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說: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我沒有這份運氣,在巴黎度過的這十天,最多算是路過,只是路過。
來巴黎其實只是幾天前的決定,准備做得並不多,在emirates 定了機票,從ctrip上打印了幾篇功略打算飛行途中看,打印了巴黎的地鐵路線圖,上網定了前四天的酒店,換了1000塊錢歐元,臨行前那天半夜才收拾行李,我竟然就這麼,開始了第一次的歐洲之旅。
1.一個人旅行
一個人旅行,我並不陌生,但是上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主動的非工作相關的獨自長途旅行還是05年末的美國西岸,近4年去過了,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心情是不是還適合。記得早前的長途旅行,初初的總會覺得寂寞,在路上時時想打電話聽到親人的聲音,在Montréal的青年旅館裡每天花一個小時打電話,當時也只獨自行走了一周而已。所以,這次兩個星期的法國之行,讓我有些許擔心,特別是當發現我的CDMA手機在法國居然不能用。後來才發現沒有手機,原來可以更自在。
獨自旅行並不像大多數人想像得那麼可怕,雖說聽很多人講歐洲小偷遍地。我總是在牛仔褲的右面口袋放錢夾,左面放照相機,切身的牛仔褲實在也很難讓小偷能夠在塞進一手。隨身的Kipling包包看上去很小,但著實能放很多東西,地圖,太陽眼鏡,棒球帽,紙巾,口紅木梳鏡子,甚至,一厚本Lonely Planet,筆,硬幣,還有最重要的我永遠隨身帶的旅行日記本。這樣的裝備,讓我感覺很放心了,覺得到哪裡都可以游刃有余了。
至於路上的安全問題,其實也只是一些常識,比如別當眾取錢包拿大額鈔票或者提了十幾個LV袋袋晃來晃去(這不是勾引人家麼),別大馬路上高舉地圖好像在告訴全世界我新來的,別盯著馬路上扎堆站的黑人看西洋鏡一樣亂看還指指點點……這樣,一般也不至於被不法分子瞄上。反正我一付學生打扮,兜裡現金也少得可憐,所以並不用擔心。
在巴黎旅行還要准備兩件寶物,一是地鐵周票,可以在一周內任意坐地鐵、市區內行駛段的火車(RER),還有公車。我在巴黎的日子是從周四到下一周的周六,所以買周一生效的周票還是很劃算的。周票16塊多,加上個夾子賣5塊錢,總共相當於買2套10張的地鐵票,但是我從周一到周六坐地鐵的次數遠遠超過20次。而且有周票可以讓你盡可能多地到處亂走而不擔心額外成本,所以從心理上是對旅行暴走的一種促進。
另一件好東西是Museum pass,分2、4、6天,我買的4天pass,48元可以任意去60多個博物館,而且不用排隊,進出儼然一副elite的樣子。是啊,做美術館的elite也是好的。這四天裡面,我去了其中包含的凡爾賽(Versailles)、盧浮宮(Musee du Louvre)、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蓬皮杜中心(Center Pompidou)、奧賽(Musee D’Orsay)、橘園(Musee Orangerie)、羅丹(Musee Ordin)、先賢祠(Pantheon)、Ste-Chappell,Conciergerie。而且盧浮宮和蓬皮杜各去了兩次,絕對超值了。所以,有了這兩件寶物,我的巴黎之行絕對是隨心所欲了。
另外,早先看了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我於是真的就帶著他這本書來了。他的書並不完全是游記,有很多歷史和見解,是我很喜歡的風格,於是這本書成了我旅行中很好的伴侶。
好了,准備完畢,可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