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09春季之旅 - 前言 熱愛旅游,是因為熱愛在路上的感覺。
熱愛旅游,是因為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熱愛旅游,更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找到寧靜。
熱愛旅游,是因為想遇到你們,和我有同樣這樣感受的朋友。
雖然籌劃2年的川藏之旅仍然沒能成行,雖然原本計劃的雪山之旅由於天氣原因,也沒敢前往,但是8天的旅程仍然讓我興奮,激動,流連忘返。
這次旅途的具體行程是:
Day 1: 北京----西寧----日月山----青海湖
Day 2: 鳥島----茶卡鹽湖(莫河鹽場)----德令哈----克魯克湖----大柴旦
Day 3: 大柴旦----敦煌(雅丹、玉門關)
Day 4: 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嘉峪關
Day 5: 嘉峪關(關城)----張掖丹霞
Day 6: 張掖----馬蹄寺----門源----亂海子----崗什卡----西寧
Day 7:西寧----李家峽、坎布拉----同仁、隆務寺
Day 8:同仁----西寧----塔爾寺-----北京
5月23日出發,歷時8天,沿途經過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著名的寺廟及歷史遺跡,草原、雪山、湖泊、河流、荒漠以及各種地貌美不勝收。
花費大約5000/人,其中機票大約2000/人,包車費用2250/人。
心中的阿尼瑪卿
第一次知道阿尼瑪卿,是在網上看了一篇叫作“阿尼瑪卿八晝夜”的文章,關於山難的一個真實故事。看後很久心情都不能平靜,為了這個真實的山難,為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幾年後,在《中國國家地理》的青海專集裡,又一次看到了關於瑪卿的文章————放花無語對瑪卿。講述了作者在去攀登瑪卿崗日的路上,遇到了一對父女,他們是去轉山的,去煨桑台給瑪卿崗日磕長頭的,為了他們的親人身體恢復健康。當作者看到了這對父女的行為後,為他們對神山的那種信仰所感動,決定這一生將永遠不去攀登這座神山————瑪卿崗日。
從此我便記住了瑪卿,總是向往著有一天能親自去拜一下這座神山,去煨桑台、去大本營、去看冰川。機會總算是來了,趁著端午節,給自己放了個假,鎖定了青海,鎖定了阿尼瑪卿,鎖定了年寶玉則,我們即將上路了。然而天氣卻和我們開起了玩笑。我們23日出發,從網上查了“下大武鄉”的天氣,竟然從7日開始就下雨,而且是越來越大的雨,到了13日已經變成了雪。不會吧,真的運氣這麼差?於是打電話問當地的司機,天氣如何,路況如何。得到不好的消息,不過沒關系,畢竟離我們的時間還早。期待著天氣會變好。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好像是越來越糟了,玉樹下了17年來最大的雪。瑪沁和瑪多也一直在下雪。莫非我們真的與瑪卿崗日無緣嗎?不死心,繼續給當地的司機,當地的公路局和當地的氣像部門打電話。路況據說不是很好,只有躍野車可以開過去,但是價格真的很高,而且很多司機都不願意去,因為我們去的時節,正趕上挖蟲草的時節,大部分藏民都去山上挖蟲草了,沒有人願意帶我們去雪山。(畢竟挖蟲草的收入要高很多。)同時,我們在不同的網上發了很多的招人貼,希望能找到拼車的,結果回應的人寥寥無幾。
20日小雪,21日雨加雪,22日中雨。23日,管他的!出發,上路,到了再說。
司機老趙
在飛機上,我們一直在想如果天氣真的不好,看不到雪山,怎麼辦?可不希望自己的假期被白白的浪費。必須有第二條路線供我選擇。或許去走一下古絲綢之路,看一看那些石窟,去親身體驗一下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彩丘地貌,應該是個不錯的後備方案吧。正在胡思亂想中,無意間看到窗外,大地上出現了一片連一片的紅色的山丘,煞是漂亮。丹霞,好美的丹霞。
出了機場,迎接我們的除了陰沉沉的天氣外,還有我們提前聯系好的司機老趙。老趙應該算是個網絡名人吧,很多游記都提到了他,說他是個不錯的司機,很熱情。這一路下來,我對他的感覺也還不錯,對很多景點都能講出些東西來。只是覺得這個人有點貧,太愛湊熱鬧了。不過人確實很熱情,知道我們的行程很趕,沒時間在西寧去吃當地的美食。就特意自己掏錢給我們買了青海的名吃—羊脖子、釀皮、馓子、青稞饃饃。讓我感動了好一陣,特別是在吃羊脖子時,為了表示對他的感謝,整整一盤子的羊脖子,被我們吃掉了三分之二。好吃呀,真的好吃。
會合
出了機場,我們沒做停留,直接奔向了青海湖,天公真的不做美,陰沉沉的天,讓我們沒有看到青海湖的藍,即便是這樣青海湖還是給了我們不少的驚喜。包括我們後來遇到的冰雹。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了所謂的日月山,倒淌河,聽了老趙給我們講的關於文成公主的傳說,都沒給我們留下什麼印像。到是路上吃晚飯的時候,老趙給我推薦的青海湖特有的湟魚.他買了八條湟魚,帶給另一撥客人,我們晚上將會與他們會合。他們也要去瑪卿,但是不只為了看雪山,據說那裡有個活佛認識他們,這幾個人主要是去看師傅的。所以天氣對他們來講已經無所謂了,好壞都要去了。
晚上,我們住在了青海湖邊的一戶藏民家,男主人叫仁青,出去賣蟲草去了,沒在家,家裡只有仁青的妻子和他漂亮的女兒,一個能歌善舞的女孩。
天完全黑了下來,我們在屋子裡和藏民母女胡亂聊著天,外面下起了雨,溫度驟冷了下來。伴著風和大雨,我們等待的人終於來了,他們一行共七個人,都是從上海來的。帶隊的是個女孩,後來聊天的過程中知道,他們是上海一個門戶網站的,一起出來玩,順便去看師傅,那個帶隊的女孩,據說已經皈依了,在“下大武鄉”有個活佛師傅。這點讓我有些羨慕。只是心裡一直有個疑問,皈依的人也可以吃魚嗎?
鳥島遇冰雹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風聲伴著雨滴打在窗戶上的聲音,幾乎讓我一夜沒有合眼,心裡一直在考慮明天是走雪山那條路,還是走敦煌那條路?迷迷糊糊中,剛剛有些睡意,天就已經亮了。要出發了,要去鳥島。據說現在正是觀鳥的時節。到了鳥島的門口,老天跟我們開了個玩笑,竟然下起了大冰雹。心裡擔心,會不會鳥兒們都躲雨去了,看不到了。坐上了環保車,開到景區裡面時,雨奇跡般的停了。這鳥島還真是沒讓我們白來,看到了棕頭歐,斑頭燕,還有鸕鶿。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鳥了,玩的很開心。特別是在鸕鶿島上,看見那些棕頭鷗想要去偷鸕鶿的蛋,而鸕鶿們也是小心謹慎的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們。雙方相互對峙的場面真的很有趣。那些大雁則給人另一種感覺,它們總是成雙成隊的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互不離棄。給人恩愛的感覺。讓人羨慕。
抉擇
出了鳥島就是做最後決定的時刻了。上海的那個女孩幫我們打電話問了她在“下大武”的活佛師父,據說天氣仍然不是特別的好,昨天下過雪,但現在已經停了,只是天陰。我們又查了後幾天的天氣,還是有很多的雨,最終我們決定放棄瑪卿,去走古絲綢之路。雖然有些遺憾和不甘心,但是後面的行程沒有讓我們後悔。因為很多精彩的、意想不到的景色和感動在等待著我們。
於是,我們和上海的那一行人分道而行,他們繼續南下去雪山,而我們則開始了北上的絲綢之路。
鹹水湖、淡水湖
既然來了青海湖,自然要去看看這裡的鹽湖,只是我們沒有去那個更著名的茶卡鹽湖,而是去了規模較小的一個鹽湖—漠河鹽場。這裡是不收門票的,也沒有茶卡鹽湖裡的小火車。老趙直接把車開到了鹽場裡,停在了鹽湖邊上。很奇特的風景,有水的地方,是一片一片的綠色,沒有水的地方則是白茫茫一片的鹽堿地。鹽廠裡有六、七輛大卡車往返於鹽湖邊和鹽場的大門口,將一車車的白鹽整齊的堆放在鹽場的門口處,等待有人來收購。我們趁人不備,偷偷的爬上了一座鹽山,從上面看,鹽被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包,很可愛。
離開了鹽湖,我們一路向西,在青海南山、沙利克山、柴達木山的陪伴下,我們不期而遇了很多的鹹水湖—尕海、大柴旦湖和小柴旦湖。當然,也有淡水湖—美麗的克魯克湖。
克魯克湖是我們的一個意外收獲,很多游記都有提到過它,但是沒有人說它是美麗的。或許是時間、天氣的原因,每個人對相同的景色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而克魯克湖則給我們了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們到達克魯克湖時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這裡一般都是晚上8-9點才會天黑)正是夕陽夕照的時候,光線很好。景區的工作人員也已經下班了,沒有人賣票,我們直接進去,也沒有人管。湖邊也沒有什麼人了,只有兩對父子在那裡釣魚。父親認真的教著孩子,而小男孩則有些性子急,時不時的會拎起魚杆來看看有沒有魚兒上鉤。和諧的一個畫面。釣魚的人、平靜的湖面、湖中長出水面的雜草以及遠處的幾只野鴨子,真的是一幅美麗的油畫。
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克魯克湖後,我們在天黑前趕到了大柴旦—我們住宿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吃了整個行程中,最讓我難忘的一餐—炕羊肉。真的是太美味了。“炕”,我個人覺得就是類似與干烤的一種做法吧。羊肉沒有一點的煽味,裡面的土豆片也是特別的好吃。味道像極了樂事薯片。如果有機會去青海,一定要嘗一下“炕羊肉”。
黑戈壁
出了大柴旦,再往前走,就是茫茫大戈壁了,其中有一段還是黑戈壁。此時,我們已經是穿行在柴達木盆地裡了。四周已經沒有什麼景色可看了,放眼望去,周圍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黃土地,時不時的也會有一塊塊的鹽堿地出現在眼前。這裡沒有什麼植被,少數幾樣能看到的綠色,也是沙柳、駱駝刺這樣的抗旱植物。四周的山也已經被沙化的很厲害了。在這樣的環境下,竟然可以看到人,只不過這些並不是當地的居民,(估計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應該不會有長駐人口吧)而是來修路的工人。隔上幾十公裡,就會有一隊修路工人在熱火朝天的工作著。西部大開發呀!這就是西部大開發的場面!
就這樣一路顛簸著,眼前的土地慢慢變了顏色,由黃色逐漸變成了青色,最終竟然出現了一片黑色。這就是黑戈壁嗎?下車揀了幾塊黑石頭,原本以為是煤,然而不是。它們只是黑色的石頭,黑的那麼純粹。
車子慢慢駛離了這片黑色的土地,回頭望去,仍然感覺很神奇。腦海裡還在回味著剛才的黑戈壁時,司機老趙忽然指向前方,“看,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
沿著老趙指向的方向,我們望去,就在天際邊,天地之間一片水霧。水霧之中,模模糊糊的出現了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巒,也有些像是一堆堆的沙丘。就在這霧氣之中,恍惚中有兩個小黑點在移動,難道這是我們兩個人的海市蜃樓?車子一路向前飛奔,而這片海市蜃樓也一直伴著我們。走了好長一段時間,這片海市蜃樓才慢慢的消失不見。而我卻仍然沉浸在剛剛的情景之中,回味著海市蜃樓的神奇。
玉門關外魔鬼城
在茫茫戈壁灘中行駛了一天,我們來到了玉門關。當年的邊關雄風,如今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土墩展現在我們面前。看不出任何的雄偉壯觀,也無法想像出當年的盛世豪情。滿腦子只剩下那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離開玉門關,我們繼續向西,差不多又開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玉門關雅丹地質公園—傳說中的魔鬼城。確實是不一樣的景致,很奇特,值得一去。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雅丹地貌,一下子便被它的奇特所征服。大自然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將這裡塑造成了個自然藝術博物館。這裡有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北京的天壇,西藏的布達拉宮,還有烽火台,雅丹公主,孔雀回眸,鹿回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天工巧奪。給我最大震撼的還是那“十萬艦隊”。場面非常宏大,一隊隊陡壁的土丘整齊的排列著,高十幾米,並向著遠方延伸著,足有百米,望不到盡頭。站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只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並折服於大自然的神奇。
我們包了輛越野車,駛向雅丹地貌的深處,據說那裡可以俯瞰整個雅丹地貌。僅僅身處於雅丹地貌裡,雖說有種置身於天國的感覺,但那是不夠的,我還想看到整個的雅丹,感受它的另一種美。開車的司機小鮑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皮膚黝黑,曾經跟著一個科考隊去過羅布泊。看過那裡的樓蘭遺址和米蘭古國遺址。不禁讓人羨慕。小鮑車技不錯,帶著我們在沙漠中穿行。爬過了幾個陡坡,車子停在了一處低矮避風處。下了車,跟著小鮑,我們爬上了一個相對較高的土丘之上,站在這裡,環顧四周,一片荒涼的景致。在茫茫青戈壁灘上,矗立著無數個黃褐色的土丘,宛若一個個古城堡。
我們就坐在了土丘上,靜靜的坐著,看著眼前的一切,多麼的神奇而又不可思意。耳畔只有風聲掠過。天上的雲終於讓開了一道縫隙,太陽透過這道縫隙,照射下來,忽然間,整個雅丹變了顏色,是一片紅色!僅僅是一瞬間,雲又遮住了陽光,一切又恢復了。世界又變成了青色。耳畔依然是風聲。
回去的路上,小鮑把司機的方向盤交給了我。第一次在沙漠戈壁中開越野車,對我來說真是不小的挑戰。剛才在司機開車時,看到車子忽上忽下的,心裡還在打鼓。現在也顧不了這麼多了,這麼難得的機會可不容錯過。掛檔,起步,換檔,手動檔的原理還記得,就是開著開著左腳不由自主的離開了離合器,唉,自動檔開多了的後果!正如小鮑說的,在沙漠中開車果然很有樂趣,沒有修好的道路,吉普車在雅丹土丘中自由穿梭,開過沙漠,開過戈壁,暖風從車窗重吹過,感到我自由的心也在這沙漠中飛翔。
不一會就到了景區門口,依依不舍的離開雅丹,開往敦煌市的路上,我們順便去看了漢長城遺址。一片殘垣斷壁,讓人唏噓不已。而漢長城斷壁中的枯蘆葦讓我感了興趣。撿了一根,拿在手中,仔細的端詳著,心中暗自思量,莫非它們是漢朝時留下來的?
沙洲夜市
來到敦煌市已經是夜裡十點多了,我們吃了著名的驢肉黃面,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吃,感覺很一般,看來盛名之下,必有不符。吃過飯後,不顧疲勞,繼續去逛沙洲夜市。在這裡喝到了好喝的杏皮水,還吃到了特別的烤串―――烤羊肚。以前還真沒有吃過烤的羊肚,味道挺獨特的。吃飽了當然要去逛逛,沒想到,這麼晚了,沙洲夜市裡倒還挺熱鬧,人很多,攤位也不少。很多都是賣胡楊木印章和胡楊木雕刻的,也有賣硅化木的,當然最多的還是賣夜光杯的。畢竟有古詩贊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走絲綢之路這樣的地方,腦海裡常常會湧出一兩首古詩。只可惜才疏學淺,往往都是背出上句,忘了下句;或者是知道下句,而不明上句。這首詩到是記得挺全的。可就是不知道作者是誰了。慚愧,慚愧。)
大牌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去了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和嘉峪關。這些地方可以算的上是這段絲綢之路的亮點了,也是很大牌的景點了。不過我對大牌景點,總是有一種排斥的感覺。總是害怕名不符實。害怕人頭攢動。但是這幾個地方,卻完全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淡季,相對來說,每個地方的人都不是很多。而且門票都是半價,讓我們省了不少銀子。
鳴沙山、月牙泉絕對是那種,你進去了就不想出來的地方。我們去時,趕上了沙塵暴的天氣,在沙漠裡遇到沙塵暴,你可以想像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我只能說,挺爽的。)我們騎著駱駝慢慢的走在沙漠中,向鳴沙山的頂上,吃力的行進著。耳畔只有風聲和駝鈴的聲音。無意間向後面看去,遠遠的,有另一隊駝隊在向我們走來。一陣風刮過,空氣中彌漫了一層薄薄的黃沙,透過沙塵,可以看見,遠處的駝隊依然在吃力的向我們靠近。這場景,讓我不禁想像起幾千年前的絲綢之路,古代的商旅們也要經歷這樣漫長而又寂寞的路途嗎?
在鳴沙山,我們玩了劃沙、騎了沙地摩托。不過最讓我們喜歡的,還是爬到任意一個沙丘上,坐在上面,靜靜的看著對面的一汪清泉―――月牙泉。真的是不可思意,在這茫茫大沙漠中,竟然會有這樣一處泉水,而且經過了千年的時間,它仍然存在,仍然美麗。
莫高窟絕對值得“世界文化遺址”的稱號。我們跟了一個導游,參觀了十個窟後,感覺不過癮;於是又跟了另一個導游,看其它的窟,還是不過癮;於是跟第三個,最後實在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不得不離開。如果可以,我真的願意在莫高窟裡呆上一整天。這裡每一個洞窟裡的壁畫、雕塑都是那麼神奇。置身其中,讓從不信佛的我,都無法不去崇拜神靈。無須導游講解,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那些雕塑是晉魏時期的,那些是隋唐時期的,當然,那些最粗糙、最呆板的雕塑自然是明清時期翻修的。你無法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智慧,無法不佩服他們的巧奪天宮,特別是唐朝時期的那些泥塑,簡直真的是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尊巨大的座佛,當你仰視它的眼睛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的眼睛是發光的,它是有生命的!
嘉峪關,一個曾經雄偉壯麗,而今依然雄偉壯麗的關口。雖然那天的天氣並不好,不能夠看到遠處的祁連山脈,但我們依然很幸運,蹭到了一個很好的導游,解說的非常棒。於是厚著臉皮從頭蹭到了尾。知道了很多關於嘉峪關的故事和傳說。讓我們的嘉峪關之旅增色不少。
離開嘉峪關,我們順便又去了天下第一墩(討賴河谷)和魏晉磚畫墓。前一個沒有什麼意思,雖說那個河谷也算是壯觀。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有一個鐵索橋橫貫峽谷,在上面走個來回,確實挺好玩的。特別是走到橋的中間的時候,風很大,橋搖晃的厲害,感覺挺刺激的。
魏晉磚畫墓確實值得推薦。景區很大,但是真正對外開放的只有六號墓。墓室裡已經是空的了,但是牆面上的那些磚畫保存的挺好,也確實值得欣賞。這些磚都鑲嵌在墓壁上,幾乎是一塊磚上繪制一幅畫,內容很雜,什麼都有,就像小時候看過的連環畫書,有做飯的,請客的,等等。圖案上的顏色也很豐富。我們就看到了黑色,紅色,黃色,據說剛剛發現時,還有綠色。在整個墓室裡,有一幅磚畫真的是很有名,相信大家都應該見過。它就是現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綠卡的卡面圖案。(就是一個古代信差騎馬飛奔的圖案)
農民老雷和七彩坡
張掖的彩丘是這一路來給我最大驚喜的地方,不論是它景觀上的美麗,還是這裡人們的淳樸,都讓我無法忘記。可以說,七彩坡是我們此行最最大的亮點。張掖的丹霞地貌曾經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丹霞第六名。而在我看來,這裡的彩丘要比丹霞漂亮多了。張掖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我想,如果沒有了彩丘的點睛,那麼這裡的丹霞也會遜色不少吧。
漢武帝的一句:“伸張國掖,以通西域”,體現了張掖地理位置的重要,也使其名揚華夏。或許是張掖太有名了吧,七彩坡打出了“張掖市丹霞地貌國家地址公園”的旗號。其實,它真正的位置是在張掖以南35公裡處的臨澤縣內。這個地方以前並不出名,即使在被國家地理報道後,仍然由於疏於宣傳的原因,游客寥寥。最早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是當地的一個農民,叫老雷。他在自家門前修了一條通往七彩坡的路,很多人來了就住在他家,由他帶路去看彩丘。一些人回去後,在網上做了宣傳,於是老雷在網上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當地村政府知道後,便封閉了景區,圈了地,禁止任何人經營,只能由村支書來管理。其實由誰來管理對我們這些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聽說,政府開發的景點,包括他們建的幾個觀景台,所在位置的景色很一般。還是老雷家的那條路,通往的七彩坡漂亮。
於是,我們去找老雷,讓他帶我們去看七彩坡。到了老雷家,他並不在,聽他女兒說,老雷剛剛帶著四個蘭州大學的老師去了七彩坡。還好,司機老趙也認識路,於是一路追了下去。到了七彩坡,我就被這景像所震撼了,從未見過這樣美麗的地方,從未見過這般神奇的土地。一座座的丘陵連綿起伏,丘陵上整齊的排列著一道紅、一道蘭、一道黃、一道灰的顏色。真的是七彩的,名副其實呀。正在發呆,司機老趙衝著山頂喊:“老雷”,再向山上看去,五個人站在那裡。我們也衝上了山頂,這裡的位置確實好,可以俯瞰整個彩丘地貌,滿眼望去,這裡成了顏色的世界。只是有些遺憾,天空不作美,陰沉沉的,即便是這樣,彩丘的色澤也給了我們很大的視覺衝擊。
我們在山頂見到了老雷,一個沉默寡言的農民。衝我們憨厚的一笑,伸出了歡迎的手。晚上,我們便住在了他家。老雷家已經成了甘肅省攝影協會基地之一了,一進門就看見了“攝影協會基地”的大銅牌子。據說很多名人也來過他家。在他家的牆上,我看見了姜文和老雷的合影。
晚上閑來無事,就坐在一旁,聽老趙和老雷聊天。老雷現在很煩惱,景區不再由他管理了,自己花錢修的路也被新景區管理處收走了。據說政府只給了他一萬元的賠償。現在老雷正在為將來的生活考慮,想著買輛車跑旅游,或是開個農家樂之類的。說到這裡,老雷便不再說話,只是靜靜的發呆·······
(PS 前些天,看報紙,無意間得知,張藝謀的新電影《三搶拍案驚奇》就選址在張掖的丹霞地址公園,他們已經封閉了整個景區。很慶幸自己趕在他們之前去看了七彩坡。否則,在他們跑馬圈地後,我們就進不去了。估計影片放映後,張掖的丹霞應該會很出名吧,去的人也會多了。當時在丹霞公園裡轉的時候,看見有工人在搭一個古色古香的樓,估計應該是電影裡的場景吧。雖說那樓建的很有古典韻味,但是總覺得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建這樣一座樓,有點不協調。只是自己的觀點,說不定也會有人很喜歡,覺得有了人文的景觀。)
不一樣的端午節
第二天的早上,我們正准備繼續趕路,老雷叫住了我們。“吃了棗糕再走吧,今天是端午”恍然大悟,昨晚在廚房看見老雷的老婆和女兒一直在剪棗核,原來是准備做棗糕。聽老雷說,他們當地人,在端午時,並不吃粽子,而是吃棗糕的。他們特意多做了些,留給我們吃,好讓我們也能過上這個端午。吃著棗糕,一下子讓我挺感動的。
當晚回到西寧的時候,司機老趙同志也是特意要表一下地主之誼。請我們吃了青海的特色烤串―――烤手抓羊肉,絕對和一般的烤串不一樣。整個一根羊排串在扦子上,先在水裡煮好了,然後上火烤。味道絕對的地道。當然也少不了青海的烤羊肉串、烤饃饃、尕面湯。還有一樣好吃的,給我印像很深,但是名字真的是想不起來了。也是一種烤串,外面是羊腸子,裡面包著些東西(沒吃出來是什麼,不好意思),反正很好吃。那頓讓我吃了個肚歪。
這個端午節過的真不錯。
大家都是來磕頭的
離開張掖丹霞後,我們順路去看了馬蹄寺和千佛洞。兩個地方很類似於莫高窟,也是在峭壁上鑿洞,然後在洞裡供佛像。當然,整個的氣勢是無法與莫高窟相比的。而且,洞裡的佛像都是新修的,原來的舊佛像早就已經被毀或是被盜了。不過這裡神奇的是,洞與洞之間的通道都是修在石壁內的,可想當時修建的時候費了多少功夫。
在馬蹄寺,我們遇到了一行四人,他們是從祁連來這裡朝聖的,隨身帶了很多的香和兩壺酥油。每到一個石窟,都會很虔誠的跪拜裡面的佛像。他們看到我們沒有帶香,就主動給了我們很多的香,讓我們磕頭後去上香。我們忙說謝謝,他們當中的一個人隨口說到:“大家都是來磕頭的,不用謝,沒什麼的。”這話說的我還真挺慚愧的。和人家比起來,我可沒那麼虔誠。
崗什卡的雪、亂海子的水
我們要回到青海去了,在回青海的路上,我們將要翻越祁連山脈。在那裡,我們將會路過美麗的濕地――亂海子;還會遇到雄偉的崗什卡雪山。
亂海子給人的感覺很像若爾蓋草原上的花湖,因為它又被稱為“花海”。只不過和花湖相比,它還略現柔美不足。但是置身於亂海子中,你可以遠眺崗什卡雪山,這是座真正的雪山,山頂終年積雪不化。這是花湖所沒有的景像。可以說亂海子給人的感覺更大氣一些。據說這裡是愛情鳥――鴛鴦的棲息地,所以亂海子也叫“花海鴛鴦”。只可惜,我們並沒有看見鴛鴦,倒是大大小小的海子中,擠滿了剛剛出生的小蝌蚪。圓圓的大腦袋後面,拖著一條小小的尾巴。在湖中游來游去。
亂海子應該不是一個被開發好的景點吧,至少我們去時,並沒有看見賣門票的。只是通往亂海子的路被一道木柵欄門欄著。我們見四周沒人,就擅自打開了門,闖入了亂海子――這人間天境。沿著唯一的小路向前走著,我們看到遠處的湖邊,幾個婦女正在洗衣服,還有兩個小小的孩子在草地上爬著、打著滾。藍天白雲之下,和睦的一家人,青青的草甸子以及遠處的雪山,一切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亂海子是在崗什卡雪山的懷抱下,孕育出來的。那麼我們自然是要去看看這座美麗的雪山了。據說崗什卡曾經是個很熱鬧的地方,現在幾乎沒有人來了,原有的景區也荒廢了。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游人的打擾,崗什卡則更顯得清靜、雄偉、神奇。雪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應該遠離人類的世界。
從來就反對所謂的人類挑戰自我,攀登雪山。真正的神山是不能攀登的,我一直這樣認為。我們可以遠遠的眺望它,甚至可以爬到它的山腳下,近距離的欣賞它,但千萬不要打擾它,就讓它靜靜的在那裡矗立著吧。
這一次,我們有機會很近距離的欣賞崗什卡了。車子開到冰川的底部,已經無法再往前走了。我們下了車,耳旁就聽見了水流的聲音。不遠處就是冰川融化的溪水在流淌。我們穿上了最厚的衣服,准備翻過前面的兩個小山峰,走到崗什卡的腳下,去叩拜它。
我們首先經過了一片已經鈣化了的平台,黃褐色的石頭踩在腳下,一旁是高高聳起的山峰,一旁是深達百米的溝壑,裡面是冰川的冰舌尾部。過了這片鈣化地,再往前走就是一座比較低矮的石頭山了,山上面全部是石頭子,我們只能先爬到半山腰,然後再沿著山脊繞過這座山。過了這山後,前面的路就比較平坦了,只是一條小河擋在了我們的面前。順著小河一直走,我們試圖找到一處河水比較窄的地方,越過這條河。這費了我們不少精力。過了河後,又是一個小山坡,爬到坡頂,對面就是崗什卡雪山了。我們所在的地方與崗什卡只有這一溝之隔。在這個小山坡上,有四、五處瑪尼堆。我們在每一處瑪尼堆上,都放上了一塊石頭。也希望崗什卡神山能夠保佑我們。坐在山坡上,看著對面的雪山,四周安靜極了,內心也是一樣的平靜。對著神山,忽然不自覺的就跪了下來……
挖蟲草
下山的路上,我們遇到了挖蟲草的。興致一來,便也跟著他們挖起了蟲草。只是找了半天,什麼都沒有看到,而同時一個挖蟲草的藏族小孩已經發現了一根。他們招手讓我來看,果然地面上長出一根小小細細的嫩黃色的小牙,藏族小孩用鏟子將四周的泥土整塊撬起,抖落泥土後,一根蟲草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挖蟲草是要靠眼力的,據說他們一天最多能挖四十多根蟲草。今年的蟲草,價格大降,我們從這些藏民手中,兩塊五就能收購到。
令人失望的坎布拉
回到了青海,回到了西寧,我們住在穆斯林大廈,這個大廈還真有點意思。我們住的那間房的天花板上,有一個角上標有一個箭頭。後面寫著“禮拜朝向”字樣。看來,穆斯林人還真的挺虔誠的。
早就聽說坎布拉的丹霞非常漂亮,名氣很大,一定要去看看。結果這一去,讓我失望至極。門票巨貴不說,景色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完全沒法與張掖的丹霞相比。
門票好像分為景區門票、船票、車票。加起來快200元了。原本不想去李家峽水庫,結果被告之船票是必須買的,不管你坐不坐船。真是沒有道理。後來聽當地人講,其實船票是可以不買的,只要你堅持不去水庫,原路返回就可以。非常氣憤賣門票的竟然會騙人!尖扎是個貧困的地方,但是想要脫貧致富也不能這樣騙人呀。沒了誠信,再好的景色也會黯然失色的。
花了這許多的銀子,心想,裡面的服務一定很好吧。結果又錯了。不管是坐船還是坐車,每一次都要讓我們等上很久很久。一輛車裡,只剩下三個空位子了,就為了這三個空位子,司機竟然讓我們一車人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還說這是景區管理處規定的,必須滿員才能走。這樣的服務與這樣的價格真的是不匹配呀。
而且游覽整個坎布拉景區,感覺就像是在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先是坐船,然後是中巴,再然後是電瓶車,最後是大巴車。而且整個行程下來,司機從不停車,一些好的景色都是匆匆而過,沒能下來仔細的觀看。真是令人失望的旅行。
平庸無奇的塔爾寺
據說塔爾寺是藏傳佛教後弘期的發祥地之一。裡面的壁畫、堆繡、酥油花號稱“塔爾寺三絕”。我們到塔爾寺時正是中午,門口根本就沒有人檢票,賣門票的喇嘛也在屋裡昏昏欲睡。很多人都逃了票。我還是叫醒了賣票的喇嘛,買了門票,雖然很貴,要80元。也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在這樣的地方逃票,不好。
不過塔爾寺裡面真的是很商業,根本看不到喇嘛們安靜的生活和頌經的場面。看到的都是一撥撥的旅游團。一些非常漂亮的壁畫和堆繡也都被藏了起來,能夠看到的很少。而酥油花,我承認很漂亮、很大氣,但也只展出了兩個。還沒有拉不楞寺裡展出的酥油花多。看著不過癮。裡面的有些喇嘛也完全沒有出家人的平和友善,看見拿相機的,就會大嚷:“裡面不許拍照!”就好像別人不知道似的。據說見活佛也是要交錢的,而且好像還要交不少的錢。掉到錢眼裡的活佛,我們是沒興趣見的。
隆務寺的那一夜
與塔爾寺相比,隆務寺則顯得清淨許多。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游人,讓這裡顯得更加的真實。隆務寺地處同仁,是同仁地區最大的寺院。周圍的很多寺院都是它的下屬寺院,比如:上吾屯寺、下吾屯寺等。同仁是著名的熱貢藝術之鄉,這裡的唐卡、堆繡、壁畫都非常的精致漂亮,且名氣很大。
我們到達隆務時,已經是下午6點了。在這裡,我們見到了玖美師傅。玖美是個喇嘛,一直都在隆務寺裡修行,很受隆務寺裡最大的活佛的青睞,一直都跟在活佛的身邊,對藏傳佛教的認識很深,有獨到的見解。這幾年,玖美一直都在全國各地雲游,參加了很多的法事活動。我們有幸在北京一個居士的家裡認識了玖美。那個時候,他正在閉關,就住在那個居士為他提供的房子裡。整間房子只他一個人住,一兩個月也不出一次門。就呆在屋子裡,念念經書、頌頌經文、修身養性。我們去拜訪他的時候,也很唐突。心裡更多的是懷著一種好奇的情緒。見面的那晚,我們聊了好長的時間,感覺特別的好。能感覺到,玖美是個很實在的喇嘛,並不像有些出家人那樣,以自己的身份為一種工具,去騙取人們的錢財。當然,他也不像那些所謂的大師,一張嘴就是很深奧的東西,讓人不敢親近。反而,他很平和,和我們探討的東西也很淺顯。他並沒有像我想的那樣,會極力的勸我們信佛。而是讓我們慢慢來。和他聊天,給人感覺很舒服,沒有什麼壓力。自從那晚後,就一直想在找個機會,能和他深聊一次。這次來了隆務,我們特意去找了玖美,當晚,我們就住在了他家。
玖美的家就在隆務寺邊上,離寺很近。他家有個很大的院子,屋子很漂亮,裡面專門有一間屋子用於供奉佛像。有綠度母的佛像、釋家牟尼的佛像、長壽佛的像。金碧輝煌的,很漂亮。是整個房子裡最漂亮的一間屋子。
玖美師傅帶著我們去看了隆務寺。確實是個很大的寺院,我們只看了幾個較大的殿——綠度母殿、釋家牟尼殿、彌勒殿和文殊殿。每個殿裡除了供奉一個主佛像外,還分別有一千尊小的佛像。場面很是壯觀。所以在隆務寺裡有一千尊綠度母、一千尊釋家牟尼殿、一千尊文殊、一千尊彌勒,這也是隆務寺的一絕了。
在這些殿裡,我們還看到了非常漂亮精致的壁畫、堆繡和唐卡。同仁不愧是熱貢藝術之鄉,而隆務又位於同仁地區的中心地帶。所以隆務寺裡展示的每一件熱貢藝術品,都是那麼的美倫美奐。可以說,這裡的堆繡和唐卡完全不遜色於塔爾寺裡的。而隆務寺裡的壁畫則完全超越了塔爾寺裡的那些壁畫。
旁晚時分,我們在玖美師傅家,喝著酥油茶、酸奶、吃著烤饃和藏包,隨意的聊著天。我們說到了生與死、善與惡、六道輪回、顛嗔痴,還有好多好多。讓我也對佛教產生了興趣。
在那樣一個夜晚,沒有任何的打擾,不需要考慮工作、任務、壓力,我們就這樣談著想談的話題,說著感興趣的事情,還有那些關於輪回和往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