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連,不為看海,不為嬉水,只為感受一下北國濱城的旋律,體驗一下東北市民的生活。
除去強悍粗糙的東北口音,大連和南方的城市並無大的區別,只是在乘車由機場前往酒店的途中,看到兩只騾子,靜靜的站在烈日下,歪著頭,等待著主人前驅的指令。車到市區,大連的廣場寬敞開闊四通八達,綠地草坪白鴿飛騰、雕塑噴泉華麗流暢,市區更是高樓比肩商場林立,盡顯北方明珠大連綠色祥和的魅力。
在酒店放下行李後,立刻前往附近的勞動公園。這是大連市中心最大的一處集游覽、游樂、休憩、文化活動於一體的頗具歐式風格的現代化城市園林。這個公園,很像我小時候去過,而現在一直在懷念的那種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園,很傳統,很自然,很淳樸,很寧靜,讓人有回到孩提時代的那種感覺。
這次來大連,純為度假休閑,因此並沒有去發現王國、極地館這樣人山人海熱門的景點。只是在旅游大巴的車票上,偶然發現了“燕窩嶺”這個地方,覺得名字很美很幽靜,於是決定去了。燕窩嶺在大連濱海路的中段,上山下山小徑通幽,走在其上,一邊是海,一邊是山,可謂山海之間。據說因時常有一些黑燕飛來此地築窩而得名。站在燕窩嶺上,東望老虎灘的瑰麗風光,西觀傅家莊、東西大連島的海天秀色。絕壁上燕影如梭,燕聲啁啾;懸崖下,驚濤拍岸,浪花飛濺。難得在夏日的午後,在一個清涼的高處,遠望茫茫的大海和四周環繞的青山綠崖,感覺十分舒心寫意。
去的較遠的一個景點是冰峪溝,來回車程用了差不多7個小時。在等候中巴的時候,順道看了看著名的俄羅斯風情街,那裡正在改建,除了建築灰塵和雷同的小商小販,絕無一絲風情。倒是馬路對面勝利橋下的老式鐵軌,在晨時的淡水陽光下,更顯一份傷感的蒼涼。乘上矮擠的中巴,前往冰峪溝。冰峪溝打的招牌是“北方小桂林”,的確,這裡林木參天,山清水秀,宛如江南風景,在北方實屬罕見,有其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冰峪溝內分南線和北線,即英納湖景區和小桂林景區。乘上游船,緩緩前行,兩岸青山遮不住,破浪已過千重山。伸手輕撈湖水,冰涼沁人,夏日的暑氣在身上一掃而光。在橡皮艇漂流的時候,下起了豆大的雨滴,忙將艇劃至山崖下避雨,看著湖面被雨滴砸起的點點漣漪,涼涼的湖風吹拂過臉龐,萬分愜意。沒過幾分鐘,雨便停了,抬頭看看湖邊高立的青崖,在雨後更顯清峻。大連的美食,總是離不開兩個關鍵字,“海鮮”和“燒烤”。海鮮是因為靠海邊,燒烤是因為韓國料理。大連的很多店都是韓式的烤肉,我在午月和一心吃了兩次烤肉,都很不錯。此外,天津街的夜市,大商男裝旁邊小巷子的小吃,勝利地下廣場的個性男裝小店,也都很不錯。
照片在我的博客:天賜的半分空間 http://***/drunk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