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游記

作者: 真誠滿乾坤

導讀在讀高中的時候,就讀過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他筆下的太姥山就和他的人一樣,瀟灑飄逸,氣宇軒昂,渾然天成。今天,我們也有幸沿著古人的足跡,一睹太姥山的風采。太姥山位於福建福鼎市境內,背山面海,漢武帝時期,就曾封太姥山為36名山之首,山上還存有東方朔題寫的“天下第一山”的崖刻,傳說諸仙每年到此聚會一次,故又有“海上 ...

在讀高中的時候,就讀過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他筆下的太姥山就和他的人一樣,瀟灑飄逸,氣宇軒昂,渾然天成。今天,我們也有幸沿著古人的足跡,一睹太姥山的風采。太姥山位於福建福鼎市境內,背山面海,漢武帝時期,就曾封太姥山為36名山之首,山上還存有東方朔題寫的“天下第一山”的崖刻,傳說諸仙每年到此聚會一次,故又有“海上仙都”之美名。

我們從秦嶼坐車半個小時就到了太姥山腳下,四面青山環繞,綠水悠悠,遠遠的,就看到一尊太姥娘娘的雕塑,它高達100多米,一身雪白,神情莊嚴,氣度高貴,儼然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讓人敬畏。她雙掌合並,面朝山下,如同太姥娘娘正用她智慧的雙眼時刻關注著人間百姓的疾苦,以她慈悲的胸懷普渡著天下的芸芸眾生。

拜過太姥娘娘之後,就算真正進入了太姥山,導游在路上就告訴我們,太姥山之奇一就是這裡的石頭神態各異,形像逼真,三分神似再加上七分想像,便是一幅幅妙不可言的圖畫,而這些都是經過千百年的風雨衝刷,自然形成,絕沒有絲毫斧鑿之跡。聽她這樣一說,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千百年自然的神力。首先,我們看到的便是“夫妻峰”,一高一矮兩塊石頭,遠遠地看,真的宛若一對夫妻依偎在一起。導游告訴我們,“夫妻峰”蘊藏著一個凄美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太姥山腳下住著阿芳和阿金一對年青夫妻,他們勤勞樸實,心地善良,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不料,天有不測風雲,村裡有一財主垂涎阿芳的美貌,要霸占她為妾。阿金和阿芳不甘受辱逃了出去,途中兩人不幸失散。阿芳無路可走,只好當了尼姑,而阿金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阿芳,萬念懼灰之下剃度做了和尚。阿金和阿芳這對苦命鴛鴦被活活拆散了三年,但他們彼此都深深地思念著對方。終於有一天,在阿金外出化緣的時候,意外遇到了阿芳,他們認出了對方,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誰知這時候,天上的太上老君正巧經過這裡,看到佛門淨地,一個和尚和一個尼姑竟然抱在一起,這成何體統。他老人家不問青紅皂白,大聲斥責他們,命令他們立刻分開,否則把他們變成冰冷的石頭。這對可憐的小夫妻歷經劫難,好不容易才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兒,怎麼能分得開呢?又怎麼能聽得進太上老君的威嚇呢?太上老君看他們不聽自己的話,憤怒至極,把這對可憐的人兒真的變成了石頭,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夫妻峰”。聽完這個故事,再看看那對已成化石的夫妻,其中一個仰面朝天,仿佛是阿金在怒問蒼天,悲憤交加,而自己又無力回天,悲痛欲絕;而另一個則乖乖地靠在一邊,一如女性的溫柔如水,這就是阿芳的化身,她已經接受這樣的命運,仿佛只要自己能守在愛人的身邊,就足夠了。唉,真是天意弄人啊!雖然我們心裡明白,這個傳說只是後人編的,這樣的悲劇其實也未曾有過,但我們依然會同情他們的遭遇,並為其中的真情所感動,也生出“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

看完“夫妻峰”,我們拾級而上,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黑貓警長捉老鼠”、“豬八戒背媳婦兒”、還有力爭上游的小烏龜、正張大嘴巴的河馬、大力水手的煙鬥和圓鼻子…….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僅有導游巧妙的講解,我們自己也會好奇地發現,也會突發奇想出一段故事,讓這些石頭都活起來。因為有了這些石頭,太姥山就變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動物世界。它們也仿佛長了眼睛,長了心,仿佛趁我們不注意,它們就會偷偷地互相打個招呼,或是在我們身後竊竊私語,再或是捂著嘴笑我們這些游人的“大驚小怪”……也許等我們散盡了,它們才會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出來活動、熱鬧地聚會、開心的歡笑,它們肯定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而我們又怎能知道呢?它們的世界是它們的。

太姥山之奇二就是那悠長狹窄的“一線天”。顧名思義,“一線天”就是我們在兩座山之間看到的天空只有一條線的寬度。一條線有多寬?我們身在其中的空間之小可想而知。導游告訴我們,礦泉水瓶橫著放的寬度就是我們即將走過去的寬度,真讓人不可思議。她還打趣說,走“一線天”就要學會一套“太姥山體操”,有卡脖子、俯臥撐、蹲馬步、低頭、彎腰、踹腳、收腹等等,她說得越是難,越是讓我們躍躍欲試。我們一行十二個人,讓胖一點的同事走在前面,時刻准備著做“太姥山體操”之一的“踹腳”,如果他被卡在中間,就給他一腳,幫忙把他踹進去。說“一線天”只有礦泉水瓶橫著放的那點寬度實在不為過,人在裡面只能側著身子,摸著石壁慢慢地移動步子,肚子大的人這時候可就要注意“收腹”了。兩面的石壁已經被摸得光滑干淨,可見走過去的人不計其數。走在裡面,仰頭朝上看時,平時寬闊無垠的天空只能看到一條明亮的線,透下來一點點的光亮,我們只有靠著這一點點光亮前行。“一線天”裡,隨處可見兩山之間夾著的巨石,那石頭是從山上滾落下來,因為太大了,被卡在兩山之間,只有留在那裡“定居”了。當我們走近它們時,不敢高聲講話,也不敢用力推它們,一個個都小心翼翼地屏氣、低頭、彎腰,似乎它們受到一點點震動就會突然壓在我們的頭上……“太姥山體操”我們統統做了一遍,那些體形看上去會通不過的同事也都巧然通過。告別“一線天”的時候,我們齊聲唱起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以示我們通過後的喜悅,那些寂寞的、一動不能動的石頭,聽到我們的歌聲,也該要羨慕我們的自由瀟灑吧,也該會默默地回味若干年前它們聽風看月的悠閑時光吧。

旅程末尾,我們看到了一場有趣的“搶親”比賽,“搶親”就是太姥山的姑娘們在游客中選擇自己的“新郎”,然後搶回去“拜堂成親”。早就聽說太姥山姑娘的漂亮水靈、心靈手巧是太姥山的又一奇。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她們穿著出嫁時穿的華服,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賽若天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樣的女子又何至於要搶“新郎”呢,早就有“新郎”在那裡等候。果不其然,當她們拿著自己繡的繡球儀態萬方地走來,男孩子們紛紛站起來等著被選中。按照當地的習俗,新郎新娘要一起吃下糕點,喝下米酒,互說情話,最後新郎背著新娘進入洞房。那些“新娘”們個個都溫柔大方、能說會道,毫無忸怩之態,她們向各自的“新郎”介紹自己的家鄉,又喂“新郎”吃下糕點,伺候得“新郎”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娶到這樣的媳婦兒誰不歡喜呀?喝完交杯酒之後,那些“新郎”都爭先恐後地背起自己的“新娘”“入洞房”。這只是旅游途中的小插曲,但太姥山姑娘的溫柔漂亮、風情萬種、殷勤好客卻是讓人念念不忘的。

“詩仙”筆下的太姥山帶給我們的是瀟灑不羈、自然狂放的美感,今天我們游歷太姥山,感受到的是一個“奇”字,靈山異草,奇峰怪石,還有這裡的人,種種種種,都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有機會一定會重游太姥山,也許到時候,又會有意想不到的新奇發現吧!


精選遊記: 福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