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鄉村,錦瑟桑田

作者: yeguanmin

導讀相傳有一種貝殼,人的聲音可以寄存在裡面,不論過了多少年,只要將耳朵貼進貝口,都能夠聽見當初留下的聲音,在講述很多年以前因為難忘而保存下來的故事。 我沒有在婺源找到這種貝殼,也不曾發生如何深刻的故事,但是我卻很想擁有這樣一只貝殼,來捕捉這幾天來在我的腦海裡趕也趕不走的那個聲音。 公司組織旅游,原本興致不高,想來自己宅居生活深入骨髓,又 ...

相傳有一種貝殼,人的聲音可以寄存在裡面,不論過了多少年,只要將耳朵貼進貝口,都能夠聽見當初留下的聲音,在講述很多年以前因為難忘而保存下來的故事。

我沒有在婺源找到這種貝殼,也不曾發生如何深刻的故事,但是我卻很想擁有這樣一只貝殼,來捕捉這幾天來在我的腦海裡趕也趕不走的那個聲音。

公司組織旅游,原本興致不高,想來自己宅居生活深入骨髓,又是性情慵散,乘坐往返總共需要十五個小時的客車前去“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比起呆在“中國最大的縣城”武漢過一個普通而閑適的周末,吸引力並不算大。

旅游的返回途中,精疲力竭而神郁氣悴,昏昏欲睡而欲罷不能,換到後排,聽導游姑娘和幾位同伴海闊天空的胡侃,話聲幾度入耳出耳,不想卻由此亂了心性。

有時候,你會沉迷於一些片斷式的回憶和細節,仿佛那些瞬間便是永恆,想要把它們湊齊起來,掛在牆上便是一道彩虹,你翻來覆去的欣賞和回味,然後從夢境中醒來,發現那不過是屈指可數的幾只螢火蟲遺下的余光殘焰,於是悵然若失。

回來後也無法順利的回到工作狀態,做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讓有的人失望,也讓有的人看了笑話。“調整心態”只不過是一個虛詞,把那顆往外蹦跳的心往回懸崖勒馬,換來的只不過是桀驁破碎後的失落,以及生理上的干嘔衝動,所以就變得謹小慎微,或者索性放任不管。

婺源的一大特色,所謂“徽派建築”,實際上是讓人失望的,我一度以為它只是“灰派建築”——由深灰色的外牆一面一面包裹起來的房屋,坐落彙集出一個村莊。

村莊的道路曲折而平靜,沿著馬頭牆的身體,一片片小青瓦順次橫陳,不多的游客穿梭於胡同小巷的各個枝干之間,撫摸著古老的木質屋梁,對著撩亂的雕鏤發出贊嘆的聲音。會遇到黃色毛發的狗,以及花色毛發的貓,在牆根下避著太陽,或者啃著一些被丟棄的骨肉。我沒有看到更多東西,因為我的目光並沒有多少次有機會離開。

你是不是做過類似的夢:蜿蜒的看不到盡頭的小徑,你滿頭大汗的追逐著一個只看得到輪廓的身影,那個身影仿佛就在你的面前,卻怎麼也觸摸不到,忽然之間,一腳踏空,恍然驚醒,汗濕青衫。

一位同伴在回來後對婺源的評價是“缺乏質感”,的確,這片土地無論被如何包裝,都無法填充起其所匱乏的文化底蘊,迤邐的景色適合寫生,卻經不起游玩。秋口鎮李坑村的水田裡有農人收割作物,他們專心致志的做著自己的事情,並不回頭,也並不知道你在看他。

婺源縣紫陽鎮步行街唯一的特色是它由仿古建築鱗次櫛比簇擁而成,錯落有致的飛檐翹角下赫然是燈火通明的商業店鋪,要說別致,或者別扭,都行。也許是因為夜晚的原因,這裡的商業中心雖然同樣的人流密集,但相比武漢,這裡的節奏要清閑緩和許多,有蝙蝠倒掛在屋檐邊緣,給喧囂的夜景平添一分詭秘。

步行街上有一所小學,學校門口落有一塊碩大的石碑牌坊,上面刻有“文官下轎,武將下馬”八枚深紅隸字,據查,學校的位置從前是一座孔廟,受儒家文化熏陶,這套明文規定便登堂入室,成了路過孔廟者必遵的規則。

第一天的行程由一半匆忙一半聊賴組成,從步行街回到下榻的旅館,在旅館對面有露天排擋,同事們正在氣氛熱烈的劃拳競酒。回房後,撈得一部PSP,躺在床上對著寬小的屏幕看完了田中千繪在《海角七號》後主演的新電影《對不起我愛你》,很美的故事和城市,可惜劇情節奏有些莫名其妙的生硬,在豆瓣上只給了三星。

第二天除了去了“徽派建築”的村莊,主要的時間還是在臥龍谷爬山。臥龍谷也是由山石泉林組成,風景與我在今年四月去的雲台山頗為相似。比起李坑村的黑水潭,臥龍谷的水顯然要清澈干潔很多,進入臥龍谷時正值上午,頭頂上驕陽徐徐升起,雖然上山沿途都有林陰蔽日,但焦躁的高溫仍然讓人汗流浹背,加上不留神遭到泉水飛濺潑灑,身上就一直沒有干燥過。

炎熱的溫度使人恍惚,產生錯覺,一剎那的時間在感受上被拉得無限長,而且會被自己如數家珍津津樂道很久。現在想來,不過是虛弱和卑微的反應罷了,那些可愛的、可乘的、可笑的念想,都殘存在那座山水裡,聽碧泉淙淙,望魚躍鳶飛。

只要銀角大王不把這座山給搬走,那麼,那些鮮活的記憶的一部分,都會永遠的活在這裡吧。

“我問你,從前有些人,心裡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知道他們會怎麼做?”

“他們會跑到山上找一棵樹,在樹上挖一個洞,然後把秘密全說進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會留在樹裡,沒有人知道。”

後來,梁朝偉真的去了吳哥窟,在一座破落的廟宇裡,他將嘴貼在一個石柱的洞窟上,輕聲言語,然後用泥土蓋上,草草埋葬了自己的過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首七言絕句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為玄宗和楊妃所作的《清平調詞三首》之一。文史教材中對李白的評價通常都會冠以“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美名,玄宗欣賞他的文采,招攬了他作為皇家御用詩人為皇室撰文作賦,而李白卻逐漸厭倦了這份官寵形態的差事,他的理想是拔劍生死、出仕安邦,可惜其人政治素養不高,縱使他能夠在皇帝面前醉酒作詩,讓高力士為他提靴,讓楊貴妃為他磨硯,卻一直郁郁不得志於官場,幾經挫折,終被驅逐出了長安。

婺源夏季旅游,要注意的事項http://www.wuyuan168.com/5641.html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