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瓦格博的金頂)
關於突發情況
這次的旅行一路充滿了突發情況,第一晚的航班先是延誤,接著快降落時因昆明上空因雷電被迫降落重慶機場,在重慶度過了一晚第二日才飛抵昆明。早訂好的火車票行程安排都被打亂,好在同學的同事還算聰明,當他感覺昆明大雨不會停而又一直聯系不到我時,已經開始了退票的盤算。這種旅行社包車的火車票不能窗口退票,只有兜售給游客,聽同學說最後賣了一張下鋪,還不那麼容易。當聽到飛機迫降重慶的消息後,我在萬米高空忍不住打開了手機試圖聯系一下地面的幾個人,結果是完全沒有信號。第二日抵達昆明後,匆忙趕到客運站,可惜上午發往麗江的大巴票早已售完,怎麼辦,臨時決定買票去香格裡拉。接著打114直接查詢買票事宜,幸運的買到了當晚7:30發往香格裡拉的臥鋪票,心似乎踏實了,因為第二日早上就可以在香格裡拉與司機彙合,也不算太耽誤時間。當我們上了當晚的大巴,在途中,心一直懸著,車況不是很好,臥鋪車空氣質量比較恐怖,我時刻擔心途中出現交通意外。高速路上感覺司機開得太快,而到了山路又覺得轉彎太猛,一晚都沒有睡著,搖晃著好不容易等到早上6、7點,以為勝利在望,卻在離香格裡拉一個多小時的路上因前方塌方而被迫停車。此時,司機的車再也堅持不住,拉去修理,原來這車的水缸有問題,一路不能熄火,真不知司機晚上是怎麼開來的。這一修,讓我們十二點半才到達香格裡拉車站。21日,我們離開昆明的第二天,昆明市區54路公交車發生兩起爆炸事件,給這個安靜的旅游城市增加了恐怖的氣氛,直接導致我們在前往德坎的途中兩次查車,一次在尼西,一次在奔子欄,扎西說因為這是通往西藏的路,本來也要查,加上這個事件,查得更嚴一些。26日,我們9:30從麗江返回昆明,趕晚上9:00的飛機,時間上應該還是可以留出一頓晚餐的時間和同學聚聚。意外情況再次發生,在楚雄孔家莊隧道出現交通意外,讓我們塞車在高速路上一個多小時,不但沒有了吃飯的時間,連趕當晚的飛機都成問題,坐在車裡真讓人崩潰。最後7:30抵達了機場,倉促和同學在候機廳見面,安檢處排著長龍,等了40分鐘才過安檢,而這40分鐘也就成了畢業6年後和同學見面的時間。一路上延機、改航、塌方、壞車、塞車、爆炸,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伴隨著這次的旅行。同事說這是值得紀念的,呵呵,雖然這些是很值得紀念,可有時我不需要這樣的紀念。
關於幾個城市
昆明:因為是晚上的巴士去香格裡拉,所以在昆明停留了10個小時。昆明不算是大城市,沒有很現代的建築,只是在市區中心,可以見到一些繁華。當然這些繁華每個城市都一樣。不過走入偏一點的區域,明顯感覺昆明的悠閑,一路安靜,綠化很好。雖然太陽很大,只是輻射高溫度卻剛好。走路累了,可以坐在路邊的長凳上休息,吹來的是涼風,關鍵是非常安靜。這是一般城市沒有的。走著走著無意來到翠湖公園,才發現原來昆明人都在這裡唱歌跳舞瀟灑得不亦樂乎呢。公園裡面的人幾近扎堆,但是他們高興,很有民族風情的唱歌跳舞,這就是他們的休閑生活。翠湖公園在昆明人生活中很重要,後來從同學那得到證實。午餐在昆明“建新園”吃了碗過橋米線,這是賣米線的百年老店,如同長沙的“火宮殿”。環境不太好卻生意火爆。吃米線,真是八大盤子八大碗的,擺了一堆的配料,實際上吃起來,也不會覺得特別回味,只是來雲南,過橋米線總是要吃吧。晚餐是在寶善街的隔鍋香吃的,環境不錯,類似中西餐廳,與環境相比起來,消費不算貴。而且東西做得比較精致份量卻不會太少。在這裡對昆明的休閑生活又有了新發現。我們吃飯的時候才5點多,沒有到用餐的高峰,不過這裡卻有很多人,他們不是在用餐,而是在打撲克牌。開一個桌子,點一些茶水或者飲料,這是時尚年輕人的選擇,這種景像,就我而言,第一次看見。也許一個下午,他們就這樣度過,而且還有專門寄存撲克牌的櫃子,證明這是很通常的生活方式。昆明雖然物價不高,但房價不便宜,這一點是從的士司機那了解的,看來不是隨便就能在昆明定居的。繁華地段的房子怎麼樣價格都在1W以上一平米,一般的也在6000左右,呵呵只能仰望。沒有路過昆明的花市,回程的飛機上倒是很多人買了鮮花或者干花,因為便宜新鮮。同學說下次來長沙,給我帶一束,哈哈,論斤賣的鮮花市場應該去找找的,忘了這事。
香格裡拉:這是本次旅行的重點,這個小縣城遠在雲南西北,是藏族縣,所以更有風味。一路顛簸15、6個小時來到這裡,因為有了本地司機的安排,使這裡的行程輕松而愉快。由於香格裡拉地處偏僻,所以不算是大量游客湧入的地方,這裡的風景更自然真實,完全沒有修飾,只需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香格裡拉的機場就在一片大草地間,感覺飛機從草地上起飛,飛入藍天白雲,非常有特色。因為是高海拔地區,溫度比昆明會更低,但只要日出,人體感覺就很舒服。車上不用開空調,旅館的空調也是為冬天准備的,如果忽略太陽輻射,這裡夏季的氣候太宜人了。其實這裡和北京時間是有時差的,比北京時間應該是晚一個小時,八點半這裡還很明亮,香格裡拉的文化廣場上,全是跳舞的本地百姓,因為每一支曲子都有固定的舞步,所以像我們這樣的游客,即使想上去參與,也因為踩不到步伐而卻步。每天晚上廣場跳舞在本地人眼中就是一種鍛煉方式,白天這種輻射強烈的地區不適合戶外活動,而日落西山後,人們就該好好享受了。藏族人們能歌善舞,無處不能體現啊。
從香格裡拉到德坎最終抵達飛來寺,需要6、7個小時車程,不過途中的美景會讓你不知疲憊,移步換景,在這裡絕對沒有錯。納帕海、普達措、藍月山谷、依拉大草原、巴拉更宗大峽谷、白馬雪山、金沙江第一灣、梅裡(卡瓦格博)雪山,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個高原、湖泊、草地、雪山、峽谷,遠望車外,偶有牧民和小群的牛羊馬匹散落其中,這裡人煙稀少,牧民都是季節性遷徙,夏季牧民會往高海拔上來放牧,這樣一個人或幾個人一起住幾個月,只有像我們這樣偶爾路過的游客車。扎西說這是他們的生活。途中海拔從3000多,降低到2000多(奔子欄),接著再上升到4292(本次行程中最高海拔,白馬雪山),最後再降低到3700多(飛來寺)。一路盤山的公路,轉得相當厲害,如果有些昏車的人,建議不要來這,因為高原反應加上山路十八彎對身體承受能力是個極大考驗。最美的風景在人類最少踏足的地方,抵達飛來寺後,這是德欽縣下的村,是梅裡雪山最好的觀測地點。我們所住的旅店,就對著梅裡雪山,旅店的三、四樓有平台專供游客觀測拍照,二樓的餐廳窗直接對著雪山,這樣用餐的感覺很特別。晚上旅店會放關於梅裡雪山的紀錄片,這樣讓我們對這座神山更敬畏,而不僅僅停留在一種視覺衝擊上。卡瓦格博是本地人對這座雪山的稱呼,我也覺得比梅裡更好聽,在藏民心裡,每一座雪山都是神山,而這一座,因為沒有人類登頂過而成為唯一保持淨土的雪山,也是目前因文化原因而被禁止攀登的雪山。所以更多人向往來這座雪山。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第二天的日出,期待看到“日照金山”。扎西說這一切都需要緣份,有些客人白天因為雲霧原因連梅裡雪山都沒有看到,更別談看日照金山。我們在心中祈禱著,當晚估計有些高原反應,一夜都沒怎麼睡著。第二天6點多起來等待,一直沒有日出的感覺,而且雲霧不斷,連卡瓦格博幾座山峰都若隱若現,大家有些失望,6:40,突然在卡瓦格博山頂顯現一點金光,大家都激動了,接下來很快的幾分鐘內,金光從一點一線開始往下蔓延,快門聲此起彼伏,人們交替著互相拍照,非常激動,也許20分鐘,卡瓦格博被金色籠罩,完成了它最美的景色。此時,我們只後悔自己的設備和技術不夠專業,不能完全捕捉那最美的瞬間。但能在這個季節看到日照金山,我就把它當作我們和卡瓦格博有這個緣份吧。也算對得起這一路的坎坷。06年在黃山看日出時,人山人海,什麼也沒看到,後來知道黃山一年基本有200多天是根本看不見日出的,覺得被騙,而且很商業。而這一次在飛來寺,從3700的海拔遙望6740的卡瓦格博,有點洗滌心靈的感覺,呵呵。
麗江: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站,因為感覺來雲南不去麗江似乎不太合情理,所以壓縮了香格裡拉其它一些行程,在麗江度過了一天兩夜。也許之前扎西對我說麗江如同大菜市場,讓我對麗江已經有了些不好的印像,再者看過那麼自然如畫的風景後來到這座古鎮,難免會失望。真的抵達麗江,在我眼前展現的就是一副全商業的樣子。古鎮還是古鎮,可全部都是客棧和商鋪,並且商品不都是納西的特色,充斥的全是各種旅游商品。更有來自的廣東的旅友說,這一看就是廣東批量生產的小商品,全國哪個旅游景點的東西都差不多。7月是旅游旺季,古鎮裡游人如雲,簡直可比步行街的繁華,但這些對我沒有絲毫的吸引力,在一個巨大的小商品市場,我能體會什麼古鎮風情?酒吧街、客棧都是在現代包裝的手法下,借助古鎮的特殊環境背景而成。老板基本都是外地人,而且很多都不是雲南人,這樣的感覺不好。所以我們來麗江也就是簡單的購買和參觀。麗江的客棧都是提前在網上了解的,到了本地就電話聯系下,也沒自己去古鎮找了。第一天住的客棧是“納西淨地”,這是個頗小資的客棧,由於多種原因,第一晚住了他新開的分院“別處院子”一個200的“寶寶房”,裝飾得很Q,我們稱呼為騷包房,因為可以免費長途,晚上我們倒是拼命打了些電話,不浪費這房費,呵呵,有些搞笑。第二晚,換了另一家,價格減少一半,當然內部軟硬件也會差很多,不過第二家客棧提供的吃飯服務倒是有點意思,在客棧報餐,老板可以給我們做,如同家裡一樣,就在一樓院子邊吃飯,這一點我比較喜歡。麗江,一個被炒作得太熱的地方,不太符合我的口味。褪去這些商業的氣息,古鎮居住起來倒是很愜意的。當我抱怨古鎮太大難轉,易迷路時,客棧的老板告訴我,古鎮是按照中國的八卦圖建的。古人建這些的時候,其實有很多講究,每一道棱角每一個細部都有它獨特的意思,這也許才是古鎮要被保護的根本。喜歡小資的人可以來這找找不一樣的小資情調,和城市是不一樣的。估計艷遇和一夜情發生幾率也要高那麼幾分。
關於扎西多傑
他是我們此次香格裡拉行程的司機兼導游。因為以前同學用過這個司機,所以推薦我們聯系。是個地道的藏族小伙子,84年生,比我們都小,但經驗老道,人也挺風趣。讓我們一路感覺是多了個本地的朋友。難忘的香格裡拉之行,除了因為那攝人心魄的美景,還為結交了一位司機朋友。一路上他會在你需要時熱情地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而當你沉醉於自然美景時,他就在一旁默默地等待,從不催促,好像他並不存在似的。他的質樸,他的真誠,讓人一點也不覺生分,就像是老朋友一樣,再加上他高超的車技,我們一見如故。現在他還時常在遙遠的香格裡拉打來電話,告訴我什麼時候杜鵑花開了,什麼時候野花開了,什麼時候狼毒花開了,使我常常在夢裡又回香格裡拉,有這樣的一個朋友---真好!
他的電話是(13988738348)其實有這樣的人安排行程倒是很好,有了他的介紹,才能更明白很多的當地風情。在奔子欄,本來最有名的金沙江江魚是想嘗嘗的,可他說藏族人不吃魚,我們也只好作罷,照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藏族人照相要照全身,白塔是不能踩踏的等等,呵呵。旅途中很多時候在車裡,大家暢快的聊天,談天說地,談藏族文化、談喇嘛、班禪、談政治、談電影、談周星馳,有時還風趣的談談各地的游客及特點,他模仿口音的能力也不錯。他和兩個朋友開了個汽車租賃公司,主要就是搞旅游,他說一年下來公司盈利大概10來萬,想想看,這樣的日子他過得不錯了。不過扎西說他不想這樣一輩子。在路上,他常常放著藏語歌曲,雖然我們聽不懂歌詞,但此情此景配上這樣的音樂,倒是頗有味道的。呵呵,讓我想起朋友說去九寨溝聽到那首“神奇的九寨”,歌曲本來不太好聽,可在九寨聽就是不一樣了。倉央加措情歌,描述的是六世達賴倉央加措的情感寫照,是這次旅途中意外的收獲。扎西說過段時間想買個好點的相機,我們建議他開個博客之類,可以介紹線路和美景,對自己和游客都有幫助。目前他就靠的是電話和傳真,應該更先進點,畢竟冬季有三四個月香格裡拉是不適合旅行的,可以做點其它宣傳。
關於飲食
先說說藏餐,因為每天都是和扎西一同吃飯,所以他會既照顧客人的口味又注意本地餐飲的特定。吃了當地的松茸、犛牛肉、烤排骨、水氣粑粑、酥油茶、青稞面、奶渣吐司、土火鍋。特別是最後一天在一家叫做“布達拉木樓”的餐館吃飯,這是地道藏族菜,在香格裡拉古城內,扎西說是很有名的餐館,本地人宴請一般來這裡。裝修上很有本地特色,菜也相當精致,不過我對青稞面、奶渣吐司這兩個很“漂亮”的菜非常吃不慣,酥油茶我倒是喜歡喝,和我喜歡喝奶茶有點關系吧。席間隔壁一些本地食客唱起了藏族歌曲,氣氛很好,讓我再次見識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熱情的個性。除了特別的藏式菜外,其它飲食倒是和家裡沒什麼差別,一樣放辣椒,高原上需要驅寒吧,他們吃得也並不清淡。到了麗江,去了最有名吃腊排骨的地方,可惜這個火鍋讓我失望了,不合我的胃口,而且當地人喜歡放的一種青菜竟然是薄荷葉,不能適應它當火鍋料。麗江的飲食沒有什麼特色,也沒有讓我記住喜歡吃的東西。
關於攻略
如果去香格裡拉附近,還是一定要包車,不過通過什麼途徑包車可以自行安排,因為這些景點基本相對比較遠,所以司機報價的包車費用主要是路上的油費和司機本人的服務費用。如果喜歡自己研究攻略的人肯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包車安排。個人覺得雲南的景點香格裡拉一帶是最漂亮的,如果旅行時間不夠長,可以忽略其它景點。這裡真是人間仙境,不過仙境一般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所以旅途會比較周折。時間不多可以選擇昆明飛香格裡拉減少途中時間耽擱。
關於遺憾
由於時間原因沒有去雨崩,這個在梅裡腳下很漂亮的村莊,還有中虎跳的徒步也取消了。如果早知麗江會讓自己失望,就會把時間讓出來。不過雲南景點太多,一次是不可能都游完的,留些遺憾為以後准備,呵呵。扎西說他也還有很多線路,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和時間,可以繼續這樣的深度自助游。這次旅行還有很多遺憾,遺憾是一種殘酷的美!
關於遺忘
還沒出發時,剛買的太陽鏡就神秘失蹤,完全沒有概念會遺落在哪裡,一開始就把重要裝備弄丟,影響心情。接著到達重慶住一晚,把睡衣又拉在旅館了。最後從麗江返回發現帽子不見,也是不知道在哪就丟了,這次出行是該丟的丟了,不該丟的也丟了一堆,是老了還是記性不好,不過我只是丟了件睡衣,健忘的人不是我。
發些PP,讓大家一同分享這美景,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那麼多美景怎麼發也發不完,只有親自體驗才能明白。

(美麗的梯田)
(梅裡雪山)
(美麗的雪山)

(遠觀梅裡金頂)

(見過這樣顏色的雪山嗎?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