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到烏魯木齊雖然有火車,但是看了下時間都不大合理,而且聽說時間要比汽車要長幾個小時,就打算坐汽車過去了。一出庫爾勒就真是滿眼的黃,正燦爛的陽光掩映下很是刺眼,看著窗外我的口就有干渴的感覺。很快就進入的不知道是不是高速路,車道不寬,當然車也不多,外面都是黃褐的土堆,估計是開路挖出來的的,車就在這土堆中繞行。不是會在一個開闊點的路段看見有停著的大巴,據同車的人說是因為前面有監控電子眼。這裡的公路不像我們那裡隨時測試過往車輛行駛的速度,而是在一段路裝兩個電子眼,譬如80公裡的一段路頭尾一個裝一個記錄你經過的時間,限速80公裡每小時,如果過這段路你的時間少於1個小時,那肯定就是超速了。很多司機開著開著一高興就開過了,這時在下一個電子眼之前停車歇一會,等過了規定最短時間才過去。至於是不是新疆所有的公路都這樣我就不得而知,別人姑妄言之,我也就姑妄言聽著了。開過了土堆,就是很平整而筆直的路,一望無邊,因為參照物不多,真沒感覺車走得快慢,怪不得人家說在新疆開車不知不覺就容易把油門踩到底了。走到中途有邊疆的邊防兵在檢查過往車輛,我們的當然也未能幸免,上來逐一檢查身份證,估計是忘了沒檢查到我的。繼續走,在到烏魯木齊之前看到了兩個有意思的景觀,一個是風車,巨大的發車林樹立在公路邊,蔚為壯觀;還有一塊綠洲,有樹木還有湖,在這樣漫天黃沙的土地看見這樣的綠洲真是讓人興奮的。可惜這兩個處地方都沒機會下來看看。
烏魯木齊,新疆首府,蒙古語的意思是“優美的牧場”,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就這簡單的一句話我想足夠說明烏魯木齊的地位與特色。作為省會,烏魯木齊跟廣州、北京等大城市相比顯然有很大不足的,但是別忘了我是一路西進的,對比銀川、西寧甚至蘭州等西部省會城市,烏魯木齊給我的感覺是要宏大好多,這估計也是因為其地處邊疆,與中亞各國商品交易頻繁有關。總而言之,在恢宏的沙漠建立這樣的大城市是不免讓人有崇敬之意的。
首先我還是願意說說吃的。雖然一路西進,一路吃過去,但是在烏魯木齊還是嘗到了不少特色的東西。新疆最有名的食物我想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當然是羊,羊肉、羊蹄、羊筋,燒烤、火鍋、悶,吃了個遍,味道各有各不同,都是挺好吃。最特別一點是在一個哈薩克風味的早餐店吃的早餐,有馬肉、馕和哈薩克奶茶。吃的馬肉有兩種做法,一個是暗紅的,軟軟的如醬一樣,吃著那種味道很怪;還有一種就是像干曬的一樣很硬,嚼著下巴都酸了;馕,其實就是一種燒餅,也是比較硬,吃著沒啥味道;倒是哈薩克奶茶還有點意思,真有羊奶的味道,很是有淳樸的味道。聽聞烏魯木齊有好幾個美食圈,其中二道橋是最有名的,當然也是我們的首選目標,那可真是熱鬧的,沿路都是賣瓜果葡萄的維族大爺大媽,當然也有年輕的小伙和美女。下午五點多就有很多燒烤檔營業,看到有一些燒烤檔很特別,是給一塊鐵板你自己燒的,或者說煎也可以。看著好玩,我們也去要了些羊肉青菜等燒了起來,再要上一杯扎啤,感覺滿興奮的。可是我們到底是不會烤,弄得食物半生不熟的,油花四濺,最後當然是沒吃飽,但是也不想再去吃飯,害得那天晚上餓肚子了,夠郁悶的。總的來說在烏魯木齊吃東西還是比較方便的,各種口味的餐館非常多,除了新疆特色美食,川菜粵菜西餐等隨處可見,當然味道如何就要看各位的運氣了,不過我剛到烏魯木齊的第一頓飯就是在一家中西合璧的餐廳吃的,菜式的味道相當棒,最喜歡的是一道紅燒土豆,粉、香,害得我回來以後常常找有土豆的菜式吃,但是再沒吃到那種味道。
說了吃然後就是游。天山天池那是我們必要去的地方,至於其他地方則要看時間和心情來安排。天山之於我,那可真是夢幻一般的所在,在小學時候就從梁羽生的小說裡看到這個浪漫的名字,然後是一直不斷在他的小說甚至別的偽劣武俠小說中溫習,乃至刻骨銘心。看介紹,天山天池風景區離烏魯木齊有近百公裡的距離,雖然聽說有車可以直達,但是吸取博斯騰湖的教訓,還是打算跟個散客團去算了,畢竟我們沒那麼多時間耗費。第二天一早到市人民公園門口報名參加了個散客團,然後跑去吃了個哈薩克的早餐回來就可以出發了,一路上陽光明媚,開始一段的公裡路況相當好,導游小姐很自豪讓我們猜這條公路的年齡,一會說出答案是十年左右,能保持這麼好的狀況是由於新疆少雨衝刷的原因。走完公路之後就轉進了泥路,由於正在修路的關系,不僅沙塵大而且顛簸得要命,好在一路的風景新鮮,加上導游小姐介紹當地的奇風異俗,倒也不難過。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例牌拉我們到購物點,這裡都是賣新疆一些藥材,其中招牌菜當然是大名鼎鼎的天山雪蓮,分有大大小小,海拔高低,年份遠近,價格當然也是不同,真是大開眼界。還有很多其他的藥材的功用都描述得出神入化,有很多都是增強性功能用,看來邊疆的人們很清楚現在都市的繁華生活壓力讓很多男人都力不從心,特為這遠方的客人准備了上好的藥材招呼,希望客人是游得盡興游得健康了。
逛完藥材店,繼續上天山。遠遠看見巍峨的天山,似乎更別的山沒很大的不同,但是看青綠連綿的山體在白雲藍天下安然躺臥,心情大是舒暢。上山的路可以選擇坐索道和汽車,我們選擇坐索道,在半空中俯視平視都可以大飽眼福,天山,我們來了。坐完索道,還需要再登一段石階梯才能到達天池,因為今年來缺少運動,所以我登得是氣喘吁吁。有一對年老的夫婦拿著水壺包裹的,互相扶持,走得尤其慢,一會就遠遠就落在後面。我是以為,老人家出來旅游就別來這樣的地方了,特別身體還有點毛病,太累而且也不安全,所以,出名可以不必趁早,游歷卻一定要趁早,年少輕狂,舟車勞頓,攀山越海都無妨,老了可以有長長的回憶,走過看過,靜極思動了,可以享受陽光海灘類的休閑旅游,真沒必要一大把年紀了還惦記著泰山、華山、黃山還沒去過。終於爬上了坡頂,那碧綠的草地有綻放的小花,仿如趕到了江南早春,一時思覺有點錯亂了,直到看見前面掩映的湖水才回神來,那是天池。回過頭來看見不遠處有個寺廟,很多人都開始走向哪裡,而在這樣的地方有這樣大的建築肯定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的,抱著這樣心態那是完全放低了警惕,乖乖打開錢包把錢放到導游的手裡,結果不言語而喻的,這個寺廟當然是有點來頭的,可是現在看到的都是現在修建的,裡面比我家的房子嶄新多了,沒啥看頭,再加上顧念著天池,飛快走了一圈就跑出來了。
請原諒我語言的匱乏和文字的拙劣,如果是青海湖是一面博大的大地之鏡,天池就是一面精致的梳妝小鏡。站在天池邊,一眼就可以到盡頭。水面平靜清澈,對面山峰層層疊疊,博格達峰千年的皚皚冰川和白雲倒影水中,那純乎就是一副畫,當然不是凡夫俗子的筆墨,是天畫。雖然天池不大,但是如果要環湖走一圈估計也要一個多兩個小時,而導游給我們的時間也不過四十分鐘左右,哎。西面山腳有比較好的路,而東邊池邊則都是尖銳的石頭陣,不走尋常路,我們決定沿的池邊的走一下。不算理由旺季,來天池的人本來就不多,像我們這樣的人更少,今天就沒有,所以這邊走的只有我們兩個人,我跳躍在不規則的石頭,像個顯擺的孩子,其實當然都是成竹在胸的,而對MOUSE的慢吞吞小心翼翼這探又探的像個小老頭一樣確實是有點鄙視了,(*^__^*) 嘻嘻……。不知道那邊風景如何,我是覺得這邊的風景獨好,等不及MOUSE,自拍了幾張,但是看著有點怪怪的,說不出什麼感覺,回來傳到電腦給弟弟看,他覺得背景像是假的,我就像是在照相館裡面站在畫面前照一樣。看來如此入畫美景與我等俗人實在是格格不入的,就算是我強行留影,就是不假顏色予我的。在這樣的地方,短短幾十分鐘實在是太短了,東邊沿池我們甚至還沒走到一半時間就到了,忙忙往回趕,坐得纜車下來,導游說全車人就在等我們了,要罰我們唱一首歌,MOUSE嚴峻拒絕,弄得導游小姐好沒面子。回去的時候,大家都有點困意了,導游也停止了播音,我迷迷糊糊就睡了一會,在進入市區前還是把我們帶到了一個賣玉石的購物點,弄得一些人相當的生氣,在叫嚷,何必呢,不是都應該有這麼心裡准備嗎。
去過天池,我們還要在烏魯木齊逗留一天,本來還考慮來個吐魯番一日游,但是想想現在並不是葡萄熟的季節而且出來都近一個月,不但是有點累了而且囊中也有點羞澀了,所以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不去了,好好睡一覺,第二天逛逛市區就算了。第二天下午去逛了一下國際大巴扎,“巴扎”,系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遍布新疆城鄉。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是集購物、娛樂、餐飲於一體的綜合性商業中心,堪稱世界第一巴扎。關於國際大巴扎,在去天山的路上導游就跟我們有介紹,推薦我們一定要逛逛,還跟我們說了記得是“巴扎”,不是“嘛扎”,後者可是墳墓的意思了。國際大巴扎是在二道橋,我們之前其實都在那邊吃過東西,但是沒怎麼逛,這次到另一邊,那有好多新疆民族特色的紀念品賣,其中有名的英吉沙小刀滿街都是,而我看了一下,材料似乎很一般,做工也粗糙,難副盛名,其實我倒是沒什麼失望,就如同陽江小刀一樣,又何嘗不是一樣,都成為了大路貨了。至於其他的一些紀念品我更是沒多大興趣,走馬觀花一下就是了。
新疆,漢稱“西域”,至清朝才改為現名。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中維吾爾族是主體民族,其他的主要以漢族、哈薩克族和回族為多,所以在烏魯木齊街頭上到處都可以看見少數民族的人和服裝。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還有俄羅斯族等人的相貌與漢族有相當明顯的差異,所以即使是不穿民族服裝仍然很容易辨認,所以走烏魯木齊的大街上,特別是國際大巴扎一帶,建築物都很有俄羅斯那邊的風格,感覺就很有異域的味道了。早就聽說維吾爾族美女多,那真是名不虛傳的,走在街上,怎麼也會看到一兩個絕美的維吾爾族姑娘,在大巴扎逛的時候我就看見一個超像已故英國王妃戴安娜,單不知道是那個民族的,可以肯定就不是漢族的,可惜沒辦法拍張照片。新疆擁有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比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國土面積還要大,所以真個要好好游一下新疆,沒個把半個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這兩三天的時光能管中窺豹一下也就不錯了。
照片版:http://***/s/blog_5fe1a3fc0100df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