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麗江不見脂粉的美麗

作者: 劉拉菜

導讀麗江一直是旅者地圖上一個光輝的坐標,每個人都渴望雙腳踏上那片土地時,心靈能感悟到奔波千裡去追尋的安寧、祥和與美麗。 我對雲南有著膜拜之情。對於麗江更有著不同尋常的關注。從96年至2001年間,我三次去麗江,每次去的感受都不同。 第一次,96年9月,麗江剛發生大地震,她使世界為之驚艷!我對此茫然不知,懵恫地闖入了還不為外人熟知的香格裡拉。那次的麗江給我以震撼, ...

麗江一直是旅者地圖上一個光輝的坐標,每個人都渴望雙腳踏上那片土地時,心靈能感悟到奔波千裡去追尋的安寧、祥和與美麗。 我對雲南有著膜拜之情。對於麗江更有著不同尋常的關注。從96年至2001年間,我三次去麗江,每次去的感受都不同。 第一次,96年9月,麗江剛發生大地震,她使世界為之驚艷!我對此茫然不知,懵恫地闖入了還不為外人熟知的香格裡拉。那次的麗江給我以震撼,在我的腦海裡保留著最多的關於麗江的記憶:早上暖暖的陽光投在安靜的古城街道上,沒有游人,只有一些鎮上的居民在青石板路上悠閑的走著;白沙壁畫門口有兩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在對弈,廟門的油漆已經斑駁脫落,進門右手的屋門需掩,一只瓢還放在灶台邊,只是已經落滿了灰塵。一切都在午後的陽光中靜謐而安詳,一陳風的嘆息也會擾亂這裡的寧靜。背後就是巍峨的雪山。在雲衫坪那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裡穿行,9月的風霜已經使她改變了顏色,絢麗燦爛,我的興奮還沒有停歇,就被豁然出現在眼前的廣袤的草原、遍野的馬群和連綿的雪山驚異得目瞪口呆。還有金沙江馬蹄形大拐彎的壯觀,石鼓鎮的滄桑……那一切的一切都使我難以忘懷,我回來後逢人便說:我去了一個地方,叫麗江…… 第二次,是98年,我隨一家報社去雲南,最後一站是麗江。剛進入四方街,我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商業氣息。她比兩年前熱鬧多了。到處是酒吧,小商店。到夜裡仍然是歌舞不休。我疑惑,這是那個麗江嗎?安靜的街道,暖暖的陽光斜斜的投下來,聽見沉重腳步聲,老阿婆也會從自家的木屋中探頭瞧瞧的質樸的麗江?我去了白沙壁畫,那裡沒有了對弈的老人,沒有了班駁的油漆,沒有了灶台和灰塵,一切都是嶄新的。門前那片天然的廣場再也不空曠了,喧鬧的擁擠著無數的小販,叫賣推銷著他們的紀念品和假古董。 我後來拒絕了所有在麗江的參觀,我已經能想像其他地方的變化。最初的麗江是我心裡最真實的麗江,我小心的保護起來,不希望被干擾。 第三次,是2001年,我們徒步穿越虎跳峽,到麗江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經過兩天的雨中暴走,高路的泥水使我們的衣服已經辨不出顏色。沒想到一進入麗江,就被裹入了人流,摩肩接踵,到各處客棧打探,全部是爆滿。我們背著包疲憊而狼狽地站在四方街上與周圍穿著鮮亮歡樂的人群是那麼不同,我們像從與世隔絕的地方一下子被拋入了繁華的都市。經過稻城和虎跳峽的跋涉使我們忘記了那天是10月3日。 之後兩天,我們都是在8點以前出門,一看到有舉著小喇叭打著小旗子的旅游團出現,就趕緊潛回在古城一隅安靜的小客棧裡。坐在門口看著眼前緩緩流過的溪水,池邊盛開的艷麗紅花,四方街的喧鬧嘈雜都淹沒在通向這裡的青石板路上和各家深幽幽的門洞裡。那是兩天悠閑的日子,看看書,發發呆,聽著經歷不凡的老板娘講她冒險的故事……麗江就像個女子,我在看著她長大,從天然去雕飾中感受到她的質樸純真的美麗,現在已是風華萬種,卻好像再也看不見脂粉後那曾經的面容。無數人感嘆麗江,贊美她,不知,你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麗江?在你們心目中她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小城麗江

再挑剔的人也會喜歡上麗江的。來自雪山的泉水湧到城裡,彙成一條條溪流蜿蜿蜒蜒時分時合,一番纏綿之後依依不舍地流出城去。河水既清且淺,水底的石子與柔媚的水草一覽無余,鏡一般的水面倒映著懶洋洋的垂柳,風吹過時柳梢便輕快地在水面上劃出幾絲不易察覺的水痕。柳蔭下蹲著三三兩兩來洗衣的女人,她們小聲說笑著,生怕被這河水偷聽了去似的。有水必有橋,大大小小的石板橋形態各異,單孔的、多孔的、拱形的、橫平的,有的竟只通面對面的兩戶人家,而橋沿就在住戶的大門裡!想來這兩家的關系不定好到何種程度。古舊的磚木房屋一幢幢緊挨著,顫顫巍巍的已有些傾斜了,石板鋪就的街道與河水一同穿街過巷,串起一條條街,一戶戶人家。這裡像紹興,但多些靈動,似蘇州,卻要少些浮華。全賴這水了,成就了麗江的靈性。聽說從前的街道根本不用去打掃,只需將出城的水道堵上,水便漸次漫上來直至沒過道面,流水緩緩地衝走塵土與髒物,一番清潔後重又使水歸於常態,整座城便清爽得如同河底的石子一般。睡懶覺的外鄉人起床後定會納悶,怎麼房屋干干的,而地上卻像下了場雨呢?城內的居民以納西族為主,大都經營民族工藝品與酒吧。這兒的酒吧各有特色,但都盡顯隨意二字。堂屋上一塊招牌,屋裡、門前的柳樹下置幾副桌椅,牆壁上掛滿了民間工藝品及店主自個構思制作的小裝飾,葫蘆、草墊、拴牛環,甚至破爛的自行車,只稍加修飾便成了件極有意思的擺設,椅子和桌面也題滿了曾光顧此店的游人各種文字的題跋,這也許是很有說服力的廣告吧。端杯啤酒坐在小橋邊的柳蔭下,與身旁的那些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一同分享這寧靜安祥的一刻,眼望著這樣的小橋,這樣的流水,這樣的人家,誰能不醉呢?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