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版:http://***/s/blog_5fe1a3fc0100d772.html
蘭州到西寧只有200多公裡,應該是中國距離最近的兩個省會城市了,車程是三個小時左右,跟我們陽江去廣州:s。遠至商周就是羌人的聚居地,至北宋徽宗年間改鄯州為西寧州,沿用至今。西寧寓意顯淺,表達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國家西陲安寧。
一早從蘭州出發,中午不到11點左右就到了西寧。早聽聞西寧有“中國夏都”美稱,夏天溫度適宜,是休閑避暑勝地。不過5月的西寧還是覺得稍為涼了些,我剛一下車就感受到一股撲面的涼意。找好賓館放下行李找個地方吃飯,隨便挑了家看起來滿干淨的小菜館,進去點幾個菜,味道相當的不錯,而且價格不貴,幾十塊錢兩個人吃得飽飽的。飯畢我們分道揚鑣,我先忙我的工作,MOUSE自己四處溜達。因為蘭州的溫度相當高了,在那裡我都是穿短袖T恤,感覺就200多公裡的路程,溫差應該不會很大,所以一路上我還是穿著T恤,到了西寧雖然覺得有點涼,但是還是撐著,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身體抵抗能力比較差了,所以出來吃飯就沒換衣服,到客戶那裡才覺得自己傻,大家都是穿長袖的,好多都是至少兩件,弄得自己是相當的郁悶,偏生的要找的人不在,在那哆嗦了大半小時才等到,寒暄了一會就忙不迭回賓館換了件長袖的速干衣,好在沒著涼。工作的事就不提了,偷閑時間畢竟有:?og.***/showpic.html#blogid=5fe1a3fc0100d772&url=http://static5.photo.***/orignal/5fe1a3fch69c587ee4cd4&690" target="_blank" >
:?
不說整個青海,就說到西寧的人旅游的人,青海湖和塔爾寺絕對是兩個必去的地方,青海湖是不必說的,地球人都知道,塔爾寺呢,不知道的到了西寧人人也會告訴你的。實話說,我之前對塔爾寺也是一無所知,但是來之前看過一些驢友的攻略,無一例外都會提到這個寺廟的,當然也會想去看看的。從資料得知,塔爾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歷代也曾有多位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長駐於此,是信徒廣為向往的佛教勝地。青藏一帶於中原沿海地區風俗情景大異,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系,可以說塔爾寺不但是在信徒中有崇高地位,就是在歷代中央政府的心目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這些特殊的原因,讓塔爾寺名聲鵲起,得到很好的保護與發展,當然現今的社會,這些都會逃不過商業的意味的。再講句實話,我對宗教佛法寺院暫時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不排除以後年老轉性),之所以在各地轉了那麼多寺院和道觀,完全是衝著歷史而去的,我喜歡有歷史的東西,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那麼多年來的滄海桑田的情懷。西寧市區到塔爾寺26公裡,看攻略是在昆侖路那巴士和出租車去,出租車拼車一個人8元,包車30元。我們興衝衝找到那裡,卻不見有巴士的影兒,倒是有不少的出租車,但是也不見有人坐,我們等了好一會都沒看見可以拼車的跡像,便找了個女子開的出租車包車去。

一路仍是大西北特有的黃,路況倒是不錯的。女司機挺健談的,跟我們說了好多塔爾寺的事,還說可以介紹喇嘛給我們祈福送我們哈達等等,不過在呼呼的風聲中我卻沒多大留心聽,光貪婪享受明亮的天空和略帶涼意西北的風。塔爾寺依山建築,寺門在山腳,門前有好大一個廣場,很新淨。塔爾寺的門票是80元,門口零散看到有跟團的游人,我們打量了一下,心裡在咕咚這80元值不值得掏,但是不管怎麼樣,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邊咕咚一邊掏錢的,但是這個是我們去過門票最貴的一個寺院。我們在門口望望,發現並沒有人檢票,想著是不是在裡面檢票的,就心裡咕咚咕咚的慢慢走進去,走進去看見了印像中好像在在那見過的滿有特色的幾尊白塔,拍了幾張照片,就繼續往裡面溜達,一路上我們的心裡都是有點忐忑,會不會在那就遇到檢票的。在裡面走馬觀花的轉過一圈,發現並沒有什麼好看的,而文字的描述也不多,看得我們糊裡糊塗的,實在不大知道有什麼看頭的,就走了出來,出來的時候我們不是徑直從進來的門走,而是從左邊可以進車的大門出去了。這個門出去轉過去就有好多小店,在擺賣一些看起來的粗糙的紀念品,沒多大意思。溜達了一會決定打道回去了,這次拼車就容易多了,不過回去走的是另一條路,車破路況差,太陽高照而且塵土飛揚,關上車窗又悶又熱,郁悶不已,才知道來時走得是多麼的舒服。塔爾寺之行就在顛簸中滿懷倦意結束,真個是典型的囫圇吞棗,終於很深切的體會到豬八戒吃蟠桃的困惑了,一點滋味都感覺不出來。回頭跟西寧的客戶說起,說塔爾寺就是這樣的,剛來的人總是值得去一下的,不過需要雇一位導游給你講解才有意思。不過對我們來說,免費進去走了走,也算值得了。後來才知道那白塔的意思,還有就是終於在汽車上的MTV看到了那白塔,咦,那就是我去過的塔爾寺了。這些,估計就是這一趟的全部意義了。

重頭戲當然是青海湖了,那真是夢中的地方。查過西寧到青海湖並沒有直達的班車,來回300多公裡,兩個人包車又實在是太奢侈了,所以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跟個團來個一日游。從塔爾寺回來我們就找了個旅行社報名,120元/人,早出晚歸,中餐自理。聽說青海湖的日光紫外線很強,容易曬傷,所以早早讓MOUSE買了帽,當天晚上買了一些防曬霜和一些面包,做足了准備措施。第二天7點半起來,還沒洗刷完,旅游車已經在賓館門口催了,我們連忙收拾後東西,連早餐也沒有吃就上車了。我穿一件T恤外罩一件速干衣,覺得剛好,後來就嘗到了苦果。接完我們繼續接別的旅客,結果遇到幾個更扭捏的,到9點多才出發,弄得車裡是一陣怨聲載道。好歹開始出發,大家吵了一會也就算了,不過議論起參團的價格,又是一陣喧鬧,人家最便宜是80元/人,一般也就是100元/人,最貴的坐在我們前面的一個胖大叔150元的,不過人家是住五星級酒店來著,我們笑胖大叔,您是五星級的才150,可憐我們連一個星都沒有就要120了,大家都笑起來了。車子很快就開出了市區,導游也開始講述一些青海的概況和風土人情,其中青海三大怪讓人印像深刻:青海的屋頂能賽跑,青海的山坡不長草,青海的的姑娘不洗澡。屋頂能賽跑是指青海的房子大多土房,結構簡單,敦方四正,屋頂平整,不像中原和沿海地區的屋頂尖尖,這樣是由於青海雨量少,不需要排水而且農民還可以在屋頂曬農產品;山坡不長草是指青海海拔高,空氣稀薄,紫外線強,所以山坡陽面的植物都被殺死,造成了青海的山一邊長草一邊不長的陰陽臉的怪現像;至於姑娘不洗澡,那基本都是說偏遠的山區地方的藏族姑娘,聽說一聲只洗三次澡,出生、出嫁、過世,真是太恐怖了。前兩怪在路上就可以看到,第三怪就看不了了,也沒多少人有興趣看,大家都在互相打趣了,呵呵。

我們第一個停下來的地方是贊普林卡,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所集藏傳佛教八大教派為一體的藏王寺院,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藏王寺院。這個在報名的時候並沒有提及的景點,而且我看著很新,肯定是現今重建,估計沒多大看頭,而且門票還要30元,就沒進去。在廟的對面廣場閑逛,發現原來這裡也有一座大水車,跟蘭州水車園的最大那座也不遑多讓。此外廣場還有個石雕園,有很多古代的流傳在這些地方的名人戰將,還有很有意思的是一些石頭上刻著很多民間風味的小歌謠,可惜沒記一些下來。還有當然是少不了購物點的停留的,而且必須要進去的,我就進去走一圈徑直就出來等了,在那當兒,忽然烏雲密布,很快就是一場大雨霹靂的下,不過很塊就停了。繼續往前行,就到了日月山。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必經之路。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關於日月山有很動人的傳說:據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此山,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不見長安故鄉,悲從心起,空鏡下滑墜地,一分為二,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日月交相輝映,照亮著西去的征程。此地成為唐朝和吐蕃實行物資交流和兩地使者往來的中轉站。現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頂修有遙遙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腳下有流向獨特的倒淌河,那傳說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倒淌河在日月山西邊腳下,一股碧流永無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天下河水往東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人們稱此河為“倒淌河”。一下車,我就感到了陣陣的寒意,心裡只呼不妙。石塊堆砌的平整大道一直延伸上山,清冷的陽光照著道路影射的刺眼,一路的旗幡獵獵作響,相當的有氣勢。兩邊是青黃的草地,有盛裝的犛牛等待與游客合照,當然都是要收費的。我們走在草地上四處眺望,極目天邊,萬裡層雲,藍的白的綠的黃的,那麼和諧統一在一起,看得心裡激蕩。只是旁邊拉著犛牛白羊的牧人不停的招呼我們拍照讓我們不勝其煩。日月山的海拔有3000多米,如果有高原反應,在這裡應該會有感覺,但是我基本感覺不到,只是覺得有點冷,待爬到山頂日亭月亭,向西望去,那是多麼廣闊的大地的胸膛,這就是青藏高原了!可惜豪情頂不上一件厚衣服,呼呼的風吹得我只哆嗦,無奈只好提前鑽進了汽車裡,聽說青海湖比這還要冷些,心裡那個郁悶就甭提了。

日月山

再繼續往前行,離我夢中的湖要越來越近,我緊緊盯著前方,我要第一眼看見你。終於天邊慢慢出現了一條清藍色的線,然後線越來越粗,顏色也漸漸有不同的變化,在開闊的天地間安靜躺臥。那就是我夢中的青海湖!我實在不會用任何的語言和文字來描述初見她的激動心情。車停公路邊的一個飯館吃飯,我們就嚼點干糧在公路上瀏覽青海湖的藍,最討厭是那些藏族的小孩子,跟著你要跟你拍照,當然聽說也是要錢的。導游早就提醒過我們千萬不要理那些小孩,要不就脫不了身的。那些小孩子個個臉上都被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成了暗紅乃至黑黑的一塊塊,不小心碰一下都怕把臉給扯破了,讓人不忍多看。本來我們想奔近一點到湖邊拍照的,但是導游說吃完飯到鳥島那邊更好看,就做罷。公路邊依稀有油菜花的的影子,早就聽說青海湖那一路的漫天遍地的油菜花讓人震撼,而我在圖片上看著感覺已經是美妙絕倫,可惜現在的時令不對,並非油菜花綻放的時候。吃完飯直奔鳥島。聽說以前鳥島是可以直接走進去看鳥的,後來破壞嚴重,現在只能是在一個小屋子裡通過小窗戶看鳥了,而且現在的鳥也不如以前多了,聽說以前萬鳥齊飛,宛如黑雲籠罩,想來“黑雲壓城城欲摧”當是此種氣勢,當然現在都很少乃至無見了,很可惜。走進觀鳥屋,透過小窗子看到那麼多鳥聚集在一起,想起很早以前這裡沒有這些人為的商業的東西,那是怎麼樣恬靜的空間,而跋涉的行者或者金庸古龍筆下的俠客浪子來到這裡又是怎麼樣的心境。

現在看著不過那麼多人在小屋子裡,嘰嘰喳喳的,倒覺得我們才是籠中鳥了。我們看了一會就走了,上旅游車到另一邊的碼頭看湖,之前聽說是有船坐觀湖的,但是後來說風太大取消了。到這裡我才是真正的跟青海湖親密接觸了,我蹲下輕撥湖水,猶如頑童一樣。近看青海湖,更感覺到她的浩瀚,都看不見邊際了,不知道的話肯定是以為是海了。極目眺望,湖水顏色漸變層層疊來,最遠處天水一線那是藍,然後漸變成青到眼前的清澈的透明。看著飛鳥在湖邊盤旋,我把面包碎扔向天空,鳥兒都撲過來爭搶,翅膀撲著水面都是小波紋。我奔上湖邊的一個小山丘,想把青海湖看得更全面,可真是冷啊,強烈的風吹得我的衣服和褲子都鼓起來,可是我又如此貪戀青海湖的美色,一邊哆嗦一邊按下了相機的快門,那一刻,我腸子都悔得發青了。如若有人問我去青海湖要注意些什麼,我肯定會像祥林嫂一樣的告訴你是衣服、衣服……不過我也不用後悔太久,很快導游就召集我們上車返程了,我看了一下時間,在青海湖前後逗留不足一個小時,有些人像我一樣不舍得走,像胖大叔的單反都還沒找幾張照片呢,而導游解釋主要是有人要回西寧趕火車了,這就是參團的結果。返程我們走得不是回頭路,而是經過了原子城、金銀灘草原等景點,都是沒下車的,導游指給我們看,當然也沒看出什麼東西就過去了。這一路,大家都累了,所以都沒什麼人出聲了,不過沿途的景像倒是讓我大開眼界,天一會是雨一會是太陽,不遠的山峰頂鋪著是白白的雪,。而廣袤的大地常常是開了個把小時也看不到一個人家的,想如果這些地方能開發起來,遷一些人過來,中國就和諧多了,當然那只是我的憑空想像而已,水,就是個大問題,那有那麼容易的事。回到賓館差不多晚上8點,從早上7點多出發,耗費了將近12個小時,倒有大半的時間是花在車上了。青海湖很美,那種震撼我無法形容,只能感受,如果你沒去過,那我是絕對推薦要去一次的,當然,最好挑7月份,油菜花爛漫開的時候。


關於西寧吃的,我想只要上網隨便搜一下都可以知道,莫家街、水井巷和大新街等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幾條美食街,像莫家街的小吃就非常多,我們就在大名鼎鼎的馬忠食府吃了釀皮、烤羊肉等,味道真是不錯的,推薦一下,可惜的是酸奶沒吃到。另外在一家忘了名字的清真菜餐廳,裝修得像茶餐廳一樣,吃的黃羔羊肉和南瓜餅讓我印像深刻,南瓜餅當然不是青海的特色小吃,但是那吃的南瓜餅卻是我吃得最香甜的一次。還有就是客戶帶我去一家吃了據說是西寧比較地道的清真館吃手抓,店不大,裡面的布置也很簡單,但是客人不少。上來的一盤手抓羊肉,很嫩很軟,一點也沒有吃出羊肉膻味,蘸上特制的醬油,吃得滿嘴都是香,食指大動連殺三塊,吃得直摸肚子。總的來說,甘青寧三地的食物都差不多的,區別是地點的不同,不過這也只是我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所得出的結論,有研究者不妨告知一二,好讓我下一次再去的時候能專門搜刮來嘗嘗,哈哈。
最後,關於西寧,基本市區就轉了一下幾條食街,其他的清真寺等並沒去,據MOUSE說去的東關清真大寺規模倒是挺宏大的,但是這不給看那不給拍,弄得他意興闌珊的。西寧跟銀川差不多,都算是一個比較小的省會城市,但是正在西部大開發中浪潮中飛快發展,城市干淨,好多現代化的建築,估計漸漸會發展成為一個失去很多地方特色的現代化的城市,那是誰的期望呢?希望我下次來的時候,再好好轉一下這個城市,再好好感受下青海湖,還有格爾木、可可西裡、玉樹,據說那是青海另一半的精華。
下一站,新疆,香梨之城——庫爾勒和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