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血求玩(三)、遇龍河歷險記

作者: 愛看風景的大頭貓

導讀大概睡到8點多才起來,先找到瘦子米粉吃早飯,再找了個地方租車,居然也不要押金。這個地方好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很高,頓時感覺很好,仿佛回到了最本真的狀態,就像這裡的山水。我們出發的時候已經10點半了,沿大路經過白沙鎮騎到遇龍河上游的富裡橋,一共用了一個半小時。這一路上也是時晴時雨,雨大時,我們就套上一次性雨衣,自由自在,經過連綿不絕的 ...

大概睡到8點多才起來,先找到瘦子米粉吃早飯,再找了個地方租車,居然也不要押金。這個地方好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很高,頓時感覺很好,仿佛回到了最本真的狀態,就像這裡的山水。我們出發的時候已經10點半了,沿大路經過白沙鎮騎到遇龍河上游的富裡橋,一共用了一個半小時。這一路上也是時晴時雨,雨大時,我們就套上一次性雨衣,自由自在,經過連綿不絕的山,呼吸著周圍的新鮮空氣,瀟灑啊!老媽得意地說“向我這樣頭發花白的老太,出來自助旅游的已經不多,更何況騎車游!”她決定回家要把網名“瀟灑老媽”改成“瀟灑老驢”。哈哈!我們本想從富裡橋漂流下來的,沒想到現在一個船工都沒有,因為淡季他們都不出來做生意了。確實,別說船工沒有,河上一條船也沒有,連一個游人都沒有,又只有我們倆了!對著富裡橋橫拍豎拍了一通照片。想起過去旅游時,到個景點,為拍一張照片要排隊等好久,現在多幸福。富裡橋是廣西現存並處於使用狀態的最古老的石橋之一,且為拱型最圓的單拱石橋,橋兩頭各有古樹一棵,其中一棵05年被風刮斷了,但是它的生命力很頑強,斷枝仍然生長茂盛。老媽跑到橋上,我遠遠地拍下半圓型石橋和上面的一個小紅人。我們沿著河往下游騎,因為大多數游客都是從遇龍橋開始漂流的,船工可能集中在那裡吧。果然,到了遇龍橋,一個中年婦女盯上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坐竹筏。她開了一個明顯在宰我們的價格,怎麼還價也還是比我知道的旺季最低價高。想再找找別人,可怎麼也找不到。那女人得意地跟著我們,勝券在握的樣子,斷定我們今天非坐她的船不可。周圍也沒有任何其他游客可作參考。我這才明白一個道理。淡季並不一定比旺季更便宜。因為一、淡季游客少,形成不了規模經濟,賣家的成本提高;二、淡季賣家少,賣家的競爭也少,買家的議價能力降低。再說,這天也實在太冷,停下來不動已經發抖了,何況坐在竹筏上迎風吹,肯定會凍壞的。老媽毫無興趣再漂流,於是我們決定騎游余下的路程到工農橋。

騎游是指沿著村子裡的小路騎,與來時的水泥路根本不是一回事,坑坑窪窪,崎嶇不平,而且正在下雨,碰到的村民都勸我們下雨天不能從小路走。可是我們是來欣賞風景的,從大路騎回去還有什麼意思呢?今天豁出去了!果然,有的地方整條路全是淤泥,雙腳和輪子都陷進去了。有的地方則顛簸得厲害,不知這單薄的自行車是否頂得住阿。我們似乎有些後悔,因為從小路走,不僅遠、路難走,我們的體力也在下降,不能以來的速度估計回去的時間。老媽開始擔心天黑之前回不去,我安慰她說,實在不行,到朝陽碼頭再漂流下去就是了,再不行,從朝陽碼頭直接回陽朔,下游不玩了。可是,雨越下越大,路越來越難騎,老媽越來越擔心,沒有了任何玩興,只顧艱難跋涉。就在此時,只聽老媽一聲絕望的慘叫,自行車胎爆了!這下徹底完蛋,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上哪去修車,離陽朔還遠著呢,難道我們今天要困在這重重的山裡了?我和老媽推著車往前走,鞋子裡早已浸滿泥漿。走了好久,總算到了一個村子。一間房子裡,有個婦女在干活。我們像看到救星一樣,問她這裡有沒有人會補胎。她從別的房子裡找來一個人。那人說他還得再找人來補,補個胎10塊錢。我的天,上海只要2塊錢。今天就是100塊也得補啊。於是把自行車放到他們房子前的一片空地上,另一個人騎摩托車去拿來修的工具——難怪成本高啊。一幫人圍在那裡,冒雨修起來。村子裡的大狗,小狗也好奇地圍過來。這時我朝周圍看看,風景還真好哩!修車人說,經常有外國背包族游到這裡就在這塊空地上搭帳篷的。那個修車人還真仔細,查出了三個洞,一一補好,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

在這兒大概花了40分鐘,告別救命恩人出發。離朝陽碼頭還有5公裡,但這不是平坦的5公裡,是稱得上長征路的5公裡,是還有可能爆胎的5公裡,是如果迷了路,就是幾倍5公裡的5公裡。我們不敢再輕易騎,推著車走。這哪是路,根本只是稍微突起的田埂而已。遇龍河漸漸遠離了視線,周圍又沒有人了,只有無窮無盡的山,形狀怪異的山,天突然暗了下來,使這些山一下子顯得非常可怕。我們經過一個又一個墳墓,甚至有的地方是個墓群,身後還有烏鴉在叫,教人不寒而栗。就這樣不知走了多久,雨小了,天又亮了起來,遠處終於看見幾間屋子,旁邊孤零零地長著一棵小樹。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媽讓我把這棵小樹拍下來,我把車停在田埂上,剛拿出照相機,只聽砰一聲,自行車連包一起翻到田裡沾滿了泥。趕緊把車扶起來,可不小心又把泥沾到了照相機鏡頭上。老媽過來收拾殘局,自己又踩了一鞋的泥。狼狽阿,但是我們很開心。

又騎到河邊時,碰到一老頭,在那守株待兔,想給我們做向導。我們得知,這裡就是舊縣了,也就是遇龍河上半程漂流的終點。這裡景色非常美,雨已經完全停了,清澈的水映著層層疊疊的山。那人告訴我們從這裡直接回陽朔也就3公裡路。其實遇龍河上游是最美的,電影劉三姐很多鏡頭都在這裡取景,沒有必要再到下游的朝陽碼頭去,那都是旅行團去的地方,比較過的人都說上當。既然如此,現在是3點左右,就在這最美的地方多呆一會兒,然後直接回陽朔吧。老媽總算解除了天黑前回不去的擔心。大約在此地欣賞了40分鐘,我們又上路了。經過剛才的重重考驗,覺得現在的路真是好騎阿。周圍是秀麗的山水,雨過天晴,在無人的小道上騎車,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偶爾遇到一、兩個老外,這時才剛剛進來往上游騎,我們互道hello。想起我們一路上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騎游的中國人,難怪今天也多次被人認為是日本人。

總算有驚無險地回到陽朔。到謝大姐啤酒魚去飽餐一頓,端上來一個大約12吋大的盆,把我們下了一跳,吃到發誓這輩子再也不想吃魚。晚上去看張藝謀導演的山水實景演出:印像劉三姐。以漓江作舞台,山作背景,加上色彩艷麗的燈光和氣勢宏大的表演,一開始確實很令人震撼。不過這也就是典型的張藝謀烙印,和他的電影一樣,只有色彩的視覺衝擊,沒有任何意義。陽朔的游玩基本結束,明天去龍勝梯田。



(遇龍河)



(遇龍河)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