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游記:宏村,一份豐厚卻又微薄的遺產

作者: 書桌旁邊

導讀宏村記 本文和組圖收錄在我的博客:http://***/collegeroad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時候,我會很迷信一些東西,例如迷信世界文化遺產。如果有一個地方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我總會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向往,趨之若騖。 宏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在2000年,它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組織中國版的網頁上,置於頂端的圖片,不是長城、故宮、兵馬俑, ...

宏村記

本文和組圖收錄在我的博客:http://***/collegeroad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時候,我會很迷信一些東西,例如迷信世界文化遺產。如果有一個地方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我總會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向往,趨之若騖。

宏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在2000年,它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組織中國版的網頁上,置於頂端的圖片,不是長城、故宮、兵馬俑,也不是麗江、蘇州園林、布達拉宮,而是宏村的南湖。這,增添了我對宏村的遐想。

為決定這次出游的去向,喬和我做了無數次善變的女人,而宏村始終在我的意識中從未稍離。親友聽說喬和我要去黃山,先是為腳不方便的喬擔心;既而得知我們並不准備上黃山,只是游覽山下的古村,全都詫異得眉毛翹出八字,嘴巴變成O型。

是喬的隨意灑脫成全了我的一意孤行。在一個時刻准備著下雨的陰天裡,喬和我來到了神奇的宏村。

遠遠看見宏村的一刻,我從內心發出毫無保留的贊嘆。你看,那連綿不斷的山巒-黃山的余脈雷崗山,如同寬宏的背景,烘托著舞台中央的一排白牆矮房。它們無視四周往來的游人,安然寧靜地矗立在南湖邊,連水中的倒影也清亮平靜,直到小鴨偶爾游過,在湖上泛起一圈一圈漪漣,如歌謠般輕柔地飄散開去,帶出層層銀光。不一會,漣漪逐漸消失,倒影慢慢修整容顏,重新從水底浮現出來,一切又歸復平靜。

這是一幅如此恬靜的畫面,像你最親近的人的雙臂,能在你不安時輕輕攬你入懷,在無語間,讓你卸下煩囂;又像一首你從未聽過的歌,不過是飄過你耳朵,卻想不到竟然也鑽進了你的心,使你瞬間呆住,閉上眼睛一直傾聽、傾聽著。

這就是初見宏村,它留給我的安祥、美妙的感覺。

沿著南湖邊走,過了長長的石橋就進了村子。這宏村,是怎麼樣的小橋流水人家啊!那小橋,只是門前的一塊青石板,一步就能跨過;流水呢,是邕溪河的水,它順著水圳川流不息地流經家家戶戶的門前;而那人家,自宏村建村以來,一代一代,已經延續了將近900年。

盡管許多村民的家現在已經轉型,開鋪做生意,但人們的生活依然如常地在村子裡繼續著。看看那些屋門口擺著的菜籃、碗盤;窗外晾干著的衣褲襪子;庭院裡肆意生長的薔薇;窗軒旁孩子向外張望的臉;坐在門檻打盹的老人,我知道,我走進的不僅僅是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我走進了宏村的生活中了。

在宏村只要沿著水流走,總會把你帶到月沼。月沼是宏村最美的地方,半月形的池塘,劃出一輪優雅的弧線,含蓄地傳遞著古人“花未開,月未圓”,不追求極致,對未來充滿期盼的人生哲理。月沼的池水灰藍灰藍的,安穩如鏡面,映著天空,映著飄過的雲,映著塘邊的馬頭牆,如真似假,仿佛要將你的靈魂也映照水中。

圍坐在月沼旁,有寫生的學生,有忙於拍照的游人,有吆喝一聲“同學們,煎餅爺爺來了”然後高音唱起小曲來的賣煎餅大爺,還有久久地、痴痴地望著池水的喬和我,快要變成那終日在水中照鏡的那西瑟斯。

凝望著月沼,我想,宏村的房子與皖南一帶的徽派建築無異,像南湖、月沼那樣的湖水在許多地方也能看到,但是為什麼眼前這一幅畫卻是如此迷人呢?

我猜,我對宏村的贊嘆,除了來自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是陶醉於這種美好的生態環境。宏村建起來的本意是汪氏家族要在這裡安家、生活,它是宏村人生活的地方,它沒有任何刻意迎合外人眼光的修飾。宏村所呈現出來的是它的自然樸素、它的和諧溫馨、和它的自得其樂。

從南湖,到水圳,到月沼,宏村的美由水而生,水是宏村的靈魂。

我在網上“互動百科”上找到一段生動詳細描寫宏村水系統的文字(我稍作輯錄及加標題):

祖先的智慧

水圳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總長1200多米。宏村人的祖先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攔河建石壩,用石塊砌成的數米寬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勢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

路線與功能

水圳九曲十彎,穿堂過屋,經月沼,最後注入南湖,出南湖,灌農田,澆果木,重新流入濉溪。這人工水系,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調節小氣候,改善氣溫和濕度,淨化空氣、美化環境;三是飲用;四是洗滌;五是灌溉;六是發電。

用水的規定

水圳是古代村落的“自來水”,當年村民飲用、浣洗都在“牛腸”裡。汪氏祖先曾立下規矩,每天早上8點之前,“牛腸”裡的水為飲用之水,過了8點之後,村民才能在這裡洗滌。

高明的水系統

更為奇妙的是,這牛腸的水位,無論天晴下雨,總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總是低於小橋以下一點,不多不少,十分奇特。水系建立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天人合一。

宏村的人家,就像鳥飛翔在芬芳樹林裡,馬流連在青青草原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宏村的水像珍珠項鏈似的,優雅,流暢地將村莊纏繞,柔和的光芒在每家每戶的門前閃動。宏村的村民啊,沐浴在先人的福澤之下,每天的生活,成為畫卷中的一部分。在宏村,我能夠感受到這種“以人為本,天人合一”。

是的,宏村是一份遺產。它既豐厚,又微薄。它的豐厚讓世人無比傾心;它卻又很微薄,像宏村這樣的生活環境,有多少人能繼承呢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