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K游紹興:去安昌,別忘了暖一壺老酒

作者: 老KK

導讀老KK游紹興:去安昌,別忘了暖一壺老酒安昌古鎮是我來紹興的一個重點,她在2005年被評為中國魅力古鎮之一,安昌之名是因唐末錢镠平定董昌之亂而得,小鎮至今仍保留了江南水鄉特色,一聽到水鄉,我就忍不住腳癢想要來看一看,果然是原汁原味,不虛此行啊。 安昌位於紹興縣城西北,距縣城約七公裡,從縣城去的話,可以搭公交118路,建議到它的起站,也就是汽車南站 ...

老KK游紹興:去安昌,別忘了暖一壺老酒安昌古鎮是我來紹興的一個重點,她在2005年被評為中國魅力古鎮之一,安昌之名是因唐末錢镠平定董昌之亂而得,小鎮至今仍保留了江南水鄉特色,一聽到水鄉,我就忍不住腳癢想要來看一看,果然是原汁原味,不虛此行啊。

安昌位於紹興縣城西北,距縣城約七公裡,從縣城去的話,可以搭公交118路,建議到它的起站,也就是汽車南站去搭,這樣才一定有坐位:九點鐘,我們離開老台門,客棧門口是條小巷子,沒什麼行人,沿著魯迅老街走到東邊街口,在中興路上坐10路公車向汽車南站出發,到了南站上了公交118一看,連司機、收票員一共才五人。

一路上,上車的人陸續增加,到城外已滿滿是人,車窗外風景不錯,只見小河穿路而過,處處小橋流水,不經意路旁看見一個牌子寫著「徐鍚麟故居」,這紹興真是名人之鄉。上車前和收票員打過招呼,請她叫我們一下,下車地點正在安昌大酒店前。下車後朝對街新開發的一條大道走去,約兩百米就看到了古鎮牌坊,兩旁正大興土木,想必是為這古鎮的觀光努力建設,真不知是為她喜還是憂。



穿過牌坊有座小橋,路上蓋了個廊棚,兩旁有供人休息的石椅,見有一些婦女坐在那兒閑聊,我們也坐下歇歇,婦人把背小孩的竹簍放在一旁石椅上,今天沒幾個游人,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古鎮原貌,我可不要看那抹上厚厚一層胭脂的農家女。



又走上一座橋,橋上兩旁曬了梅干菜,過了橋有個戲台,後面有個拱門,上書「商澤遺國」,這就是安昌老街的入口。走進門洞,一旁是蜿蜒小河,河邊婦女正洗著衣服,一旁是住家和小店鋪,河邊掛著串串著名的安昌腊腸,做布鞋的老人,做木桶的小店,一切都那麼自在。當時我突發奇想,退休後何不來此安養呢。老街由頭走到尾也不過二十來分鐘,好幾次河上烏蓬船劃過,戴著烏氈帽的老船工呼喚我們,但我沒敢坐,我怕水。



來安昌,一定要到「寶麟酒家」瞧瞧,不為他家的飯菜有多好吃,只為這兒有個安昌古鎮形像大使,他的大名叫「徐寶麟」,今年五十多歳,身穿灰布長衫,蓄著白鬍,頭戴烏氈帽,濃眉大眼,口才不錯,有如滔滔江水。他對我說,他曾經上過雜志,電視,前兩天還有個法國電視台來拍他的專輯,還展示以他為主角的得獎照片(如下圖),那是一張他和孫子的合照,你看他忙的呢。

坐在河邊的木桌,我點了幾樣菜,安昌腊腸當然要的,梅干菜燒肉那也是必點,老婆去了廚房,掐起芹菜覺得很嫩,老板娘推薦說配豆干炒很好吃的,另外,來盤清蒸臭豆腐,不料驚為天人,又加了一盤,從此在紹興就和臭豆腐拼上了,餐餐必點,那臭味實聞起來可是香的很,吃進口中更是。

佳肴雖好,還得暖一壺黃酒才夠味,我邊喝著酒,邊和寶麟先生聊天,現在他的女兒和女婿在河邊老街也開了家店,現在他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快樂,原本還要唱個紹興戲,越劇來聽聽,可惜讓人打了岔,他就去忙別的了,只能怪我沒耳福。



每到一個地方遊玩,就是要接觸當地人,只是看風景會少了許多趣味。在紹興城外還有這麼一座完整的古鎮,那是很珍貴的,目前游人還不多,找個閑去古鎮暖一壺酒,配上安昌腊腸,在雨廊下看著河中劃過的烏蓬船,日子再愜意不過了。

後記:回家後,對紹興念念不忘,找了兩部紹興蓮花落來解解思念之心,那就是「大年三十」和「翠姐姐回娘家」,哇!真真是好看,大年三十的故事背景正是安昌古鎮,兩部戲都活生生的展現了紹興的生活文化,只是不知在「翠姐」一片中,那個送翠姐回娘家的「眠轎」現在紹興還有沒有啊?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