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下此行的成員:
LG和我:辦公室一族,30-35歲,平常沒有任何體育鍛煉,每天步行10分鐘到地鐵站是唯一的運動。
PP:62周歲,有點小風濕。
我兒子:19個月,體重24斤。
為什麼要這麼介紹?因為爬黃山是眾所周知的體力活,先讓大家了解下我們的體力情況,可以作為自己出行的參考。
我們一行4人,周四早上從上海出發,下午游宏村。周五後山索道上山,游始信峰、獅子峰、光明頂,下午LG和我走西海大峽谷。周六下山,北坡上天都峰,南坡步行下山直至慈光閣。除西海大峽谷外,我們一直背著我兒子,PP也一直和我們一起。老老小小的走完全程(尤其是上天都峰),很是讓我驕傲。
下面進入正題,詳細介紹我們的行程。
行:
由於火車時間長,且開車時間早(17:49),我們選擇汽車去火車回。
早6:28 上海南站長途車站 —— 黃山風景區,下午1點抵達湯口。途經屯溪,歙縣。票價140/人。快到湯口時,司機問有沒有住雲海樓、望秀山、游豆腐的,會在最近的地方停,讓我們下車。然後會告訴我們和客棧聯系,讓他們出來接我們。看來黃山旅游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大家都相互配合,共同發財。
回程是晚上19:15的黃山——上海的火車,第二天上午10:35到上海。票價175/下鋪,169/中鋪。提前讓雲海樓代訂的票(每張手續費15元)。實踐證明,如果不是7/8月旺季,可以下山後自己到火車站再買,這樣行程安排更自由些(關於這點,稍後詳述)。
其余從湯口到宏村、到黃山、到屯溪的車,都是雲海樓安排的。
到宏村是小面的,120/車,最多可以坐7個人。單程大概50分鐘。
到黃山是新國線的帕薩特(好像,對車型不熟悉,反正是小車),13/人,一般4人/車。
到屯溪是桑塔納,包車150(小貴,一般包車價格是120-130),最多4人。走高速大概50分鐘到。司機拒超載。
住:
湯口住雲海樓,三人標間,非周末80/間,用空調再加10元。沒有聽勸告用空調,有點後悔。本來想不冷,也不會熱,要空調做什麼。結論是除濕。當日午後下雨,潮濕悶熱,房間有窗,但沒有紗窗,就是說晚上睡覺不能開窗,結果半夜大家都熱醒了。再想開空調,發現打不開,因為是半夜,估計找不到服務員,就算了。房間看著還算干淨,配一次性用品。
山上住天海的白雲賓館三人標間,周末價950/間,3人早餐再加50元,共1000/間。通過雲海樓訂的。房價交給雲海樓,然後憑雲海樓的單子到白雲賓館住宿。房間很不錯(價格也不錯L),對住宿要求高的朋友可以考慮。早餐是比較值的,是自助餐,種類還算可以(考慮到這是山上啊),我們還拿了幾個雞蛋給中飯加菜(山上雞蛋10元3個)。如果打算全程走西海大峽谷,強烈建議住天海,因為出谷就是(稍後還會詳說)。
吃:
在湯口的飯都是在雲海樓解決的。中午安頓好就快2點了,直接雲海樓吃完了事。晚上在周圍兜了兜,感覺飯店都大同小異,不想再新開發了,就還是在那吃的。中午1葷2素,66元;晚飯2葷2素+2啤酒,86元。
山上的飯基本都是在雲海樓買的,也去逛了雲海樓前的小超市,發現還是雲海樓便宜。自熱飯、方便面、面包(小超市買)、榨菜。還買了手套和雨衣。
衣:
6月18至21日,氣溫15到20度,多雲雷陣雨。短袖、中褲,外套在山上用到過一次。其他長袖、長褲都沒有用到。
裝備:
19個月大的兒子,走,走不遠,跑,不會跑,爬,這個他到擅長,可是爬山,呵呵,還是別指望了吧。體重24斤,想都不要想你能抱著他走全程,不把胳膊累斷,也把腰累斷,尤其還要走山路,安全也是要考慮的。
裝備1,抱嬰腰帶,就是寬腰帶上有個類似小凳子一樣的平面,孩子可以做在上面,用於平地,比如宏村。
裝備2,防走失帶。孩子身上一個像安全帶一樣的,然後背後一根繩子可以套在大人手腕上,防止走失,尤其防止在山上玩耍掉到山谷裡,主要在山上走平地時用。平時逛街也用的到。因為孩子肯定不喜歡一直被束縛,他也要下來活動活動腿腳,那麼如何防止走失和掉到山下去就是父母要考慮的了。我沒有買那種背包款的,因為覺得不結實,如果孩子真的失足掉下階梯,安全帶一定要夠結實,可以承受他的體重。
裝備3,我們的終極裝備,專用背椅。孩子坐在裡面,大人背在肩上。椅子上有安全帶,可以防止他掉出來。在山上,我兒子基本上都是在背椅裡呆著,這個也是我們爬天都的功臣。
所有裝備都是從淘寶買的,適用6個月到3歲。
游:
終於進入重點章節了。J就從住到雲海樓開始吧。
辦好住宿手續,小二就問我們下午要去宏村嗎?然後安排個車給我們,120。我們就去吃飯,快吃完的時候,和我們說,還有兩個人要去,你們一起拼車吧,還可以便宜點,就是要等他們一會,因為他們剛開始吃飯。最終我們5個大人+1個小朋友一起成行。到了宏村,票價80,因為是雲海樓過去的,票價打9折,是通過少付車費的方式實現的,就是全價買票,折扣的8元從車費裡扣。PP60歲以上,享受半價。
跟著免費導游,走過周潤發牽著白馬走過的小橋,游走在宏村的牛腸小道上,參觀了貧農、中農、地主、官宦的住宅,在章子怡打架的湖前照了相,基本就結束了。全程大概40分鐘。不甘心的又走進了村,發現沒什麼吸引自己再去看一眼的,遂作罷,和一起拼車來的朋友碰面,回程。
宏村蠻漂亮的,尤其是一進門的南湖,和徽式民宅以及遠山組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但是門票加車費再加上來回近2個小時的路程,讓它的性價比差了很多。不去遺憾,去了後悔。
晚上小二會給你講行程(如果你需要的話),現在不是集體授課,是單獨輔導了。所以你需要的時候找他就可以了。
最近有門票優惠,幾個省市的人憑身份證可以買半票,再加上旅行社的手續費,150/人。60歲以上直接半票。
第二天,6點起床,7點多出發(孩子吃飯慢,沒辦法。以後你也可以發現,我們的腳程是很慢很慢的,大大落後於我最初的計劃,因為有老有小,進度不是我們能掌握的了,以致我很多時候不看表了,走到哪算哪吧)。和其他同住的人拼車到雲谷索道。(小插曲:頭天晚上,小二告訴LG,你們下了車就會有人來找你,給你門票(因為門票錢也是交給雲海樓的)。剛下車,LG說人在哪呢?我跟了一句,這也太神奇了吧?誰知道你是雲海樓來的呀。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小伙子走到面前,說:什麼人找你們啊? ……汗,還真不是一般的神奇)
拿好門票,順著指示牌到大門口,買索道票(沒買私人手裡兜售的,怕上當)。然後先檢門票,再檢索道票(如果票是假的,你沒機會去找票販子的)。基本不排隊,6個人一廂。我覺得索道還是比較值得,省體力不說,還可以從高處看看黃山。
下索道,看表8點整。順著人流和指示牌,先到小夢幻,然後始信峰、黑虎松。因為上山太晚了,到處都和旅游團短兵相接,人多為患,拍照看景都受影響,好處是蹭導游聽講解。
從黑虎松,我們的目標是北海,結果走錯了方向,走了500米後才發現又回到了雲谷索道。只好掉頭回來。原來在到黑虎松前有一個岔口,剛剛過黑虎松,在左手邊有一個指示牌,我們剛才都沒看到。
走上正道,到達北海,看看夢筆生花、筆架峰,轉向獅子峰。先到曙光亭,小憩後爬上清涼台,到達猴子觀海。獅子峰封了,可恨的是封山的牌子沒放在猴子觀海,而是放在了山腳下(從猴子觀海到獅子峰要先下山,然後再上山,牌子就放到了山底)。我因為看過一篇游記提到獅子峰封了,所以說不去了。正在討論時,一位游客告訴我們,是封了,牌子在山下(感激……)。
掉頭下山又回到北海,在樹陰掩映的獅子林飯店旁的平台上,吃午飯,解決掉自熱飯,吃完大概是12點(可見我們走的有多慢)。自熱飯是個好東西,就是太重。幸好在爬光明頂之前就到中午了,不然背著它還真是辛苦。
光明頂是當天第一個有點高度的山,爬的比較辛苦,幾個台階下來,就覺得汗如雨下。途中碰到挑夫,水5元/瓶,不貴吧。以後可以考慮少帶點水了。登頂時,天已經很陰了。霧氣飄蕩,看不到啥風景,也有n個團在拍照,沒啥意思。下山,右轉1分鐘,就是我們要住的白雲賓館了,這時是下午1:30。入住,突然聽到雨聲,往窗外一看,果真下雨了,還不小呢,就擔心下午的大峽谷怎麼辦。只好先收拾包,只帶必備的食物、水、藥、雨衣。大約15分鐘,收拾好,雨也停了。這時是2:10,出發前往西海大峽谷。
西海大峽谷只有LG和我去,PP和兒子留在賓館休息。我們再上光明頂(很快,8分鐘到頂),走飛來石,到達排雲樓(3:30),再往排雲亭(3:45),正式入谷。牌子上提示4點後就不要入谷了,我們將將趕上。走一環二環,還能碰到一些人,過了二環,直到天海,就再也沒碰到一個游客了,寂靜的山谷為我們二人獨享。一路下山,到達谷底(5:00),休息5分鐘,上山,30分鐘後到達服務站,慕名參觀星級廁所,結果服務站關門了,只聽人聲,不見開門。最終我們繞到樓下,看到人影一閃,於是拼命敲門,一個工作人員來開,說我還以為是民工呢。最終得以參觀廁所(汗……)。從服務人員處得知,從此到達白雲賓館還有4.2公裡,需要1.5到2個小時。繼續登山中,大概6:30到達步仙橋,正式出谷。然後就沿著唯一的一條路奔向天海。途中天色漸暗,遠處的燈關漸明。第一處燈光是污水處理廠,讓我們小失望了下,第二處是白雲賓館1號樓(我們住2號樓),還算有希望,最終到達明亮的大廳(7:38),我們終於回來了。
第一天小結:
1,後山風景很秀麗,不花費太多體力(除了大峽谷)。
2,大峽谷風景好,人少,但不推薦老人去,秀麗的程度還不值得花費4-5個小時爬山。
3,峽谷一點都不險,棧道修的很好。但也不要大意,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
4,山中天氣變化快,一天中經歷了陽光、大雨、陽光,不要為一時的陰天而放棄後面的行程。
5,大峽谷真正的出口是天海(我認為),因為從步仙橋到天海的路上,沒有其他方向可走,也沒有賓館可以入住,也就是說,在到達天海前,你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前進。所以建議把從步仙橋到天海的路程計算在峽谷的行程之內。
6,從排雲亭入,從步仙橋出,確實是個很好的安排,下山多,上山少。
7,如果打算從天海出谷,最好就住在天海。走完5個小時的山路,真的就想馬上到達住宿的地方,再也不要動了。我們在雲海樓時,小二一直推薦西海的四人間,便宜。幸虧我們堅持了自己的選擇,不然我可不敢保證我能再爬1個小時的山路,還是黑天,去西海住宿。而且住天海,第二天直接下山就可以了,不用再爬光明頂。
8,因為上午行程落後,在峽谷裡,我們有點趕路,沒能細細體會風景,有點遺憾。但如果再登黃山,我可能也不會再走一遍峽谷了,因為不值得。
第二天,日出概率40%,所以我沒有去看。LG和PP去了光明頂,結果也沒看到。6:30到餐廳吃豐盛的早飯,8點出發。山上還有霧,人也不是很多。到第一個岔口,先右走,去鰲魚洞,結果很短就穿過去了,於是又爬回來,回到最初的岔口,再向左轉,走一線天。這個還是有點意思的,很陡很窄的長台階。前行,路過蓮花峰,到達迎客松。照相的人那叫一個多,多的堵住了到天都峰的路,找了半天才找到。順著台階下山,天都峰腳下有個休息區,如果要補充給養,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大概11:00,開始攀登天都峰。
黃山結合了南北方山的特色,後山秀麗,前山險峻。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前山才能讓我熱血澎湃。窄窄長長陡峭的台階,構成了上山的路。人別無選擇,就是低著頭,拉著扶手(繩子),小心的一步一步往上爬。感覺山頂怎麼就那麼遠,永遠也到達不了。途中回頭看看來時的路,還是佩服一下自己的。終於到了一個稍微平點的地方,石頭上書‘天橋’,於是上去,剛走幾步,就聽見對面的人大喊,‘天哪,還有背著孩子上鯽魚背的’,就見他們拿著相機一頓狂拍,也沒有人問問我們肖像權的事。我才反應過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鯽魚背,可是……真的沒覺得它有多險啊。兩邊的繩子都有,拉著繩子就可以了。當然了,如果沒有繩子,最好還是不要朝兩邊看的,最好不要碰到大風天。過了鯽魚背,本來打算吃午飯,也減輕點負重。結果工作人員走過,說馬上要雷陣雨了,快下山。天都峰還是雷擊重災區的,爬山來也不是為了當雷靶子的。於是收拾行囊,馬上下山。結果天都峰頂的‘天都絕頂’標牌也沒敢上去照相(因為怕倒霉的被雷打到),就朝山下前進了。
險峻都在南坡,果真非虛也。曾看游記說,如果不想步行下山,就北坡上北坡下,回玉屏去坐索道。但雲海樓的小二說,險峻都在南坡,你回去了還有什麼意思啊。就是因為他這句話,我鐵了心的要下南坡。
果真險,多數台階都是近90度的,我都是倒著手腳並用的下。不時碰到由南坡上山的人,佩服他們的體力,同時覺得上山,還是北坡好點吧。在過一段台階時,左手邊就是縹緲的山下,兒子正在這時醒了,嚇的大哭。我們只好和他說,看右邊,不怕,爸爸媽媽在。其實越陡峭的台階越好下,手腳並用就可以了,重心穩也安全。那種不怎麼陡的,不能手腳並用,只能拄拐杖,還要擔心拐杖被石頭縫別到,更累。
下了天都峰,就有一個賣貨亭,可以補充給養。也就從這裡開始,物價隨著海拔一路下跌。水從6元到3元,黃瓜從10元3根到5元3根再到1元1根。一路平整的台階,不險,不陡,就是無窮無盡的長。LG的腿因為舊傷復發,基本走不了,可又拒絕坐滑竿(天都上是沒有任何辦法的,從賣貨亭才開始有滑竿),我們到達慈光閣已經是下午5:50了。
新國線的司機自己就組織拼車,和2個游客一起到達雲海樓,拿上寄存的行李,坐車直奔屯溪火車站(6:55到)。因為我們事先訂了火車票,所以還是想盡量趕上的,因為退票也是一筆損失。如果我們知道車票這麼寬松,不訂票,完全可以坐班車(18/人)到屯溪,住一晚,還可以看看屯溪老街。所以說,如果不是旺季出行,不事先訂好回程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途中可能發生些意外,導致不能按計劃前進,那麼‘到時再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到了車站就沒什麼了,上車,睡覺,到站,回家。15個小時是非常的長,既然事先已經知曉就不要著急,睡吧,好好休息。
關於背孩子上山
無知者無畏,想玩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是我們背著孩子爬黃山的原因。
我們一行人,2個年輕人,1老1小,基本分配就是1人背孩子,1人背著所有的食物+衣物。
第一天,因為背包比兒子重,所以我背孩子LG背包。第二天,爬天都前,LG把孩子背了過去,但走了大概20多分鐘,LG腿就開始不行了,我怕孩子出危險,就又把孩子接了過來。因為有第一天的經驗,我知道如何調整重心,而LG腿又不行,怕他腿突然無力摔倒。也就是說孩子基本都是我背的。(佩服嗎?反正我挺佩服自己的J)
帶孩子出行,行程安排不能緊,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應付突發情況。第一天在後山,最多上個光明頂,熟悉一下背孩子爬山的感覺,也可以評估一下第二天能有多大的能力。第二天,根據起床後腿的疼痛程度來決定當天的行程。我就是因為腿不怎麼疼才決定上天都峰的。如果疼,都不能打彎了,那肯定是走到索道直接下山了。
帶著孩子安全非常重要,兒童背椅是必需的,固定的肩帶、腿帶都要檢查扣好。走路要慢,每一步都踩實了才能邁第二步,扶手一定要拉好。到休息的地方讓孩子出來活動時,要把防走失帶綁好,套在大人手腕上,防止意外。到危險的地方盡量吸引孩子注意力,不要讓他往山下看,受到驚嚇可不行,精神安全也很重要。
我想我們給那些想帶孩子玩又怕沒體力的人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大家一定都認為背著孩子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出行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LG信誓旦旦說他行,也就信他一回(實踐證明,誓言不可信)。真的背了,也成功下山了,也就覺得沒想的那麼難。尤其讓我意外的是我的腿也沒那麼疼,至少上下樓梯時,還可以比較自如的彎腿。所以我們行,你也一定行。
總結/經驗:
1,爬黃山靠體力更靠毅力,你想走,你就能走。除了我背孩子外,PP大人也是和我們一路同行的,上下天都峰更是一路走在我們前面,她也是60多歲的人哦。
2,水不用全背,從挑夫那裡買水5元/瓶,價格還是很公道的。早餐在賓館吃,也是很實惠的。方便面自己背比較合適,因為輕,山上是15元。
3,上山還是索道合適,節省體力去看更美的風景,畢竟我們是為了看景,不是為了爬山。
4,手套和拐杖非常有用,一定要帶,雨衣最好也帶上備用,畢竟山裡天氣變化快。在雲海樓,手套1元/付,雨衣3元,拐杖用後帶回。
5,3人總花費3500多點,主要是住宿和門票+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