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風光盡在武夷

作者: 蜂蜜熊貓

導讀一直以來,對武夷山的概念僅停留在名字的認知上。即便是計劃著要踏足福建省,也從未想過會是始於武夷,本以為會是廈門的。主要是因為04年三登泰山之後在我的心靈和腿腳上都留下了太深刻的爬樓梯的印像,一提起登山就難免雙腿作顫抖狀。07年去長白山不算登山,越野車是一直開到天池邊兒上的。機緣巧合下,促成了此次武夷山之行,也算是我重拾登山信心之旅。大好 ...

一直以來,對武夷山的概念僅停留在名字的認知上。即便是計劃著要踏足福建省,也從未想過會是始於武夷,本以為會是廈門的。主要是因為04年三登泰山之後在我的心靈和腿腳上都留下了太深刻的爬樓梯的印像,一提起登山就難免雙腿作顫抖狀。07年去長白山不算登山,越野車是一直開到天池邊兒上的。機緣巧合下,促成了此次武夷山之行,也算是我重拾登山信心之旅。大好河山,錦繡山河,怎能從此就棄山而不登了呢。

武夷印像

山嘛,想想便知會是山勢挺拔啦,郁郁蔥蔥啦,溪水潺潺啦之類的景像。但是武夷山因為有著特有的丹霞地貌,所以紅色土壤上長出綠色植物,還是別有一番特色的。武夷山是石頭山,植被並不完全覆蓋山體,但是花草樹木種類眾多,特別是還有一片片的竹子,嘻嘻,深得我心。跟泰山那種從山腳直奔山頂不同,武夷山的幾個景點分布在幾個山頭,所以穿行山間上上下下倒有翻山越嶺的感覺。山間茶園遍布,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端詳,果然,茶葉也是樹葉。哈哈。溪水潺潺,汩汩聲伴隨腳步,但聲響還是不及樹上蟬鳴。什麼樣的叫聲都有,閩南語吧…

行:

接待我的前同事要周五早上才會從邵武開車過來,所以我也沒必要非在頭天晚上飛過去。因此去程乘坐Z59北京西-武夷山,軟臥598元,17: 38開車,轉天早上9點鐘左右到達。回程是乘坐廈航的飛機,每天只有一班往返於北京和武夷山,機票含稅一共1400元,從不打折。機場坐落在市區和景區之間。因為老林開車,所以我都沒有搭乘任何公交。從賓館去機場是打車過去的,那邊的出租車都不打表,一律靠講價。頭一天問了一位師傅,開口要30元。當天出門攔下的一位師傅要價25,被我一口劃到20元成交。其實賓館到機場不過6,7公裡遠。

住:

賓館是坐落在三菇景區內的蘇閩酒店,掛牌四星,其實也就是還過得去的條件。老林有旅行社的朋友跟賓館相熟,標間180。在去景區的路上有看到如家。

吃:

景區內的賓館大多是接待旅行團的,估計是做團體席不用請多高級的廚子,所以蘇閩裡面的中餐廳實在是難吃,還貴。兩頓晚餐都是去市區吃的,兩家挨著。其中“最後的晚餐”經濟實惠而且比較可口,再加上登了一天的山也胃口大開。比較有特色的是吃到了一種貓爪菇,可我怎麼看怎麼覺得應該叫雞爪菇。另有一種紅菜,長得是正宗的綠葉菜的外表,可是汁液卻是紅色的。

茶:

來武夷山怎能不捎些茶回去。最最有名的當然是大紅袍。但是就那麼三棵樹,每年的收成屈指可數,連二號人物都不見得有份兒,更何況咱們了。市面上的大紅袍都是母樹的枝子插種的,咱們的喝的都是大紅袍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輩兒的。就這孫子倒騰出去也賣好幾百一斤。武夷山出產的茶葉統稱岩茶,也是半發酵制法,味道比大紅袍淡,也便宜些。大紅袍和岩茶都屬烏龍茶,說實話,還是更喜歡綠茶一些。不過,烏龍茶很養胃的。

游:

游武夷山一般是會到四個景區:九曲漂游,天游峰,虎嘯岩一線天,大紅袍水簾洞。從地理位置上看,前三處位於南麓,在一個大景區內,後一處位於北麓,在去機場的路上。從門票上看,九曲是要單獨購票的,100元/張;後三處是通票,分140元/一天和150元/兩天。從交通上看,在前三處的大景區內要買車票,85元/兩天,不限次往返於個景點之間。所有景點都走遍的話,可以壓縮在一天之內,只是會辛苦些。鑒於天氣和體力以及時間,我們是周五下午去九曲,周六一大早去天游,下午晚些時候去虎嘯岩一線天。據說大紅袍和水簾洞沒有太多新意,因此周日的上午就在賓館裡休息了。自己開車,所以時間安排很靈活,中午最熱的時段回賓館用餐休息,使得早上和下午的兩次爬山精神奕奕體力充沛。

--九曲

既然是漂,當然是要從上游往下游一路而下。溪水最深處達36米,但大部分都比較淺,才得以以竹竿撐行。兩片竹排綁在一起,六個座位分前後三排。我們正好是末班,成了三人包船。前後兩位艄公,後面掌舵的是個中年男子,前面的卻是個瘦瘦的小姑娘。因為落差不大所以水流不急,只是到每一曲時才有順勢衝下的感覺。要不怎麼叫“漂游”而不是“漂流”呢。赤腳劃水,不是想像中的冰冷,也沒有想像中的清冽。興起,脫了鞋,光腳踩在竹排上也學著撐幾杆。剛開始是怎麼也觸不到底,摜下的杆子總是從溪底滑過,撐不上勁兒。後來漸漸摸著點兒門道,也能像模像樣地杵上幾杆子。整個九曲十八彎下來要一個來小時,厚厚的雲層讓我們免去了暴曬之苦。兩岸蟬聲啼不住,竹排已過幾重山。

--天游

雖然說到武夷山必言及大王峰神女峰,但真正供游人攀登的還是天游峰。起了早,本意是要趁雲霧還繚繞在山間時可以登頂俯瞰隱現在雲海中的美景,可惜我們還不夠早,7點鐘到達山腳時眼看著雲層漸漸散開了。只要是爬山,當然就是爬石階,但天游峰的石階盤繞在山體,窄且陡,就像是高樓大廈的外掛樓梯。上下時不得不扶著後砌的水泥欄杆,磨得手生疼。依舊是老天眷顧的陰天,還下了一陣雨,來了把雨中登武夷。天游峰海拔不過四百米,登頂之後俯瞰九曲也只不過是其中兩三曲,不是想像中的九曲十八彎盡收眼底。從前山登,體驗腳下石階的險和四周風景的秀。從後山下,不規則的石板台階和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木讓人更有置身山間的感覺。10點來鐘就下得山來,果然是小山頭。

--虎嘯岩,一線天

下午3點多開始登虎嘯岩,沿途類似於天游的後山。仿佛上午登天游後把腿腳給遛開了,非但沒有體力下降,反倒是增加了腳力,蹭蹭地踏石板而上。因山石貌似長嘯的猛虎而得名,置身山中自然是看不到,可是也沒找到其他的方位可以看到虎嘯全貌。山上有一處橫陳的石柱,被稱之為虎舌。哈,這麼大的虎頭卻配上這麼小的舌頭,對了,是“小舌”,老虎講法語的時候用的上,哈哈。

從虎嘯岩下來一路穿過片片茶園,上上下下幾個山頭,翻山越嶺來到一線天。單向出入口,有興趣的話可以無數次來回穿,倒是不長的說。在入口處租了個手電筒,事實證明還是有必要的,否則被夾在那麼逼仄的縫隙裡如果再加上伸手不見五指,會增加很多窒息感的。兩頭兒寬一些,中間最狹窄的一段僅40釐米寬,只能側身前行。贊嘆連腰都彎不下去的寬窄裡是如何開鑿台階的呢。入口處設有工作人員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時勸阻體型過胖者還是不要冒被夾住的危險吧。好在距離不算太長,否則悶熱的天氣,濕漉漉的石壁,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孤注,這種壓迫感著實不舒服。

武夷山位於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幾乎算是福建最北處,引領著閩北風光。或許這裡不是登山者的首選,因為海拔不夠高,但是對於恢復登山信心的我來說卻正合適。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建築師的巧奪天工在渾然天成的大自然面前終究還是不及那份氣勢。人類可以是自然的改造者,卻不是自然的創造者。在造物主面前,人類的渺小化作對神跡聲聲贊嘆。不再是面對人類傑作時的自豪,而是放低自己,匍匐在大自然的腳下。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