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廈門可以說是玩了個遍,鼓浪嶼當然都去了,下面就把我寫的攻略給大家分享下:鼓浪嶼的攻略有太多太多。這裡都是本人親身體會後的整理,給大家參考。鼓浪嶼很美,懷舊的美。如果你想休息兩三天迷糊兩三天,鼓浪嶼絕對是個好選擇。
必備物品:一件泳衣,一副太陽鏡,還有清涼油,島上盛產蚊子。再買份鼓浪嶼手繪地圖,就不看,也不妨買一張留個紀念。鼓浪嶼全島禁止車行,也找不到自行車,所以一定把鞋穿對了。
鼓浪嶼輪渡:廈門首班5:45,鼓浪嶼首班6:00,廈門末班00:30,鼓浪嶼末班00:20正常每15分鐘一班,上下班高峰每10分鐘一班,每晚21:00--23:00是20分鐘一班。
吃(廈門當地小吃大都在鼓浪嶼可見)
1)張三瘋:很好找,就在龍頭路有一個小廣場那裡。他家的奶茶確實很好喝。他家還有貓糧早餐,我個人覺得很一般。
2)BABY CAT:在龍頭路上,有一條上山小路的對面,找到工商銀行就找到它了。
3)花時間:在番婆樓。他家的口號是: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的。我也有這想法就進去坐了坐。聽說他家的提拉米蘇很好吃。可惜我去的時候,沒有供應。
4)龍頭線面糊 (龍頭路200號):店家沒有招牌,味道超絕,當地人居多。
5)北仔餅 (龍頭路302號):甜鹹兩種。
6)葉氏麻糍 :龍頭路與福建路交叉口有一輛小推車總是占道經營,但他卻是特許的。他家已有百年的歷史,卻一直保留這小攤方式經營。
7)黃勝記黃金香肉松店(龍頭路95號):島上號稱黃勝記的店超多,卻只有這家小門面生意好。老板站在一個超小的門面裡就跟唱木偶戲似的忙個不停。他家的東西都可以品嘗。
8)粒粒香扁食 (龍頭路169號):島上賣的人家很多,這一家試過,非常好~!還有許多小吃都可以在這裡吃到。
9)牛肉香餐室 (龍頭路175號):做牛肉面出名,湯頭裡加了當歸。
10) 龍頭魚丸店 (龍頭路183號):有很多家魚丸店,一定要認准了。他家的魚丸店,地圖裡就可以找到。
11) 茯苓糕 :流動攤點有時出現在龍頭菜場附近,白色的蒸糕,口感甜而不膩,軟糯而有彈性,不過盡量趁熱吃。7元一斤。我以前只吃過干的。這個很不錯,不過不要多買,這種東西呢,嘗嘗就個嘴就行啦。
12) 碗糕:海壇路31號“壽記龜糕店”,是一家“碗糕+蒜香花生”的小店。吃起來口感甜香綿軟,好看又好吃。
13) 海鮮:廈門特產有鮑螺還有個超大的蝦,很貴,如果有興趣可以吃一下。
14) 鮮榨果汁:5塊錢一杯,值得吃。我看著他榨的橙汁,一點都沒加,用了最起碼有8個橙子,擠出來的汁。就在我推薦的魚丸店旁邊。
15) 李家莊休閑咖啡館:鼓浪嶼有很多咖啡廳,我覺得這家是我最願意停下來坐坐的。
16) JUDY’S咖啡館:在泉州路上。只有兩三張桌子,很小的店,但是我覺得他家的感覺很好,而且就因為小,人才會少。安靜,是咖啡館最重要的。
游
1)菽莊花園--記載著鋼琴的文化
2)日光岩--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民間流傳有“未登日光岩,妄來鼓浪嶼”之說。
3)天主堂
1917年建,離鋼琴碼頭不遠,上山就是。純白聖潔的哥特式建築,彩色狹長的玻璃窗充滿了神秘的臆想,淺藍色的穹頂宛如天際一般安靜而美麗。天主堂只有彌撒時間開放,任何人可進入。彌撒時間:周六上午7:30;主日(周日)上午8:00(中文)、9:30(英語)。
4)黃榮遠堂
1920年建,就在天主堂旁邊,富商黃榮遠舊宅。歐式的別墅門口把守著四根粗壯有力的陶力克柱,一側天台突兀地建了座中式的小亭,不離不棄的故國情結。房前有寬大的庭院,一顆高大的椰子樹喧賓奪主,院門頂上的飛來榕不請自來,卻也生長得茂盛。黃榮遠堂現為演藝學院的辦公室,閑人免進。
5)海天堂構(60元)
建於本世紀20年代初。它不含在聯票裡,60元的門票擋住了不少游客。確實,價格可以說不菲。不過此處也並非徒有其表,除了參觀以及和咖啡之外,這裡還可以欣賞到兩項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南木偶戲和南音。前者是當地流傳已久的民間藝術形式,而後者更是當年上達聖聽的御用演出項目。有閑有錢的話,還是值得看的吧。木偶表演及展覽位於進門右側樓內,9:30起,逢半點表演;南音表演逢正點表演。木偶真的很好看,有時間就等著看看吧。南音聽不懂,但是時間很短,可以體會一下咱的非物質文化。
6)觀海別墅
1918年建,位於小島最南面的海灘邊,有著堪稱最大的庭院,最好的觀海視角,絕對無愧於它的名號。還有英式的迷宮陣,長長的棧橋一直伸入大海老遠(砌牆封了),是看夕陽的最好去處之一。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全都被封在了高高的鐵柵欄之後,只可遠觀了。 7)金瓜樓
建於1922年,在島的中部位置,具體位置無法描述....和海天堂構一樣,中西結合的很好,有中式的二層門樓,精巧的繞柱雕花,兩個金色的“瓜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遠遠地就能看到,每個“金瓜”上又有八條瓜脈,順脈尋去,末了是喚作“春草飛卷”的棱角,真個是卷盡風姿。只是樓並不開放,樓主菲僑黃賜敏先生的後人仍居住其中。
8)三一堂
金瓜樓上山不遠,便是三一堂,基督教教堂,由教會出資購地興建。始建於1927年,直至1945年方告竣工。全樓以紅磚砌成,鋼結構屋頂是整座建築的核心,也正是它,直接導致了三一堂18年的工期。
a、 主日崇拜:周日上午9:00
b、 青年團契聚會:周日晚7:00
c、 查經班:周二晚7:30
d、 青年唱詩班練習:周四晚7:30
9)觀彩樓
寫觀彩樓其實主要不是它的建築,而是看中它的位置。該樓位於筆架山頂,前後觀海,無遮無攔,是登頂觀鼓浪嶼全景的極佳所在。島上除了日光岩外,可能就要數此處觀景最佳了。
10) 番婆樓
順三一堂下山可以找到,建於1920年,因門樓上有一外國女子雕像得名,現已不存。花時間咖啡館就在此。
11)紅磚落厝
最後要說的就是福建的傳統民居,紅磚落厝了。島上稱得上這個名稱的建築已然不多了,大夫第、四大落厝都是其中代表。不過這裡我要說的不是這兩個有名的去處,一來大夫第正在動土,二來四大落厝破牆開店,連院子都不讓進。所以我說,去看看中華路97-99號吧,典型的福建傳統民居,紅磚歇檐,彩貝翹角。當然,只有這樣一個地址並不好找,大概在從番婆樓下山的中華路上,一個很小的巷子裡。
12)音樂會。7:30在鼓浪嶼音樂廳。免費的哦!
13)龍頭路:島上最繁華的一條街
14)福建路:島上歐式感覺最濃的小路。可以靜靜漫步,品味鼓浪嶼的老別墅。
15)環鼓路:島上最安靜的一條路。很適合早上起來邊散步邊聊天。
16)鋼琴博物館:這個包含在菽莊花園裡。逛完了那裡,我有一種衝動,等咱有錢了,一定要買架好鋼琴。
17)鼓浪嶼有很多布藝。包包,戒指,項鏈,掛飾。。。很多很多,買回家一個吧。還有很多明信片也可以買回來留做紀念。
廈門
住:
如果你不要求海景,其實在廈門住那裡都可以,打車都很近。我推薦一個“鷺江賓館”。就在中山路。海景,商業街,小吃全都不耽誤。
吃:
鷺江賓館頂層的餐廳非常棒。是家廣式餐廳。如果要坐屋裡,最起碼要提前兩天預定,如果露天的話就無所謂,但是要早去哦。露天的景色很好。不過室內也可以看到景。
還有,提到廈門,總是介紹那麼多小吃,給大家介紹一家很好很有名的餐廳“好清香”獲過很多大獎。鷺江賓館後身的賓館東海酒店6層就有一家。大家在電梯那裡可以那份介紹再點菜。或者先在網上查一下。
另外也,網上很火的小眼睛大排檔已經搬家了,搬到湖濱中路了。
玩:
廈門沒什麼玩的,就廈大周邊還可以。大家可以這樣走路線,會節約很多時間。炮台——銀城沙灘——(沙灘門進)廈大——(西門出)南普陀。可以中午去,晚上再南普陀裡面的素齋吃飯,只有飯點才有飯的,一定的趕對了點。
其它的我就不多說了,相信大家已經看了太多的攻略和資料。我去之前也是,有很多重復的。不過還是有些是他們沒說到的,而且有的信息已經過時了。我就算查漏補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