上,悲涼的感覺時不時的彌漫我的心頭。我的心中充滿了困惑:是不是此次遠行就意味著失敗,是不是我這一生都充滿了失敗。 朋友說明天鄰鎮一個寨子有節日活動,這對於垂頭喪氣的我多少有點誘惑,無處可� ...

地捫紀行被劫之後摸著空空的口袋,沮喪萬分,我從沒想到過一出門就是這樣的結局。

沒錢,沒照相機,寸步難行,沒辦法,只好跟著朋友去了他家。漫步在這個小鎮上,悲涼的感覺時不時的彌漫我的心頭。我的心中充滿了困惑:是不是此次遠行就意味著失敗,是不是我這一生都充滿了失敗。

朋友說明天鄰鎮一個寨子有節日活動,這對於垂頭喪氣的我多少有點誘惑,無處可去,只好跟著朋友走了。

第二天大早,我和朋友搭上了去孟廖的車,路正在修,很糟糕,顛簸的要命,一路過去滿身灰塵。經過一個三叉路口,下了車,朋友說在這裡搭便車就可以到地捫了。

運氣不錯,等了一會兒就有一輛拖拉機來了,是去地捫的,車上載了不少人,也是去看熱鬧的。車主不錯,沒要車費讓我們上了車。

路是盤山土路,坐的是扛大箱(驢人創造的一個詞,就是乘坐載貨貨車的車廂,而且裡面載滿人),緊緊地抓牢車廂,拖拉機帶我們翻山越嶺。

顛簸了兩個小時終於到了地捫。

熱鬧非凡,很難想像當時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漂亮的姑娘們穿著小巧的花鞋,帶著五彩花綁腿,戴著銀光閃閃的銀飾,著民族盛裝在寨子路口唱著歌跳著舞:英俊的小伙子們身著民族服飾,吹著侗族特有的樂器——蘆笙;可愛的侗族小女孩也身著盛裝拿著花也唱著歌跳著舞歡迎外面來的客人........

打聽了一下,說是縣裡有領導和記者來參觀,說這節日是這寨子百年來最熱鬧的一次。見別人相機拍個不停,我咬牙切齒,只恨自己沒有照相機。可恨那些挨千刀的,真該千刀萬剮!

喝過了姑娘們敬的迎賓酒,我也人模狗樣攙雜在那些領導記者們中間。村裡的小孩子排成左右兩行,我們走在中間,那些可愛的孩子歡呼著。再過了侗族小伙子和姑娘們排成的隊伍,然後就是村裡的耆老們了,兩行排過去壯觀的很,看著那些拄著拐杖白發蒼苒的耆老出來迎接真覺得折殺我了。

見有幾個背包客打扮的姑娘,忙和她們招呼,一聊才知道她們是廣東的,都老驢了,全國各地都走邊了。女孩子家不容易,打心裡佩服。忙請了一個漂亮的侗族小姑娘讓她們幫我留影,才使我留下了幾張彌足珍貴的照片。

節日開始了,人們先是擁簇著來到寨子的祠堂裡祭祀先祖.祠堂氣勢非凡,高大古樸而年代久遠.祭祀完了後大家聚集在寨子的廣場上,這時已經是節日的高潮了,先是侗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對唱情歌,歌聲或婉轉或高亢,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倒也動聽極了。接著就是跳迎賓舞,客人和主人,姑娘和小伙子,大家手拉手在廣場上圍成圈唱著跳著,一些侗族小伙子者吹起了蘆笙彈起牛琶腿,一片歌舞升平。

快接近午飯時間,按照節日的規則該是去捉魚的時候了。當地人有把魚養在稻田裡的習俗,這時的稻子未熟,魚已經不小了。老鄉們個個身手不凡,不一會兒已有不少的田魚到手。烤魚更是當地的特色菜。魚不剖不扒鱗,活生生用一跟小木棒穿透,直接放在火上烤。差不多快熟的時候放在一種野菜拌成的調料中浸幾分鐘,再烤,熟了後就可以吃了。居然不腥,而且味道很是鮮美。

中午在老鄉家中蹭了一頓,吃的是本地特色飯菜,喝的是本地酒,面對熱情的老鄉,倒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乘著中午的空擋在寨子裡走了一圈,這是個挺大的千戶寨,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千戶人家的寨子。寨子保存的完好,古樸的民族特色的房子,青石板路鋪遍全寨。寨子裡有一座鼓樓,兩座風雨橋,鼓樓和風雨橋都極具當地侗族的特色。因為貧困也因為沒開發,這裡的民風依然保持原始淳樸,老鄉們淳厚樸實熱誠。

下午的活動就是聞名已久的侗族大戲了。

侗族大戲在小學裡唱的,寨子裡古舊的戲台就在小學裡。

還沒開始我就占好位子,在那裡又湊巧遇到那幾個廣東女驢,她們已經醉的不行了,趴在課桌上就睡。而我也多多少少有點醺醺然。

後面的教室裡傳來稚嫩的歌聲,原來是身著盛裝的小姑娘正在排練,領頭的正是和我和過影的小妹妹。稚嫩的歌聲是很能吸引人的,我走進教室和那些小姑娘聊了起來,雖然不是很流利,但勉強能交流。那些寫滿了稚氣而純真的臉是很能感動人的,幾乎讓我醉了,這些純真和稚氣的臉不是十幾年前我的模樣嗎?她們咿呀咿呀的邊唱(是用侗語唱的)邊跳,我聽不大懂,但有一首民歌我勉勉強強聽懂幾句,好像唱母親的,很動聽,真的很動聽。應我的要求,她們一而再的表演了幾遍。歌聲讓我暫時忘卻了被劫的迷茫,讓想起了家,想起了親人,思鄉的愁緒借著酒意彌漫了我的心頭。那一刻,那些稚嫩動聽的歌聲,純真可愛的笑臉真的讓我醉了。

因為醉的緣故,侗族大戲已記不大清楚了。

看完了侗族大戲,時間已經不早了,帶著深深的滿足和朋友一起搭上回去的車。真不想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但是我卻不得不離開,我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

雖然侗族大戲不記得了,但那天的經歷.那些孩子們天真可愛的模樣卻是我難以忘懷的,在記憶的深處,它永遠是深刻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