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天涯海角,總像要發生什麼。一個人語言甚少,用一兩句話記載一下別人的好。卻大多是內心的夢幻。
好久沒有寫過游記,深更半夜的時候爬上來,似乎有點被打了雞血一樣的症狀,其實不然…… 實因我昨天加今天睡得太多的關系……
想來我的責任心跟想與人分享的心情太過泛濫的關系,攻略一篇篇的寫,游記卻如和尚頭上的虱子一樣,總是廖廖幾語且一眼望到底。
寫給在路上照顧我的全程向導,感謝麗江市越野者戶外俱樂部的全程向導,以及相伴著走過一程卻注定各自奔赴遠方的各路驢們,每每想起總感覺為無趣的生活憑添了巨多深沉耐人尋味的底蘊。感謝父母的寵愛跟開明,可以讓我海闊天空的想法付諸於行動。即使一個人天涯海角走過也是無悔。想定下次也會跟這樣放心的團,讓我繼續內心的深沉思考。
山的性情懸殊得很,有的溫柔,有的神秘,有的凶險。山野清新派的“比拼”分為神秘派和享受派兩場。
第一場秘派香格裡拉vs梅裡雪山
在面積近3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380米,原始自然生態保存完整的土地,有雪山、湖水、江河、寺院以及藏、納西、傈傈、漢等10多個民族。這裡美麗得讓人驚愕失語的是秋天,高原上的草原在第一陣秋風吹過之後,由綠轉紫,山峰河流轉眼就成了一片媚人的嫣紅。我是跟麗江市越野者戶外俱樂部來的。這個團給我一路上帶來了無限優質服務,再加上美好的景點,深深地吸引了我。香格裡拉的杜鵑花海、雪山落日、廣漠草甸、靜謐的湖泊,這一切在同一時間收獲。和諧,正是世人仰慕之處。於是,人們追尋著香格裡拉這一和諧的淨土。1933年,“一戰”硝煙甫遏,詹姆斯撫慰著飽受戰火侵擾的心靈,“香格裡拉”也成為人間樂土。
香格裡拉,人們用手翻找著,用腳摸索著,用眼搜尋著。正當人們絕望的感嘆時,“失去地平線”躍然世上。1997年9月14日,人們停止了尋找,所有目光都聚焦到這裡:“雪山為域,江河為池”的迪慶香。
激情的脈動跳躍起來了——
白色的冰雪覆蓋著綿延山峰;
綠色的樹木裝點著原始森林;
藍色的湖水盈滿了高山湖泊;
片片岩石堆積成幽深的峽谷;
肥沃土壤培育著五彩的草原;
於是,植物茂盛,動物活躍。
寧靜的元素出現了——
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
各族人民的寬厚以待;
各種文化的互相滲透;
各種宗教的共存狀況;
於是,寺廟林立,
生命歡唱。香格裡拉,迪慶藏語“心中的日月”。
來吧,讓我們走進香格裡拉,尋找雪山、峽谷、美麗的喇嘛廟、、、、、、
梅裡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第一神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高峰,但由於天氣變化無常至今仍是無人征服的處女峰。199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欲攀登該峰,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轉瞬就變了,16人的登山隊全軍覆沒,流下登山史上慘痛的一筆。傳說
雲南、四川、西藏的藏民、僧侶和活佛不希望神山征服,於是神山發怒。
整裝待發屬於六個人的六天雨崩之旅。其中包括來自藏族的司機和全程向導,一路上也帶給我們巨多歡笑的望雪,來自寧夏的一對夫妻老李跟稍顯年輕的唐靜老師,一個天南海北走遍很有膽色的上海90後dd,以及同樣來自浙江省的另一個大學老師胖洪。
8點半准時從麗江古城出發,我背著大包默不作聲低頭玩我的游戲,無聊的等待其他人的歸隊,扎西替我一路從住宿的地方送我過來,順便說,有什麼事情可以打他電話,感動於他的善良,我們僅只是陌路相逢的路人而已。天南海北,誰知道明天在何方。
7月對於麗江來說,恰逢是雨季,纏綿的細雨總是下個沒停,雖然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狀況,可對於出行的人來說,也總是產生了諸多不便利。
天氣陰霾,一會卻有是萬丈陽光穿透雲層,閃落在人間,遺留片片綺麗。
我用我佳能的小卡片機,記錄著一路上的點點滴滴,歡聲笑語兀自閃現在腦海裡,那是屬於旅途上我們共有的記憶,人們熱烈歡騰的笑顏,車窗外迷人清亮的風景,還有大朵大朵飄忽而過的雲彩。
一路上也總能看到因為雨季而滑落的巨大石塊,搞得我們緊張不已。商量之後,遂改了行程。把原先的虎跳峽放到來程的時候再細細觀賞。只是這麼一來,我們第一天的行程就變得驟然的緊湊很多。
在長江第一灣,在拉市,在石鼓鎮,每個人都笑意盎然,我們的suv車子裡從開始的開始到結束,一直放的都是西藏周邊的演唱者錄制的歌曲,間雜著一些些還有尼泊爾印度之類的曲風。不多,但足夠我們仔細回味跟留戀。對於忘記了從雲南買幾盤藏民族的歌曲cd,對我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他們說我這樣單身出行的女生,一定有很大的膽色,殊不知其實我怕死的很,只是對於自己迷戀的東西,想說放棄,那的確是相當難。想著自己即使處境窘迫,即使形單影只,也有屬於我的清麗笑顏,也有夠得上我開懷快樂的人跟事物,足以抵消旅途當中需要獨自咀嚼的孤單。
因為臨時我們改道的關系,晚上寂靜的盤山公路上,似乎只有我們這樣一輛車還在蹣跚盤旋。似乎沒有盡頭的樣子,讓玩了一天,也坐了一天車的我們倍感疲憊,非常想念有一頓暖乎乎的茶水,被腦海中飯菜的香味勾引得快流口水。全程導游卻很一直很照顧我。
夜很黑,寂寂的我們臉上都有忍隱的表情,沒有埋怨,因為我們行走在路上,必定要有這樣的心理共識跟信念。路還很遠,疲憊的我們此時都像被霜打過的茄子一樣,一邊啃著干糧下咽,一邊閃動著快到梅裡的執念。
還有辛苦開車已然10個鐘頭的司機望雪,還不忘打趣的抱怨,他從未開過如此長時間的車子,對於我們算是他第一次的傾情奉獻……
我們此時奔馳在海拔3700多米的盤山公路上,路況很差貌似還在一邊施工的樣子,漫
天塵土飛揚。車子倏然轉了一個灣,彼時我卻看到了天下間最美的場景。
望雪說,那是德欽縣城……
好像從天庭上俯視著那座落寞的城市,層層包裹的群山中央,是萬家燈火的壯麗模樣,卻似在離我們很遙遠的天邊。點點的輝煌,在黑暗中間,閃出人間的溫暖景像。那是通往幸福的彼岸。我們無法觸及到的莫名感傷。可以聽得到自己的心在這一片被燈火照耀的地
方,輕輕的輕輕的回旋。
幸福就如此鋪天蓋地的向我們張開了它的翅膀。眼淚在這一刻似乎要奔湧而出。給人那麼溫暖那麼悲憫的錯覺。它點亮了我們每個人心中那盞微弱的燭光,照到了我們的靈魂深處,原來,溫暖,是我們如此渴望又觸摸不到的遠。
而它就只是那樣安靜的佇立在群山的環抱中,那麼寧靜那麼安詳。世間的紛擾不舍得打破它的寧靜,於是遠遠散發的光,接受著我們的驚嘆跟膜拜。行走在路上的漂泊感,突然好似找到了莫名的歸屬感。
驀然想到倉央嘉措的詩,在此時是如此的貼切,一切語言,一切語言,都顯得格外的空白跟乏力:
那一月
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
不為修來世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
……
終是到達了此行的投宿點飛來寺梅裡雪山山莊,店家勤快的送上熱乎乎的犛牛火鍋,一桌的人未待坐定,就爭先恐後的祭自己的五髒廟先,每個人都很忙,透過熱氣騰騰的火鍋煙霧,我看到了每個人淡定而滿足的微笑。眼前迷蒙一片,但是味蕾卻不自制的愛上了那樣狠狠的辛辣刺覺……
梅裡,你給我的剎那溫暖我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