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山南北行

作者: koooh

導讀五月天山南北行在新疆日子都是圍繞著維族司機派祖拉·艾買提渡過的(我們後來稱之為“巴依老爺”),我們對他由愛生恨,繼而天天鬥爭,每處景點都來之不易。憑心而論,新疆實在很大,車開的確實辛苦,但能把事情做得像他那樣吃力不討好的人也不多見,最後甚至耍起了卑劣的欺騙手段,實在讓人不齒。唉,還是暫且拋開他,講講在新疆的所見所聞吧。 4月27日 晴 (X ...

五月天山南北行在新疆日子都是圍繞著維族司機派祖拉·艾買提渡過的(我們後來稱之為“巴依老爺”),我們對他由愛生恨,繼而天天鬥爭,每處景點都來之不易。憑心而論,新疆實在很大,車開的確實辛苦,但能把事情做得像他那樣吃力不討好的人也不多見,最後甚至耍起了卑劣的欺騙手段,實在讓人不齒。唉,還是暫且拋開他,講講在新疆的所見所聞吧。

4月27日 晴

(XO9502 上海-烏魯木齊 14:15~18:55)

上海到烏魯木齊近5小時的航程不算短,開始還昏昏欲睡,進入新疆後,不禁被窗外的景像所吸引:連綿的山嶺呈灰褐色,紋路異常清晰;靄靄的雪山,看不到一絲人的痕跡。

傍晚7:00到達烏市國際機場,走到外面,仍然陽光普照,必竟有2個小時的時差嘛!楊叔和袁姨 已經等在外面,只是不敢相認,打手機後才得以確認。後來吃飯時說起,原來他們認為我們應該是每人一個拉杆箱,而不是大大的登山包。

晚飯由楊叔、袁姨作東,同時還叫上了旅行社的老板和我們明天的司機,算是大家見個面,互相認識一下。

酒菜極為豐盛,量也足,主人既考慮到南方人的口味,又介紹了新疆的菜色,每個人都吃得人仰馬翻。喝酒更是豪爽。結果,阿顧成了這頓飯的犧牲品,爛醉如泥,後面發生的種種,像討論線路啦,交費啦,全都不記得了。

H 西來順賓館:聽從主人的建議住了進來,價廉尚可,物美實在有些勉強,經濟適用房而已。標房126.-

4月28日 陰雨總裡程670公裡

(烏魯木齊-高速入口-鹽湖-帕爾恰尕孜-托克遜-焉耆-庫爾勒-輪台)

約好早上10:30司機來接,這一等就到了11:30,車子啟動更是到了12:00,想想是第一天,就忍下了這口氣 。一路上實在沒什麼風景可看。午飯在“老88號姐妹清真飯館”解決,每人一盤拉條子,外加一塊手抓羊肉。除了我在這個填飽肚子的地方照了一張外,一整天大家的相機都沒開張。

H 都護府迎賓館:強烈推薦!絕對稱得上物美價廉,且新,特別是房間內的裝牙刷、梳子的小盒和火柴盒等印刷非常精美,美麗的輪台風景,橘紅色的落日,配上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的詩句,棒吧?!

4月29日 陰間雨總裡程922公裡

(輪台-沙漠公路入口-塔裡木河大橋-民豐-於田-策勒-洛浦-和田)

今天要駛過590公裡的沙漠公路,景點是塔裡木河大橋附近的胡楊林,據說,全國90%的胡楊林都在新疆,新疆90%的胡楊林 又集中在這裡。想像一下,一望無際的荒漠中,竟然能出現這樣一片綠色!奇怪的是,我並沒有到了綠洲的感覺,因為除了胡楊,寸草不生。它們只是一棵棵堅決地站在那裡,靠著塔裡木河斷斷續續的水源,憑借著長長的根須,頑強地活著,即使死去,仍直直地矗立在那裡;即使有一天不幸倒下,仍保持著完整的身軀,千年不朽。這就是沙漠,這就是沙漠裡的胡楊!我們自嘆不如,只能狂拍不已,為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天上竟然急急地下起了雨,和著沙塵,成了泥點兒。後來洗出的照片有些灰朦朦,越發顯得悲壯。

從沙漠公路0公裡處行進了大約150公裡後,塔克拉馬干才向我們展示了她真實的一面,沒有駱駝,沒有商隊,有的只是一望無際、連綿不斷的沙丘。停下車來,背起包,我們向沙漠挺進。雖然只是形式上的,因為無論時間還是裝備都不允許我們做更多停留,但每個人都興奮無比,畢竟是第一次如此接近沙漠。擺pose照相,用汽油噴燈煮方便面,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意尤未盡 。

為了明天能順利趕到喀什,我們只能不停地趕路,趕路!創紀錄地開了900多公裡,直到午夜2:00,司機真的累壞了。

H 和田賓館:一般,標房160.-。

4月30日 晴總裡程530公裡

(和田-皮山-葉城-莎車-英吉沙-喀什)

早上讓司機多睡一會兒,我們徒步去逛和田大巴扎,當地人說從賓館只要走10分鐘就到,可實際上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而且,巴扎上沒什麼人,因為時間不對,不是周日,很掃興。一人吃了一個烤包子,肥肉的,味道還行,就是有點兒膩,偷偷挑出其中的肥肉,被眼尖的維族小伙看見,笑著對我擺擺手,這可算不上真正的新疆人。

回來的路上按圖索驥,找書上寫的那家桑木造紙 的人家。滿以為打的可以省心又省力,沒想司機根本不知道我們說的街名,又不太懂漢話。幸好,和田實在是個彈丸之地,費盡周折最終還是被我們找到了。這是一個維族人的院子,不大,裡面長著高高的竄天楊,中間放著幾個曬紙用的小木架。主人非常友善地對待了我們的唐突,雖然語言不通。買下一撻紙後,維族小伙子拿出一本薄薄的有些破舊的書,德文的,書名類似於“和田最後一名造紙藝人”之類,書裡介紹了和田地區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造紙工藝步驟和家族成員等,主人公就是他爸爸,正說著,老人出來了,我們興奮地一一和他、他的書和他的紙拍照留念。從院子裡出來,大家都心滿意足,忘卻了剛才沒有趕上大巴扎的遺憾。旅游就是這樣,處處充滿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莎車,一個中途經過的小城,我們在此停留是因為司機介紹了一個,整個旅程中唯一的一個景點給我們,木卡姆大師-阿曼尼莎漢的陵墓。這位曾經的王妃因為記錄、整理了維族音樂而被後人所紀念。陵墓在一個小公園裡,甚至不及大城市的一個街心花園,門票一元。

莎車地處南疆,漢人極少,在街上閑逛的時候,我們注意到了當地人的目光,那裡面有一絲警覺、一絲詫異、一絲好奇,也許還有一絲敵意。不敢過多停留,勿勿買了幾頂民族小帽後就馬上離開了。

下一站是英吉沙,出產小刀的地方,幾個人鬧哄哄地湧進一家小店,如同旅行社組織的團隊一樣,一番討價還價後,揣著刀滿意地離開。

H 色滿賓館:網上慕名得知,吹噓說是世界上十大物美價廉賓館之一。Check-in時點名住1890年曾是俄國領事館的老樓。房間在一樓,一進門就感到舊、潮、暗,還散發出陣陣的廁所味兒,趕緊不顧疲勞,跑到前台換到了新樓中的普通房間。

標房:200.-

5月1日晴總裡程297公裡

(喀什-蓋孜邊防站-喀拉庫勒湖-塔什庫爾干)

早晨游覽中國最大的伊斯蘭教寺院-艾提尕爾大清真寺 ,照兩張相後勿勿了事。寺外的自由市場頗有特色,一條小街前半段賣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小玩藝,中間賣衣服,後段是菜場。

從大清真寺直接打的去喀什大巴扎,司機是來喀什三十多年的徐州人,格外熱情,他告訴我們今天巴扎上人不多,如果趕上禮拜天,人山人海,車子根本進不去。

攤子上擺滿、掛滿了各色民族工藝品、手織地毯、服裝等,攤主熱情地招攬顧客,當然,並不想買的東西,我們只是遠遠地看,生怕被拉住無法脫身。

終於買到了心儀已久的冬不拉,支支呀呀地撥弄起來。

離開喀什,我們駛上了開往塔什庫爾干的路。

過了蓋孜檢查站 後,漸入佳境。喀拉庫勒湖靜靜地臥在那裡,乳藍色的湖水,背景是銀白色的沙山和湛藍的天空,美麗的帕米爾高原!停車下來遠景、中景、近景不斷按下快門,讓這美麗壯觀的景色成為永恆。

真正到了喀湖入口處,因為光線、角度的原因,感覺並不是很好,再加上湖邊已經駐了一些村民,吵吵地向我們收門票,於是作罷。喀湖海拔3600米,還好,大家都沒有特別強烈的反應。

大約下午7點鐘到了塔什庫爾干,登記住宿後馬上背上相機出發,想在日落前趕到石頭城。外面的風又大又冷,我們都穿上了防寒服。由於海拔高的緣故,不敢快走。為了偷懶又找了一輛小夏利,五個人統統擠上去。和司機又是語言不通,可是石頭城他無論如何都應該知道吧?車上開了收音機,一段維族音樂響起,他竟然雙手離開方向盤,舞動起來,看的我們沒脾氣,幸好路上沒什麼車,人也很少。開到了一處類似城牆的地方,車子停下來,扔下我們就走了。這那裡是石頭城啊?!明顯是近幾年才建起來的。那麼,對面的山坡?那一圈圍牆裡圍起的也許是?氣喘吁吁地爬上去,翻上圍牆,被士兵的厲聲盤問喝退,原來是一個彈藥庫,一臉的無辜換得了同情,不但沒有追究,還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整個一個南轅北轍,兜了一個大圈子,費力不說,時間耽誤不起,錯過了最佳夕陽拍攝時間!

日暮中的石頭城一片蒼涼,土黃色的,殘存的斷壁訴說著遙遠的故事。當夕陽被烏雲遮住的時候,光芒從雲的外圍射出來,使遠處的山丘投下半明半暗的身影。草地微微泛黃,一片片小水窪仿佛隨手扔在地上的碎玻璃,折射著陽光。靜靜地站在那裡,聽著耳邊的風聲,時間失去了意義……

在“川味小炒”吃晚餐,老板娘姓林,四川人,菜燒的不錯,便宜,點三個炒菜送一個湯,五個人總共才花了80元。

吃了飯慢慢踱回賓館,無意中抬頭,滿天的星星又大又圓又亮,從地平線開始鋪滿整個天幕。

H 石頭城賓館:網上介紹的帕米爾賓館正在裝修,這家新開不久,干淨,僅次於輪台賓館,標房136.-。

5月2日晴總裡程789公裡

(塔什庫爾干-疏附-香妃墓-阿圖什-阿克蘇)

本來計劃再往紅其拉甫方向開一段,聽說一路上一步一景,典型的帕米爾高原風光。司機百般推脫,只好放棄。聊以自慰的是,今天天氣不太好,估計景色會大打折扣。果然,返回喀什的路上,在略微陰暗的光線下,再見到的喀湖和沙山如一位半老徐娘,早不見了昨日風采,不禁暗自慶幸。

回到喀什後直奔香妃墓 。對於這類景點,我們總是點到即止。

H 銀海賓館:在夜市上吃飯時得知,較新,標房150.-。

5月3日晴間雨總裡程313公裡

(阿克蘇-拜城-克孜爾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

克孜爾千佛洞 是我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也是最早的佛教石窟,可與敦煌莫高窟媲美。分為四個區,目前只開放一個谷西區。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絕大部分壁畫已經消失了,僅有一兩個洞內可以看到,其它的只能憑空想像了,實在可惜!當然,現在管理部門已經很注意了,每個洞窟一把鎖,導游配有鑰匙,講完後鎖門離開。

天山大峽谷是第一天到烏市時聽人介紹的,據說開放不久,氣勢宏偉,也有壁畫。

這是一片紅褐色的山脈,當地人稱之為克孜利亞(維語“紅色的山崖”)。陡峭的山崖上鬼斧神工地形成了各種造型。聽導游講,尤其在晚上,走在峽谷裡,會聽到各種聲音,如人的腳步聲、孩子的哭聲、甚至千軍萬馬的聲音。我卻不太相信,不過是風吹過洞穴時發出的聲音罷了。

晚上景區組織了篝火晚會,20塊錢一個人,包括三瓶啤酒(女士為飲料)和烤全羊。從庫車請來的草台班子唱了些流行歌曲,又玩起了擊鼓傳花的游戲,羊早已烤好,送上來的時候有些冷,吃不下。我們大叫要求表演龜茲歌舞,班子裡的人索性讓坐在旁邊的維族小伙子跳起了新疆舞;更有電視台的記者得知我們遠道而來時,即興采訪;最後是民族大團結,大家拉起手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節目雖然有些俗套,但這種沒心沒肺的快樂卻讓人全身放松。

H 天山大峽谷招待所:旅游旺季未到,招待所裡沒什麼人,40.-/床。

5月4日雨間雪總裡程800公裡

(天山大峽谷-大小龍池-天山大峽谷-庫車-庫爾勒-托克遜)

今天路程十分艱辛,甚至充滿了危險,因為如果可能,我們計劃翻越鐵力買提冰大板。如願的話,路程將大大縮短,後面的行程也會很寬裕。早上起來,抬頭看看陰沉沉的天,隱約有一絲不祥的預感。果然,一進山就下起了雨,再往上就成了雪,且越來越大,一片片打在車窗上,到了大龍池時,前面和我們約好一起翻山的車停了下來,知難而退。我們當然也不能拿性命當兒戲,只好在大龍池留影後原路返回。這時的大龍池被雪霧籠罩著,不十分真切。回來路上無意拍下的黑山白水,黑羊白羊,卻如同一幅重彩水墨,格外突出。

H 托克遜賓館:趕路又到了半夜,一路的疲憊讓人無心再因為賓館而糾纏不清,倒頭便睡,標房100.-。

5月5日晴總裡程840公裡

(托克遜-烏魯木齊-阜康-216國道拐彎處-硅化木園-富蘊-北屯)

沒辦法,捷徑都被封死,只好再折回烏魯木齊,去卡那斯湖。

司機在烏市停留一晚的幻想被我們徹底打碎後,便開始消極怠工,先是換了兩個輪胎,又跑去修車,這一修,就到了下午5點。

一路飛車,晚上11點在路邊停車吃飯。聽館子裡的人說,硅化木園就在不遠處,於是在好奇心的驅駛下,帶上頭燈,朝他指的方向走去。高低不平的路大約走了10分鐘,四周一片漆黑,並沒有發現硅化木園的跡像,又怕危機四伏,遭人暗算,只好打道回府,司機這時也不放心地開車來接我們。

H 北屯賓館:到北屯時已是凌晨2點,累,一夜無話。標房100.-。

5月6日晴總裡程330公裡

(北屯-阿勒泰-布爾津-喀納斯湖)

終於要看到向往已久的喀納斯湖了,我們都有些興奮。翻越阿勒泰山脈,一片白茫茫,路邊鏟起的雪近一米厚。開到半山腰,前面的路被一輛運樹苗的車擋住,並沒有讓的意思,大家只好紛紛下車活動。這一來,倒促成了幾幅絕佳照片。你看,白雪在藍天的映襯下越發顯得潔淨,發出眩目的銀光,偶爾點綴幾棵松樹,那麼超然。直到司機招呼時,我們才戀戀不舍地收起相機。

收費處離卡納期湖還有30公裡的路,工作人員一面告訴我們時候尚早,湖區還沒通水、通電,一面毫不留情地向我們收了全價門票(100.-/人),連司機也不放過。果然,進了湖區,別說游客一個也看不到,就連開店的也寥寥無幾。湖邊的賓館大門緊鎖,貼著封條,看來今天晚上睡在哪兒都成了問題。

正在游蕩之際,有人過來討生意,是布爾津城建的,在這裡開了賓館,旺季未到,價格可以優惠。難道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整個景區就我們五個游客!房間比較簡陋,兩三張床、小桌、小凳、曖壺、臉盆,自帶衛生間,倒還干淨。

接下來就是晚飯問題。對於喀納斯湖暴貴的菜價我們早有耳聞,所以在布爾津時就買了大量蔬菜、熟食和酒。在房價上沒沾到什麼便宜,賓館的人對我們點菜寄予了厚望,可是聽聽價錢:羊肉100.-/公斤,魚280.-/公斤,你還有什麼胃口吃嗎?為了緩和氣氛,我們點了一公斤羊肉,即便如此,服務員仍掩飾不住內心的失望。

點上蠟燭,斟滿酒,擺上熟食,兩盞頭燈掛在牆上做吊燈,燒一鍋方便面,再燒一鍋青菜蕃茄湯,熱氣騰騰的氣氛就出來了。夜晚的喀納斯真冷!把帶來的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仍然難抵零下的低溫。飯後大家圍坐在一起打牌,一杯一杯不停地喝熱茶。晚上鑽進睡袋時,腳仍舊凍的麻木了。更有兩位仁兄半夜爬起來,出門鑿冰燒水燙腳。

H 布爾津城建賓館:由於沒有其它游客,三間標房僅收200元,旺季可不是這個價噢!

5月7日晴總裡程180公裡

(喀納斯湖-布爾津)

清晨被窗外的鳥鳴聲喚醒,真不願鑽出暖暖的睡袋!用毛巾蘸著破冰後小溪裡的水擦了臉,先是徹骨的冰,不一會兒就微微發燙。

收拾停當,去找昨天結識的幾個擺小攤兒的姑娘小伙,他們答應帶我們上山,抄近路。到了他們的住處,正趕上吃早飯,熱情地招呼一塊兒吃,就熱熱地喝了粥、吃了油餅,付錢時卻無論如何被拒絕,就商量著下山後一定到他們店裡買些東西。

或許你已經到過喀納斯,見過初夏或深秋時的她,那被山坡上五顏六色野花感染的溫情脈脈的一池湖水,或被層林盡染的秋葉激發的意氣風發的喀納斯。可是現在呢?一眼望去,廣闊的湖面上白茫茫一片,結了幾十公分厚的冰,在陽光的照射下白花花一片,刺激著你的眼球,後面則是被積雪覆蓋的群山。

順著夏天游艇的路線,我們從冰面上走到山腳下。爬到半山腰,俯首而望,喀湖像一個巨大的灌滿了牛奶的容器。

下山時沿著喀納斯河走。喀納斯河一路奔騰著流向下游,清轍而湍急,兩旁是墨綠色的松樹。滿滿地灌了一水袋水,嘗一口,甜絲絲的,遠勝過那些所謂的多少層過濾。

沒有必要在喀湖作更多停留了,想轉道去白哈巴或白沙湖,都因大雪封路而悻悻作罷。

傍晚到達美麗的額爾齊斯河畔。水很淺,水底的石頭清晰可見,岸邊和中央的小洲上長著成片的楊樹林,葉子還有些嫩,綠中帶黃。來到河邊,林子裡散放的牛在悠閑地吃草。揀幾塊石子在水面上打水漂,好久沒有玩這種孩子的游戲了。

到賓館check-in後,仍未盡興,幾個人相約著又來到岸邊,架起相機等待日落。夕陽好美!在她的照耀下,樹林、河水、牛羊都鑲上了橙紅色的光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著光與影的變幻。路上不斷有人走過,卻沒人注意,大家對這種周而復始的景像已經習已為常,哪像我們,看日出日落竟是奢望。

H 布爾津賓館中樓:不錯,標房144.-。

5月8日晴總裡程500公裡

(布爾津-烏爾禾魔鬼城-克拉瑪依-奎屯-烏蘇)

由於司機的誤導,我們在一處偽魔鬼城的地方停下來,浪費了不少膠卷,我甚至拍了一幅照片,構思是魔鬼城背景下的小黃花,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終於來到真正的烏爾禾魔鬼城 ,我們為眼前壯觀的景像所折服。這是一大片形狀各異的風蝕山丘,在億萬年風雨的侵襲下,它們形狀有的像怪獸,有的像古堡,有的則像天神……

H 烏蘇賓館:標房100.-。

5月9日晴總裡程630公裡

(烏蘇-瑪納斯-烏魯木齊-天池-吐魯番)

由於季節原因,這次我們無法去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看天鵝,只好改道哈密地區。

天池,這個大名鼎鼎的地方被我們評為此次旅程中的最差景點。原因有二,一是景點人為化嚴重,自然風光受到破壞;再就是門票黑,每人60元所謂的門票,外另每人3元的保險費和10元的停車費;打著環保的大旗,車子並不讓開進去,游客須乘索道或景點大巴,往返25元/人。這還沒有到達最終景點,你還得坐每個景點區間5元的電瓶車,當然,走路也行,可這光禿禿的山有什麼吸引力呢? 。天池水同樣結冰,但比起喀納斯湖來,大大遜色。

從天池出來向吐魯番方向開,越靠近吐魯番,越感到熱浪一陣陣襲來,直不愧是“火爐子”,才不過五月而已。

H 吐魯番大飯店:准四星賓館,非常棒,標房180.-。

5月10日 陰間小雨總裡程450公裡

(吐魯番-土裕溝-鄯善-哈密)

昨天晚上在夜市吃飯時,請店主幫我們租半天的車 ,游交河故城 、坎兒井 和蘇公塔。

“車師前國,王治交河,河水分流城下,故稱交河。”

到交河時,天略有些陰,導游帶我們進去後,諾大的城中竟又只有我們五個!

這是一座柳葉形的孤島,四周是懸崖,河水從城下流過。灰色的背景下,一處處斷壁殘垣,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導游說,這座亞洲規模最大的古城遺跡之所以能保存下來,要得益於吐魯番干燥無雨的氣候。

沒去葡萄溝,季節不對。再一次感受到吐魯番的熱,才不過34°C,對當地人來說,盛夏遠未到來。幸好有路邊一片一片綠油油的葡萄田,從心底裡泛出一絲涼意。

坎兒井和蘇公塔都是走馬觀花。

下午,我們去尋找有“中國麥加”之稱的土裕溝。村口有一處小規模的千佛洞,只是不對外開放,只能從外面張望。旁邊有一片墓地,據傳埋的是伊斯蘭創教者穆罕默德五大弟子。進了村,我們又感受到了村民的目光,這次就友善的多,許是太封閉了吧。村子依地勢建在山坡上,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流的竟然是黃黃的泥水!每家一個小院子,有些簡陋、破敗,屋裡較暗,大多空空的,沒什麼擺設。這一天剛好禮拜結束,村民們三五成群地從清真寺中走出來,十分悠閑。正是桑椹熟了的季節,孩子們忙著采摘;幾個婦女在爐中烤馕;有的人家從梁上吊下一根繩子,系著的籃子裡躺著安然入睡的嬰兒,好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

H 哈密地區賓館:哈密最好的賓館,標房200.-。

5月11日 晴總裡程330公裡

(哈密-白石頭-松樹塘-巴裡坤-巴裡坤湖-哈密)

白石頭就算了罷,只有小小的一塊,遠不如傳聞中說的那樣有一間房大。松樹塘有些遺憾,季節性較強,我們沒辦法像書中說的那樣在土裡埋馕,讓馕變得松軟,因為林中尚有積雪未化。

就在我們感嘆旅程就這樣以遺憾告終時,巴裡坤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遠遠就看到了美麗的巴裡坤湖,那一掬藍天、白雲、雪山下靜靜的湖水。我們歡呼著,撒著歡兒跑向湖邊,如羚羊一般,腳下的草甸子圓圓的,軟軟的。混跡於大群正在草地上悠然吃草的牛羊中,拍拍這只埋頭苦干的羊,再拍拍那頭有黑白斑點的牛,看,這有一頭正在睡覺的牛,輕手輕腳地也拍一張,那邊,竟然還有十幾頭驢!草甸子裡淌著涓涓細流,水清而刺骨,來自於雪山;小水窪裡閃著鱗鱗波光。輕輕的蹲下來,側耳傾聽,一片咀嚼聲,感覺只有一個字“香”!要不是時間所限,真想在這兒住一晚。

伴著火燒雲,我們又回到了哈密。

H 哈密地區賓館:標房200.-。

5月12日 晴總裡程650公裡

(哈密-烏魯木齊)

司機早已歸心似箭,一路飛車趕回烏市。

還是住進了西來順賓館,打電話聯系“探索者旅游俱樂部”。老板宋玉江,為人豪爽,我們第一天到烏市時勿勿碰過面,從他那裡買了高山氣,約好回來後再聯系。

到了他的小店,碰到西藏登山隊的三名隊員,於是大家一起去二道橋夜市。

宋玉江為大家點了烤魚、烤雞、羊肉串,啤酒則是一人一瓶吹喇叭。

三名隊員分別是次仁多吉、仁那和邊巴扎西,都曾經數次登上珠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已成功登頂11座,今年六月將與巴基斯坦登山隊聯合攀登著名的K2(喬格裡峰)。全部話題都圍繞他們的登山軼聞展開,面對我們近似英雄式的崇拜,他們只是淡淡的講述著似乎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最後,他們將身邊帶的攀登K2的明信片送給我們,並在我們的請求下一一簽了名,又拍了合影,為這次旅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心裡默默地祝願他們六月攀登K2成功。

H 西來順賓館:標房126.-。

五月十三日 陰

(XO9501 08:40-12:55 烏魯木齊-上海)

烏市機場,我們買的英吉沙小刀幾乎被一網打盡,因為民航有規定,攜帶刀具不能超過6釐米。

剛從新疆回來的那幾天,常常半夜睡不著,睜大了眼,望著天花板,一幕一幕回想在新疆的日日夜夜,久久不能入眠……許是時差的緣故罷,也許不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