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計劃去嵊泗的,沒有想到突然來的台風讓我們不得不取消了這個計劃,不過也可以說是我們幸運,這台風驅走了秋老虎的炎熱。雖然天上布滿烏雲,下雨的跡像很明顯,我們還是興致很高地上了路,10:27分的火車,1379次(無錫---南寧),車票15元,空調硬座。同行的瞿是從無錫過來,正好也坐的也是12車廂。到嘉興12:07分,出站後大家都有點摸不著方向了,去哪解決中飯呢?叫了輛出租,5元起步價,到了有名的五芳齋,那裡的粽子很有名氣。
吃完飯,大約13:15,打車到汽車西站13:30,到售票處一看,來得好不如來得巧,13:40的車到烏鎮,票價8.7元,趕快買票上車,空調大巴,這趟車是經過桐鄉再到烏鎮的,看看同車的人,有幾個好像也是去那裡游玩的,看到有人也像我一樣打印出了在網上查到的旅游資料,還有色筆劃了一些重點,暗自偷笑。上車後不久大家便睡著了,一顛一顛地,就像在搖籃裡一樣。
三點左右,到了烏鎮,這時下起了小雨。從停車場出來,便有三輪車夫上來,推薦坐他們的車(車上可以坐兩人)到鎮上三塊錢,坐車進鎮,到了車夫推薦的大運河旅館,標准間有兩種,120元(兩張床),100元(一張床,夫妻間),先上樓看看了房間,還不錯,這家店新建不久,裡面很干淨,空調,電視,就是房間比較小,而且衛生間也很小,淋浴不是很方便。不過只住一晚上,就將就一下好了。
從店主那裡要了一張地圖,出門,既然大家都推薦西大街,就乘車到那去瞧瞧吧(兩個人來回20元),沿路經過一些小石拱橋,都是些頗有些年代的橋了,上面長滿青草,有的階梯還有些破損,讓人懷疑這橋是不是不能再走了。小巷裡彌漫著一絲潮味,巷間的道路只有一米五多寬,石板路多外已經破損,車顛得很歷害。中間經過一間破屋,車夫介紹是”天下糧倉“的外景地,破爛的牆皮都是人工做的,顯然這一段已經沒有什麼人居住了,有也只是一些老人,路上不太見到什麼人,也沒有什麼聲音,偶有幾間屋子沿街開了店面,買些藍印花制品,到了巷末端,是兩座橋,據說也是當時拍片的外景之一,可惜不知什麼緣故,外面用了些鐵杆扶了起來,壞了風景,也不好取景拍照。水中的水葫蘆很多,外河道有船經過時,水流湧動,水葫蘆也跟著一波一波湧動,如果你盯著看,還會有些頭暈。站在橋上,能看到屋子黑色的屋檐,有些屋子上的瓦已經十分破舊,真有些像在廢墟裡的感覺,車夫說是這一段已經有三億的款撥下來,要進行改造與保護,大部分的居民也遷出去了。
坐車回去,車夫帶我們去看千年銀杏,我們四人還是很輕松地將這棵樹合抱了,這棵樹已經不能算是枝繁葉茂了。
看看時間,還不到五點鐘,便隨處逛來,不知不覺到了東大街,看到有賣姑嫂餅的,這是烏鎮的特產了,小小的像棋子,店家熱情地請我們嘗嘗,原來就是和蘇州的酥糖差不多,就是太甜了,不太符合我們的胃口。前面的游客明顯地多了起來,不少裝備精良的攝影家正在取景拍照。沿河的長廊躺了些老婆婆,微風吹起她們的白發,嗯,她們睡得挺香,不要吵醒了她們。對面一家飯店看起來不錯,開窗正對著河,有一對戀人已經在吃晚飯了,干快奔過去,占據了另一張正對河的桌子,烏鎮羊肉是首選的菜,聞起來還真是很誘人,可是一嘗,大失所望,太甜了,忙叫了些辣醬來蘸著吃。
晚飯吃完,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傍晚的風很是宜人,是那種初秋的風,走在石板路上,身心輕松自在,這種難得的愜意是很難用言語形容得出的。同行的幾位也許是武打小說或恐怖小說看得多了,說這個小鎮是個拍片的好地方。說笑間,就已經出了東大街。晚上回去,洗了個澡,打開窗戶,沿河的風直吹進屋子,開心的夏日。
第二天睡了個懶覺,幾個同行的朋友起得太晚,我們到了售票處,已經是9:30了,買了船票,一行四人坐在船上,那時的游客還不算多,也許是旅游團還沒有到,晃晃悠悠地我們就到了烏鎮的最東端。下船請了個導游,我們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看過來,第一個就來到了江南百床館,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度過的,沒有想到古人花費了如此多的心思與精力在床上,精雕細刻,有的鑲像牙,有的鍍金鍍銀,每張床都似乎在向我們述說他的主人是什麼樣的地位與身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小姐的床是連著更衣間,衛生間,梳妝間連在一起的。商人的床布滿了銅錢樣的木雕,新婚夫妻床上面一定要有合和二仙,但我好像記得合和二仙是代表友誼的,有待考證。
藍印花布作坊,一進屋,就看到高高的架子上晾曬著藍印花布,隨風飄擺,正好可作拍照的背景。
看來古人是十分注重自身的生活環境的,木雕館再一次印證了我的這種想法,一個個雕工精細的展品,多是來自民間的收藏者,或用在房上,或用在窗上。
皮影戲,以前只是在電影電視見過,真正的表演還是在這裡看到,沒有想到,一個人就能表演兩個角色的各種動作,我們那天看的是孫悟空與牛魔王的一場打鬥,中間兩者還變形為龍虎鬥,鮮艷的色彩,精彩的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午飯後到汽車站,我們的運氣真不錯,正好有一班車直接回上海,13:15分,我們的車便駛離了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