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記

作者: derry

導讀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歷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傳說中與天連接的神地,泰山的確是一座值得游人觀賞的山…… 再次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我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新的感受。不僅僅是山的美麗景色,還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 車子從泰山腳下駛上了盤山公路,這裡的景色很美,就好像一幅山水畫。在這樣的圖畫裡走不多久就可以看到馮玉祥的墓碑。簡單而又真實 ...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歷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傳說中與天連接的神地,泰山的確是一座值得游人觀賞的山…… 再次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我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新的感受。不僅僅是山的美麗景色,還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

車子從泰山腳下駛上了盤山公路,這裡的景色很美,就好像一幅山水畫。在這樣的圖畫裡走不多久就可以看到馮玉祥的墓碑。簡單而又真實,馮玉祥當年曾經在這裡隱居過,當他看到這裡的人民每天經過一條河是很不方面,而且有的時候很危險,於是他就幫當地的居民修築了一座大橋,方便了當地的居民,他在這裡時也做了不少的好事,所以他很受當地人民的尊重。馮玉祥不止一次地在這裡住過,他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於是在他死後就葬在了這裡,人們為紀念他為他立了碑,漸漸地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格局。

盤山公路很陡,可是比較安全,在這裡你可以不用提心吊膽,而且沿途的風景也很優美。各種各樣的樹樹立在兩旁,好像天然的公路衛士。沿途還有一些仿古的建築,據都是一些渡假村,那些建築建的很獨特,一般都是不對稱的,形狀怪異,不過很是吸引人的。我們這次上泰山是要尋找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坐索道上山。沒有多少時間我們就到了中天門,在這裡我們還沒有仔細地看看,就匆匆地上了索道。坐索道的人不多,剛開始我們坐到裡面的時候不是很害怕,可是當一開始上山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有點晃,其實那不是我在晃,是吊箱在晃,我還真的有一點害怕,不過我看了下面美麗的景色後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了。太美麗了,到處是綠色的樹木、小草和岩石,還可以看到一些正在努力地往上爬山的人以及一些建築。我和朋友在吊箱裡開著一些玩笑,很快我們幾到了南天門。下了索道心裡就平靜了許多。出來後頓時覺得渾身涼爽,山下那種燥熱的感覺沒了,只有涼涼的快意。我好像在這裡住下,不要下山……

安頓好了,我們就出了南天門賓館,想在山上觀賞泰山的夜景。我們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6點多了,太陽就要落山了,山上的人很多,我們在周圍轉了轉。聽到有人叫了起來,我們不約而同地向那裡看了看,看到了泰山的夕陽。那是即將落下的夕陽,紅紅的像一顆明珠,在周圍雲霧和山巒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的搶眼。風起來了,涼涼的,雲霧也被吹了起來,夕陽在雲霧的遮掩下,撲朔迷離,若隱若現,伴著樹葉沙沙的聲音,就形成了一幅絕好的“夕陽斜照”圖。游人們都贊不絕口。

夕陽還是走了,可是並沒有給我們帶來遺憾。天暗了下來,可是山上的燈夠亮了起來,天街被那紫白色的光照的那麼漂亮,仿佛我們只要過了這牌坊就真的到了通向快樂淨土的天梯。這時的人還是很多,他們有的坐在兩邊的石沿上休息,有的在拍照,很多很多……我們走上了天街,那裡有好多的小店,賣著紀念品,我們知道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於是我們就往前走了走,又過了一個大牌坊,我們在那裡靠著石沿站住了。那時的天已經很黑了,山下的燈有的亮了,星星點點,沒有規律,時有時無,當時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取名叫“天街”在這裡你的確感覺自己像在天少上一樣,可以看到地面上的萬家燈火。我有一種想大叫的衝動,於是和朋友們一起叫了起來,我們笑者,叫著,在這裡沒有人會認為你不正常,因為的確在這裡人人都會有這樣的衝動,這裡實在是太神奇了。

天色更黑了,我們回了賓館,因為明天我們還要看日出。

“起來了”朋友的叫聲讓我再也睡不著了,我們起來了,跟隨著那裡的服務人員去山頂看日出,出了賓館真覺得與一些冷,可是走了一會就沒有這種感覺了。一路上我看到好多的老年人,他們也在隊伍之中,他們有的還拄著拐杖,我心裡想今天一定能夠看到日出的,因為有這麼多的老年人和我們一起。果真,我們沒有失望。

我們所在的位置很好,沒有很多的人。大家都在焦急地等著日出,我們也不例外。剛開始的時候,東方的天空中有的只是層層的雲霧,看不到什麼迷人的景色,山頂的風很大,好像不一會就將那些雲吹散了,可是大片的雲又出現了,但也很美麗。起初是黑色的片雲,然後就變成了紅色的片雲,在深藍色天空的映襯下顯得很恐怖,然後越來越紅,黑色、紅色、藍色、白色交織在一起,變換無窮,最後都混成了暗黑色,可是還有一些白色。很快地,東方出現了一點紅,太陽就要出來了,在地平線上,紅光閃閃,顯現了一個紅色的小鐮刀,一眨眼的功夫,太陽就跳出了大半身,周圍被染成了紅色,可還是有一點的黑色阻擋著太陽。終於,太陽,生氣了,它使勁地撥開雲層,露出了甜甜的笑臉,我們也舒了一口氣,它出來了,霸氣地把周圍都染成了血紅色,它慢慢地升了起來,最終掛到了東方的天空上。

天亮了,紅色漸漸褪去,天變成了藍色,也很美。

日出結束,我們走到了玉皇頂,又稱“天柱峰”是泰山最高的地方,上面建有玉皇殿,院落裡面建有一個大園池,周圍掛滿了鎖和許願帶,兩邊還建有配殿,供奉著十二生肖的主人像。出了殿,可以看到無字碑,我記得好多地方都有無字碑的,據說這塊是漢武帝或漢章帝東封泰山時建的。沿著階梯走不遠就可以看到“丈人峰”,在古代把丈人都稱為“泰山”,這還有傳說呢!傳說唐玄宗封泰山是命宰相張說為封禪使,張說讓他的女婿鄭鎰代勞,儀式完畢後,鄭鎰升到了五品官,玄宗問他飛升的原因,鄭鎰無言以對。旁人就說這是封泰山的功勞,實際上是暗指張說任人唯親,後來就把岳父稱為泰山。

順著階梯我們走下了山,在路途中又看到了一個小的建築群,這就是青帝宮。進了正三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大鼎,上面也有很多的鎖和許願帶,再向前就可以看到正殿,裡面有三尊塑像。門口的道士告訴我中間供奉的是青帝,主宰吉祥和幸福,東面是文神,主宰學運,西面是武神,主宰武運。他還告訴我們那天是道教的黃道吉日,是青帝顯靈的日子,所以整個大殿都放著宗教的歌曲。出了正殿,也有配殿,東面是供奉的觀音菩薩,西面現在已經是一座展樓了。在那裡,我看到好多的人在許願,燒香,人們的臉上都很嚴肅,那時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那天有那麼多的老年人去泰山了。隨著歌聲,我們出了青帝宮,又順著石級往下走著。

我們來到了碧霞祠,這裡是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廟宇,人們習慣稱她為“泰山奶奶”。這裡是一個建築群,據說創建於宋代,原名“昭真祠”直到清代才改為“碧霞祠”。這裡布局靈巧,具有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看到好多的人來這裡拜祭,我才覺得泰山的偉大和重要。是的,道教的名山,會永遠承載人們那顆也許很脆弱的心靈。

泰山,在早上8點多我們游完了。馬上我們就要背起行囊開始我們下山的旅程了……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