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豈必皆神仙

作者: 若冰.

導讀“世外桃源”,是一個人們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不知又有多少人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像中的“世外桃源”。 小時候,閱讀《桃花源記》時,就早已被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所深深吸引,幻想著自己也能在這樣的人間仙境生活該有多好啊,遍地的桃花,有山有水有草、每 ...

“世外桃源”,是一個人們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不知又有多少人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像中的“世外桃源”。

小時候,閱讀《桃花源記》時,就早已被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所深深吸引,幻想著自己也能在這樣的人間仙境生活該有多好啊,遍地的桃花,有山有水有草、每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了,雖然少了兒時的幻想假設,卻也更加加深了對它的向往,學習累了,工作累了,在喧囂而現實的城市中亦更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世外桃源”——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

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雖是虛構,但卻實有其地,它位於湖南省桃源縣。瀟湘,即是湖南別稱,得名於轄內兩條大河——瀟水和湘江,也有名為三湘四水,四水指的是湘、資、沅、澧四江;三湘則說法不一,或按位置而分,有湘東、湘西、湘南三湘;或以地名命之,有湘陰、湘潭、湘鄉三湘;還有亦按水域命名的,分漓湘、瀟湘、蒸湘(漓江、瀟水、蒸水分別與湘江的上中下游交彙),總而言之是水脈縱橫,加之地處中南山脈,山勢連綿,是以山因水更秀,水沐山更清,奇山異水,造就了無數奇人異士,更滋育了一股濃厚的文化氛圍,有道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天地靈氣,此處盡收。而這裡的桃花源,可想而知它的唯美和神奇了,可謂是“世外源中源”。

這幾天休假,約了幾個老同學一起來到了桃花源,從常德桃花源機場出來,我們就直接坐上了到桃源縣的大巴,下了車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個旅店,放下行李,就直接坐出租車幾分鐘便來到了桃花源景區,這時已接近中午了,車至桃花山牌坊下車,牌坊兩邊的柱上,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的對聯,介紹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我們經過牌坊,上桃花山,盡管早已有了心理准備,但還是不得不被眼前的景像再次征服,上了桃花山上,迎面有一條小溪,名為桃花溪,溪的右側是桃林,窮林橋便隱藏在這片桃林的深處,有如《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聽管理員介紹三月桃花盛開時,這裡桃花蓋頭,千樹萬樹,如織就的雲錦,令人陶醉,穿過桃樹林,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廊亭環繞的建築,剛開始還以為是供游客休息所建的一般廊亭,走上前才發現,原來這便是桃花源內著名的菊圃,因陶淵明愛菊而得名,休息了一會兒,走出菊圃,我們來到碑廊,廊中有很多歷代的古碑盡頭還有一個方竹亭,亭內有很多古人題寫的碑碣,亭後方竹叢生,濃蔭低垂,蒼翠欲滴,還刻有“方竹亭前萬竿竹,夜來時聽隔林鐘”等詩句,沿著方竹亭繼續前行,有一座小橋,叫做遇仙橋,遠遠望去,可看見橋下霧氣翻滾,橋上濃蔭蔽日,潺潺流過的桃花溪水,宛若琵琶之音輕輕滑落,聽當地的人說相傳當年瞿童遇仙,就是在此處,過了遇仙橋沿著橋頭石階盤繞而上,隨即映入眼簾的是造型別致的水源亭和御碑池,在碧波微瀾的御碑池中,還有一座小亭,亭內石碑上記著清朝乾隆皇帝詠嘆桃花源的詩句,繞過御碑池,鑽過秦人古洞,便進入秦人村景區,順著月形的山灣,有一條長長的竹廊,竹廊兩邊有公議堂、奇蹤館、秦人作坊、自樂橋等,竹廊的盡頭便到了延至館,據說當年避亂的秦人宴請武陵漁人便在這裡。在這裡,我們稍稍休息了一會兒,吃了點自己帶的零食(也可當晚餐啦,呵呵),便從桃花山的另一邊下山,一路上都是參天古樹,夕陽西下,紅色的余暉從密布的樹枝中滲透直射下來,抬頭望去,猶如一道道紅光從天而降,沿著石階而下,即來到桃花觀,觀門的上方,刻有“桃花觀”橫額,兩邊門坊石牆上有一副“秦時明月、洞口桃花”的對聯,觀旁還有兩個亭子,觀內有眾多歷代文人所題的石刻詩及近代著名書法家的書畫,桃花觀下的集賢祠,供奉有陶淵明、李白、杜甫、王維、蘇軾、王安石、劉禹錫等著名文人的塑像,走出集賢祠往右拐,經過向路橋,即可到達即出亭,據說當年武陵漁人就是從此進出桃花源的。從即出亭出來,夜幕已降臨,山下有很多擺小攤的,不管是賣小裝飾品的還是賣小吃的,都是各種各樣的,也都十分精致,我們買了一些小玩意兒,又到處逛了逛,到了晚上十一點左右才結束一天的行程回到旅店。

這裡每年的3月28日舉辦桃花節,此時桃花盛開,山下水邊,紅霞萬點,一派盎然春意,美不勝收,還推出有各種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動,給人留下浪漫的回憶,過往游人絡繹不絕,雖然我們這次沒有趕上桃花節,但這裡的一切帶給我們的驚喜早已湮沒了那一絲遺憾......


精選遊記: 常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