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外出旅游,多是喜歡去自然景點,對歷史、人文景觀不太感興趣,但既然有代表的性的盡量都看一看,那還是要找一個轉轉吧。所謂五十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那就去西安吧。 其實本來是想去沈陽、大連的,但買不到票了,以前又做過西安的功課。所以就臨時改道西安的,以前的功課也都忘了,不管是景點攻略,還是小吃攻略,反正去了再說吧。重要的不是終點的風景,而是看風景的心情嗎。
在單調的轟隆轟隆聲中,鐵軌無盡的向遠處延伸著,不一會,也就進入夢鄉了。醒來時已是早上六時了,窗外已是高高低低,綿綿不盡的小山了,山上沒什麼樹,多是低矮的灌木或雜草,山也少見岩石,多是土質。間雜可見廢棄的窯洞,看來已進入陝西了。
西安火車站前挨著高高城牆,給你第一眼的感覺就是震撼,穿過城牆,就是繁華的市區了,坐公交到鐘樓北找了住處,到回民街上找了幾樣小吃,八寶粥、鍋貼,粉蒸肉,冰醪糟,沒有一樣喜歡吃的。女兒也不愛吃的。肚皮沒有填飽,簡單休息下,就又到火車站坐游5,直奔兵馬俑了,售票員不停的宣傳著沿途的景點,可對楊貴妃的澡堂子,秦始皇睡長覺的土堆子都不感興趣,所以就直接到終點下了,停車場到兵馬俑入口挺遠的,38度的高溫下,我們走到入口,才知道售票處在停車場周圍,只得返回,真是暈了。
購票後,未入場,已感到累人的很了,依次看了一、二、三號坑,蹭了幾個導游,聽聽了講解,從歷史,各類人物造型,秦磚漢瓦,又講到幾個農民偶然發現兵馬俑的過程,再講講開挖的情況,現在第三次挖掘的人員正在細細清理呢。兵馬俑還是值得一看的,畢竟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呀。到這兒參觀的老外好多,有個國外的中學生團,一大幫人,長的都是帥哥靚女呀。還有個一家三口,長的人高馬大的,一個中年翻譯陪著呢。
從兵馬俑回到住的地方,要一個多小時,立即打開空調,狂飲幾杯水,休息,吃飯,本來計劃在夕陽下,在城牆上騎車轉悠的,可聽服務員說,大雁塔廣場的噴泉八點半就開始了,而去那兒還得半小時左右,於是決定先去看噴泉,走到鐘樓前,留照為證,到此一游啦。然後坐車前往大雁塔廣場,到那兒還不到八點半,人已相當多了,二百米左右的長,寬約一百米的廣場,被分成許多組,四周及每組之間的台階,都坐滿了人,估計有上萬人了。
為了看全景,轉悠到上面的平台,再給大雁塔留下照,表示到此一游啦。擠在人縫裡,等著表演開始了,快九點時喇叭廣播,音樂響起,燈光變幻,隨著音樂節奏,時而陣列式推進,時而直擊高空,時而輕柔搖擺,許多孩子,甚至成人都跑到噴泉中開始戲水,許多人身上濕透了。
第二天,女兒怎麼說也不肯到回民街吃小吃了,就讓她在賓館餐廳吃了15元一份的揚州炒飯,我一人跑到老金家家嘗了羊肉泡饃,上來後怎麼看怎麼吃都是牛肉的,邊上一人也抗議說是牛肉的,服務員說你點的是羊肉它就是羊肉,點是的牛肉,它就是牛肉的。反正牛肉泡饃也沒有吃過,權當二樣都吃了吧。吃完後,又買了棗泥甄糕和肉夾饃。後來發現棗泥甄糕還有些像粽子,其它的都吃不慣。幸虧原來網上找的小吃攻略沒有帶著,要不然失望肯定還要大。
坐車到南門,買票,上城牆,租了輛雙人自行車,開始沿著城牆轉悠起來,來的早,城牆上沒什麼人,大多數是我和女兒二個人,城牆很寬,城外是綠化、護城河,九點時還有許多音樂在響,許多人在跳操跳舞。在四個城門上照照像,看看垃圾筒上的蛇龜圖案、宮燈上的龍馬造型。到北門時開始遇著旅行團,到東門時,游人增多,幾個外國MM也騎車轉悠呢。回到租車點,用了一個半小時。下城牆時,又遇到了昨天的那個老外一家三口,依然是那個中年翻譯陪著,正舉著機相對著打扮成秦朝守城士兵狂拍呢。
離回程還有幾個小時,再來到回民街的高家大院,買了皮影戲的票,二個七旬老人,一個拉著像是二胡樣的,坐在右邊,另一個坐在左邊,右手擊鼓,左後打著快板,並擊鑼,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在幕後操動皮影,一唱一和地開始為我們父女二人表演起來,表演的是一個貨郞和小姐的故事,反正也沒聽懂。十幾分鐘後,表演完了,我一個人啪啪啪的鼓掌,對他們表示感謝。
回到賓館,收拾好行李,就奔向回程的火車站了。

(兵馬俑)

(城牆)

(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