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彩雲之南。它的風景正如其美麗的名字,旖旎多彩,飄渺神秘。端午節後正趕上雲南的雨季,一路上雨珠兒都在和我親吻,也讓秀麗樸素的山川古鎮多了一份清新。雨霧讓雲南更加彰顯了它的內在氣質,多彩而不妖嬈,俊美而不張揚。昆明夜晚的巫家壩機場星光點點,空氣中彌散著若有若無的清香。走出機場,道路兩旁繁花錦簇一般包裹的路燈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昏黃的燈光下,大朵大朵在黑夜朦朧中綻放。昆明,處處展示著花城的魅力。行駛在北京路上,看似寬敞的大道擁擠不堪,夜晚的交通就是一個惡魔,竟堵車四十多分鐘。首次見面,昆明讓我苦笑不得。巫家壩機場是國內少有的能和市區如此接近的機場,市內公交就能到達,相比其他省會還算方便。早上起來,一掃旅途的疲憊,悠閑漫步在清晨的小巷裡。和風徐徐,路旁的花朵在風中微微點頭,就連步入暮年的老人也在晨風中翩翩起舞。花叢後的小木屋寧靜別致,在綠樹的環抱下仿佛一個世外桃源。來到翠湖,含蓄的荷花躲在大片荷葉下,卻掩飾不住青春旺盛的生命力。它們努力地向上伸展,期待盛開時節的到來。好一個四季如春的城市!中午,尋一家傣族美味館,竹子鑲嵌的走廊,竹編的方桌小椅。品嘗一盤傳說中的鬼雞,香中帶辣更有檸檬的酸汁助陣,一入口你的味覺便看到了另一番天地,絕對是一道令人流連忘返的傣族特色。昆明的月色有點像我的老家,通透明亮能照亮周圍的雲朵,就像月亮穿上了一件薄紗,每走一步都幻化出多姿的衣裙。她是充滿生氣和幸福的。東莞的月亮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漆黑的天空沒有星光沒有雲朵,她獨自在行走,亮得有些刺眼,猶如華貴的公主,孤傲遙遠。她們是同一個月亮,卻同時擁有兩種迥異的風格。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又何嘗不是呢。石林在很小的時候有一張明信片被我珍藏,上面的風景正是石林。神奇的大自然以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創造了這獨特的卡斯特地貌。當年畫中的景色變成了現實,步入林區,各類異石拔地而起,千姿百態。大片的山石如利刃一般直指天穹,何等壯觀。虔誠的彝族居民們用豐富的想像力為每一處奇景賦予了動人的傳說故事,最為感人的就是“阿詩瑪”化身石。美麗的阿詩瑪千百年來風風雨雨等待阿黑哥的到來,可是勇敢的阿黑哥歷經艱辛最終沒能救下心愛的阿詩瑪。一段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也說明了彝族人對愛情的忠貞。雨中漫步,在黑色的石柱背後不時升起彌漫的白霧更增添了石林的神話色彩。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阿黑哥們彈起三弦琴,阿詩瑪們踏著節拍和著琴聲從遠處走來。他們一同跳起歡快的對腳舞,表達豐收的喜悅。大理大理是一個白族自治州,風光秀麗多姿。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更讓我對大理充滿了好奇,大理段氏多麼具有武俠色彩的一個皇族,是什麼樣的水土能養育出風度翩翩,多情溫雅的段家父子呢。大理頗負盛名的四大景觀被概括成“風花雪月”,聽聽這名字就讓無數向往浪漫愛情的女子遐想連篇。大理下關城區也稱風城,一年四季大風不斷特別猛烈。傳說有一個美麗姑娘,為了救被南詔國王打入洱海的書生,向觀音菩薩要了六瓶風,想吹干洱海水救出書生。誰知走到天生橋不小心打碎了五瓶,剎那間狂風怒吼,猛吹不斷,從此下關就成了“風城”。姑娘傷心欲絕,跳洱海追隨書生而去。另外三處是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蒼山有十九座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流流向洱海,雪山純潔的水質造就了洱海的明鏡,每逢月夜湖面月影成瀲。遙想當年段氏一族,生活在蒼山腳下洱海湖畔,日觀山色夜賞月景,大自然的美熏陶出了人才輩出的大理,養育了風度而多情的段家父子。《五朵金花》蟄聲中外,使白族姑娘和小伙子有了金花和阿鵬的稱呼。白族人性格溫和,待客以茶為主,白族三道茶以“頭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寓意突顯了獨特的茶文化。坐在嚴家大院細細品嘗這三道茶,苦澀、甘甜,當第三道茶入口我竟無法表達其味道,辣?甜?茶了,茶香猶在回味無窮。不得不佩服白族用茶對人生的精辟詮釋。人一生歷事無數或苦或甜,以淡泊之心拋棄重負,讓生命承擔的輕些。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所有的事情無外乎這第三道茶,全在茶畢後的回味。大理盛產梅子,白族傳統食品雕梅更是其中佳品,清香甜脆沁人肺腑。以梅子為原料釀制的青梅酒口感清甜,後勁十足,兩杯下肚就已經東倒西歪。清澈的洱海水帶給了大理豐富的水產,尤為喜歡這裡的酸辣魚,精細別致口感獨到,再配上當地取洱海水釀成的大理啤酒,一道豐盛的晚宴足讓你盡興而歸。值得一提的是,煮一壺又燙又酸的酸梅茶,加塊冰糖放在手邊,是醒神解渴的絕地搭檔。它燙的流淚,酸的鑽心,沒有喝過的人僅一口,就會瞪大雙眼進而豎起拇指稱贊它的獨特酸甜。大理古城距大理市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城樓上“大理”二字出自郭沫若之手。站在城樓下仰望良久,太多的圖片和電視劇讓我對它沒有了新鮮感,但是只有親臨城下才能感覺到大理的滄桑變遷。城樓因戰火毀壞修修補補勉強完整。進入古城雨水使兩旁的青瓦古屋泛著光澤,屋頂長起的野草雖然看起來破敗卻並不做作。城區道路依然保持著棋盤式的方格結構,中央為五華樓其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作洋人街,是老外逗留最多的地方。古城裡有個小吃一條街,烤乳扇的味道還不錯。古城並沒有想像中的熱鬧,也許是下雨的緣故吧。相比之下,麗江古城雨水再大也熱鬧非凡。麗江這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數百年間它是滇西茶馬古道的重鎮。古老的納西族在這裡開創了矚目的東巴文化。它倚傍於金沙江灣,坐落在玉龍雪山腳下。這裡的天很藍,雲朵像絮一樣漂浮在廣袤的藍天中。它就是麗江,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顆滇西明珠,它的名字來源於金沙江的古稱,麗江。
大研古城從麗江新城到古城交通很方便,距離也不遠,幾分鐘就可以到。古城入口有兩個水車,上面布滿青苔,吱悠悠轉動著,這是麗江的標志。古城中心四方街,有四個岔路通往古城出口,迷路了回到四方街總能找到要去的地方。隨便選了一條街,扛上一把傘,熱鬧的人群和古色的木質房屋便呈現在眼前。水汪汪的五色石板路面在雨中更顯得紋路清晰,兩旁的店鋪擺滿了各種民族服飾,尤屬披肩最有特色,披在身上既能在寒冷的天氣保暖又盡顯納西風情。一家專賣純手工編織的披肩店鋪,店主是一位娟秀的摩梭女。她坐在織布機前微低著頭,聚精會神忙著手中的活計。動靜相宜,端莊而不失靈巧。天藍色的傳統服裝和頭上火紅火紅的鮮花頭飾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同為摩梭女的楊二車娜姆,她頭頂上那朵大紅花怎麼看起來就有點別扭呢。沒打算買披肩,也就不要去打擾這位或許來自瀘沽湖畔的織女了。鑽進一條小巷子,這裡的居民客棧很多,有不少是納西本地居民用自己的客房招待,很純樸。住在裡面能讓你切身體驗一回納西人的真實生活,價格也還合理。忽然想起了周莊,小河邊的串串紅燈籠和這裡的一樣恬美。巷子很長我竟迷了路,漫無目的亂走一通,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四方街。夜色已經降臨,四方街卻熱鬧起來,隨處都是架著單反,撐著雨傘為等待拍攝心目中最美麗江夜景的攝影者。鄰著四方街是古城最具名氣的酒吧一條街,這裡聚集著大量優秀的酒吧歌手,盛裝上演著曼妙的民族舞蹈。酒吧沿小河兩岸一路延伸過去,街道旁有許多身穿民族服飾的女孩,她們跟隨酒吧音樂慢搖而舞。是她們把酒吧的氛圍帶到了街上,成了名符其實的酒吧一條街。人群熙熙攘攘,許多攝影者扛著三角架用他們的眼睛去發現色彩斑斕的美。路過一米陽光沒有進,再往前走看上了千裡走單騎,不為別的,喜歡這個名字。上二樓人並不多,撿了個臨窗戶的座。就不多要兩瓶就好,風花雪月正是大理啤酒的精裝品。一截紅蠟燭立在扁平的瓷碗裡,一陣風過火苗隨風搖曳。坐下來才感覺到真的有些累了,閉上眼睛,窗外游人和酒吧歌聲都安靜下來。只有雨聲,一點一滴砸在屋檐上、小河裡,叮叮咚咚清脆悅耳。我享受著嘈嘩下的寧靜,不想再睜開眼睛。兩位藏族女歌手的聲音將我喚醒,如絲線一般的呤唱仿佛來自天際,這聲音穿透了我的心。從古城出來已經很晚,我不想坐車,在夜雨中踏水而回。印像麗江雪山腳下,藍月谷。一場大型實景演出正在用詩一般的畫卷訴說麗江的故事。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在桂林漓江《印像劉三姐》之後,把目光和靈感投向了雪山。五百多名來自麗江、大理等村莊的少數民族農民,用他們質樸的歌喉、原生的動作給世人展現了一場最原始又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印像麗江》沒有劇情,簡單的動作與旋律無不透露出納西人對生命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悟,在天與地的懷抱下膜拜於雪山。走進藍月谷,披上雨披坐在大雨之中,兩腿因寒冷而瑟瑟發抖,我們依然在等待。伴隨著悠揚遙遠的鐘聲,三朵神保佑下的馬幫走在山路上,馬蹄聲、馬鈴聲從連折十二層而上的茶馬古道傳來。向著遠方送別的親人不斷揮動手臂,我將去遠行,帶著些許悲壯踏上漫長而艱險的山道。他們越走越遠,消失在雪山迷蒙的霧中。歌聲遙遙響起,回蕩在山間,沒有配樂沒有雕琢,一群黑黝黝的馬幫漢子直接喊出來的史詩。“走在山路上,帶著好願望,我要再走三百年,三朵神在上……”“高興了,喝酒;不高興,喝酒;朋友來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喝酒似乎是他們唯一表達情感的方式。少數民族愛喝酒,天生具有好酒量。瞧,他們在這大雨之中豪情萬丈,圍著四方桌行起了酒令。雪山腳下熱血的漢子,狂野中帶著孩子般的快樂。他們忘情的享受,豪邁地將烈酒一飲而盡。他們喝醉了,東倒西歪橫七豎八地倒了一大片。剛剛還熱鬧的場面變得安靜起來,只能聽到嘩嘩的雨聲。從山邊走出一位納西女子,她來尋找心愛的男人。不要喝酒了,我們回家吧。“……伊拉索,嘿啦,索羅貝……”一首納西古語《回家》唱碎了多少人的心。那是一首一輩子也不能忘記的歌,凄婉得令人忍不住掉下眼淚。大雨如注,憂傷在心頭蕩漾。麗江,有多少納西女子為追求純真的愛而死去,她們年輕美麗敢愛敢恨,如果不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生命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當中原王朝入主這塊邊疆土地時,可曾想到竟為麗江帶來了殉情之都的稱號?一個個動人的傳說,一段段感動天地的愛。玉龍雪山的女神會指引你們去一個沒有束縛的世界,永遠過著幸福自由的生活。“我不是專業的演員,普通話說得不好,但我使勁唱了使勁跳了,你們還會再來看我嗎?”他的聲音純樸而帶著沙啞,眼睛裡充滿誠懇和坦率,他期待我們的回答。我把雙手放在嘴邊,用力地朝他喊出“會!”,我希望他聽得到。“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應;叫地,地答應。願你們的每一個願望都能實現!”。眼前一直深藏在雲霧中的雪山露出了它的一角,這一刻天地為之動容。我們敞開胸懷,伸開雙臂,為了心中的願望,用一顆虔誠的心向著雪山深深一揖。玉龍雪山走出藍月谷,雪山早已躲在迷蒙的雲霧中隱去了它的蹤跡。玉龍雪山延綿五十公裡,大小有十三座峰,天氣如果好能一睹雪山磅礡的氣勢,遠望雪山如銀色的玉龍在蒼穹中永恆地飛舞,故名玉龍雪山。從海拔3356米的地方起乘大索道,約半個小時就可以上升到4506米的主峰扇子陡景區。纜車是封閉式的,雨季的天氣使玻璃外面沾滿了水珠結滿了霧氣。透過白茫茫的窗戶,隱約可以看到外面原始粗大的高松翠柏以及黑色陡峭的山勢。一顆顆參天古松在我們腳下滑過,一個個險要的懸崖在我們眼前逝去,朦朧中的索道風景一樣扣人心弦。海拔在不斷升高,低氣壓使耳朵產生異樣,不過很快就恢復正常。在海拔4506的高地,在神聖的扇子陡主峰下,一雙明亮的眼睛望著雲霧繚繞的雪山,久久沒有說話。他心若止水,胸懷空靈。沿著棧道,高山的雪花像淘氣孩子般在山風裡打鬧嬉戲,左飄右浮。它們心甘情願舍棄自由,用一生去裝扮這座美麗的雪山。褲腿已經被雨雪打濕,有風吹來就會冷得發抖。棧道上有一層冰,有點滑,遇上碎石階梯就更要小心了。沒登幾步,心跳得厲害,空氣中缺氧不得使我們重新估量自己的體力。幸運的是沒過多久,身體適應了這樣的高海拔,心不再亂跳了。爬上一段棧道,我看到了一對新人。凜凜寒風,新娘一身潔白的婚紗,雙肩裸露在風雪之中,她面帶微笑,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新郎。新郎穿一件單薄的白襯衣,為心上人撐起一把藍色的小傘。他們是勇敢的愛情守候者,延續了幾千年的忠貞愛情在納西淨地依然代代傳承。祝福他們吧,願他們的愛像雪山一樣厚積、永恆。冰川在眼前延伸,白色的棱角折射出犀利的寒光,雲霧襲來宛若御劍行空。可愛的蒙古族女孩唱起了動聽的歌謠,高海拔使她每唱兩句都氣喘吁吁,她依然堅持著。燦爛的笑容、恬美的歌聲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風雪把你的歌聲帶給雪山女神,她將賜予你努力追求的自由和幸福。走過最後一段棧道,我們來到了能達到的最高點,海拔4680米的東巴祭壇。扇子陡依然沒有露出完整的面目,卻帶來了轉瞬間風雲變換的動態仙境。剛剛還顯露出一個輪廓,眨眨眼睛又被吞沒在茫茫的雲山霧海裡。在這高山深處,東巴師為你祝福,願所有到過這裡的人永遠得到雪山神的庇佑。我徘徊在這塊方寸上,把雪山看了又看,就是舍不得讓它離開視線。可是我必須得走,轉身離開的那一刻似乎丟了一樣千百年苦苦尋找的東西。等待多年找到了,還沒來得及溫存就要遠去,多麼殘酷卻又無能為力。下山的時候,風雪突然停了,輕輕的陽光鑽了出來,照在頭頂上暖烘烘的。這就是瞬息萬變的玉龍雪山。束河古鎮山底下陽光明媚,一掃連日的綿綿細雨。湛藍的天空下,雲朵和雪山融為一體,遠遠望去分不清是雲還是山。雪山下有一個村寨,依山而建傍泉而築。它沒有大研古城的浮華,雪山泉水靜靜流淌在小巷子邊的河溝裡。“得得”馬蹄聲從街頭傳來,那是納西小伙子在馬上悠悠而行。這個村寨就是束河古鎮,當地人叫它龍泉村。茶馬古道起於滇南,經大理、麗江、迪慶、拉薩直至印度,束河就是處於麗江的一個重要驛站。這裡曾經是滇、川、藏交界地域著名的皮貨集散地。古老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還有落滿灰塵的飾品舊貨,它們昭示著束河輝煌的過去。年代更替,如今束河送走昔日的喧鬧,留下一份古樸和輕悠在身邊。徜徉在安靜的小鎮上,微風拂面。你會被這裡的氣質所感染,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親切自然,滿眼所見都透著善良。一位扮成張飛模樣的人站在街角,臉上塗著彩妝掛著大黑胡子,站姿卻並不威武。我站在旁邊,希望能等到一個“氣吞萬裡如虎”的造型,可是沒有,於是悶悶走開。後來無意得知這位“張飛”是一位老人,靠賣張飛牛肉維持生計。我的心忽然酸楚,他眼角的皺紋和滄桑的表情更讓我難以釋懷。每次翻照片看到這位老人,心都會被揪一下。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去束河古鎮的人都能嘗嘗老人的牛肉。村子不大游人不多,這裡本不是熱鬧之地,一個納西族的村落而已,人多了就會失去它獨有的靜謐。比起游人如織的麗江,我更喜歡束河的淡泊。你能感受到本地納西人的真誠和恬淡的心境。我遇到一個馬夫,黑黑的臉頰憨厚而熱情。他告訴我有機會了一定要騎馬走走茶馬古道,他的馬兒隨時等著與我一道爬涉。藍天下,瑪尼堆上的經幡在風中飄忽,綠水邊傳來清脆的吉他聲。走進咖啡屋,要一杯奶茶,看著小狗發呆。原來什麼事情都可以放得下,什麼事情都能忘記。只需靜靜地坐在這裡,這就是古鎮的魅力。我真想再尋一個機會來束河住一個月而不走。許多美好的事物注定得不到第二次,就像我不會再來束河。眾多未知的風景吸引著我去領略,在向我召喚,等到能選擇的時候,我總是選擇未知。除非有一天有人對我說“帶我去吧,那裡是我的未知”。回到麗江,去金凱廣場黑山羊一條街,兩杯青梅酒下肚,飄飄然起來,飄到了昆明,飄出了雲南,飄回了小窩。後記雲南是一個夢幻美麗的地方。走過彩雲之南,不管嘆息有多沉重,火炬有多英勇,這片土地會蕩滌凡俗,送出一顆明淨似月的心。祝願我的朋友和在雲南結識的伙伴們,願雲南之行記憶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