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河南之鄭州,洛陽

作者: 貓洱

導讀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早春的二月,北風還遲遲不肯離去,淅瀝瀝的春雨已經不邀而至,上海每天都霧蒙蒙,雨蒙蒙的。2月底,正好有個4天的假期,於是,還想出去晃晃。在河南和哈爾濱之間鬥爭,最後,拜倒在金錢的力量下,和王小姐兩人一起去了河南。行程是:鄭州—洛陽—登封—開封。 雖說有鄭州,但是也只是兩次的路過,匆匆看了看這個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早春的二月,北風還遲遲不肯離去,淅瀝瀝的春雨已經不邀而至,上海每天都霧蒙蒙,雨蒙蒙的。2月底,正好有個4天的假期,於是,還想出去晃晃。在河南和哈爾濱之間鬥爭,最後,拜倒在金錢的力量下,和王小姐兩人一起去了河南。行程是:鄭州—洛陽—登封—開封。

雖說有鄭州,但是也只是兩次的路過,匆匆看了看這個省會的城市,但對它的感想倒很多,火車站那裡,怎麼這麼多人啊,黑壓壓的,像螞蟻,著實讓我囧了;還有公交上那誤解的報站聲,站牌名時超輕,那個“抬臂上車”超響,讓我困惑了好久(正解:排隊上車);城市公交上的超不標准英文,please move from the middle gate;還有超熱情的當地人,全車的人都知道我們要去哪裡,哪裡下,大家都來提醒我們;超多的燴面館,雖然我一度認為燴面=炒面,現在終於糾正過來了。

作為一個坑子,我買的機票的原則,一便宜,二便宜,三還是便宜。春秋,上海——鄭州,99元。時間上雖然不怎麼好,但是價錢上還是可以的。然後嘛,春秋現在變飛機直銷了?從選座位,20元,可以理解;食品,味道不錯,總要吃的;信用卡,萬一有人要辦呢;飛機模型,一貫的傳統;絲巾,迪斯尼玩具,保健品,葡萄酒,畫,香水……實在是太強了,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下了飛機,鄭州機場到洛陽的班車,70元/人,到午夜11都有車,很方便。不過呢,自從那個小姐不聲不響的強加了保險後,我在河南買票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不要保險。

全程高速的車子,也要將近3小時的路了,路旁滿滿鳥巢,讓我感到很新鮮,前面一個韓國人在看字幕版的緋聞女孩,由此看來全世界大同指日可待了。車子是到洛陽的牡丹廣場的,打的到真不同吃飯,餓死了。那個洛陽水菜,造型很漂亮,我狂拍照,旁邊的人看看我,外地的,外地的。但是,水菜,蘿蔔打底,加了一些蟹肉棒之類的,味道一般般,那個蒸豆角,羊肉餡的,皮太硬了,軟一點會比較好,其他的什麼洛陽肉片之類的都一般般拉。

話說,大家都推薦81路,因為這是火車站始發的,其實53和61也到龍門石窟的。我們就是在真不同對過坐的53,睡睡睡……就到了。下來後穿過一片例行的商業區,吃了碗手工面,用盞裝,很漂亮。龍門的門票漲價了,120元/人。導游器也漲了,20元/個,還不能重復聽,太過分了吧。

其實你真的不用買票的,地球人都知道,龍門的最經典就是武則天女王大人用她的胭脂錢造的大盧舍那像龕,如果你只看這個,恭喜你,不用花錢,穿過橋,來到河的北面,你可以遠眺,感受一下,真的很大很強壯,當然如果你還是要細細的看,不要緊張,橋邊還有個龍門石窟研究院,裡面還有個現代仿的大佛,原尺寸,原材料,原形像,可以近距離拍拍照,那個橋上的浮雕是唐代著名的歌舞伎,比裡面那個模糊不清的清楚多了,當然歷史感沒有裡面那個那麼強拉,你知道了吧,你真的真的不用買票的。最後,如果我還沒有說服你的話,請你和你口袋裡的毛主席say goodbye吧。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武則天出了2萬貫胭脂錢就能造這麼大的像龕了?於是,本人本著嚴謹,務實,求真,去偽的態度,考證了一下古代的彙率。一般來說,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會用一個假設: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按國際牌價,金價基本在400美圓一盎司左右,一盎司為28.3克。古代一市斤為640克,一市斤有16兩,所以古代的一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一兩黃金相當與565美圓,以今天美圓對人民幣,大約為4000元。也就是說,1兩黃金=4000元。那麼,2萬貫=800萬。不過這麼大的像龕,800萬就搞定了?雖然說,工匠都是官奴不要錢,但你飯得管飽吧,還有腳手架之類的耗材也是要錢的吧,古代也沒個衝鋒鑽,金剛石,也不能流水線工廠化操作,只能手工一點點磨,那時的物價那麼低嗎?於是我又查了下,發現,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大盧舍那像龕是政府行為,國家出錢,作為皇室形像工程,當時可是屬於101重點工程啊。武則天,當時的皇後,為了表示皇室的重視以及錢多好辦事的原則,個人捐款2萬貫,助其早日完工。

龍門石窟分為東山和西山,套票中還有白園和香山寺,我們時間也不趕,都去看看,買了包姜糖,造型如生姜,味道還不錯。然後坐81路到關林換58路,58路的終點就是白馬寺。1個半小時後,終於到白馬寺了,這1.5元的路真是漫長啊!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個官辦的寺廟,為了紀念白馬馱經的功勞,所以命名的。傳說是,漢代的皇帝做夢夢到金人,然後決定叫人去西天取經,話說那個使者實在是聰明人阿,當他走到哈薩克斯坦的時候,正好有印度的高僧在那裡宣講,於是,也不去印度了,就請這兩位和我來中國吧,我們很需要你們的,於是高僧就和他來宣佛法了,我算算,他至少省了一半的路,還請到了住持,實在很劃算阿。四月去白馬寺,一定會很不錯,因為牡丹花開了,現在嘛,枯枝兩三根。曾有個名人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買了冬天的房子,看到了幾根枯樹枝,砍了,後來賣的人大叫,那是牡丹阿,遂超後悔,於是得出了所有事物都要觀察一年的結論,這個結論還蠻廢的。

白馬寺的歷史很悠久,已經快要2000年了,整個寺廟幽靜,莊重,其中最著名的,最珍貴的就是23尊元代“夾苧干漆”塑像。夾苧,現在已經失傳的一種技術,簡單說來,就是先用泥土塑形,然後裹上麻,刷上漆,等干了再裹上麻,刷上漆,反復多次,最後把泥土敲碎取出,剩下個外殼,再刷金粉圖裱,這種制作的佛像很輕,2米高的佛像只有20斤,單手就可托起。看看簡單吧,實際上很難,特別是白馬寺裡面的雕塑的細節部分都栩栩如生,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我在白馬寺的門口買了兩包牡丹花的種子,其中有個傳說中黑牡丹的種子,實在是好奇阿,黑色的牡丹,我已經種下來了,期望明年就能看到了。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