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以後這裡不再作為漕運碼頭,水面面積也慢慢縮小為三個湖泊。從東南向西北依次為蓮花池、什剎海、積水潭,統稱什剎海。什剎海的名字一說是湖邊有座什剎海寺,一說是總共有十座古寺廟。之所以取海的名字,除了形容湖面寬廣,我想還有一點是恐怕來源於蒙藏將湖稱為“海子”吧。蓮花池則是因為盛產蓮花而得名。

建國後定名為前海,後海、西海,為與前三海(北海、中、南海)區分,統稱為後三海。現在地圖上顯示的積水潭只是積水潭醫院裡面的一個小小的湖了。

前海和後海的酒吧街、胡同游、小吃、王府,那是大大的有名,熱鬧非凡。相對而言西海則要冷清得多,這裡流行的是靜靜的慢悠悠的垂釣。不過正是這種清淨更是難得,到哪兒找這種又有水又有胡同的地方徜徉呢?到了這裡,整個節奏都慢下來,松弛。

西海南沿走到頭,要是繼續往下走就是後海了,還是不要去湊那個熱鬧。最西南角攔出一小片長滿水葫蘆的水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難道是給魚吃的?想要看最齊備的垂釣工具,這裡應該都能看到了。

西海和後海之間有窄窄的水道相連,水道上敷著一張網,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難道不怕水面見不到陽光變成臭水溝?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